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观1-6:何谓学习/学习步骤/英语误区/分而治之/思维导图/费曼技巧(渐构录屏版)

作者: YJango分类: 校园学习 发布时间: 2022-06-30 15:48:00 浏览:389939 次

学习观1-6:何谓学习/学习步骤/英语误区/分而治之/思维导图/费曼技巧(渐构录屏版)

Scowain:
我不太理解,概念不应该是属加种差吗,为什么是输入呢?命题是,概念关系概念,为什么是输出呢?(・◇・)

【回复】概念的输入空间是全集,输出空间是{是该概念,非该概念}的集合
【回复】命题的输入和输出则是某个概念和另一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受力状态】和【物体运动状态】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杜若若stone:
我不明白,科研看文献和做实验时候,输入输出是什么?感觉好多知识没法泛化,这个实验的这种情况知道怎么做,稍微变一变就不知道了。看文献更是……他是这么做实验获得成功的 so what?老师们总说多看文献,想来就是实例积累多了能提炼出怎么做科研吧,有没有提炼得更具体的内容呢

【回复】首先说一下,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泛化。文献里也分为例子和描述;对于例子好泛化一些,比如用例子做为输入,用不同的例子提取为有关联的知识点,则是输出。如果是描述性的输入,你需要用其它的方式去讲解这个知识,用不同的知识点来讲解这个,例如使用费曼学习法,用自己的语言去重述,把输入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输出。但如果这个描述已经高度浓缩,则不具备泛化性,直接反复记忆他们就好。
【回复】回复 @杰少123开心 :我说的“稍微变一变就不知道了”,指的是当我出错之后,老师会批评我这个点我讲过你怎么没做到,我才知道这个点和之前知道的事是有联系的。也可以说这是“学习材料不够”的问题,下一次我就知道了,但是能不能快一点呢……
【回复】回复 @杜若若stone :可以快一点,不过那是在后期;是下一次你遇到同类型的知识时,你对熟悉的知识就吸收的很快,或者说你只需要花精力去关心未曾熟知的知识或者例子就好,当你的知识体系越来越大时,熟悉未知的知识所花的时间就会越少。比如以前听说某些大神读书很快,几个小时就能读一本书,听到这里我感觉特别神奇;后来听大神自己解读自己的读书过程,是因为有很多已知的故事和知识他跳过了,他直接读差异的部分,所以前期读的越多吸收越多之后,后面就很快了;所以能不能快,这取决于个人的积累。
乌乌龙的龙乌乌:
所以很多老师也不会,因为拖堂45分钟讲不到点子上,这还是区分各地区老师是否优秀,全国地区限制,优秀师资评判都不同,大部分优等生都是额外学习,没钱的能怎办

【回复】[doge]各位老师看过来,新的学期快来了,我觉得可以第一节课让学生了解下学习观,然后可以边讲课边做思维导图,同时让学生用手机或者纸笔用他们理解的关键词做思维导图,快下课的时候让他们按照分组给组员解释自己做的导图,每人讲一部分这样子(费曼解释/学习观输出/温故而知新)
【回复】回复 @抱抱睡 :我倒是觉得没有必要,先让孩子发掘自己的问题,归纳出有问题的类型,出问题就解决就行,思维导图相当于已经知晓全部流程,自己已经懂了才去做的事情,初期没必要,尤其自学的时候
【回复】回复 @繁星明雪 :很多时候自己觉得很完美的事情在别人看来是错漏百出,这就是过拟合,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错呢?答案是不断学习和泛化,最方便的对象就是身边接受同样信息却有不同模型的同学了。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很重要,因为它是泛化的过程,相比PPT它信息更加集中(压缩),学生更不容易转移注意力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慕名而来,目前看了1-5,实话说没有达到预期。个人感想,首先,作者对于学习理论归纳归于抽象宏观,以至于刚接触的人难以将这种方法落地实践,而违背了学习的本意。其次,还是过于抽象,感觉完全就是在用计算机理论描述相关学习理论,本人也是相关专业,理解毫无问题,但是其他未接触过相关领域的人对这种解释方式接受度如何很难说。 如果真的想改进提高学习方法,个人推荐阅读实践Scott Young的如何高效学习,此书概念和up主的基本类似,但书中从理论到实践到规划非常系统和细致,哪怕只是融汇贯通部分章节也会很有收获。另外说说个人对于学习二字的体会,一言蔽之其实不外乎两点:专注,和持之以恒。再多的方法都无法缺少这两点,而只要学习过程中切实做到这两点,学习效果都不会差。

