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哲学】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作者: Geist研究所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1-07 22:12:29 浏览:50831 次

【简明哲学】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眩月病:
想起来有“学哲学有什么用啊”的论断 刚刚看了点随手可得的资料,本来我是认为: 在科学已经强势发展的今天,和过去哲学独占智慧鳌头的时刻不能同日而语,在过去哲学家对于物理、天文星象等的思考一点不少。就比如著名的故事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靠天文知识发了财。 tmd但是,靠发财来讲述哲学有用是,呃..迎合世俗的。这个发财故事是我在MOOC上看到的。 详见下,哲学是对智慧的追求,无论是被认为有待证伪的假说,还是不断发展的真理,哲学对于世界的思考,会在选择时提供方向,也为了满足人类最原始的好奇心,当时,这种好奇心不是三个字就可说的。 哲学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地狱,亦可以是试炼,它无疑有存在,以及作为一个学科存在的依据和理由。 往往是人毁灭了自己,也有人成就了自己。

【回复】学哲学有什么用,换个说法不就是哲学对我的意义是什么,或者给哲学一个定义,当在问学哲学有什么用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不就是在学哲学了吗[doge]
【回复】回复 @青のmyosotis :在问哲学有什么用的时候这就已经是一个哲学问题,可以问他你觉得自己有用吗,那他就会又进入一个哲学问题
王深湫-:
800页的纯批浓缩成一个小时,是够不容易的。我当初看原著的时候,要是有这么个视频就好了[doge]

【回复】觉得还是看书后在看视频,现有自己理解再去看视频把
【回复】回复 @电脑上看 :看书需要一个导读[doge]
【回复】回复 @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 :也可能是因为我看完了之后再看这个,觉得比较容易,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也可以看,比较简单
流云卷蛋糕:
up主讲的太好了。每一个专业名词都有细细讲解,且伴随着生动形象的例子;同时还在讲完一部分知识之后再来一次总结。这对于学习哲学来讲是莫大的帮助,我认为像up主这样的哲学科普形式是可能的,希望up主能继续做下去![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

【回复】回复 @拥有昵称后才能评论T :我现在是哲学专业在读,据我所知,不管是当代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还是认识论(epistemology)甚至Metaethics都有和当代科学进行紧密的合作。神经科学、心灵哲学还有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是现当代哲学研究的大热门… 再举一个伦理学的例子,我最近刚读到用进化论来来反证元伦理学的理论。实在是不清楚你对于哲学的这种认识是怎么来的。现当代分析哲学和科学是紧密联系的。那种纯语言学式的哲学在过去也许是中心,现在绝对不是了。
【回复】回复 @拥有昵称后才能评论T :你不懂,你是不是觉得科学不需要语言不需要逻辑,而哲学的思维是能够连接到语言和逻辑的,而你还敢信誓旦旦的否定其中的关联吗
【回复】回复 @拥有昵称后才能评论T :逆天
风满楼雨雨欲来:
我有个问题如果我们吃了一个东西。那个东西既然属于自在之物的显象。那我们究竟是算是吃了自在之物的显象。还是其本身呢?如果说吃的是表象那自在之物又存在了哪的一个维度呢?那自在之物没有表象,他不是不可知了吗?如果我们吃了这个自在之物。那自在之物不就可以被感知吗?

【回复】之前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一个概念,认为康德的物自体就像是电脑的显卡,而我们认知的现象界则是显示器。你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就像是显示器上的画面,音响里的声音。我斗胆瞎分析一下,吃掉一个苹果就像是砸烂这台电脑,苹果消失了,物自体自然也不复存在。但是你依然无论如何不能直接认识物自体本身。
【回复】别想多了,康德的这个思想本来就是纯想象,他没见过怎么又知道自在之物的存在?所以他是一种怀疑主义。按黑格尔的意思,怀疑主义本质上什么都可以不相信。如果真理本身是不可认识的,那么研究认识真理的“工具”毫无意义,顶多认识工具本身。哪怕通过工具获得了什么,也都无法确定那究竟值不值得相信,毕竟没有确定的真理标准与之对照。所以宁愿相信意淫出来的东西,不如相信真实感受。要是顺着康德的思想去思考,那就被带歪了。
【回复】说一下我理解中的康德,你在说这是一个苹果的时候,你把这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的认识对象的时候,你已经使用了空间这一外直观,认为苹果是外于我的,在先验统觉的作用下统一了各种杂多为一个苹果,不是认为苹果皮和桌子是一个整体,而是认为苹果皮和它里面的苹果肉是苹果这一整体。你的这种对苹果这一对象的构建就已经把它加工过了,你会认为自己在吃苹果,而不是在吃苹果-桌子这一复合物,在物自体的领域,你没办法确定苹果的物自体就是你所统一起来的苹果背后的东西,那是一个不可知的世界。你可以想象一下你分不清物是物,人是人,“我”是“我”的世界,显象变化只是规定的变化,物自体是否改变了,没有人知道。但是在我们的知觉中,我吃到了苹果,知道了它的口感和甜度,这成为我的经验的时候,这一经验的形成符合经验形成的可能性,而这一可能性是由于我们运用范畴和时间结合图型的必然性。
CH123_:
最后一段关于人在物自体领域是自由的,以及关于道德的实践看哭了,up讲的太好了

灵樱先生:
我自学康德一年了,目前还在自学,欢迎大家和我一起交流学习。

【回复】回复 @竹溪漱泉 :(・∀・)你指的是?
【回复】你好,你都看完了吗?用了多长时间?
3CD2B:
物自体,自在之物可不可以理解成形而上学里的本质

【回复】回复 @月下的咏叹调 : 一般来说称之为自由因,即是诸果之因,自身没有原因的原因。所以,严格来说不是形而上学里的,而是本体论里的本质,当然本体论被包含在形而上学里。这其实就体现出了康德对本体论的批判性态度,但他也没有彻底否定掉本体论。
【回复】康德眼里它们等同,所以康德要反对“不可触摸的本质”,把认知留在现象界,不去管那些“本质”
丁真亡命深月:
设计和摄影没玩明白去看符号学,符号学也没看明白来看哲学。学哲学感觉跟看英语阅读一样,每个词语都要回想定义和理解[笑哭]

仙女座的星星:
康德的思想后人讨论了两百年,都还没完,太伟大了

桂子山上的Ding:
太精彩了,读了书籍之后再来看视频,豁然开朗,大有收获

空天天空天空:
先天形式不就是心即理,后天经验就是致良知

哲学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