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公之粥 制作品尝

作者: 清溪天真分类: 美食记录 发布时间: 2023-03-25 15:05:47 浏览:211326 次

文正公之粥 制作品尝

_氯酸钾:
虽然但是,我当时看那篇文章的时候想的是他也没有特别穷。粥起码煮的稠到能凝固住。我小时候家里穷,稀饭煮的和米汤一样[辣眼睛]

【回复】回复 @青青子衿灿若朝阳 :咱们看着惨,没准当时人觉得还不错[doge],毕竟咱们算是五味令人口爽之后的了
【回复】回复 @青青子衿灿若朝阳 :关键是当年没油水,体力活还重,干吃主食顶不了多久饿,现在馆子里就算是素菜油水都很足。
【回复】其实在北方,当天很冷的时候,比较稀的粥也可以凝固成块状的,小时候姥姥家冷屋子里的茶汤就凝固成块过
Lmaooooooooooooo:
有时候我在想,会不会是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对于日常向吃饭穿衣服这类事情的对于精力的分散,方便专心学习,有时候感觉每天思考吃什么也是很浪费时间的一件事

【回复】年轻时有时专注于一件事会觉得吃饭睡觉真喵的多余…
【回复】事实上只是因为范仲淹有够穷,出身富贵之家的读书人不会吃这样的饭,现在学校的食堂里也绝对不敢给学生供这样的饭(难道饿得头发昏不比思考吃什么更影响学习吗?)
【回复】没有好吃的,人生感觉一半失去了意义[保卫萝卜_哭哭]
我是霸王龙我会喷火:
我小时候看了这个故事就喜欢拿筷子在粥上画十字,我妈妈:不理解但是沉默(孩子咱家粥水多要配馒头或者饼吃,画十字没用)

【回复】爱尔兰人烤面包喜欢画十字 传说是让小精灵或者邪恶通过此出来 或是保佑面包
【回复】回复 @天眞thietsen :邪恶从面包出来?!!保佑面包有点好玩[保卫萝卜_哇]
【回复】回复 @望瑞年丶 :跟宗教还真没啥关系,主要就是想把粥划成四块(还得要稠粥才行稀粥根本划不开)
眉猫猫猫:
我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讲是把这些粥冻成冰块,然后用刀子划开分着吃

【回复】放一会儿就冻上了 应该靠里面淀粉凝上的 文正公是放一晚上 冬天可能会结冰
【回复】这种要么就是煮的很稠,要么就是靠冻,要的就筷子浮起人头落地的那种效果[doge]
【回复】非也,古时之粟,乃大黄米,黄米熟后自然凝固
兆明四十六年式:
周末的傍晚,一个人在家煮着清汤挂面。寒酸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有更需要钱的地方。面是寡淡的,仅有的几根青菜也是寡淡的,你尽可以想象那是牛肉味,或者海鲜味,但现实吃到嘴里的依旧是那一成不变的、令人作呕的味道。但是不可以吐出来呀,因为如果不吃的话一切就结束了,就请你在吃和死之间选一个吧。即使勉强填饱了肚子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满足,只有酸楚和空虚填满了胃袋和心脏。哭泣是无用的,更何况也没有那样的时间,晚上还要打工,明天还要上学,为了你的人生,就请继续品尝生活为你精心制作的这道菜吧。 当时看小说的时候,前面几百章没掉过一滴泪,到这直接绷不住了,什么叫悲从中来啊……

【回复】回复 @天眞thietsen :小说看了很多,贼也看了很多,大约的确有些串味吧
【回复】回复 @矮纸斜行_cosing :应该是一个美食up,江心贼,不是,江心赋的风格
甜菜活了:
人家吃冷粥咸菜就是为专心读书,甚至还拒绝了同学赠与的美食,怎么可能是好吃的东西。

【回复】我读到的内容是他觉得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假如自己吃惯了这种美味的食物,还怎么忍受寡淡的粥呢
【回复】现代谷物都是改良过的品种,无论产量还是口感肯定比古代好吃很多,古代的小米粥可能不怎么好吃
【回复】回复 @府君门下牛马走 :也不算士人阶级吧,父亲早逝之后母亲改嫁给朱家富商,虽然会遭同族歧视,不过养父对范仲淹很好就是,但母子俩生活依旧清贫。并且这种日子没有持续多久,朱家就开始衰落了,与此同时范仲淹也早已改为原姓,开启了苦读的生活,也算是家境清寒了,士人阶级出身是绝对算不上的
爱国好兵帅克:
弹幕里有觉得这个好吃的,那是因为你可以选择吃还是不吃;

【回复】是的,以前小时候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有过一段非常饥饿的记忆,可能是我从不挑食的原因。即使到了现在,吃饱也会感觉很幸福
【回复】回复 @玉桃散人 :他指的好吃是客观上的,你说的好吃是主观上的,不一样啊
【回复】回复 @-呵-呵-哒--------- :你说反了,他是主观断定不好吃,从客观来讲应该是每个人口味不同。而我的说法就很客观,因为饿了真的吃啥都好吃,如果感觉不好吃,那还是饿的轻
草莓奶茶喵:
现在的米和原来的米也不是一回事,就和现在的“粗粮”一样,说是粗粮其实磨得很细,做的很精良还会调味,和原来的粗粮也不是一回事了,感觉他当初到底吃的什么样子很难完全感受到吧

