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振奋人心的口号到阴阳怪气的工具,“国漫崛起”是怎样被玩坏的?【国漫观察第二十七期】

作者: RS-文宣帝-星辰分类: 动漫杂谈 发布时间: 2023-06-30 22:50:26 浏览:182680 次

从振奋人心的口号到阴阳怪气的工具,“国漫崛起”是怎样被玩坏的?【国漫观察第二十七期】

Mctomiai:
我感觉国内动画的观众一直有几个争论的点 1:年番“不间断为了时长而存在的动画”才好,只要播放量有了就好了。只要有资本养着工作室这个产业就好了,就能够工业化了。 2:三维比二维的质量好。二维的成本就是比三维高。 3:内容破圈。 4:网文改编跟漫画改编 5:什么情况才算工业化了。 未完待续 第一个,也就是年番。 也就是对行业商业化逻辑不懂的人才认为这个是好的行为。 但凡看过这个制作者之前制作的动画商业历史2005年关于央视那一段以及2007年开始的5年财政补贴的人就知道。 现在就类似当时央视,制片方不用担心片子卖不出去,因为有央视兜底,所以制片方也不需要考虑版权运营问题,制片方也不需要版权,因为只要有人兜底就有活干就有收入。 因为依靠大的发行渠道,所以制片方根本不需要考虑独立制作之后的发行策略。 相当于制片方只需要做内容就行,发行运营市场反馈完全的决定权都在发行方手里。 当时央视的教训就是,制片方根本没有自己的版权,发行和运营能力。 导致央视对动画不重视后,制片方压根不知道怎么在没有人兜底的情况下运营。 而在现在这个情况,你也不知道是观众真的喜欢这种动画风格,还是因为发行方只给市场提供了这一种发行商拿手的风格,所以市场才有这种反应。

【回复】第三点,破圈。 我怎么感觉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黑话?为了玩财报搞的一个新名词和行为。为了急功近利搞的东西。 在我看来破圈就是作品的版权方也就是发行方忍受不了正常的内容回本和制作周期。没有耐心去培养观众的兴趣。 这就回到了之前这个制作者讲"漫画和动画时代"的时候,那位陈先生所说的。 "文化产业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产业。需要长时间的发展才能让整个社会认同。切不可急功近利"(简化了) 按照正常的日本欧美动画制作和回本周期。 日本的制作周期在1-2年,回本估计也是最少1年去销售播放权还有版权运营。 而欧美动画的制作周期要3-5年,如果类似功夫熊猫或者花木兰那种可能制作周期能达到8年。而回本周期可能会超过一年。 我记得美国动画培养自己的观众用了一代人,从20-30年代华纳华特迪士尼开始制作,到40-50年代差不多20-30年。这段时间出生的孩子通过观看动画自然成为了动画的受众,而他们又会带着他们的孩子去观看动画。这样才培养起稳定的观众群体。 日本欧美可以用20-30年一代人的时间慢慢科学的制作动画和培养固定的受众。 国内的发行方有这个耐心吗?让他们花可能比他们公司历史还要长的时间去培养受众。 我看不可能,所以对他们而言。为了最快的回本,他们甚至不愿意花上1-2年时间。取而代之就是玩群体对抗制造话题了。
【回复】第五,工业化。 工业化不应该只代表有能力制造有人看,更应该是能够在不依赖外部股权融资的情况,企业能够通过版权运营自食其力有营收能力。 并且这个产业能够持续每年生产2位数的动画。 而不是只需要有一个大资本养着,有播放量就行。 然后每年搞了一堆企划,结果真正能做出来的没几个。
【回复】第四,小说漫画。 我感觉这其实没什么不能转换。海外的指环王哈利波特星际迷航星球大战这些作品。 除了漫画之外也会有小说互相补充。也没有到对立的情况。 我感觉这个问题也是发行商玩破圈,要玩对立只要话题才硬生生搞出来。
崭新之黎明:
为什么民众不去看老一辈艺术家的论文,而去看营销号?很简单,因为知网要收费,不是所有人都有VPN的。以学术来要求民众本身就是错误的。 艺术本身就应该符合民众的需求。如果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动漫”的定义,那它就应该是这个定义。就好比曹老板的“烈士”,定义和今天就不一样,那我们是否应该纠正民众的认知?

