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论坛神贴:日、中、越、鲜汉字圈合并,把汉文作为世界通用语吧

作者: 洞庭湖上花仙子分类: 日常 发布时间: 2018-12-20 20:58:21 浏览:194204 次

日本论坛神贴:日、中、越、鲜汉字圈合并,把汉文作为世界通用语吧

辕毅:
这个人一定非常学不进去英语~( ̄▽ ̄~)

就算世界毁灭:
都二十一世纪了还有人想着繁简体之争,搞笑,中国的文字中国知道的最清楚,繁体并用完全可行,日常写作中简体比较方便,如果是网络上,繁体和简体的拼音就更没什么差别了

【回复】回复 @橡皮抹不掉的痕迹 :简体字是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向前看,小篆隶书这种传统字消失了吗?不是一样和繁体字一样保留下来了吗,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后顾之忧,繁体字未来必然是成为少数群体使用的爱好字,简体字才是大众所需要的,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有人喜欢,自然就会保留下去,没人喜欢,那么消亡了也没什么办法,是好的就必然不会被抛弃,是糟粕就必然要被舍弃,相关政策不可能被少数人的爱好所主导,而是大众的选择
【回复】識繁書簡(雖然我還是喜歡書繁啊)不就好了,繁體字也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啊,我可不想我們的後人不認得他們了[微笑]
【回复】其实作为一个从小学简体字的人,我完全能看懂繁体字,一点没问题,这就是文化根深蒂固的传承性
护眼小清新:
想法不错,但是亚洲各国恩怨难消不会那么容易的。

【回复】就像我们一谈伟大复兴周围的小老弟都以为我们要干他们…… 直到现在他们才发现兔子真的仅仅是喜欢吃素,而不是被迫吃素。(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些……)
【回复】回复 @我想当历史课代表 :其实东亚只有在中国强大的时候才能和平稳定,中国一旦衰弱那东亚只能乱
【回复】回复 @我想当历史课代表 :不过以前确实把他们也打怕了。。。东亚大陆不像欧陆长期是互相牵制的均衡状态,中央帝国一旦崛起,对周边是呈碾压态势的2333
托马斯托马斯嘟嘟:
说实话大陆这边根本没有废除繁体,想用随时用,简体只是写着方便就官方简化了仅此而已,繁簡字體隨時都能互換

【回复】你普通用字是没那么多讲究,但是官方标准用字就是简体字,而且繁体字在合同上是没有法律效用的。
【回复】回复 @服部鬼刃 :?现在喜欢钻书法的不是都会写?自己不去学怪国家?
【回复】就是,说大陆人不认识繁体字的怕是没来过大陆吧。过年贴的对联,麻将,象棋,古迹匾额,书画作品都是繁体字。说不认识太好笑了。
偶遇一直猫:
不得不说日本人确实聪明‚ 他们知道什么是好东西‚ 都在去汉字‚ 日本人却很喜欢汉字‚ 也在学文言文什么的. 对三国文化也爱得很‚ 中国历史也挺了解. 他们不喜欢中国但不会因此就放弃中国的这些精华.

【回复】你说的优点中国人一样有啊,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有这些优点很正常。如果是比较一下的话,日本确实比韩国强,但也只是强而已。如今的日本更像是一个融合民族,这个国家的一切基本都是外来的,他们承认,但心里那种民族自卑和不服是有的
【回复】回复 @洞庭湖上花仙子 :有些中国人比日本人还了解日本文化呢。。。每个人都各有所爱,说这种看似正确实则无意义的废话做什么
【回复】回复 @洞庭湖上花仙子 :三国历史中国了解人数比日本多(废话),也就三国这一百多年并且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另加关二爷加持,(关二爷的义与日本武士道相近)所以才受追捧,国内也有许许多多三国爱好者,而且文学上的杂谈也比日本要更为丰富。你这种错觉估计是因为日本出了三国志系列(不如叫三国演义系列)还有真三国无双(不如战国无双)这一系列游戏,而中国却没有。说句不讨喜的话,日本人对三国的理解大多都基于三国演义和陈寿的三国志(蜀国不修史)陈寿对于蜀国的描写又有很大的争议(其老师是周礁,蜀国当时的保守派)。这一点在日本往往会被忽略(中国也差不多),先不说你这话说出来是不是太绝对,单凭一方面来判断孰强孰弱是很容易招来非议的,这种比较武断的话还是希望up主以后少说点儿吧。(没有恶意,就是来自资深三国迷的提醒)
好莱坞给爷爬:
整天看到说繁体字是正统的,怎么不去写甲骨文,那才是正统

