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爆发前,印度的迷之自信从何而来?【地缘冲突:中印02】

作者: 地缘志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6-26 12:59:20 浏览:202722 次

大战爆发前,印度的迷之自信从何而来?【地缘冲突:中印02】

三哥自尊心超强:
说到底,尼赫鲁不是打江山的一代,其江山是继承而来的, 军队是继承的,工业基础是继承的,官方语言是继承的,政治制度也是继承的。他没有经过打江山的历练,不知道打江山的难度,也不具备开国一代该有的眼光、组织力和手段。要不是大英留下的工业基础足够厚,加上其他新兴独立国家也大多是卧龙凤雏,否则,尼赫鲁连第三世界盟主的梦都不敢做!

【回复】别说尼赫鲁了,就连印度这个国家都没有经历考验就被甘地要饭要来了。虽然这种不流血的政变确实能少死很多人,但是也造成了封建落后势力清算不彻底的问题,搞得现在印度连诸如在家里修个厕所这种小事情都能遇到落后势力阻挠[笑哭]
【回复】印度就没有打江山的[doge]
莎伦_缇尼科尔:
能够让教员陷入十天十夜的究极迷惑的人真不多,他尼赫鲁至少拿到了一个宝贵的历史级成就

【回复】国外神经病特别多,咱们正常人理解不了它们神奇的脑回路
【回复】因为过于正常所以在这个草台班子上显得格格不入
世界见闻录:
想不通,根本想不通[UPOWER_316627722_毕加柿索]

【回复】可能这就是唯心主义——俺寻思之力吧[吃瓜]
【回复】伟大的毛主席都想不通[笑哭]
【回复】回复 @u571i :主席信唯物怎么能猜透唯心的想法呢[吃瓜]
草莓饺子蘸糖:
印度拿下果阿实在太顺利了,为尼赫鲁赢得了巨大的威望,葡萄牙根本没做任何军事反抗……以至于印度赢出幻觉,觉得中国也不会为了万里之外的边境贫瘠之地来专门K他一顿,直到战争开始,印度都没做好战争准备,他们根本没想到真的会打起来

【回复】1961年,葡萄牙已经是北约国家,也要求北约出兵果阿,美国没理葡萄牙。或许,这是尼赫鲁认为的中国不敢还手的原因:北约都不敢,你中国敢?
【回复】咱们的一些物资储备,还是从印度运过去的,因为当时西藏到那儿没路,新疆过来的路太难走[doge]
【回复】回复 @三哥自尊心超强 :或许忘了十年前在朝鲜,我们锤对方17国联军的时候[脱单doge]
铃音知风:
中国说西藏军区补给线差,是和中国其他地区军队相比较的,只要不大雪封山的季节,西藏军区补给在差,也绝对能保证基本供应的。 可印度却是把这个补给线差,理解成了中国没有补给了,西藏军区打不了战,只要自己出兵,就是胜利

【回复】你可以这么想,印度把他们的补给线的情况想象成中国的补给线情况对等。他们后勤补给认为只要给到他们每天有几包方便面,还有几包糖,还有硬的像石头一样的面饼,这样就算补给线充足!以这样的思想来说,他们就会认为中国线的补给线差,就会远不如他们。。。
【回复】回复 @大漢孤忠曹孟德 :当时被俘虏前的达尔维准将才有一个窝棚,一床毯子,普通士兵只有夏衣,烧火棍老李和50发子弹。
【回复】至于住房,水源以及衣着还有一大堆其他的。印度的婆罗门和刹帝利老爷才需要考虑,贱民就不要想了。
七神翼:
战前:美苏英三个大国帮我,优势在我啊,小小cn不是轻松拿下 战后:不是兄弟?你怎么这么猛[doge]

【回复】战后:哼(刚打输喘了口气),哼(自己人不争气的自责与愤恨),哼(对自身地缘和国际地位的丢失感到无比屈辱且不服),啊啊啊啊啊啊(无法接受崩溃结局)[脱单doge]
【回复】要不是我国青藏高原常驻士兵真的少,后勤补给的确是地狱难度,印度真的不够当时解放军揍的,如果是正常边界可持续补给,一个月打下新德里简单的要死
【回复】回复 @professional小菜鸡 : 战后的发言怎么这么臭啊[妙啊]
chaindong:
尼赫鲁内心:中国朝鲜停战靠的谁?还不得靠我这个带头大哥来调停。

自由的乌鸦999:
1、锡克人勇猛,但现代战争不是靠勇猛就能打胜的。 2、根据我方前线军官的评价,部分印度基层官兵,在蹲点死守时,确实还是很顽强的。但问题在于,印军的战术很呆板,用刘帅的话说:印军继承英军的呆板战术 而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印军的高层,水平极差,而且越是高级军官越是如此,比英军军官更是差得多,其代表人物就是一心拍尼赫鲁马屁的马屁精考尔。这里就牵涉到更复杂的人事斗争问题,不展开。 3、我军的大纵深穿插战术,是印军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战术,等于说我军根本是从印度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方向发起进攻的。所以战争刚刚打响,印军的防御体系就彻底乱了,前线少数官兵蹲点死守,也改变不了全局的溃败。 举个例子,印军第7旅的旅指挥所,由于印军认为有前方的主力顶着,后方问题不大,而且从主阵地到章多,山高林密,道路极不通畅,就算中国军队要来,也要费很大的劲,所以旅部周围只部署了一些工兵、通信兵、后勤兵等非战斗兵员。 所以,当我军穿插部队打到第七旅旅部时,几乎没经过什么激烈的战斗,就顺利解决战斗。旅长达尔维准将逃到山上躲了起来,后来被俘。前面的印军大部队也群龙无首,战意归零。

