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为何遭到步兵屠杀?步骑对抗中的军事革命【唯物主义战争史】

作者: 懒澡的杰基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4-05-31 18:00:00 浏览:115251 次

骑兵为何遭到步兵屠杀?步骑对抗中的军事革命【唯物主义战争史】

GAKUTOKUGEN:
八里桥之战,在正式决战之前,双方骑兵爆发过许多次前哨战。8月12日,3000蒙古骑兵与英国近卫龙骑兵团300人遭遇。后者以极小的代价击溃了蒙古骑兵。9月17日,北非西帕希骑兵遭遇大队蒙古骑兵,蒙古骑兵来不及拉开距离就被对手追上展开近战,最终几乎全军覆没。9月18日,英印骑兵400人遭遇2000蒙古骑兵,英印骑兵以密集整齐的线型队列展开突击,蒙古骑兵被迅速击溃。蒙古骑兵战败的原因,有时是机动性不如对手,有时虽然能拉开距离但弓箭杀伤力很低,正如一名锡克骑兵事后回忆的那样,“他们只是很难抓到,一旦抓到了,就造不成什么伤害”。如果双方排成阵型正面相撞,当时的目击者这样描述双方接触瞬间,蒙古骑兵被砍翻一片的场景:“看起来就像在打九柱球(类似保龄球)一样。”

【回复】在前装药火器时代游牧民族过度火器化就是死路一条,战斗力远不如骑射时代,沙俄在中亚一个哥萨克骑兵连就能冲垮几千游牧骑兵
【回复】其实是近代军队的纪律性和组织性也碾压了对手,还有各种火力加持下。火器的运用也改变了战法,蒙古骑兵其实已经被这个时代抛弃了。
【回复】回复 @皇皇天汉 :还有训练水平和士气纪律都被近代军队碾压
城墙兔:
很多人分析来分析去却忘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连捻军的“毛驴骑兵”都打不过

【回复】确实,带清的骑兵素质和将领水平都一塌糊涂,但是他们宣传的“以骑射为本”使很多人错误地觉得带清骑兵能作为骑兵的代表
【回复】回复 @電眼猛侽 :不不不,如果八旗真的还能披甲弓箭骑射和抵近射或许他们还能打出不错的交换比,但是从雍正开始八旗就开始大规模丧失了骑射能力,根本不敢拉近距离,只敢隔着几十上百米打枪放箭,这怎么可能打出能看的交换比呢?要知道,哪怕是苏俄的骑兵,也不会指望靠远距离骑射打赢战争,反而是利用速度冲进阵地砍杀步兵
【回复】回复 @stormraven :[辣眼睛]主要是虐菜虐出幻觉了,遇到越南,缅甸这种大量进口先进步枪和火炮的国家吃了大亏也没追求火器更新,烧火棍还是绿营拿着当填线宝宝,所谓八旗装备最好也才让缅甸人畏惧了会,才会有弓马骑射那套理论。
AWDHJI:
宋朝丢养马地不是借口,明初没养马地照样组织骑兵干蒙古

【回复】本质还是兵弱,南宋初期岳飞打的几场逆风局也能证明没马并不是宋军最大的问题
【回复】回复 @再也无关与我 : 战场是综合因素,不是一个有马没马能解释
【回复】明初马大把,蒙古人在内地搞了一大堆马场
vfxsir_overflow:
线列的根本原因是:你不排队,别人排队,你就输了,所以必须排队,一个简单的博弈

【回复】线列步兵战术主要是为了刺刀近战对付散兵的时候能人多打人少 以及反制骑兵冲锋
【回复】线列就是提高火力密度对抗骑兵的,排队对着枪毙站的散的占优势
slashkids:
可以再做一期后续,同样是这一支满蒙马队,在之后的不久是怎样被骑着骡子的捻军打爆的,并且僧格林沁还被阵斩了[doge]