【回复】我不反对繁化简,我反对的是简化过程不够细致,有点粗糙,很多体系连贯的字被拆分了。
【回复】杠精??[画风突变]以我理解正统说的是传统文化吧,每次看到国人说咋不写甲骨文呢?我就有点无语,[无语]感觉是你们自己不会看繁体就觉得别人装必自以为是,说这样意思也是暗含嘲讽那些会甲骨文等古文字的人,虽说你本心无意但话很容易让人误解,当然也有一些故意引战。[囧] 还有本人表示繁体简体都会,不歧视什么繁体简体,但是太生僻的字正常人也是不会,有兴趣都学的会,毕竟咱们汉字太多了,一辈子不可能学会的。[画风突变]
【回复】就好像,繁体字是兄弟,甲骨文是祖宗,(=・ω・=)然后有个姑娘说,其实我喜欢的是你兄弟,,。[滑稽][doge]
洛书胭脂醉:
民國時期你以為沒有計劃推廣過簡化字?中國人自己簡化的漢字需要日本指點漢字正統問題?可笑,乾脆把古篆體,隸書一起學了吧,那個更正統

【回复】这条评论检验了我看繁体字的本领并未缺失。
【回复】中國人自帶繁簡互譯,繁體字完全不影響。
試作型初號機:
喜欢借着简繁之争来批老共的,我稍微提醒一下,汉字简化是国府发起,准备全国推广的,只是后来没想到会落个虎踞台湾的局面~( ̄▽ ̄~)~所以为了以示与共不同,国府终止了汉字简化工作,继续用繁体以示自己正统,然而明明推广简体才是他们的本意~( ̄▽ ̄~)~所以,如果当初是国府入住中原,你用的照样是简体,你气不气~( ̄▽ ̄~)~还有,现在的繁体只是康熙当时在同一个字不同写法中选了笔画最多的写法来立为“正统”,理由没那么高大上的。我个人甚至恶意揣测康熙其实是为了愚民,才特地选了笔画最多的来立为正统,毕竟老百姓学会“壞”要比学会“坏”可难多了。

【回复】回复 @漫游世界aa :各朝编写自己的字书来确定官方字体,就比如孔乙已的回字有四种写法,宋朝立第一种写法为正统,清朝立第二种为正统(这是举例)。
【回复】回复 @漫游世界aa :反正宋朝的汉字很简单,清明上河图上基本是简体字
【回复】不用揣测,就是这个目的。
伶伶知秋:
日本人以为他们是汉字里的老大吗?还想让中国大陆跟随日本,白日做梦。

【回复】日本人早就把汉字当成自己的文字一部分了,根本不关心它是来自中国大陆,我记得日本有个综艺外国人夸日本汉字牛逼的时候日本人也是很自豪的
【回复】汉字漢字,一直叫做汉字
南风无邪:
清代以前的古代中国文字一直是简繁并行。到了康熙时期,满清朝廷为了提高学习知识的门槛、降低阶级提升的流动性,从而达到愚化人民利于自己统治的目的,强行把那些笔画数最多写法最复杂的繁体字规定为标准写法,称为正体字。追溯至甲骨文时代,同一汉字就有很多种不同写法,这种现象一直存在,大多数简体字和繁体字本来就是同时诞生的,根本应该不存在谁是正统谁是异端的争论。

【回复】正解![支持][支持][支持]
我考你666666:
国内又没废除繁体字,还有汉字文化圈本来就是从中国发源起的,以日本的为标准是痴人说梦

司南の勺:
為什麼總有些人以為大陸人看不懂繁體字?[无语]

【回复】这个问题你不应该问大陆人
【回复】是他们自己看不懂就以为别人也看不懂……
【回复】回复 @地丛云和十脚 :我们大陆人看的懂繁体字阿,只是不习惯用繁体字
Mingyaojie:
如果汉字成为通用文字,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强大。所以,为什么有的中国人竟然说我们应该去迎合别国和个别地区?莫名其妙!