【回复】up说的确实有点极端 不过换个角度,为什么不能要求扩大更客观更优质的自媒体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呢?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变化的,我觉得追求真实追求客观的信息应该是大的方向 “我们”不算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吗? 需求变,供给变,接受的东西变,认知也变,人民群众自己都能纠正自己 以及,人民群众本身是大概念。后面关于“动漫”,你要谈的是什么范围?全社会还是网名还是所有动画观众还是二次元爱好者?请明确哪一群体 至于“纠正”认知,什么是正?你说的曹老板的烈士含义是随时代发展自然变化的,强行用快两千年前的词义来替换现在的词义根本没有意义,这根本不是“正”不“正”的问题,考证一下,古诗旁加个注解就够了。
【回复】回复 @RS-文宣帝-星辰 : 核心问题就是国漫“世界名著级”“精品级”少,我大学动漫专业,毕业论文写中国动漫发展史相关内容,找优秀动漫作品太费劲了,反观日本,真的是超市进货一样多……还是不重视把,日本没矿产,钱只能从精神世界里挖,所以动漫,科技,音乐都挺厉害的,而我们这矿多地多,不是在挖煤挖石油,就是在种地,哪来的经历搞动画……至于你说现在的国产动漫?动漫可是消耗品,国产动漫优秀的屈指可数,闲人花点时间就能全看完,动漫爱好者没有看着不眼熟的,而日本动漫优秀作品多到动漫爱好者都不一定全看过……所以,说崛起还太早了,入门还差不多……
【回复】回复 @家养小萝莉 :人民群众认为动画是个小孩子看的
丶DSJK:
这个我看的是动漫你看的叫动画片这个在当年真的太经典了。。。

【回复】外行叫动漫,内行叫动画。身边同学天天冻鳗冻鳗的叫,还一身优越感真的很烦,我虽然是日漫迷,但对国漫并没有什么偏见(除了某大陆)
【回复】现在的动漫做的还不如人家动画片儿呢,这不就就尬了。[笑哭]
【回复】回复 @丶DSJK :我其实想说另一个问题,目前喊着“国漫崛起”的这群人没有多少变现价值,简单来说,他们只喊口号不掏钱,《精灵王座》《魁拔》喊了多少年“我们欠他们一张电影票”结果呢,公司都快没了,也没见多少票房
鱼与愚者:
[吃瓜]我不看国产3D的原因倒只是因为那些大同小异的网红脸和那个油光水滑的皮肤质感。但是我还挺期待这个行业的进步的

【回复】回复 @小奇拆解 :这都能扯思想古板?一堆时代背景是古代的结果一堆锥子脸,踩着高跟鞋,大部分面部表情和动作都僵硬的一批,这就是审美和技术问题了,关键像玄机这样的老厂现在不干人事,秦时和天九俩亲儿子搞废了,整天出些斗罗这样的答辩,作为一个老大哥发展了这么多年了,硬是没多大进步,面部表情和动作一直僵硬的一批,人家凡人,灵笼,万国志等等虽然资金不多,但好歹能看出用心,而且像凡人用了面捕动捕,打斗也很精彩,对波和肉搏处理的很不错,我感觉已经超越了玄机
【回复】[领结猫_困惑]有一说一,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动画的问题,现在普遍制作团队审美就是这样
【回复】确实,国产最火的都是这些玩意儿,很难不让人难受
bili潭一门:
我日漫国漫看的都不多。看完这期视频最大的感触是,把动漫换成游戏,国漫崛起换成国产之光,就可以再出一期国产游戏的视频了,毕竟看下来感觉很多事情都挺像的,不过游戏更畸形[藏狐]

【回复】完全正确,但国产游戏至少有出圈的,国漫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都没有啊
【回复】那这视频下面可就更不能看了 有些人闻着味就过来了
【回复】回复 @鞠红 : 原神, 断层级别的出圈, 不仅仅是在游戏层面, 放眼整个国产电影, 电视剧, 动画, 游戏, 音乐, 小说这些娱乐产品中, 原神在全球的热度都是断层级别的出圈, 另一个有影响力的就是三体小说.
烟雨中的小镇:
我看的三D动漫不多,但总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感觉人物很像木偶,有种僵硬感,而且很多轻飘飘的,感觉不像个人该有的“重量”。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问题,反正看不太进去。