【回复】对上鲍超就完犊子了[tv_斜眼笑][tv_斜眼笑]
【回复】因为遇到了安徽人被血脉压制了[笑哭]
【回复】回复 @红苹果树下紫衣贵族 : [滑稽]淮北超人
hectorzhou001:
这时的蒙古骑兵只会射箭射火枪,根本打不了肉搏战了。视频中3000蒙古骑兵被人家300胸甲骑兵击溃说明一切问题。肉搏都打不过,更别说拿弓箭和人家火枪阵对射了。与其说八里桥之战是技术被碾压,不如说是训练和战法被近代军队碾压

【回复】蒙古骑兵明代就已经被爆杀了,早就衰落了
【回复】嚴格來說蒙古除了元代跟北元時期還養得起那種能進戰的衝擊騎兵,其他時代根本打不過其他任何一種騎兵,哪怕清朝自己打騎駱駝的捻軍騎兵都打不過,跟什麼時代什麼訓練沒關係,這種從頭到尾都沒贏過的就跟訓練沒關係了
【回复】光一个墙式冲锋就够难学了
stormraven:
up主说的未免有点有失偏颇了,过于强调了技术革新的作用,尤其是举出清朝同英法作战的例子,有意无意地把骑兵放在了落后那一方。然而机枪等武器发明以后只是削弱了骑兵的作用,一战和后面的苏俄内战里骑兵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机动作战力量,布琼尼等骑兵将领依然大放异彩

【回复】确实,现在很多做明清历史的up主连基本的不同时期明清军队建设情况都搞不清楚,更别提分析相应兵种作用以及战术细节的成败了。这样的视频底下高赞评论也全是无脑的明粉清粉,各种烂梗和刻板印象大行其道🧐
【回复】回复 @捕雀杼 :是纯正的骑兵啊,带马刀和长枪,一战时候就有法军出动骑兵对德军发起冲锋直接拿下阵地的例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也有描写红军骑兵用马刀砍杀白军的情节
【回复】回复 @小泥鳅2103 :没办法,现在很多人都觉得立场大于事实,那那些up主当然会投其所好
迅mer:
真正淘汰重装骑兵的是坦克吧,记得直到一战都还有重骑兵参战来着。轻骑在火枪出现后也转变为机动方式了,比如各种游骑兵?

【回复】重骑兵确实是被机枪淘汰的,但是骑兵是被坦克淘汰的。二战早期波兰那群拿着反坦克步枪的骑兵就不讲武德,甚至可以轻易击穿早期的四号坦克的正面装甲,更不用说那比坦克更强的视野和机动性。波兰并不是被德国的坦克击败的,波兰的失败是杂糅了各种因素,苏德两面夹击是一方面,德军的制空权优势更是完善了德国的闪击学说,为德军击败法国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和战术经验。当然最大的经验包是烈日要塞,这一战几乎是色当要塞的预演,让德军彻底扫除了从阿登森林突破马奇诺防线的最大顾虑,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德军也不是一开始就会闪击战的,也是一步一步将理论和现实结合,逐步完善战术战法才形成了一打四还游刃有余的欧洲小霸王
【回复】回复 @凛就是女王 :拿战时期那种胸甲骑兵叫重骑有点勉强了,跟中世纪的披甲覆盖面差太多
【回复】回复 @Nevermerciful :不牵强,重骑兵是指的近战骑兵,盔甲只是为了这个而穿戴的,别说胸甲骑兵,就是一战二战拿着长枪和卡宾枪作战的近战骑兵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重骑兵
账号已注销:
内亚马群之主的通病,无法支撑长期战争并动员农耕民族成为步兵集团军,在面对以步兵集团军为核心的西方列强和日本时注定失败

小飞侠汉堡包:
一个讲马列的up主,突然开始将军事,让人不适应了!

