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回忆抑郁症时光,这是我对北大最失望的一次!

作者: 抓一只瓜娃子分类: 日常 发布时间: 2021-10-10 18:53:35 浏览:66934 次

李雪琴回忆抑郁症时光,这是我对北大最失望的一次!

幸福的鸟鸟:
一直觉得雪琴是一个特别通透的姑娘,没想到也有过抑郁症,那我们普通人的烦恼焦虑好像也很正常啊。

【回复】回复 @li叨叨 :我觉得完整的说应该是清醒的置身事内很痛苦,就像那些小说人物漫画人物觉醒却还要被迫走剧情那样的痛苦
【回复】就是因为想的太多太痛苦,清醒加上迷茫一点也不轻松,我非常能够感同身受。
大脸锐:
好像,小雨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老师,而老师却又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别人。

【回复】回复 @干扰话题 :不能说的秘密 陆小雨
墨言的大萝卜:
确实是,好多学校第一反应是 她不能在我的地方出事儿,在别的地方可以 我们学校的老师 发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会第一时间通知家长把学生接走

【回复】我记得我那时候找我们学校的心理老师,一个男的老师,他特别好,特别温柔,特别认真对待,拿着笔记本很温柔地说明需要做记录的情况,并且征求我的允许,他说第一次来访要做记录,以便以后再次来访可以知道你的情况。他真的好认真对待我这个毫不相关的陌生人,况且学校里的咨询是不用付费的,可惜后来我不清楚他是周几值班的,就再也没见过他。第二次见到的是一个根本不懂心理学不懂抑郁症的男老师,我跟他说我的情况后,他自以为是地说,我看你好好的啊,你有什么病啊,我看不出来啊。直接否认我的病情,但我自己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出了问题,否则我干嘛去咨询。我见过对抑郁症的误解,一类是你想多了,你根本没病,直接否认你的病情。另一类是谈抑郁色变,觉得你有病(很夸张那种),觉得你不正常,只要你哭你就是有病,但其实普通人也会哭,也会有情绪,他们认为只要你哭你就是发病了,丝毫不关心你为何会哭,只是觉得你发病了,你需要赶快吃药[doge]今天回忆起来才发现原来走过来这么难,真是不容易,
【回复】一些学校遇到这事会建议你退学
【回复】不是吧,有事肯定要通知家长,通知家长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陌上莘:
我是读心理系的同学,一般心理咨询的开头都会说明 紧急情况下会将情况告知师长的 ,但同时我们也会尽力做到尊重来访者的意愿,可能是会跟老师商量单尽量不告知家长,这是我个人的想法,我也不知道实际做法是怎么样

【回复】一般来说有自杀倾向,还是会告诉监护人。但是她读大学都成年了,还需要告诉监护人吗
【回复】回复 @谁是一号位 :我明白这件事最失望的是我把信任托付你给,而你辜负了我。虽然矫情但是以后不会在那么信任别人了。私以为这精神伤害很大啊,比身上用刀划一口子重多了。
【回复】我觉得我能理解紧急情况下告知师长的做法,但是师长是否能做到科学、正确、能让抑郁症患者感到安全的应对,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这可能是抑郁症患者非常担心和害怕的地方,或许也是李雪琴拼命恳求的原因
废了老虎:
前段时间我也是觉得自己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需要心理咨询,我有想过去学校心理咨询室,但我想到可能会被学院知道,最后我还是决定去医院挂号咨询。虽然我后面觉得自己不用心理咨询了,没去医院,但我以后还是会选择去医院,而不是在学校。

【回复】我就知道 所以即使我关注了我也不会管
茶茶stella:
[辣眼睛]毕竟学校只是个机构,而不是你的监护人。没有办法去履行监护人该尽的义务。他只是个机构,他不是朋友。

【回复】去的是心理中心,她是想去寻求帮助,想去找医生治病,而不是雪上加霜。
【回复】回复 @茶茶stella :实在发不出去,就举个例子吧。例如你腿瘸了想悄悄治好,避免别人的嘲笑,大家都说这地方能提供帮助,你来了,结果他们大声告诉全世界,你是个瘸子,然后毫无作为,和外人一起孤立嘲笑你。来寻求帮助,是想有人站在她这一方的。为了避免担责,联系学院家长本来也没有错误,但是不能只大声宣扬,不去帮助她,毕竟是心理机构,怎么能没有心理常识呢。
【回复】回复 @茶茶stella :大多数学校里的心理老师连避免二次伤害都做不到,一方面原因是大部分创伤来自家庭,另一方面也有逃避责任的问题,他们没有精神科医生的实操经验,也在避免经历实操。说白了是混日子的好去处。可这是top2,如果这里都没有优秀的心理老师,其他地方又有多少呢。
叫啥才能不重复呢:
学校的目的不是帮助你,是看着你。说的太好了,现在的很多学校和老师都这样子,只负责学生生命安全,自己不担责任,别的都不重要,不然为啥总有新闻爆出来,老师在质问家长你的孩子为啥作业做错考试低分,这不应该是家长质问老师为啥你没教会我孩子么?什么都家长交,我交那些学费学杂费给你干啥用啊

【回复】自杀倾向!!!不告诉,如果自杀,咨询的老师将承担多大责任??
无语jujuju了:
我的天 作为一个心理老师最重要的不是理解病人的心情么 不是最大程度的同理病人么 这老师在干嘛?

