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这段话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

作者: M煤气灯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3-12-29 12:00:00 浏览:427328 次

当年明月这段话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

王云海yyds:
从历史中得到的教训是从来不吸取教训我个人觉得这句话有问题。首先,历史(就中国而言)十分庞大,其中的教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有的教训甚至相互矛盾,相互重合。面对这么一个庞大的数据不管是对于一个人或者国家来说都是难以去归纳总结那些教训,更何况是学习那些教训。其次,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他对于吸收知识都是侧重不同的,教训的认识不大想同,很难做到统一,所以吸取教训这个很难实现。最后,这句话是站在后来者的角度去说的,相当于马后炮。还是坚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去解决遇到的问题,从历史中学习经验,而不是出事之后说一句他的失败是没有吸收历史教训,这是悲观的。个人观点[呲牙][呲牙][呲牙]

【回复】你这个理解太肤浅了…… 他那句话的意思 是为了体现社会发展历史的规律性以及人性的本质。你偏得说你自己看了哪个故事 长教训了,没有反相同的错……这是理解在表面了
【回复】你说得太好,事物是向前发展的,再多经验再多教训不代表不会犯错,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能被忽视的
【回复】你所说的问题,总的概括是矛盾的复杂,且难以总结,还有就是后来眼光看以前的事。马后炮这种意思。这两点我分析不太好我就不说了。我想说的是,人来人往,春去秋来。智慧代代相传。人做的事大体是由你的屁股决定的。不是不明白,而是明白也没办法。打个比方就是王朝末期的时候,税收大概率是要上涨的,这会不会激起民变呢?肯定会啊,你猜朝堂上的人知不知道呢?肯定知道啊!那他也没办法,他也不会变出钱财。只能希望拆完东墙能按时上补西墙。所以说阳谋是最坏的。不是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分析玩完没办法了。只能如此,破罐子破摔了。就想当年明月说的,再过多少遍袁崇焕都会死,明朝也会亡,这哥们太离谱了,明朝后期的天灾也太离谱了。想了这么多,又联想到哲学所说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力终有穷尽时,当顺应天时。老祖宗留得东西太多,学吧就[笑哭]
楠木倾城哇:
听了他的话有点感悟,就好简单的平常生活中很多家人会对自己的小孩子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小孩子怎么怎么样,哪里像你这样的,其实我觉得这种就是在潜移默化地削弱孩子的自信,因为人都是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都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而不是急于求成的

【回复】对的,我儿子从小学习不好,我不会打他,也不会骂他,我告诉他只要你人品好,身体健康长大就可以了,人品第一,人活一辈子怎么都是活着,自己开心就好,所以儿子职高二年级就不上学了,17岁自己去打工7个月,坚持下来了,我很开心,所以托亲戚让他去学一门技术,做了快一年了,工资不算高,现在只有6000,工资我都给他存起来了,有5万多了,我都感谢我儿子,让我这辈子已经无憾了。
【回复】回复 @红绣添乱啊 :这个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或者成就最高的选择,但这是个正确的选择之一。[OK]
【回复】回复 @幻龙幽吟 :是的,最优的方向吧,能学习好也不至于这样了
thankyounote:
“所有人,按自己的方式做自己的事,效率最高”,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根基思想,市场调节,大白话就是所有人都调节。集体主义让几个人调节,先不说谋私与否,人家几个人多累啊,回头要找补回来的,多劳多得。人家们再有个亲戚和狗腿,剩下的故事看看身边

【回复】你的想法,好像还在介于对错之间,和明月理解到的"道" 还不是一回事应该。市场调节也不是万能灵药,如果真是,我觉得共产党有这个胸怀做出相应改变。
【回复】你这认知就别现眼了[吃瓜]
【回复】我认为你讲的有点狭隘了,资本是追逐利益的,每个人也都是追求利益的。如果每个人都只追求自己的利益,那么对于整个社会而已,势必会有空缺产生,举几个例子,给山区修路,资源调配(南水北调等),这些你所讲的资本主义可能有力不逮。因此,集体主义是有必要的。至于你讲的小团体(狗腿子),实际上是很难避免的,因为组织的构建不会是点对点,更多的是分级分层,既然有了分级、分层,那势必会有亲信,这个即使是在资本主义里面也是很常见的。
阅兵总指挥二师王有胜:
儒家那套真的是很害人的,什么事情都要往人情世故上扯,中庸也从来不是和稀泥,更不是圆润事故,而是恰当,恰到好处。