蓝海狮:
史实里八里桥之战是一次典型的指挥失误: 首先清军是三面包抄,其他两路是州府兵,包含部分骑兵,三路在不同时间点进行了攻击而且互相没有任何通知,因此另外两路本来能当奇兵使用的部队就在决战前一天和决战前黎明莫名其妙的打没了。 其次八里桥顾名思义是有河有座石桥的,僧格林沁以步兵百人队波次冲击桥面想消耗对方弹药,结果就是几千步兵死了一桥面导致后边本来就因为桥面狭窄冲不起来的骑兵更没法冲起速度。而且当时英法的早期后装榴弹爆炸范围正好能覆盖桥面。饶是这样清军骑兵还冲到英法阵前,真不错了。 至于说清军为什么不动用火器,首先僧格林沁就没带足够的大炮,其次他手里的大炮隔着河也那么大射程。

【回复】所以八里桥不是一场什么现代化步兵技术优势击溃老式骑兵的战役,单纯就是优势兵力一方冲击狭窄地形造成自己优势兵力没法发挥打成添油战的战例。这种战例里别说用后膛步枪,就是对面是长枪方阵和弓箭手把骑兵打烂的战例也比比皆是
【回复】回复 @从心好了 :铁飞舞,被捻军干碎了
twelveman:
憎的问题是 他错误的以250人为一队进行单面 波次冲锋。正好给了对面装弹的时间。如果采取夜袭、挖战壕、或者四面围攻,全军压上进入肉搏状态,不会输。

【回复】他带的部队是蒙古牧民组成的壮丁军,能乖乖听将领走算尽义,下马?怕不是直接跑光
Ceylon_锡兰:
线列步兵那里好像有点不恰当,补充一下。当时欧洲军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巨大的兵员需求不足,导致只能征召素质低下的兵员,像是地痞流氓小混混。排成线列/方阵最主要的作用是防止士气被击溃,这些士兵各自想着逃命导致战线被带溃。命中率的说法我还真没听说过,因为客观上讲,排成密集阵型并不能提高枪械命中率,反而提高了对方命中率,那么让所有人蹲姿/趴姿射击不是更合理吗。其次线列步兵也不是所谓“回合制的战斗”。一般在第一轮齐射后就进入“战役射击”,其实就是各个士兵自主瞄准装填开火。因为枪械技术的落后,装填一发子弹需要十几乃至三十几个步骤,每个人在战场这种极端条件下反应时间不同,也很难做到齐射。

【回复】趴下或者蹲下并不合理,前装步枪趴下装弹很麻烦。另外士气和纪律性并不是选择线列战术的主因,更多还是为了维持军阵,前装滑膛枪射速实在太慢,本质上是一种能远程射击的近战矛,一但分散射击,以那年头一两百米的交战距离来算,敌人直接列阵冲锋,然后顶住一轮火力,就能靠刺刀把散兵全给扫平。线列战术也确实不太讲究齐射,战场上又吵又乱,一线的士兵怎么可能听得清楚军官的发令声
【回复】我不认为士兵素质高低能决定军队选择散兵战术还是线列战术,精锐猎兵在我看来也只是辅助兵种。野战时,所谓且战且退,就根本执行不下去,你再精锐还能边跑边给燧发枪装弹不成?况且前面没有抗线的,辎重怎么办?炮兵怎么办?你能跑,这些东西可跑不了。
戴着头盔的医院骑士:
up有说法不太多,集中在燧发枪和火绳枪解释的时候。甲弹对抗直到燧发枪发明完善之后,板甲才落入下风的,在此之前和火绳枪竞争的时候还是有以防弹为目的的板甲。大致是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线列步兵时代才迫使板甲退出步兵列装。

【回复】然后是排队枪毙。排成列队整齐划一进行交火。一是当年的燧发枪射程和精度以及射速相比19世纪末的现代枪械都相当拉胯。同时白刃战和抗骑兵战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用散兵阵线一是指挥能力不足以控制散兵,当时的列队几十人刚好够一个基层军官领导指挥。二是白刃战和抗骑兵散兵都会被打烂。三是维持士气和方便指挥开火,散兵没人指挥就有可能乱开枪和溃逃。直到拿破仑战争时期出现了射程和火力足够的新式枪械,让一部分线列步兵改为了散兵和猎兵阵线作战。但数量还不太够。到了普法战争时期就已经大量应用散兵阵线了,因为枪械的性能足以支持散兵阵线扬长避短。
SailAway2013:
现在俄乌战场的远程火炮加无人机破坦克,就像古代强弓硬弩破骑兵。这次俄乌战场在无人机的帮助下,许多火炮都打出了狙击的效果。现在坦克密集冲锋已经在远程和空中打击下被现在的战场淘汰