【回复】不是印军防御体系乱了,而是印军军事理论落后,没考虑过被穿插的应对,达尔维后来就出书说,印军专注前方,但战斗打响后,他们惊奇的发现攻击来自后方更高的山头,前线印军认为这是被包围了,于是慌忙后撤逃窜,防线溃散。
【回复】回复 @草莓饺子蘸糖 :指挥官?指挥个屁,在一线部队的时间从他参军开始算都不超过三年,一直在后方混资历,全靠拍马屁升到中将。
【回复】甚至于锡克人的勇猛大部分都是带英用分而治之的手法刻意宣传出来的
bili_49335457629:
和朝战的苦战相比,这次自卫反击简直跟玩似的。欢乐梗充斥了整个中文互联网

【回复】62年确实打得很好,也很顺利,但并不轻松。要讲打仗跟玩一样大错特错,前线722名烈士和697名伤员不会同意,后方修建道路的8岁小孩和75岁老人也不会同意。别被爽文带歪了,多看看史书。
【回复】有兴趣的话可以听听古必的精读书柜,感受更深刻
明远:
怎么老有人传播新德里是因为德里被解放军威慑而迁都的结果?新德里是1911年大清还苟延残喘的时候就动工建设,1931年正式成为地方首府的,与对印自卫反击战根本无关。

【回复】新德里不是,但是当时印度确实考虑过迁都,政府高层已经恐慌性出逃了
【回复】我记得1949年新德里的搬迁计划就完成了,之后德里仅仅是作为文化中心,经济和政治中心早就迁到新德里了(并且新德里只是在德里的基础上扩建,就相当于北京一环扩建到三环,你从一环跑到三环说是躲避战火多少有点抽象了)
【回复】所以这能表示什么呢?印度很硬汉?
花园肥猫:
[吃瓜]从长远来看,当时兔子灭了一波阿三的威风,但又没彻底毁掉阿三的军队是对的。如果把阿三的军队全打垮了,重新组织起来的队伍肯定会比原先的更有纪律性和协调性,甚至还会憋着一肚子气,但兔子只是灭了阿三的威风就不同了,他们老队伍里的臭毛病一点都不会改,还会传染到新来的士兵上,甚至还会盲目自信。

别死遗产求求您:
在抗美援朝之前,印度人认为一个英勇的印度士兵能打十个中国士兵 而在抗美援朝之中见识了中国礼仪之邦,梆,梆,梆,之后,印度人认为,一个印度士兵只能打六个中国士兵了[大笑][大笑]

【回复】有进步啊。值得鼓励[doge]
打小喜欢鸡:
“印度就像一只沉睡的蛆,当它醒来时,整个世界都会感到恶心”——忘了谁说的了

【回复】回复 @颠倒的倒影 :那得先让棒子看到这句话,他们才能偷啊
荒唐言荒唐:
周总理最早都设想过以东换西,以喜马拉雅分。可三哥想要到川西邛崃山脉,心就是如此大,哈哈哈哈

gao1qaz:
说实话信息密度有点低,当时的周边国际情况也没有交代清楚

Montgisard:
其实是分三阶段的,第一阶段:尼赫鲁坚持扩张主义,中印边界的划界问题陷入僵局。第二阶段:印军奉行“前进”政策,中国边防部队开展反“蚕食”斗争。第三阶段:印军发起全面进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自卫反击。

Irlans:
不知道是不是印度不记历史的原因导致印度领导人都只会看近期的事,东大62年再惨也不会比49年惨,但是49年连军舰都没有的东大依然敢向英国的紫石英号开炮,印度至今只能在宝莱坞电影里yy各种抗英奇侠[OK]

【回复】印度甚至拍过抗日神剧-_-
夜雨奉均:
可能印度那边觉得他们主导朝鲜战争调停让我们欠印度,还有很多类似荒谬的事,让印度方面觉得我们欠他们人情。。。看完随水文存的文章后,虽然不同地理人文的思维逻辑是不一样的,但我还是一阵无语。。。

在下李也白:
第一印象啊。。当时国际上觉得新中国弱,能欺负,好欺负。。应该说从老蒋那里开始就这样了,西方集体的错误印象。。

【回复】应该说从晚清开始一路到朝鲜战争前不断加深的错误印象。即使在半岛吃瘪后,决策层仍然普遍认为只是偶然,总体仍然属于可以欺负的

中国 印度 历史 战争 地缘志 地缘冲突 人文历史档案馆 中印 胖鼠 尼赫鲁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