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教授讲座】王阳明心学 (全8讲)

作者: 萌新满级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2-10 00:58:00 浏览:2965971 次

【王德峰教授讲座】王阳明心学 (全8讲)

安静学习的刘同学:
儒:无所为而为 道:无为而无不为 佛:无心而为

【回复】回复 @游荡器体 :说“泡妞”的时候你就没有把女性当人了,所以你这不算渣男,只能算人渣。
【回复】回复 @游荡器体 :当你想到泡妞的时候,已经属于人为(伪)的程度,有何谈无为无不为呢
【回复】道:无为而无不为 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summer-华夏:
感谢王老师,感谢这个平台,感谢上传的同学,让我们这种考不上复旦的人也可以听听一流大学的课,真的是跟二流大学老师讲课差别太大了,感激这个时代

【回复】不是二流大学讲课差,而是好的老师就那么几个……
【回复】回复 @bili_3461563470056081 : 你搞玄乎了。大学当然是分三六九等的,不然高考大家随即抽签可好?承认985211的很多客观好,也承认三本的很多客观不足,但无论是985还是三本学生或老师,都不沉溺于这份好或不足带来的自大或自卑中,好我就更好我就补短板,不足我就努力走自己的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回复】回复 @bili_3461563470056081 :也不尽然,我觉得佛说的平等是德,是指平等的对待各种差异,而非否认差异的存在。
长安又长又安:
心学,个人感觉就是儒家对佛道思想的统一,既要入世,又要追求念头的通达、心性的纯净,至于如何体会什么才是纯净,需要事上修炼,需要不断反思。

【回复】我们不是要变成纯净,而是要回归原本的状态,这个状态本来就有,吾日三省吾身,非刻意,做减法,不自然中回归到原来的状态,而不是给那个状态定性
【回复】回复 @乱花渐欲迷人眼hzx :语言是有尽头的,语言是有彼岸的,语言只是一个象征符号,道这个东西很难用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回复】建了个阳明心学群vx:karin_oo,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
楚潇懿:
看了评论,觉得好失望,但又很开心。失望是因为看到很多人都不懂老师讲的东西,甚至把良知当作了平常的良知。开心是因为大家敢说出自己的话,这种似是而非的心态虽然错了,但这种自信,其实真的不错,正是这种自尊会让自己得到不断的成长

【回复】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回复】人是有欲望的,如果不能自己控制,就需要外界的规则约束,
【回复】知行合一,第一层理解:知是知识,来自大脑的概念判断推理逻辑,行是做,实践,合起来就是,拿实践去检验知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通过实践让知识在头脑中扎根。 第二层理解:知是良知,人性也,是生命情感的本真,行就是做,合起来就是,顺着自己的心去做事情吧,只要心安即可。 第三层感悟:知是良知,和坏知对应,即好的优秀的理,行是修行,祛蔽的过程,合起来就是,打磨,盘,好的优秀的理,让其越发明亮优秀,直至驱散坏知。 第四层理解:???留给开悟的人吧
8514333654284215:
p3 27分钟,关于达尔文进化为什么逆熵增,从整体上来看还是符合熵增理论的。 比如你打扫完房间更有序了,表面看是逆熵,实则打扫过程中你不断消耗能量,进行氧化,产生co2,又要吃掉更多食物,体系其实更混乱了,只是变成了更难察觉的形态。 生物进化同样如此,往高级形态进化的同时,各种元素,能量不断消耗,看似逆熵,实则每次逆熵都会耗费更多能量,总体还是符合熵增定律。