十三鹅十三鹅:
我爸就是骑兵,他听说“没有马蹬就没有骑兵,就没有马上战斗术”,他非常惊讶。因为,他培养骑兵,就要先骑裸马,训练到能参加实战了,才会配备马鞍马蹬,即便没有马鞍马蹬,也要求骑兵能实际参战。 我无法判断哪种说法是更符合历史的,但我看过一些资料,发现很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没有实物实验过程,只是靠文字加推论,我有理由怀疑他们只是纸上谈兵。

【回复】不不不,你让你爸裸马披重甲拿长枪去干仗试试看会不会被怼下马,他是21世纪的骑兵,有突击步枪可以用,再不济也就是用马刀,尽管有困难,但是不用马登马鞍也不是不能打,但是古代的骑兵们尤其是那帮游牧骑兵,个个都是披甲持弓,必要时还要抽矛和抽刀戳刺劈砍,尽管技术普遍不行,但是也要用,这个情况下没有马登马鞍真的有困难一个颠簸就被颠下马,也有可能抽矛戳刺敌人时被反带下马
【回复】回复 @十三鹅十三鹅 : 两千年前的东西,你除了用墓葬出土的东西和文献记载推论,还有什么办法,总不能跑到两千年前去看吧?最明显的实物论证就是历朝历代的出土兵器随着甲胄的变化而变化,骑兵甲胄的变化也不一定就能直接证明是马镫的出现才让骑兵具甲,但你既然说你爸是骑兵也应该知道,披甲的情况下没马镫在马上没法用长矛一类的兵器
【回复】马登出现前也有骑兵,霍去病时期就有骑兵,赵武灵王时期也是,那时候的骑兵大多以射箭为主,后面出了马登,其实是增加了骑兵具甲的能力,由原本的机动性骑射变成了骑兵冲阵,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SailAway2013:
现在俄乌战场的远程火炮加无人机破坦克,就像古代强弓硬弩破骑兵。一只成本几千块钱的无人机,加上一枚成本几万元的炮弹,就能让价值几千万元的坦克成为一堆破铜烂铁。 这次俄乌战场在无人机的帮助下,许多火炮都打出了狙击的效果。现在坦克密集冲锋已经在远程和空中打击下被现在的战场淘汰

正三泰:
僧格林沁要求 胜保 8000多京营八旗步兵 抗住英法7000多人进攻。。自己代8000多蒙古马队从英法阵地缝隙穿插过去然后展开阵型突袭。上午先是两边步兵炮战。不知道是清军炮手还是火炮不行 打不中英法联军。而清军步兵方阵率先坚持不住。在英军优势火力面前伤亡惨重死伤3000多人。。其实蒙古马队反而没怎么打 一看步兵崩了。试探性进攻了一波就跑了。网上说什么清军几万人死了1000多人就跑了。实际上这是清军总兵力包含在渤海湾2万人。以及在天津外围上万人。真正投入战场大概是 2万人对 8000联军。而实际上发生战斗就是胜保的八旗京营。。他本人都被流弹打伤

【回复】回复 @正三泰 :看多了历史就知道战争考验太多东西,最重要的是脑子,不然在不怕死也仅仅是送死。
【回复】回复 @正三泰 :在我看来一押后战争都是在补课,中国军事发展在戚继光后没怎么变化和革新。
【回复】回复 @夜空下的落寞 : 战后英法联军记录有很多 描述 清军是非常勇敢无畏的。一排排的人被火枪 火炮打到 还在坚持往前挺近。一个举号旗军官被打到两次还是爬起来继续指挥 。[笑哭]

坦克世界 军事 历史 技术 战争 军事革命 人文历史档案馆 骑兵 步兵 战争史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