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为什么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 | 《生命·成长》第四季(第三期)

作者: 此念文化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3-07-28 21:00:00 浏览:228406 次

武志红:为什么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 | 《生命·成长》第四季(第三期)

小阿璃酒柿酱紫:
就像是我抑郁的时候躺在沙发上心情很压抑,啥也不想干,然后突然站起来想把家务做一下,然后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感到很平静,做完家务感到很舒坦,也是对于行动力变强了感到很喜悦、很有成就感。其实抑郁症的不想动不是懒,而是缺乏内在动力,让我从抑郁走出来的内在动力就是“我记得那个平静、喜悦和成就感”,我的内在动力去寻找并且记住那个舒坦的感觉,去捕捉它,聚焦它,然后放松。

【回复】回复 @党妹党呦 :跟人打架会好很多,我重度抑郁那会 逼得单位待不下去,写了辞职报告,写完后给了自己一耳光,撕了报告干领导,然后念头通达,彻底痊愈,比帕罗西汀有效果。我是被逼疯的乖孩子。
【回复】尝试一下打坐,我也是抑郁症,十多年了,我记得有过一种融入这个世界,能感受到达整个世界角落一样的体验
【回复】时常感到抑郁这件事是世界赐予我的力量,我可以切换不同的角度体验人生,并且抑郁不一定代表我就此“终结”,而是一种新的开始,一种生命强而有力的迸发。
爱生活-爱娇娇:
非常认同,我感觉这视频就是再说我的体验,我考公考研的时候就是随时心流,做题乐此不疲,学了几个月,考了几个省行测都是全省的前几名,感觉非常简单

【回复】进入心流一切都轻松搞定不费力,而且你可能会享受这种感觉。蔡志忠后期在创作时,在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空间里,一天只两个馒头就够,他甚至没有手机不与外界联系,有了些名气后,都是别人来找他,
【回复】为啥我备考时从来没有过心流状态,都是很焦虑很抗拒的,,,虽然成绩一直还行,但是内耗很严重
【回复】回复 @heywan二 :可能是你从来不觉得学习或者备考是快乐的事,它不是由你的内驱力所驱动的。这个楼主他能做到心流很重要一点是他觉得做题的时候并不痛苦,他是快乐的。
海边的袅:
我感觉我自己就是这种人,我小到大完全靠感觉走,被别人说任性冲动,但我不管我就要这样,上学时有高中不念,职中时政策利好可以去一本学设计但想着我都学过设计了,就放弃了本科去了大专读投资,结果吧投资读一半无比的枯燥无聊,一天听到一首如此美妙的纯音乐,该死这大学谁要上谁上,结果大一辍学了。我的所有选择都和我那热爱自由,热爱艺术灵魂相结合,现在也找到了真正的方向,专注设计,兴趣画画哲学骑行

【回复】我也是,凭感觉,看心情,不跟我感觉和心情对味的事情我是一点都忍受不了,其次,哪怕我自己选择的东西结果再坏,我也不会怪任何人
【回复】回复 @壹梦浮生y : 不是有钱人,唯一庆幸的是不需要担心爸妈养老问题(他们自己有存钱),所以现在肯定是边上个朝九晚五双休的工作拿个几千工资解决日常开销问题,然后尽可能找时间出来学习,上班路上看书,午休看书,周末看书,不过如果可以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快快赚钱请爸妈去旅游
Z向阳生长Z:
心流是世界观的再次的自我验证。 在第一模型阶段里需要进行自我证实,我的存在和我的价值(生活能力,学习能力)。 在第二阶段里和世界进行了联系。在过程中感悟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格匹配(协作能力,组织能力)。 在第三阶段,在践行的过程中,在付出和获得的交互关系,在世界观的再次验证。获得了心流和热爱。(碎片自我和世界的整合。 没有世界观的主线结构和对文明的理解,很容易活成一个碎片的自己。 只是一个熟练工具,而不具备有完整的人格和独立的自我。) 多数没有办法获得心流,是直接跳过了关键的第二阶段,直接往第三阶段考,为什么别人有,心流有我没有? 自我怀疑,自我消磨,封闭了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甚至形成了被迫害受害者的一种想法,一旦切断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那么就会切断了和他人的协作和情感的流动。 一旦切断了和他人的合作协作,情感流动,那么只会陷入在情绪,而情绪是一个人的事情,情感才是我和他人和世界的关系。 所以一旦关系破坏了我在和这个世界的真实流动了。 那么一个人就会不自觉的陷入在自我的情绪里和我以为的世界。 道是我和世界的关系,我对宇宙的理解。

