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K 瞬间对当年明月产生了敬意!

作者: M煤气灯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4-01-21 17:47:52 浏览:378025 次

我K 瞬间对当年明月产生了敬意!

拿铁喝冰的美式喝热的:
我看明朝那些事儿,看到那十几个皇帝每个人都从出生写到死亡,的确是第一次感受到命运轮转。后来年岁再涨了一些,看到的婴儿都不是婴儿,是百把年后佝偻的老头。看到的老人都不是老人,是意气风发的二三十岁。当年明月确实是个神人,没有他的书,我感悟人生还要迟许多年估计。

【回复】好厉害!看到的婴儿不是婴儿,是佝偻老叟!看到老人不是老人,是二十岁意气风发的少年!一眼看透人生!这得多丰富的人生和阅历
【回复】人的一生是动态的。每个人在你眼前是他的现在,过去与未来。
【回复】回复 @独宠鲤枳 : 着相了哥们儿
耶路撒野:
本质就是共情能力强。其实文科才是真正吃天赋的,尤其是文艺类,很多东西,有的人就是天生情感细腻,能感受到那种微妙、不可言说又触动人心的细节,有的人天生就是很难感受到。这是一种情感上的天赋,就像很多画家天生能看出更多的颜色,有的音乐家天然就能察觉音符的区别。

【回复】其实不管什么事,真正做到顶级的都需要天赋
【回复】我就是这样的,我甚至可以感受到陌生人的情绪流动。但是这样的高敏感感知能力让我很痛苦,因为我能感知到却帮助不了别人,只能旁观。
猫头小丸子:
他看书就是把自己放进了当时那个时代 与古人对话

【回复】他改变了我对历史小说的看法。
加油啊刘同学:
当年明月这段话其实和尼采有句话名言是一个道理,就是“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看书并不一定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是它却能改变你对事情的看法,这就够了

【回复】回复 @月下独酌417 : 开了眼界不等于想要更多
【回复】回复 @月下独酌417 :开了眼界就更通透了,痛苦的人是自己的能力匹配不上自己的欲望
【回复】开了眼界想要的更多那不是活得更累吗,拥有的越少越容易满足。
妖幺漆:
我过去毕业的时候,总是写古人的生生死死,但我总是莫名潸然泪下,我有时会想,这些人,也是有自己的人生的,我想我可能也是感受到了某种东西。

【回复】你毕业都有这种心智了真了不起,我毕业十多年才有那么点感悟
【回复】上小学学静夜思的时候,就会有悲伤感,小时候不去思考这种悲伤感从哪里来,现在想想,当时悲伤,李白的独在异乡,真的会代入。
【回复】回复 @下雨天流鼻涕 :不敢当,可能是我想的太多了。
bili_61932327244:
明月讲的很有道理,他追求的是知识,所以我一直想向他学习,从一名普通海关公务员到山东省厅再到上海政策研究室主任,一定是对知识的渴望吧

【回复】确实很厉害的一个人。而且网上说这书版权费上千万他都没要,要是真的太有格局了,脱离了低级趣味。
【回复】回复 @大宇王 :这本书一开始是他在天涯论坛上连载的,后来遇到黑粉成天在帖子里捣乱他又去博客更新,接下来虽然红了书出版了,但是他还是在博客免费更完的!我记得是这样的!
东坡先生啊:
过了这么多年,我还是要说明月说的多看书,不光光只是疯狂的看书,从他的语言逻辑可以看出,他在一直不停的思辨。

bili_80614679315:
他写于谦的那些章节帮我感动得一塌糊涂!一个高尚的于谦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回复】回复 @Clomting :握手,为了当年明月写的于谦这一段,特意去了于谦墓
【回复】为此还特意去了于谦祠[笑哭]
南狸先生:
我印象中一次醍醐灌顶的句子是“岁大饥,人相食”,就是猛地一下子,突然间明白了这六个字说的什么人间炼狱。包括很多课文,诗句,小时候根本就看不懂,包括我觉得老师也不懂,而现在接近而立之年,突然间这些篇章都能看懂了。但小时候,就是不懂。

【回复】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这不缺粮食的日子,在历史长河里,多少可贵啊
【回复】教育的体现在你身上出现了,教育并不是让你当时明白许许多多的道理,而是让你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地地点,突然明白了这些道理。
【回复】我也有类似的经历,我看到的那句话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小时候看到就很感触,一个人的六十五年,当了六十五年的大头兵,不知道经历过多少生死一线,六十五年间他到底经历过多少故事……就只是乐府的一句唱词而已。
路人甲LRJa:
小学时候就很喜欢语文,故事代入感很强,感觉就是自己经历了一遍,感官,情绪的还原,理解当时人的感受。确实很美妙。

【回复】如果没有应试教育,语文真是门极好的学科。语文课本里没有一篇课文是充数的,只是当时忙着赶路,却忘了窥探古人风骨。读时以为是束缚自己的粗衣麻绳,回望发现皆是熠熠生辉的丝绸缎蒂。
【回复】回复 @Advance_cherry :个人觉得哈,不是应试教育的问题,恰恰因为应试教育才有这些内容的普及,有些时候必须得经历一些事,才能懂得书里面写的到底是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因为我就是,小时候学的那些东西,小时候没啥感觉,现在返回来再读,感受不一样了[兔年]
【回复】所以很多时候人偏科是能理解的,我小时候不懂这些长大了才读懂语文的乐趣,我读的一篇篇文章,当初觉得怎么又臭又长的课文书本,长大后直到现在才发现那是真正的宝藏
人人S财神:
你翻过的一页纸,其实是翻过了无数人的一生~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40万降卒 长平之战,秦军自身伤亡25万 60万人的一生,在史书一页纸里,就翻过去了 学历史,学艺术,要有形象思维,要有具象思维,要有代入感