【回复】回复 @天涯尺素书 : 不是钱的问题 就是很多制作缺乏基本的制作能力 文戏动作戏都有很多基础层面的问题 就算是制作拉胯如烟草 兽娘动物园 只要剧本和演出在线也能讲一个好故事
【回复】动作流畅需要钱,电影级别的很流畅吧,问题是普通年番季番的动漫有那资金没,我看惯2d电影级别的动漫,普通番简单的画面,卡顿带ppt的我也看不下去
【回复】别侮辱木偶,去看看布袋戏,木偶比3D可灵活多了
eeeeeeew:
国漫还是得要真正的正面破圈级作品才行,不然那些刻板印象是无法消除的,日漫发展史也是一个接一个里程碑式作品去引领改变时代。大圣破圈那是动画电影,中国奇谭也只是小短片故事集,国漫的Eva还得等到什么时候。

【回复】确实,要有破圈且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才能消除刻板印象
【回复】中国奇谭没有代表性,商业成绩一般,而且不可复制,技术人员也不流动。
【回复】回复 @落水狗孔老二 :原神动漫不是给飞碟社做吗,那是日本公司主要制作,和国漫搭不上边。
不是DKH才怪:
第一次听到“国漫崛起”这个词就是在大圣归来播出的时候

【回复】但U1S1,国产3D动画电影这一块确实是崛起了,但电视动画和网络动画这块明显是没有
【回复】本来不过是一个洗脑的营销台词,结果有人当真了,结果回头一看无论是追光系的神话宇宙还是光线的深海都寄了,只有老老实实商业化的熊出没过得滋润。
【回复】大圣确实算是一个的里程碑。
陆天渠:
这口号当初提出来就不喜欢,原本丰富精神娱乐的东西搞的像政治任务一样,国漫好看就行管他崛不崛起希不希望。

【回复】对自己作品负责的作者多了,自然就好起来了,这口号搞得作者好像要为了这个任务而作作品一样
【回复】回复 @莫娜斯司 :确实,让我想起所谓的"匠人精神",凡事宣传说为国家为民族为某某事业的所谓匠人精神都扯淡,真正的匠人精神就是三个字"我乐意!",我喜欢做某事,它让我觉得爽,并且做的还很牛逼,这就是匠人。
不是DKH才怪:
看完视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评价自己不了解的事物

【回复】我讨厌“国漫崛起”里包含的道德绑架和集体主义,一部动画做得好是创作团队的功劳,和是不是国漫没有关系,观众也不应该被要求双重标准看待国漫。动漫不是高科技半导体,大多数垃圾动画作品就是剧情到审美都烂,根本没撞到那个“技术力达不到”的天花板,就喜欢靠装弱博得同情而已。
【回复】回复 @贪吃的花江 :我感觉说到底剧情这类东西,一不咋依赖钱,二不咋依赖技术,可国漫的剧本平均水平呢……只能用悲哀两字来形容,然后所谓的爱好者还以发展的名义来去包容这些,并且进行道德绑架,看到艺画能拿三体那种顶尖剧本拍出这么狗屎的东西的时候我更是无奈,剧本这玩意,再好国内也拍不出来 国漫崛起,其实画面上技术上国漫真的有落后太多过吗?不说上美巅峰时期了,拿个七八年前国漫来说,秦时明月的3d,魁拔的2d,也没被拉开差距,要说硬件上欠缺的一直是完整的市场体系,而不是啥技术画面,现在市场也渐渐起来了,但国漫真的有那种能和日漫顶尖番剧对打的吗?我认为还是没有 如果国漫还只是停留在天天解构过去的故事,不创作自己的故事,还是天天以打戏为主,不去重视文戏,还是卖弄噱头,不肯扎扎实实的做好内容,那么国漫崛起永远只是资本的噱头,对于那些道德绑架与装弱博同情的行为我也是永远的不屑,因为国漫不配
【回复】回复 @贪吃的花江 :可能国漫因为是国漫,会有道德绑架国人的现象,说不得他的坏呀啥的,但也有因为这部动漫是国漫而被嘲讽的,甚至还挺多,有些人甚至都没看过,看到别人说这部动漫啥啥啥的,自己也跟风嘲讽这类国漫
我公平:
16:40 国产动画这么多3d连载,我看不惯,不喜欢,但是又有这么多,而且越来越多,那我就倒推出一个理由,因为做3d省钱—— 典中典,不能再典[妙啊]