【回复】儒家要看原文就知道和后世流传的有区别。后世人曲解了孔孟思想。不是孔孟的问题,是后世人的问题。
【回复】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在你说这话之前,你应该先说明一下,你学过几年儒家理论?看过哪些书?研究过哪些课题?你是怎么和其他思想家做参照对比的?才得出你现在这个判断?如果你说不出来,那么你的这条评论就是胡扯蛋。没有任何意义。这逻辑没错吧?
【回复】我可以肯定你既不了解儒家也不研究历史。 肯定中庸观念的同时,又否定儒家,殊不知“中庸”的概念最早便出于儒家,大名鼎鼎的《礼记:中庸》都不知道? 前后矛盾的话你是怎么说出口的。。。。
a超级柯南s:
历史是车轮而不是路,转一圈还会回来。

【回复】不怎么看历史,怎么从历史中获得教训。看了历史的人,也是有自己的关注点,每个人体会的不一样
【回复】回复 @什么美好的都喜欢 :只要随时修正自己的行为,不看历史也可以做好自己的事,过好自己的人生。
【回复】自古以来技术是改变的 人性是不变的。技术的进步让人文明,而不是说古人和现代人有什么区别。因为越高的技术对人的教育程度提出要求,普及的教育使人明智。人有书卷气就不好作恶,说是人变文明了,不如说是环境改变了。
bili_21335988605:
汉朝吸取了秦朝没有搞分封制的教训,后面有了七国之乱。宋吸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结果弱化了军事战斗力。怎么选择都有矛盾,只能着眼于当时的情况做出自己认为的最优选择。

【回复】清朝吸取了前朝所有的教訓——但沒想到洋人來了
【回复】回复 @北方人在香港 :乐,清朝吸取没吸取我不知道,清朝在封建朝代也是最垃圾的,所谓有优点就是极端极权,除了皇帝都是奴隶,这种垃圾制度连秦朝都不如,事实证明清朝连非洲美洲土著都不如
【回复】回复 @一笑破尘 :封建制度本来就是为帝王服务的,你用大众的眼光来评价他当然是垃圾。
西域の云:
所以热爱祖国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当年在学生证上班主任写到:该生热爱祖国 热爱班级 我一直在想 我也没干什么来表达我热爱 老师怎么知道的? 直到最近我领悟了 就是干自己的事情 少给人添麻烦 那就是爱国 爱人民 爱劳动

【回复】回复 @未来罪 :公务员?我考那玩意干什么 我天天跟政府部门打交道 他们什么工作状态 什么工作环境 我一门清 看着都累 我还考?
【回复】这样可靠不了公务员[tv_doge]
【回复】孔子所说的仁也有这个意思。能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是走向人生的路。孔子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所说的是有心向善的人,而不只是有心向上
兴高彩雨:
中国人现在慢慢能做到不克制自己作为人的欲望就算进步了

【回复】恰恰欲望才是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都躺平了,社会就没法运作了。欲望就是把双刃剑,有 会出大问题,没有 依然也会出大问题。中庸之道,其实就是一种无奈而为之的哲学,时而必须迎合欲望,时而必须压制欲望。
【回复】是所有人吧[笑哭]还中国人[doge]
红绣添乱啊:
对的,我儿子从小学习不好,我不会打他,也不会骂他,我告诉他只要你人品好,身体健康长大就可以了,人品第一,人活一辈子怎么都是活着,自己开心就好,所以儿子职高二年级就不上学了,17岁自己去打工7个月,坚持下来了,我很开心,所以托亲戚让他去学一门技术,做了快一年了,工资不算高,现在只有6000,工资我都给他存起来了,有5万多了,我都感谢我儿子,让我这辈子已经无憾了。

【回复】挺好挺好适合自己才最好
来吧唔西迪西:
当年明月仕途发展也很好啊,他不只是成功的作家。

从小喝到大的椰汁:
反过来说,后人可能会觉得我们现在的选择也不是对的,但是我们觉得是最贴合现在的

请叫我背锅大侠:
有没有可能,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的纵向也没迈出去几步[吃瓜]

【回复】回复 @量子态点赞 :菜就多练
【回复】问题是人类的所谓进步是什么?倡导所谓进步的又是哪些人?
王半仙乀:
上下五千年了,有教训吗?有记住了吗?记住了,但是不改,有个办法叫折中

【回复】人生短短几十年,以权谋私多快乐啊。
【回复】折中跟不改差得有点儿远啊!
纸扇轻摇11:
这话我一直觉得说得太绝对了,中国历史一直都是渐进演变的,一直都在调整,有的为了调整而用力过猛的还得往回修正一下。

克拉拉不爱喵:
多点读书好不好,中庸并不是不黑不白和稀泥的意思,而是恰到好处做到最好的意思,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你们以为从古至今继承了几千年的理论,是个墙头草理论吗?看不起谁呢

人文 历史 语言的力量 困境 认知 当年明月 含金量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