【回复】心流的完善是需要构建第4观 即宇宙观,通过宇宙观来验证并且证实世界观, 如果缺少了宇宙观的通达,那么世界观的构建也会在各种的挫折(挑战/钝感力和逆思维的能力)事件中产生怀疑,甚至崩塌~ 在浩瀚的宇宙中,这颗文明的星球是多么的不容易,在浩瀚的宇宙中,千万年的文明也会毁于一旦,甚至是寂灭~ 这个星球依然属于初期的文明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生物体其实都是宇宙的过客,都是星际旅行者[保佑] 存在的本质:是经历过往,我们终将离开这个世界,或许可以让这个星球变得更好一些 ,我们是有限文明的继任者,传承者,发展者。 我们是这个星球及附近星系的幸存者[保卫萝卜_笔芯]
【回复】我要顺其本心!前提是:万事靠自己,不能懒惰。
一池碎碧:
最近看完了《全新思维》,书中提到侧重左脑思维的人即这里所说的运用理性抽象式逻辑做事的人,侧重右脑思维的则是注重体验式生活,与真实世界建立深刻联系的人,未来由信息时代走向概念时代,我们更需要刻意培养自己的右脑型思维,如设计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娱乐感和意义感。

【回复】说的是能力模型,这是在构建第一阶段的模型阶段。 展出心流需要建立和世界的关系 世界观 而维持住心流还需要宇宙观和自我的人格能力倾向。 悟道哪那么容易~ 我们终将离开这个世界,也如何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些。
【回复】这个可能很大程度上是伪科学。[笑哭]可以参考一下心理学
【回复】回复 @四会昏官 :不好意思点错了[笑哭]
作死的家伙:
知道和做到之间,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回复】对, 说了只会觉得有趣。 做了才会真实有趣。
御林军1992:
凡是让自己心理安宁平静的人事物,都是可以追求的。。凡是让自己心态焦虑抑郁不安傲慢嫉妒看不惯不舒服的,这些烦恼都是需要及时发现,及时找出背后的贪欲,让心快速恢复平静,需要先放得下外界一切人事物,先把心照顾好,就是不断练习看得破放的下,内心没有牵绊,自在随缘听从真心的呼唤才好

想摸于适胸:
我是经历过五年心理疾病才获得了平静和内在的强大动力我不感谢心理疾病我感谢的是我自己

mozli:
用荣格提出的感知功能n/s(抽象/具象)解释,经过抽象感知的事物只是停留在脑海中的抽象印象(n),停留在知道层面,需要经过具体的实践,在事情中锻炼去感知(s),才能有更深的领悟,即知行合一。

夏欢亦无言:
除了婚姻,我从小就不随大流,原来如此,明,我跟着我的感觉去做,明白了,我真的有很多感觉,很多事想要去尝试,但是都被环境牵着走,不愿意做的事却被迫去做,就不快乐。做自己想做的事才会真正快乐