【回复】我觉得你没有理解老师的意思,老师说的是进化论和熵增理论相斥,如果整个过程符合熵增理论,生物从低能态走向高能态是需要吸收能量的,但对于生物来说它本应该不吸收能量自然走向低能态,这就是一个反自然现象,因为自然就是高能态自然走向低能态的,说明有外力使它吸收能量,这外力即是西方人的神与老师说的心,这就是说明进化论不对,反之则熵增理论不对。 借用你的例子,你打扫房间这个过程当然符合熵增理论,但是房间有序是你人为补充能量导致的,对于房间来说,你就是外力也就是这个房间的上帝,不然它就会一直无序下去,这就是说明有上帝外力在干预进化。
【回复】其实有学习过热力学或者物理化学,很轻松就能理解,只有体系内不需要吸收外界能量,自发的变的有序,才不符合熵增理论。对于生物而言,不可避免的就是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回复】回复 @黑羽-_-快斗 :进化不是生物(动植物、微生物)的目标,延续才是生物的目标(不管他们有没有思想)。先生存,再延续。某生物由核酸(特指这组)控制组成了一个对于这组核酸来说有序的个体,为了保持这个个体的有序或是稳态,个体要摄取能量(无论自养还是异养),摄取能量的过程不是外界驱使的,是个体自身的需求(用自身有的能量驱动物质交换等途径获取更多能量)。无一例外,最终目的都是延续基因。生物从外界吸收能量是为了有能量可以释放(减少),维持有序(也就是低能态)而不是像一个容器一样单纯储存能量。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是从低熵(有序)自然变得高熵(无序),但是维持有序就要消耗能量(系统从高熵变为低熵,系统本身要释放能量。生物从高熵变成低熵也是减少能量。也就是是消耗能量,因为高熵到低熵不是自发过程,要做功,做功就要消耗能量)。进化实际上是自然演替,是生物一代代生存延续的附加品。是自然的伟力。
滑鸽与犬源:
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我想了很久没想明白,看完视频后我顿悟了,原来我一直就是这么实践的:用不干活的心态去干活,我愿称之为“摸鱼”[doge]

【回复】错,是一心一意做事,不去想后果,不去想得失,只是做
【回复】不是吖,内叫犯懒[喜极而泣]儒释道三家在这方面几乎是一样的,就是要不带目的性、功利性的干一件事,就像搞艺术,如果带有功利性画出来的只能是商业画,家里挂画的水平,但当不带目的、功利心的时候就能逐渐看到自己心中的感悟,随之将它表现出来,我是从专业角度理解的hh,确实是这样,内种灵感迸发的感觉几乎都是悠闲地洗澡或者瞎溜达时候突然冒出来的[给心心]反而当我为了毕设拔头筹绞尽脑汁去做东西的时候,憋死都很难想出来[笑哭]
【回复】回复 @本草纲目 :做本心所指引的事,凭良知做事,心即理。做了才为真知,不行不足以为知,即知行合一。良知层面的通达,致良知。
我只是来看jojo的:
有一说一,大佬真是肾力惊人,喝了这么多水,愣是没上一趟厕所[doge]

【回复】你怕是不知道老师用神为水,水中蛟龙[doge]
【回复】属你离谱,笑死我了![doge][doge][doge]
【回复】回复 @张换才 :用神为水,肾衰竭的比比皆是
二木井-L:
中国老板都在装逼学人家日本企业家,然而日本企业家大多学的是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王阳明的心学,实在是讽刺

【回复】回复 @多多果果木 :稻盛和夫通过科学打破了德国的技术垄断,创立两家科技型世界500强,但是他自己却认为是哲学帮的他,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在中国全线扑街,学一个死一个,因为稻盛和夫在日本的“阿米巴”是基于他的“京瓷哲学”,“京瓷哲学”通篇都是讲述如何做人的,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日本化”产物
【回复】境界有高低,学不懂古代哲学,转而其次学他的学生而已。不能住像。
【回复】有啥好讽刺的,学日本是为了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而不是什么古代哲学。。。
不跟你bili:
老师只是说在这个古代心学的理论体系,心系宇宙,总有人在这杠物理学定律,杠进化论。。。老师讲的是另一个理论体系,就相当于从零开始认知宇宙。你把牛顿,霍金,达尔文忘了吧,要不你就去学物理去吧。或者去基督教堂给他们讲讲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起源跟亚当夏娃一点关系都没有。

【回复】从小学习西方思想很难跳出这个思维的,就像现在的人都相信西医(觉得更加科学),但是中医已经有千年以上历史了,只是没有一个理论体系,就被认为是迷信
【回复】想讲哲学体系没人反对你,别把科学扯进来。科学不是达尔文!科学不是霍金!科学不是牛顿!科学是认识世界的方法和逻辑,是探索的过程。科学不是什么遥远的理论和高深莫测的教义,它是属于你的东西,是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你活着的每一天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这个世界交互,你躺在床上观察的每一个现象,都是科学探索的过程,人家亚里士多德讲一套哲学体系,他还研究自然现象呢,他的哲学可不会和他观察的现实去矛盾。另外与其去基督教堂讲进化论,不如戴着锅盔去教堂说:我是飞天意大利面神教的,昨天晚上神向我启示,要我来清剿异教徒。我亲眼看到了意面神,他告诉我圣经是神遛狗的时候随便写的小说而已。我就说我亲眼目睹神了,你能证明我说谎吗?
【回复】https://b23.tv/2j2K6y6 wondelful粉丝基地,一起讨论哲学传统文化,共同学习成长。
CaveLife:
没有世界公民,我表示怀疑,这远远达不到心学的核心。无论如何拓展,对于人来说哲学的本源就是人的善,这一个字如同生物始于细胞,这就是哲学最大的道理。但是人是这样的,人从来只相信自己感悟的东西,害怕被其他人欺骗,正是恶意能传染一样,于是人心变得复杂了,人便也离本源越来越远了。