【回复】有保密例外,她已经有自杀倾向了,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
胖大球和臭兜兜:
这是行业规定,心理咨询师发现来访者有自杀倾向必须要报告,否则如果来访者出了咨询室后自杀了,咨询师无论如何都要承担很大责任,而且家属还可能来闹,可能从业生涯就毁了。她可能不清楚这点,或者没站在咨询师的角度考虑过

【回复】是的,社工也有这个规定,涉及到生命安全就不能再遵守保密原则了
炸鸡少女兜里有糖:
心理咨询的伦理守则里就是有保密例外这一项的(如自杀风险或者有伤害他人风险),咨询师没有错啊。评论里不懂行业规范的就不要带头乱说了[微笑][微笑][微笑]

【回复】回复 @炸鸡少女兜里有糖 :咨询师一开始的时候就要说明保密例外的情况,正规的是要签知情同意书的。这是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另外,评估自杀风险要询问自杀想法和有无自杀计划,自杀准备等,甚至还要询问睡眠、饮食情况,综合考虑。还有,咨询师可以跟来访者一起探讨当产生自杀冲动时可以寻求哪些帮助,咨询机构的电话、可以打110、找最信任的朋友提供陪伴、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最近的医院等等,画图,写下来,一层一层的建立支持网络,最好得到不自杀承诺。接下来就是没什么根据的瞎分析:根据李雪琴的这句话,咨询师其实可以跟来访者探讨一下来访者跟妈妈之间的关系,以此为突破口,一是,这有可能是来访者问题所在,二是可以拓宽来访者注意力范围,探寻情绪背后的原因,顺便找找别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不要只盯着自杀一条路。还有就是来访者如果有自伤行为,不管是不是以自杀为目的,建议来访者到医院精神科就诊,如果确诊抑郁症,可以配合药物治疗。
【回复】回复 @霞映 :谢谢你的回答,很受用!那如果像视频里这种情况,来访对咨询师说“你千万不要告诉学院,我不想让我妈知道,我求你”,咨询师该如何回应呢🤔
【回复】回复 @炸鸡少女兜里有糖 : 首先,如果真的判断有高自杀风险,来访者又极力不想让家人学校知道的,要问问身边还有没有其他支持力量,有时候朋友比家人管事,让来访者尽量不要独处。 其次,在咨询中尽量得到学生不自杀的承诺,或者承诺在下次见到咨询师之前不要自杀,承诺当有这种冲动采取行动之前,要寻求咨询师的帮助,如果找不到咨询师可以去医院,去派出所等地方寻求帮助。一定要让尽力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要是没有良好的咨访关系这些承诺可能都不管事。
做一只快乐的rong:
不是因为学校原因的学生死亡还有很多家长闹事呢,这种有自杀倾向的更不用说了,很危险,出个事情学校心理老师,辅导员哈哈都不用干了。其实这事情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

富冈义勇夫人:
害 我们学校是要你回家 只要你不在学校出事就行[doge]

真实的Liin:
我重度抑郁的时候所有人都在落井下石

【回复】看清人性时刻。如果你出来了,你就获得一次心性的锻炼。[呲牙]
【回复】回复 @Rosebaba呀 :[给心心]
月里生:
去年对面宿舍一个男生跳楼了,就落在我们每天都会经过的地方,学校领导过来之后第一反应是跟楼上的人说别拍照影响学校形象……[无语]人已经没了

比伯恩艰辛:
心理咨询专业的方式是会跟来访者商定保密协议,也会说明保密例外,有自杀风险,特别是高风险的,不管是学校的心理老师,还是医院里的心理治疗师,还是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依照行业伦理要求,都要上报,联系监护人,寻求更多可能的帮助。都要先保证生命安全,才能争取机会慢慢治疗、开导。医院可能直接让住院,社会上的咨询师很多都不接高自杀风险的,会转去医院

【回复】回复 @不太聪明多努力 :前半句同意。后半句不见得。大脑作为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的总司令,在生病时判断是明显偏差的,特别是抑郁时。那时候相信自己头脑里的声音,不见得是好事,容易陷进去,甚至会有不可逆转的危险。
【回复】回复 @NaClzyzy :所以需要完善的是后面各方协作 而不是让来访或咨询师独自应战抑郁
【回复】上报后,联系家长后,会怎样呢?会得到支持与治疗吗?还是被退学?抑郁症患者会被怎样对待?确实存在保密例外,但如果是另一条死路呢?
没有昵称很烦呢:
人果然都是自私的啊,万一这个学生抑郁症发作死在学校,或者把室友伤了,家长又得来学校闹事说学校没有提前通知你信不信?然后又得起一波舆情,真的正常工作都很累,成年人了别给别人添麻烦这么简单的事都不懂?没错我就是在大学工作,什么丑话都给家长说在前面,而且留痕,一天天的跟谍战似的斗智斗勇,每一条工作经验都是在和家长扯皮中积累的[辣眼睛]

生活 记录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