【回复】我不知道一个三流大学生看完了MIT MOOC有什么骄傲的,还能授之于鱼。以前我总是感觉,考试过了后就忘了,什么都没学到。现在才知道,只是看个视频也不写作业不考试就厉害了?看他在精英的页面之后也没有啥工作,在美国被扒皮之后来中国圈钱! 本来看着一年学四年课,以为是毕业了。其实四年也行啊,讲讲经历正常点分享一下也好啊。
【回复】scott young就是随便找点具体的学习步骤编一本书,相当于搜集了各种的学习步骤,可以参考。 但是,他本身没有他宣传那么的强。 一个讲原理,一个讲实操,能一样吗?不一样,本来就是两回事。比如,你懂得公式怎么来的和套公式去用,也是两码事。
【回复】回复 @快请卢来佛祖7 :因为视频里讲的很多东西是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误导你把局部当成了全面。片面的情况不是真正的实际,也就是说,它并不合乎实际。如果把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是会出大问题的。就目前来看,现在已经有很多中小学生因为盲目学习《学习观》成绩下降很多的例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于一个你从未了解过的特别是未经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验证其真理性的理论知识,你对它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盲目的,主观的,而这种盲目性和主观性往往会导致你在实际学习中的失败,这种后果不是每个人能承担的起的。当然了,你完全可以批判的吸取其中正确的部分,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最后,希望你可以把这个系列视频给你的老师们同学们看看如何评价,也可以截屏记录一下,等过几年再回来看可能会明白些许。
涂十叁:
有人说这期内容是前面看过的内容。在我看来这期不仅是作者对前面的总结,更是一种尝试,对科技改变学习的尝试。作者在这期应用阶梯式进度条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让内容更可观,但对于视频上方进度条的缩放,有时又会让人觉得过于繁杂,我觉得可以试试视频框的上下分同时使用,上方用小分类,下方用上一级大分类。(仅代表个人观点)

【回复】你可以去渐构官网看看[吃瓜]早就实现了
吃饭时不要提分手:
有一点不认同,很多人吐槽百词斩背单词只记住了图片没记住意思,事实上是因为他们只图过得快,没有去理解单词,百词斩是先给例句,通过句子理解这句话中要记的单词的意思,并用图片把这句话表达出来(或者说这句话在描述图片),人记忆图像比记忆文字简单,通过图片把单词关联,就能记住这个单词了。有的人说他只记住了图片,实际可能连图片也没记住,因为记住是看到单词就能想到这个图,进而知道单词意思。百词斩第二、三遍回顾单词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直接看图片(中文)选择,不是看着单词回忆出意思,再去选择的,以这种方式背单词,那用任何以四选一形式背单词的APP都是一样离了软件就不认识,毕竟现实考试只有单词,没有给你四个中文

【回复】有兴趣鉴别一下我的记单词方法吗?拼写、词典意思全部记住,利用闲置信息扎根长期哦,可以看看第25章100词。
【回复】回复 @放心记词典 :看了
子期BB空间:
学习:从有限例子中归纳总结出规律,也就是提取知识。 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来描绘自己所学的。才算学会! 方法和步骤: 例:英语学习 要避免用中文来听说思考(...