【回复】他们也许只知道:复活吧我的爱人。别否定,他们大部分是真的只知道斗罗大陆这一部国漫的。殊不知斗罗的口碑在国漫圈也不行,本身原著文笔就不怎么样。想看出色的文戏,建议看看不良人和凡人修仙传还有一部冷门国漫——黑门。
【回复】回复 @吕天蒙 :但斗罗是很成功的商业儿童片[捂脸]就我知道的雾山跟若森。 诺森连电费都差点交不起,制作动漫的电脑还是中下等的[辣眼睛]
【回复】回复 @大仙超胖 :大理寺不错吧。-8位数的代价[OK]
我公平:
21:09 这位更是典中典,b站9.1分的作品能是什么质量大家心里都有数

【回复】这位最离谱的是把高阳当牛逼的编剧,我承认他有一些不错的作品,但《黎明之剑》的剧本也是他写的,这个作品剧本水平有多离谱不必多说……
【回复】回复 @笔字坤 :很多人都过度夸大他的水平了
【回复】回复 @欢愉星神 :君有云
黑色春妖精:
我只说一点,不要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乱发表意见。我觉得这本该是一句很简单的道理,然而网络上实际能做到的人却没几个。我很同意视频最后的一个观点:你平常完全不看国产/日本动画,仅凭几个剪辑的片段和营销号的解说,怎么就敢发表暴论的呢?就像我平常不看国产3d动画,那对于3d动画的评价我一般也不会参与,因为我不了解,所以沉默是金。拿近几年的日本动画来说吧,业界走下坡路的谬论视频里也提到了,我还想申明一点,疫情后的这2年,日本动画不仅没有走下坡路,反而是快速扩张的中兴之年。这个中兴不仅指产业上日本动画扩大了欧美市场的份额(详见官方说明《日本动画产业报告》),更是指质量上的中兴:如果你去看看2021,2022bangumi上日本动画的评分,你会发现一大批挤进历史TOP100的好作品,2021在我个人看来是可以和2011年相提并论的一年。所以说,最简单的道理就是:沉默是金

【回复】回复 @宣传正能量才是合理的 :因为看日漫的受众纯粹就是2d粉丝,什么叫不屑于,本来受众就是2d粉,喜欢看3d的根本不会去看日漫。
【回复】回复 @宣传正能量才是合理的 :我的意思是国产3d受众已经和传统二宅脱钩了
【回复】国产2D动画和龙哥的电锯人一样。 至于3D,现在看日本动画的这批人还碰3D么
碧蓝航线-可畏:
事实胜于雄辩,拿出进步的作品,不然说再多都是答辩

【回复】回复 @杨不工 :捂嘴太严重了,啥都不让讲,就显得像小孩子过家家,慢慢的确实不想看,因为看开头就知道结尾,批判只敢批判一半,比拉屎夹断还难受。
【回复】回复 @杨不工 : 看个动画还敌人,是啥敌人啊?
【回复】回复 @陈巧倩师姐 :哈哈[吃瓜][吃瓜]这就是我不关注国漫的原因
内卷昂_-:
国漫崛起? 一个2d动画10集还得分个上下篇分1年放。 一集不超过20分钟。 对我这种看惯日漫13集一集23分钟的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国漫2d就经费有限,还大多都是有生之年系列。 对不起,我只是观众,人家2d制造好,更新快,质量足,题材多,音乐好。 不少2d国漫甚至连主题曲都没有,又或者就是纯 音乐。

