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小白版入门 【狗子字幕组】

作者: 潜在狗子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8-03 18:30:19 浏览:83388 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小白版入门 【狗子字幕组】

西伯利亚燕尾蝶:
感性:时空先验形成的现象 知性:英文understand 理性:超出经验的抽象能力 先验:先于经验的 现象:主体认识的物 物自体:物本身

【回复】不知道你的先验是哪个版本的先验,但按照邓晓芒的翻译,先验是“独立于经验并使经验成为可能的”
【回复】就是不需要经验就能够知道的东西,主体自带的,同时也是经验得以被认识的前提
【回复】回复 @小猫和小姐姐 :首先不是问要使用哪一个,而是问人们在以何种方式使用些什么
账号已注销:
只要狗子发来视频,哲学就会好起来的!

【回复】狗子...狗子没有足够的精力发视频
【回复】回复 @想象力枯竭 :that's why i 悲愤[doge]
屈求白:
狗子文案还是可以的,但因为本期视频全程需要理解,所以放名场面或是那些快速切换画面的片段太分散注意力了,希望下期能改一下。[脱单doge]

【回复】这就是你不懂了吧,这样你就需要重复刷,画面的吸引力越强,你就需要刷更多遍。最后你就可以慢慢实现感性的部分屏蔽
【回复】同意[笑哭] 图像的信息量过大了,又往往不是对讲述内容的视觉化补充解释,看的累
【回复】同意,有几处我会倒回去看
Pax__12:
我在一个网课里看见过一次老师说《纯批》很难读,看1页《纯批》的时间可以看30页《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回复】康德难读吗?就缩句和选择性忽略他的b话的难度来说确实挺难的,但是康德的想法本身挺直白的。
【回复】我觉得如果能够理解当时哲学背景的话,康德并不算非常难读,倒是存在与时间把我整懵了
【回复】我感觉逻辑哲学论更难读吧!纯批还好,可能是学康德的太多了,基本都知道他在说什么了。有剧透
翻不开的第七页:
请问一下这个物自体跟实在界,有啥区别呀

【回复】实在界的概念在拉康那里始终与不可能性联系,它既不可能想象也不可能整合进象征秩序,所以它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抑或是不可知的还是经得起理性检验都没有在拉康那里明晰
【回复】而康德就简单多了,直接抛出一个超感性的东西,无法出现在认识里,也就是无法通过先验感性产生其现象,在谢林那里直接了当地称呼这种不可理喻的“x”就是完全的无
【回复】拉康本人对实在界也用过物自体之类的说法,实在界确实存在,但不可被理解为客观的现实或对象,它本身就是悖论性的
被月亮遗忘的夜晚:
康德的观点对很多领域来说都有借鉴性,比如洪堡特的语言理论有些观点可以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演绎论来解释,但是这套哲学体系本身也存在着很多值得批判的地方,如果语言差异来自对一般表象的认知差异的话,那么这个大前提下必然会包括了语言范畴和语言理念上有差异的先验论点。

【回复】然后就导致了p&p的横空出世是吧
酚醇醛酸酯:
我想对下面这句话阐述我的理解: “如果你认为自己可以按照事物本身的样子去看待事物,那你就是主观的;当你发现你是主观的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你就是客观的” 这句话不是谜语人,我来分析下:在“客观”“主观”的词语里面有一个潜在的意思就是你对事物的认知是否全面。 后一句话是容易理解的:你判断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是不全面,那么你是如何得到这样的结论呢?你必然预设了一个全知的视角来审视自己,在那个视角上判断“我”的认知是不全面的,而这个全知者就是所谓“客观”,只有预设客观地位,你才能说“我”不知道。 那么再来说下为什么“当你认为自己能够客观认识世界的时候,你就是主观的”呢?因为“能客观认识世界”这个结论本身是你站在自己的视角上来说的,而不是借用其他视角里的证据来证明的。你之所以不用其他视角是因为你认为自己是客观的,其他视角里的证据都不过是你自己视角里的子集,因此不会反思自己认识范围外的事物。 相比较之下,“认为自己是客观的”更不靠谱。因为从这个思想里面,你实际上是先预设“自己看法是客观的”然后再通过所谓客观(实际上是自己主观看法)里找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客观的”,相当于自己证明自己,虽然逻辑上自洽但没有支撑力。 一点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如有错误恳请指正

【回复】首先为什么主观客观的语义中包含了对事物的认知程度 你这里已经预设了 这个预设是哪来的 你紧接着预设了一个全知的视角 我可不可以理解成上帝呢 在理性推理中预设一个上帝我认为是失败的 如果抛开是否全知来说 你所说的视角不过是意识自我意识即我思 这个视角如果是第三方的 必然会陷入第三人困境详细可见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分有的批评 回到你这个问题上来说主观客观简单来说就是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以这个标准来理解这句话就易懂了
【回复】回复 @Braxk1ng :非常感谢您的指点!如果要问为什么这样预设主观客观的语义,大概是因为“事物本来样子”这个词暗示我“事物的本来样子”是标准答案,存在这样一个标准答案,跟它越接近,即认识越深入越像真理。 如果说那个客观视角理解成上帝我觉得完全可以,毕竟给自己找个爹才能超越(雾) 我是个哲学小白所以对哲学术语概念不清楚,凭借直观经验来说的。关于柏拉图的第三人困境我没有搜索到相关信息,但是我找到了“分有说”,恳请解释一下这个困境。 区分主观和客观的标准是是否随人的意志而转移,那么我是否可以假设一个“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这两个世界相似,主观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当我认为我能够按照事物本来都样子来认识事物,就是说我的主观世界完全模仿了客观世界事物(柏拉图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那么所谓的客观事物就变成主观的了,因为它可以随我的主观意志改变。 而相反如果说“我发现我是主观”的时候,是因为你的主观世界在模仿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发现主观世界的东西和对应客观世界的模仿目标不一致,这意味着你没有办法像改变主观世界的东西那样去改变客观世界的东西,事物不随你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因此是客观 请问我这样理解是否正确嘛?
【回复】你真是个学哲学的好料子,解释很通俗易懂又不泛俗
焚诗续昼:
这样的小白向的视频太好了!!!!!感谢up主!!!

小王同学玩玩闹闹:
只记住一句话: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

GiovanniMedici:
非常感谢! 工科生前不久刚看完,断断续续啃了整整一年,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对某些解释不详的术语非常费解。

【回复】回复 @液体的EliGE本人 :需要时间是真的 也有可能是我太笨了
【回复】其实西哲这玩意儿入门的时候文还是理真的不太重要
女装大佬梅特涅:
很有趣的是,康德的认识论最终是被相对论攻破的。时间与空间相对于人主观的改变使得康德哲学里负责规范感性认知形式的时空不再绝对正确了……

【回复】没有,你理解错了。相对论恰恰证明了康德有多么正确。因为康德所说的空间和时间都是先天直观形式,空间是内外直观,时间是内直观,它们类似于人理解世界所要戴上的枷锁。也就是说,相对论恰恰证明了外在于我们的世界里并没有“时间”,而即便我们洞见到了这一点也依然改变不了我们通过“时间”去理解“非时间”的世界。
【回复】相对论恰恰说明了时间的“主观”性
【回复】回复 @不视而见 :说得好,楼主根本不懂康德

黑客帝国 EVA 哲学 德意志观念论 黑格尔 康德 银翼杀手 形而上学 海德格尔 纯粹理性批判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