【回复】有,世界公民,比如乌克兰战争前夜跑路的寡头
【回复】什么时候你能领悟忠是什么,你才能算是世界公民
紫微天纪排盘:
P1王阳明心学 P1 - 05:44  第一部分 中国哲学 孟子论“求”:求则得之,舍则弃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另一种“求”:求之有道...

无双小骏:
中国哲学有一个共同的立场:天人合一 儒家看天,道家看人。 欧洲基督徒的餐前祷告所想的是感谢主,而中国基督徒更多的是祈求获得一些生命中的好处,很少有人考虑到...

【回复】回复 @实事求是哈哈哈哈哈 :孟子和老子的思想强调顺应自然、道法自然,主张通过调整心态、顺治天命来达到内心平和与和谐。这种观点认为,追求过度功利的目标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焦虑。但并不代表他们认为人生不需要有任何目标或者不应该有追求。 王阳明的思想则强调立志、追求理想和道德的实践。他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认为人应该积极地树立志向,并通过实践和修身来实现追求。 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观点,这反映了人类对于人生意义和目标的复杂性。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往往会结合不同的观点来形成自己的人生理念。对于个体而言,设置人生目标或追求理想可以给人以动力、指引和成就感。
【回复】这笔记着实扎实,全都是精华
【回复】回复 @30773379607_bili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非常明确,因为道家和儒家的哲学思想具有很多复杂和互补的方面,有时很难将它们简单地分成一个统一的模式。 一般来说,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而道家则更注重个人修养和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可以认为儒家更加关注人的行为和道德,而道家更加关注自然规律和宇宙间的运行。 在儒家看来,“人性本善”,因此儒家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行为,鼓励人们追求“仁”、“义”、“礼”、“智”等道德价值观,以此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而在道家看来,“道”是宇宙间的基本原则,人应该跟随道的自然规律而生活,追求内在的自我发展和与自然间的和谐。因此,道家更加强调个人的内在培养和修养,例如通过冥想、瑜伽等修行来达到心灵平静和宁静。 总的来说,儒家和道家都注重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但强调的方面略有不同。儒家更关注人的道德和行为,而道家更关注个人内在的修养和与自然间的和谐。
不悲伤的小熊猫:
在佛教里有一个特别的名词叫做:逆增上缘。大概的意思是人的一生之中,总会遇见不利于自己的境况,在这种处境之下,应该把这些违逆自己的情形视为一种特别的缘分,从...

【回复】回复 @不悲伤的小熊猫 :以这样的心态,失败和挫折变成体验和经验积攒。不容易自我怀疑和内耗
【回复】就是六祖慧能说的,以心役物,不以物役心
我的思域:
看了三遍,我对知行合一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个知不是头脑里面的理,这个大家都知道。这个知乃是良知,是生命情感,生命体验的知,叫知之深切呀,行是发自这内心真理的动力,所以知行必定是同时发生的!所以王阳明说知行本是一件事。 心学还让深刻体悟到如何做事,就是精一之功夫,不求有所得,但求有所为。如种树,勿做叶想,勿做花想,勿做枝想。只是去灌溉树根,根扎的深,春天来了自然花繁叶茂!教会我们不要在乎细枝末节,而是抓住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心既理,是良知,乃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