【回复】回复 @DDG-133重庆 :我绷不住了还个例,海量个例是吧
【回复】国漫真做不到日漫那样播个几十集就换op和ed 让人有新鲜感 博人传甚至更离谱,3月一个op2月一个ed (顺便提一嘴博人传主线还是能吊打大部分国漫的,你要说原创剧情多产垃圾那确实) 而且日漫去了op,ed,预告往往还有20分钟左右的作品 国内大多数2d动漫本来就不长,去掉预告oped就10分钟了 有的胜者更是到达了8分钟 还有很多国漫包括3d国漫 音乐做的跟日漫差很多不是一点不点,(会做音乐的都去做游戏了) 大多数就是把op和ed变奏剪辑一下就拿来用了 个人感觉,有很多片段如果有好的BGM渲染,那给人的感觉跟没音乐完全不一样
【回复】有很多正片稳定20分钟,全集时长23.42分钟的国产2d动画,但凡你愿意动动手去几个视频网站搜索一下。但是估计你看了又要嫌弃这不如那不如了,装着偏见的人真的没必要找各种理由,哪怕你直接承认你压根不看国产2d,也显得更真诚一点[嗑瓜子]
XOX看着快上课:
说3d比2d便宜,我们来算一下,凡人修仙传前16集花了2450万还不够,后52集花了5800万,稳定后,也就是一集制作经费在120万左右。fate重制版共25集,有人传均集2000万日元,有人传3000万,就取个均值吧,2500万日元也就是人民币122万,这还是日本工价哦,换算成国内工价就是去掉投资金额至少三成算下来成本85万每集。2012年日漫《冰果》的官方公布制作成本均集60万,再看看海贼王和火影这种周集动漫成本30-40万一集,20分钟的2d日漫和15分钟的3d国漫经费差那么多,那么问题就来了,通过以上数据得出了个什么结论。我的结论是ppt时代已经过去了。 3d动漫的特效和建模是需要大量的渲染时间和人力成本的。凡人修仙传制作团队快两百号人,想想每天要开出去多少工资

【回复】那我的问题就是3D,相比于2D它更适合形成产业链,它的成本也是渲染成本,还有一些设备,但是一些低质量的3D,人物流畅度都做不好,以及动作僵硬,场景建模不用心,渲染不用心设备不好所以不流畅,那你凭什么说它贵呀?特别是大公司
【回复】回复 @John破喉咙 :因为起步时间不一样,日漫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2d动画产业链,而其成熟的产业链能通过压榨大量画师做出远比投入高的多的高质量2d动画,国内哪有这种条件?首先国漫出道人家就已经是2d巅峰了,起步做不过别人说明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收入,那自然做不起来,所以改换赛道做3d走差异化,才是正道
【回复】我就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国漫的打斗能做的像番剧那样有张力,要知道fate都是十多年前的作品了。
联合机械君:
如果国漫崛起是为了超越日本,那么这个崛起永远都不会到来。 日本的动漫产业是渗透在国家的方方面面的,不仅仅是一个动画的问题,社会各行各业都和acgn产业互相联系。国民在动漫产业上的消费比例甚至可以用“畸形”来形容。 要让中国也达到相同的环境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就算有几部出色的动画作品,观众和创作者们还是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

【回复】是整个文娱环境的问题,你看看电影,电视剧,动漫一个样
【回复】回复 @邱浩铭 :歼二零是什么东西动画是什么东西?有可比性?在你的世界观里娱乐产品和尖端军事武器一个档次了吗?
【回复】日本创作者有对应的地位纯属笑话,ufo可没头因为鬼灭挤进大厂行列。产量很低,说白了根本没头因为鬼灭扩产,我是不到你哪里脑补出这些东西。日本真正创作者有地位那是漫画
JY阿立:
还是一堆人典中点,【1963-2012日本动画发展史-哔哩哔哩】 https://b23.tv/rjEuv9S。日本漫画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产业布局,阿童木1963到1978时,都在暗中培养了很多动画人。日本是专科学校,艺术,配音,音乐,特摄等产业链配套起来的。 一堆人只觉得日本是所谓艺术[笑哭],脑子不知道产业发展了有50多年以上。 日漫没落,是相对于90年代到21世纪初,产品质量,产品制作长度(以前好几部热血漫,连载100集以上),购买纸质漫画的人数,资金充裕度没以前那么高的吧。 现在确实没以前那么多,都是26集左右一季,最快隔半年多,一季一季来。太多同质化的内容,或者说比较少长期去做一部质量好且热门的长番了[笑哭]。

【回复】日漫产业完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国动漫,还至少需要15年左右,才能比得上日漫的产业[笑哭],任重而道远。[OK]
【回复】崛起是滥用了,我觉得是一种长期发展阶段,在无序的产业化中摸索成有序的阶段里,至少再需要十年或以上的吧,太多人只觉得崛起等于繁荣[笑哭],不用去调查分析研究,口嗨就有钱[辣眼睛]?我国动画产业不完善,产品少,口嗨就能出好作品?还是需要沉淀一段时间。
【回复】从商业角度上看,日本业界不仅没有药丸,反而蒸蒸日上[tv_吐血]

动漫杂谈大会 120 动漫杂谈 塞尔达 3D 冰海战记 腾讯动漫 国漫 国漫崛起 致热爱动画的你·2023春季创作激励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