名为狄奥尼索斯:
不管别人怎么说或者信不信,总之我是相信了up的视频解说。 就拿一个点来说,见微知著,up在视频里说过一句话,我们中的很多人学不会某些知识的原因就是拿着思考类学习方式去学习运动类知识(这个运动类三个字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理解清楚我个人觉得改成感官类要更好,因为感官更能强调它和语言以及图像的联系而不是按照通常所知的运动去思考)。 我本人是有强迫症病史的,虽然通过服药和心理干预已经好转了一大半但总也还是有那种强迫性思维,我的强迫性思维有点特殊,就是我喜欢什么东西都反思,无论是我在路上见到一个广告牌标语,还是我现在敲打出这些汉字或者是我脑子里突然蹦出的一个想法,我都会去思考它们有什么意义,它们对我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之类的,从而影响我自己的决定。就比如说,我现在就在考虑,bilibili会不会把我这条评论给吞掉,如果是以前的我肯定会认真地去思考一小段时间,会不会吞掉呢?会吞掉的理由是什么?不会吞掉的理由又是什么?如果会吞掉的话我是不是应该少写一点或者干脆就不写呢?如果不会吞掉的话我有没有必要特地多写一点呢?这种问题一般人是不会考虑的,或者就算会考虑也只会下意识地想一下(类似于条件反射似的)就不去思考了,而以前的我就会去想这个感官类问题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呢?我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呢?但其实这个问题说到底只是一个自己很浅的意识层面的问题,在脑子里过一下就行了,就类似于阅读时理解语意有点障碍但是稍加思索就能明白的情况。 这几年时间,我一直很矛盾纠结,被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困住了(可能不是很类似,但大概能表达差不多的意思),直到前一个月逐渐通过冥想的方法找到了自己在感官上的把握感才逐渐停止了这种思维反刍不断纠结的内耗过程(冥想确实是很有用的)。半个月前也特地去看了心理咨询师询问了相关情况,那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师跟我聊了四十分钟之后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最大问题就是把思考思维的作用看得太高了,以为思考与思维可以学习和解决所有问题,但在遇到现实生活中感官层面的(社交运动生活常识等等)这根本就起不了多少作用。现在看了up的视频更加坚定了我思维上的二分法二元论,意识的归意识,感官的归感官,确实有很多认知领域需要用到两者结合,但是即使是在这些认知里,我们也是完全可以也有必要把这二者的主次分得清楚明白的,到底是数理模型占优还是语言模型占优,如此坚定的区分开来才能更好地指引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回复】这点您解释的很好,受益了。我举个例子就是学习自行车,如果在脑子里思考如何如何开,并不能很好的把自行车开好,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多开多练,最快学习自行车的方法是学习理论方法并有人扶着自行车带着人开。
【回复】同样有过强迫思维的人表示很理解
【回复】哥其实我也不太理解UP讲的输入和输出具体是什么,能否讲一下
抱抱睡:
[doge]各位老师看过来,新的学期快来了,我觉得可以第一节课让学生了解下学习观,然后可以边讲课边做思维导图,同时让学生用手机或者纸笔用他们理解的关键词做思维导图,快下课的时候让他们按照分组给组员解释自己做的导图,每人讲一部分这样子(费曼解释/学习观输出/温故而知新)

elvenX:
其实这里有几个问题: 1,最原初的知识子模块,在最初构建时只能永海量数据砸出“函数”关联,并需要不断在实践中修正适用边界 2,之所以那么强调子知识子模块之间的独立性,从数学来看可以视作维度的解耦。实际问题的解决,最基础都没有是知识子模块的掌握和运用;但是要把几个子模块串起来用必须熟悉解耦和耦合技巧,否则不可能实际地将投送力量低损耗地从一个维度翘曲到另一个维度,这实际上又回到了前面对子模块适用边界厘定的要求上了 3,函数概念其实对熵减系统并不太适用,原因是这种系统的结果随时间变得多样化,锁定初始条件是无助于改善的。但是其实如果有能力限制其边界,则还是可以逐渐收敛到某个期望结果上。这个在数学上如何表述?甚至是否可以表述?我个人没想清楚,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4,个人认为学习最大的障碍其实是试错成本支出是否能承受。如果可以,那只随方法决定,效果可以相当惊人;如果不行,其实效果是差强人意的。因为试错机会有限,就意味着厘清子模块边界的时间更长甚至不可能,那其实这个子模块实际上是不可用的,这将直接限制力量投射进入这个维度的可能性,进而限制发展

【回复】回复 @远游郎 :能问出层主这四个问题的人,会去看宁大师的视频吗,特别是你还把宁大师的名字叫错了[doge]
【回复】回复 @迷失N次方boy :话说宁子怡这人到底咋回事,我在他反对学习观的视频底下将up学习观的问与答的视频贴过去,他就立马拉黑我
【回复】回复 @远游郎 :请问学习观到底有什么机械的框架,又如何轻视了创造力,还是说谁故意创造了这两个靶子,让你去打?
一口二十八个伢:
说实话看了好多遍,现在都中考完了我还没看懂[辣眼睛]

【回复】我都大学了,第一次看好像高一
【回复】其实原本版本下up主留言过,说这个方法不太适合中学生学习,说中学生应试就是刷题和复盘题就完了。
清华邓博士:
学习观这套视频推荐,我是通过这套视频关注作者的 说的很清楚,最后将肉脑联系到机器学习点赞!

sheet乐:
很赞同视频里说的学习方法,应试教育都存在的这样的误区,我们只能通过自我教育的方法来学习。方法就应该是简单有效的,脑图和费曼学习法就是如此。去看了这个UP的网站,没想到居然有这样的一个社区,提供人们解决事情的有效方法。但我觉得如果大家都在致力于提供解决问题的抽象方法论,太多方法论让人难以抉择,或者说太重视方法忘记了目的,而太多事情需要解决,我们不能每件事都弄一套方法论。网站或许是UP给大家提供一个验证知识的平台,作为一个解释的训练场所。方法论大概还是最权威的,最经典的, 无数验证过的最好。

教育 学习 考试 断墨寻径 渐构 学习观 期末考试如何自救 学习帮帮团2022第二季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