【回复】知行合一,第一层理解:知是知识,来自大脑的概念判断推理逻辑,行是做,实践,合起来就是,拿实践去检验知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通过实践让知识在头脑中扎根。 第二层理解:知是良知,人性也,是生命情感的本真,行就是做,合起来就是,顺着自己的心去做事情吧,只要心安即可。 第三层感悟:知是良知,和坏知对应,即好的优秀的理,行是修行,祛蔽的过程,合起来就是,打磨,盘,好的优秀的理,让其越发明亮优秀,直至驱散坏知。 第四层理解:???留给开悟的人吧
【回复】回复 @残落落丶 : 我之前也这么理解的,但是看了两三遍《传习录》后,有了一点不一样的理解。知行不会分离。知行合一不是一句教化,而是客观事实,客观规律。那为什么学生不好好学习,沉迷游戏呢?而是在他们心里,打游戏获得的快乐比学习要高,这也是知。在他们心里,好好学习只是一个观点,只是四个汉字,一个符号,还不属于真正的知。真正获得应该好好学习的知后,那么他们自然会好好学习。要想获得这种真知,就应该行,客观上操控自己的身体先去学习,自然能在行动中获得应该好好学习的真知。知行不会分离,真知必能行。
【回复】回复 @FOD丶理念 : 我说一下我的浅见啊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的知,是良知的知是生命情感 ,知道是学习的是头脑的。所以简单的解释是 我的头脑说吸烟有害健康,但是我的心我的良知说如果你觉得吸烟对你做的事情有益的话就去吧(因为做事是你的 目的 -消业/顺应自己的心不也是顺应天吗 )所以吸烟不一定就违反了这个 知行合一 。{当然这 只是我基于 你 假设王德峰 先生做到了知行合一的基础上进行我的假设推论}
神州复兴:
看了这几个视频,感觉还是不能理解。有几个问题希望能有理解的人帮助我解答一下。先谢谢大家。 1.什么是心 2.什么是天理3.什么是知行合一4.后面的话: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怎么解释践行了知行合一

【回复】知行合一打个最浅显的比方,你有抽烟的习惯,但是你知道抽烟不好对身体有害,却总是戒不掉,这就是知行不合一。你知道仅仅是知道,你并不是真正的知道,因为你的行为并不支持(或者叫顺从)你的认知,如果你真正的知道了“抽烟对你不好”你就会把烟戒了。你知道抽烟有害健康,你就不再抽烟了,这就知行合一
【回复】知行合一,建议看《传习录》原文,以孝为例,你能尽孝这个“行为”,是因为你内心对孝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接纳,即“知”;反过来说,如果你内心对孝没有达到“知”那个程度,你是不可能做到尽孝这个行为的。所以,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是一个统一体。不要把知行合一当做方法论,特别是不要理解为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可以说是揭示了一条规律,能够帮助你在现实中做判断,进行反思,当你做事做不好的时候,你就知道是你的“知”不够,没想好,没悟透,要再去下功夫想,下功夫去琢磨。这样就少了很多迷茫和困惑,有利于重装上阵,坚持正确的方向。
【回复】回复 @窗外飞进来一只喜鹊 :我觉得知行合一,里面的知,应该是合乎自己本心的知,作为一个生命体,我们最基本的本心就是生存,一切违背这种本心的知,都是不知。行,是在认知到自己本心以后而产生的自然行为,为了生存,你会去吃饭,会去喝水,这就是最基本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难在,有些东西你会去做,但是你不知道为什么去做,就比如赚钱,难道你真的非常想要那么多钱吗?你要的不是钱,是社会地位,是他人的仰望,是成为一个超越凡俗的人。赚钱是你的行,但你的心不是赚钱,这就是知行不合一。知行合一,就是你是为了赚钱而赚钱,你赚钱只是为了赚钱,而不是说为了享受别人的崇拜。你唯一的目的就是获得钱,获得钱以后的一切享乐,不应该是你所去渴望的。
烟雨平生无风无晴:
做减法吧,其实最接近良知的时候是小时候,快乐就是快乐悲伤就是悲伤沉浸于其本事,有烦恼隔天没准就忘了,所以几乎所有人都承认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吧,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成长是认知的增加,而本心却该做减法回归儿童时的状态

【回复】@成就舅 一定要多读书,修身养性,寻找属于自己的慧剑,斩破迷惘,别人能帮助你,但是不能度化你,你自己是能以己度己的。人生八苦,早晚都要来,来的早,斩破迷惘的也早。
【回复】如果童年没怎么开心过呢,因没送钱被班主任带头发起校园暴力,过早的封闭自己对外影响力求无感呢?
【回复】回复 @成就舅梅有肉 :如果你在心里一直想一直想,那么他至少还能霸凌你二十年,如果你把他当成屎,霸凌就结束了,如果你没有从物理上打败他,就从心理上打爆

文化 人文 历史 人物 读书 哲学 文学 王阳明 王德峰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