【回复】啊!突然意识到我是不是有点杠精了[笑哭]我知道up就是单纯的玩一玩,我也就是单纯的感慨一下,没有嘲讽的意思[给心心]
【回复】小时候吃过地瓜干和洋芋做的“粗粮”,口感真的很粗糙,也难以下咽,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才逐渐不吃这些东西了
【回复】回复 @草莓奶茶喵 :这么理智的b友不多了[大哭]
牛奶黑巧克力帝国骑兵:
范仲淹随母亲改嫁,继父家里其实不穷。但是他为了振兴范氏,为了振兴亲父的家族,要保持气节。所以才离家在寺庙读书。而且如果是棒子面,地瓜面,红薯面或者掺了面粉的米类煮出来的粥,即使很稀薄,在北方都是可以凝固的。这些粮食一般都比米便宜。而且北方穷人还会被把野菜不切煮在这种便宜的杂粮粥里,更容易凝固。如果是大米小米煮粥稀了是不能凝固的。

【回复】你说的玉米,地瓜都是明代传入我国的
【回复】回复 @提桶大仙人 :古代宋朝元朝其实也是有薯的,但不是土豆红薯,而是更加小众的参薯之类的,而且我记得古代山药也是薯的一种,可能范仲淹说的是这些,然后楼主理解错了
【回复】只是就粥能不能凝固,确实没有考虑到玉米地瓜的传入问题,但是除了这两张,很多杂粮粥都是容易凝固的,比如粟米粥,麦糁粥,而且如果是稠粥,各类粮食都非常容易。
Dearzp1:
40年前的北方农村,有一种主食叫做玉米蒸子,就是把玉米打成和小米差不多细,然后加水煮,这个东西冷了后就会变成一整块,我父母极度厌恶这个东西,因为他们当年就是这样中午煮一锅然后用罐子装上带去学校,晚上上晚自习前吃,有条件的会加一点糖和咸菜,没条件的就是就着水吃。后来有钱了,很快就没人愿意吃了,因为口感是在是太差了,营养也比不上正儿八经的碳水,现在都是用来拌猪饲料,偶尔吃一下都是打的非常细,还加红薯糖这些,不然完全没有味道

【回复】粗玉米面喝这割嗓子然后喝完嘴里有股味儿 东北大碴子和细玉米面的相对好一些 但农村一般都是粗面带着玉米颗粒皮的那种
【回复】啊我家以前磨出来的苞米茬子特别粗,我妈也不筛一下掺点白面,就用那个苞米茬子打糊糊,贼拉难喝,我每次都说喇嗓子,她每次都那样弄,还有什么汉菜,我家猪很爱吃,后来不知道咋了我妈要炒那个菜吃,还老炒,我就觉得那个菜炒完吃到嘴里也毛拉啦的,他们说不觉得,可我觉得难吃死了,还有梅豆,也是
-阿贞-:
以前看的时候很馋……因为不理解粥怎么变成块的,脑补成了带有布丁口感的白米粥[笑哭]

【回复】虽然偏题了不过,如果想吃布丁口感的白米粥可以试试大米布丁,现在网上也有卖,一些便利店也有卖的,可能稍微满足一下你的想象x
【回复】回复 @章鱼天妇罗波提切莉 :吃过的xd 那个时候就是脑补成比米布丁更凝实点的东西,有点像肉冻的感觉,顺带一提米布丁真好吃( ̄3 ̄)
【回复】回复 @章鱼天妇罗波提切莉 :其实也不需要,就自己买粳米,然后煮粥后把粥里的米碾碎继续再煮一会,放凉就好了
容懒斋:
估计就是因为吃的太差 所以缺维生素B12 导致严重的皮肤病

【回复】脚气病只会出现在只吃精米的人群中。
Bassi扒皮:
居然真的有人实践了,我小时候就在想这东西做出来会是怎样[doge]

【回复】我小时候没学范老的时候就吃过[热]我外婆煮的粥(应该叫稀饭,很稠)冬天放一晚就凝固了(所以看划粥断齑时挺亲切的哈哈但没想到原来这么多人都想象不出来[保卫萝卜_哇])
【回复】想想就不好吃,放一晚上不得馊了
【回复】回复 @我蛤不服 :我超级爱吃冷掉的小米粥[笑哭]
绒绒小熊猫:
文正公的读书套餐啊。小时候先入为主还奇怪白米粥怎么能凝成块,后面长大了才了解到是小米,不过按这个饭量,文正公小时候恐怕饿的够呛。

【回复】白米粥也行的,煮久一点
【回复】白米粥不可以,但稀饭能[脱单doge]
【回复】白米粥也可以,水少点就行
对氨基苯甲酸:
小时候看这个看饿了,不过我想像中是苋菜。那个时候真是看什么都饿,一勺臭苋菜梗汁拌一碗饭,太好吃了(º﹃º )现在都见不到臭苋菜梗卖了

美食制作 阳春三月·美食烟火气 济慈 英文诗歌 必剪创作 四季美食·阳春三月·美食烟火气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