爱的战士加疼鹰:
日本人一百年前就证明过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Sidereums:
繁简并行挺合适的,其实中国大陆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繁简并行,品牌字大量使用繁体,书法也是不会舍弃繁体的。客观来说,一简和二间有着相同的内核,相似的益处,同样的弊病。只是因为二简推广更晚而否定二简却承认一简并不合适,有些简化同时也是丧失了一定的内涵的。总之,简体方便书写和阅读,扫清识字障碍,但繁体是根。不要因为一些境外势力用繁体就把繁体打到别人家那里去了,他们不过是学去的,自古以来就属于我们中华大地。

【回复】其实很多简体字也是从古代的书法中找的,比如“兰”(繁体“蘭”)就是古代一些书法家写草书时创造的(可追溯至唐代),我们将草书楷化,开始通用起来。 还有“国”(繁体“國”),宋代一度简化成“囯”,但是我们最终选择了“国”(因为我们废除了君主制,就不需要“王”了,“玉”的含义更好)
【回复】回复 @大漢子孫 :因为你最莫名其妙,上古造字,玉王同字,但玉是君子,王可不一定[吃瓜]
【回复】回复 @别看我简介- :部分简体确实是自古就有的,但是也有很多简体是自创的
蟲儿歌:
这就好比我们遇到一架UFO,上面下来几个人,发出了简单的几声,彼此间心领神会各自行动。在我们看来,外星人的语言好奇怪,如此简单,一点都不显高级。没我们张家长、李家短,王家媳妇……说着过瘾… 说说中文细思极恐的几个地方: 1、中华文明托生于太极,是最早的二进制,是我们这个宇宙维度的基本运行的规律。 2、汉字是一半表形一半表音,形象与记忆产生直接关联。方便记忆和调动情绪引起共鸣,不需要多余的肢体语言辅助。所以我们说话不用比比画画,用语言本身就足以打动你。演讲什么的在我们这个种族看起来,大学玩玩就行了,跟撸哇撸一个作用。 3、几千年前到现在一直是最先进的模块化设计。不需要时态,组合新词也极其方便。比如:前缀,过去、现在、将来,时态完成了。不管你出什么新产品,汉字只需要本质加形容就能轻松出新词。比如:电灯,电话,电视机,电冰箱,电热毯…拼音文字每个都得造新词,光词根用哪种归类就得弄疯一堆。我们金木水火土五行轻松搞定。 4、虽然也是声韵组成的,但用了最先进的连读法,产生单字单音的听觉效果,一点废话都没有,效率最高。采用开口元音为字腹,声音大传播远。同样是呼救,用中文更容易获救,英语怎么听您都正嗨着呢,那就不打扰了。 5、苏美尔文明人类最早的楔形文字,就是象形文字。各种族间文明都能找到他传承演变的痕迹。只不过书写的工具不同,后来也就风格各异了。伏羲在山洞里躲大洪水期间整理一堆资料和技术。出洞后把一种文字教给了原始人,“仓颉”也称“创契”不是具体的一个人,而是学会了造字规律的众人开始自创文字的行为。 现在看来,我们的文明是对造字的本质传承最完美的,是古老但很先进。至于,拼音文字吗?朝鲜和越南沦为殖民地的时候都被拼音化过,导致的结果就是同音字无法分辨,还得靠汉字表意。苏联57年也想把汉字拼音化的,多亏后来闹掰了没能得以实施。 打个比方,就好像人话说够了,咱学学狗叫唤,就跟闹着玩似的。所以,一群低等动物说:你看他们人类真蠢,怎么还不说咱们的语言?用咱们的文字?您就莞尔一笑心中回他一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足矣。

出售碧诗原味女装:
彈幕有句話說得好“說得好像我們不寫繁體字就看不懂一樣”

日常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