【回复】绝大部分的人,更是在史书上一个字儿都没有
【回复】回复 @BoreeZhang :历史几行名姓 北邙无数荒丘
【回复】回复 @BoreeZhang :是的,但是喜欢历史的看历史书,在字里行间能感受到那股厚重感,感受到那个时代里的风云人物以及那些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情感。
elpsyroo:
以前听别人说读史使人明智,未解缘由。 小读一些后,我觉得历史能给你太多答案,如同当年明月所说,历史不是故事,你所读的是,一个个时代里最瞩目的那群人,他一生的经历,这里面就包含了所有你对人生思考的答案

等旷野的风来:
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他们的故事,他们为什么而悲伤?有什么开心事?爱的是谁?恨的是谁?有没有最好的朋友?家里有哪些人?这些我们统统不知道,历史的尘埃里是千千万万人那不值一提的一生……

存在不存在意外不意外:
古人和我们一样,我们也会成为别人口中的古人

【回复】那你得有所成就,不管是好是坏,不然连一笔带过的资格都没有
路途遥望:
古代是没有电话,没有任何联系方式的,一别可能就是永别,再也看不到了,况且古代也没救护车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医院,代入想想,即使是现代,在面对这样的处境,送别友人时,谁不感慨万千呢 其实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人的感情都是存在的,这是共情的基础,改变的是时代,越来越方便的同时也让很多人不像以前那样珍惜了,想共情也不难的,只要对古代了解越多,就越容易代入,也就越容易共情的

几回魂梦不相逢:
我从不看史书,因为翻开就能感觉到一个个人像野草一样,生了又枯,枯了又生,无力的虚无感

【回复】人如草种,随命飞扬。 运由人转,花开四方。
【回复】或许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虚无呢
方亿以暖:
怎么说呢,懂得多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一件好事,你会发现历史浩如烟海,然而无论如何革新演变到今天,这个社会赖以运行的架构和规律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形式和层度上的差异。于是你会明白或更倾向于另一种观点: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是很危险的,一旦迈过那条红线,人生就会滑向虚无主义,这时候魔鬼会闯入你的生活,他会试图从精神上心态上身体上情感上击垮你。

【回复】所以这就需要浪漫与乐观主义,“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就是这样的,我从3岁认字开始就开始读文史政,高三到大三这期间我真的很排斥历史,甚至排斥学习,这导致我能上985的成绩只上了本一,自暴自弃了一年,因为我就像当年明月说的,真正的理解了历史,真正的历史并不幽默,反而会带给人很严重的悲痛,苍凉和无力感,很多时候的事情都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地轮回,人从历史中得到的最大的教训就是永远不会得到教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就像马哲说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当你发现你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改变历史大势,什么都改变不了的时候,真的就会滑向虚无主义,你就会感觉做什么东西都是没有意义的。我当时从很丧的状态转变开来就是我在23岁生日的那天,正好也是周末不上班,我推掉了朋友给我庆祝生日的局,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坐了两天,关掉了所有电子设备,从基本上就喝点水,吃点小面包,饭也不吃了,所有的时间全部用于看书,那天过后我就悟道了,大学那会虽然一直在忙,成绩也不错,但一直不是很快乐,后面我就悟了,我就明白了如何克服这种虚无感,就像当年明月说的一样,我开始追求“天道了”,开始真真正正的遵循客观规律,通过学习认识到了“道”的重要性,悟“道”之后,开始继续沿着“道”引领我的人生继续前进,真正克服这种虚无感,最重要的一点必须就是不停的读书同时在读书的时候还要不停地“走”下去,去感受过程的美好,感受对生活的体验,对美好的全力追求,至于结果,尽人事,听天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回复】回复 @一位皮孩 :人生不是为了考试
【回复】得了吧,看点历史就能虚无主义的不过是没出象牙塔里的空想小鬼罢了,还自诩懂得多,就跟翻两眼课本觉得自己全会的学生一样,真到实践了考试了出的那点b分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追逐你的旋律:
看过电视剧《天道》 我真的相信了 道就是规律 有所能 就必有所不能

AC站吃枣药丸:
有了这种共情的能力以后,我看到书里的朱祁镇胡乱指挥宠信太监,被绑到瓦剌,他的祖辈努力培植的精锐部队,那些老的武将全部牺牲,他成为叫门天子大明耻辱。这一刻我看到的就不单单只是他,一个无能可耻屁也不懂的小皇帝,我看到了朱元璋从一个乞丐是怎么从南打到北收复河山建立大明王朝,朱棣是怎么五次出征打的那帮草原部落不敢造次直呼大皇帝万岁,朱高炽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监国布施仁政守护后方,他爹朱瞻基也是著名的六边形皇帝,朱棣的好圣孙。结果早早去世造化弄人,没能好好培养他的儿子,以至于让朱祁镇长成这样,差点把大明玩没,感觉很复杂。这和看编出来的小说情节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一个放在小说里很简单的情节,在这里边就能轻易让我想哭,虽说明朝那些事也不能算是绝对的正史,到终究还是和普通小说有很大区别的。有时候历史真的不能细看细想,不然真的很沉重,看多了真的很难不消极悲观,就感觉滚滚洪流,不管多盛大的开场,最新都是要走向覆灭,不管创造了多少丰功伟业的英雄豪杰,最后能得善终的也寥寥无几,都逃不过所谓的熵增吧

历史 人文 文化 认知 当年明月 采访 自我成长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