【回复】回复 @多钱多寿 :你妈妈是一位脱俗的女士。能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如果有自己喜欢的爱好,或者想做的事,沉浸其中就只有开心满足,就不会孤独
【回复】回复 @我_不是码农 :其实每个人这辈子想做的事,在出生时都先天带来了。后期长大被这个世界各种影响,大脑接收了太多信息后,先天的智慧和灵性就被湮灭了,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甚至根本不会考虑这些。吃饭,睡觉,不太好的工作,就这样过一辈子。蔡志忠说他只有几岁时就知道这辈子该干什么,他小学时不停的问老师课本里没有的问题,最后老师都答不出来,老师都躲着他,他就觉得他的老师都是笨蛋,所以后来大学都没考,年少就离家。
【回复】回复 @问就是眼神开车 :挺好。我因为从小就没自信,所以目前内在很混乱,一下子积极,一下子又悲观失望。当我要行动时,那些否定的话就在我耳边出现,推开大门想要走出去时也是这样,这是心理障碍吧,我还需要一点时间去克服
疯帽匠_天行者:
其实在家里的直到现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渐渐失去心流状态(我以前是画画的,现在抑郁到什么工作都做不了),我想过离开,但是仍然感觉对他们有说不清的责任感。

【回复】允许自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心情,可以尝试再去做原来热爱的事,比如画画,如果是真心喜欢的事情很快会给你愉悦的感受。我也是画画的,我明白!只需要尊重内心的想法,因为这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不会失去的[打call]
【回复】同为抑郁了四年的画画的,也有两年完全不能工作,不过正在好起来,时刻记得此时此刻的正念,做自己的观察者,加油呀一定会好起来的[以闪亮之名_好耶!]
【回复】还是需要一定距离的,即使是亲人,不要给自己太重的负担,自己可能都没办法过好,没办法管他们的,先过好咱们自己的
夏欢亦无言:
大脑连接到宇宙网了,我找不到文字来形容

【回复】也可以叫"道"或"神"。[微笑]
【回复】没准真有个宇宙网,暗能量的世界只能从某些特定渠道进入[吃瓜][吃瓜][吃瓜]
【回复】回复 @你问我我问谁-_- :丰盛,宁静,平和
无极逸士:
阳明心学,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

【回复】?这里的体验不都是通过实践得出来的嘛,不完全是唯心啊
【回复】回复 @UnfinishedRain :知行合一,心系万物
草木晨心:
心流 初中学数学和物理 高中学书法 感觉过 外面的世界忽然消失了 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进步特别快

【回复】对,学数学物理时候,感觉时间过得快,不在乎做了多少题,在乎这道题我到底懂没懂,结果反而成绩提高特别快,看似慢下来了(做题量少了),其实走的更快了
【回复】是的是的,我初中做数学题的时候就经常有这种感觉,有一次班主任进教室都转了一圈我都没发现
秉君:
懂道理是这个人大脑皮层懂了这个事,悟了就是一个人着手这事,不仅脑子懂了,心也懂了,连每个细胞都了解这个道理。

学乐达人:
时间只是变化的度量符号,我们以铯原子的跃迁作为一秒的变化单位,而我们相对于铯原子的跃迁这一段的变化里,我们可以产生不同的变化速度,比如身体的衰老程度才是年龄的本质,而不是一个人活了多少岁。70岁就去世的人,相对100岁去世的人,一秒的长度是不同的。让自己的变化和谐而有效率,时间就会成为你的朋友。

神金又和谐我名字: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从心而不从脑袋出的决定的时候,是有一种心动的感觉。一想到你将要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开心,兴奋了起来,精神为之一振。

【回复】怦然心动,温暖而正面的感觉。
【回复】回复 @麦籽黃 :脑子是平静的,但是心是兴奋的
【回复】就是专注,人是极度平静的哪有兴奋
曹译含:
从心出发从感觉出发要去选择那个你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的快乐,延迟满足感才会有动力去做其他的挑战,如果只顺应自己的感觉去做那些触手可得的让自己快乐的事情,那么快乐的阈值变高,会对身边的事物感觉不到快乐,会让自身不愿意去面对困难。

我爱小胖多:
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件幸运的事,但是现实社会中能干随心流的工作并不常见。

神秘的狗剩子:
认识与实践,先去实践去体验而后提高认识,再实践再体验,认识再提高,螺旋式上升与前进。

生命 心理 人文 人生 哲学 成长 生命成长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