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从西域带回的奇闻轶事,真实性有多高?【复旦葛剑雄】

作者: 葛剑雄教授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11-09 11:00:00 浏览:19281 次

张骞从西域带回的奇闻轶事,真实性有多高?【复旦葛剑雄】

富坑道人:
其实这里有个误区,地球陆地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到处都有人群流动,中原和西域自古以来就有往来,早在六千年前的仰韶时代的古墓中就发现过来自西域的和田玉,还有小麦也是四千年前从西域东传的,张骞到了印度以后也发现有四川的特产,这些都说明中西的民间往来从来都没有中断过,但这些民间交往都没有官方记录,而说张骞凿空西域或者是通西域,指的是张骞带回的信息使汉朝以及以后的中原王朝有了西域的官方记录,并且建立了官方的外交往来,以后的官方往来不论层次还是规模都远超原来的民间贸易

【回复】古代先民的流动远比我们想的夸张,环境也远比我们想的恶劣(毕竟今天富裕的代表江南一度还是烟瘴之地,而东南更是直到明清都是流放地[笑哭][笑哭][笑哭])
【回复】有没有可能是民间通过匈奴传过来的?打跑匈奴后才可能开展官方,大规模的贸易。毕竟从地形上看,不打跑匈奴也不可能有正式的贸易。像是暗市这种,不可能有官方记录哈。但是你举四千多年前的就没意义了,毕竟变化太大了,不能贸易从来都是人祸不是天灾。
【回复】这就和发现美洲一样,被文明世界明确记载下来了。
战无休止:
历史上有哥伦布交换这个说法,这个不妨叫做张博望交换[doge][doge][doge]

【回复】哥伦布给美洲除了灾难还有别的吗?通西域后,五凉时可是文化中心了
李毅大帝111222:
我一直很好奇张骞凿空西域是怎么确定方位的,语言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回复】其实这里有个误区,其实地球陆地不是铁板一块,到处都有人群流动,中原和西域自古以来就有往来,早在六千年前的仰韶时代的墓中就发现过来自西域的和田玉,还有小麦也是四千年前从西域东传的,张骞到了印度以后也发现有四川的特产,说明中西的民间往来从来都没有中断过,但这些民间交往没有官方记录,而张骞凿空西域或者是通西域,指的是张骞带回的信息使汉朝以及以后的中原王朝有了西域的官方记录,并且建立了官方的外交往来,所以张骞往西域走,方向和翻译都不是问题,因为可能很容易就找到已有的民间通商人群做向导
【回复】回复 @我是数学界的小学生 :是我表述有问题,司南这东西很早就出现,作用跟指南针一样。而且还有观星、植物、地貌…等等很多辩识方向的方法啊
【回复】四大发明之一就是指南针啊。至于语言,民间的商贸交流也很早就有了
曼努埃爾の税金:
跟大家说说为什么帕提亚被汉朝叫做安息呢,因为安息一词来源自帕提亚帝国的开国君主-阿萨息斯。帕提亚人就把自己的国家叫做阿萨息斯雅利安之国,于是汉朝把阿萨息斯王朝翻译成了“安息”。“帕提亚”则是族群称呼,类似“汉人”,“蒙古人”。

【回复】回覆 @bili_92513635704 :波斯其实就是靠波斯湾的法尔斯省,居鲁士大帝从那里起家。然後就给希腊人,罗马人和唐朝叫“波斯”了[怪我咯]
【回复】就跟“”波斯“”类似。
B站ACG:
像现在我们国家阳光玫瑰也越来越普及了,明年也做点阳光玫瑰做的葡萄酒

【回复】回复 @快乐皮9 :反正试试看也无所谓
【回复】葡萄酒需要养的葡萄含糖量高才能达到相应的品质,阳光玫瑰的含糖量少的可怜,根本不适合做葡萄酒
道也观蟾:
我想问一下,张骞和哥伦布有没有不同

【回复】回复 @1粒荔枝3把火 :逆天封建王朝你叫“解放”
【回复】回复 @我是来冲浪滴 :请你先把把匈奴对三十六国正策的史料,和汉朝对三十六国的史料拿出来
【回复】回复 @笑代比 :太逆天了,封建王朝哪来的共同福裕
摄即是空空即是摄:
安息那段记载中,”田稻麦,蒲陶酒‘’,那个稻子是不是更重要,至少说明了稻子的另一条传播路径

【回复】回复 @难顿奥义 :2020年中乌合作团队对距今1800年卡尔查延遗址水稻遗存的形态学研究显示,该遗址中发现古栽培稻为粳型水稻,其形态与同时期南亚西北部和中国南部分遗址内出土的水稻种子遗存较为接近,推断为从南亚地区引进。其出现的时代正是月氏人在南亚西北部建立贵霜帝国,向外扩张并达到全盛的时期之后。
【回复】回复 @摄即是空空即是摄 :我只是提醒你因果关系可能搞反了,南亚跟月氏有关的人很可能是我们同源传出去的,古羌族的一支,你现在看到的印度已经被安息国为代表的白人占领过了,尼泊尔西藏的人更接近古印度血统,跟月氏同为信佛,很多东西不是南亚传过来,而是中国中部往外传,他们祖宗都在黄河上游
cpa已过看见叫我去考研:
[笑哭]葡萄酒的起源是哪?居然西汉就有了,以前古希腊神话就见过了,还以为是后人改编的

【回复】空见蒲桃进汉家,这个应该知道吧?葡萄美酒夜光杯这个应该知道啊?
【回复】古埃及应该也有,很悠久的饮料
他不爱伦敦:
而且汉武帝当时还很年轻,所以对张骞的信息特别感兴趣。

煮咖啡的茶:
贾湖遗址出土的陶器中就有葡萄酒的残留物

【回复】回复 @快乐皮9 :张居中教授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著名教授、博士帕特里克麦克戈温合作,于2004年12月对贾湖陶器壁上的附着物进行化验分析,有惊人发现:附着物内含有酒类挥发后的酒石酸。 1.检测的是附着物 2.检测出的是酒石酸 - 酒石酸是什么自己查
【回复】回复 @煮咖啡的茶 :顺便告诉你,光你们山西米家崖遗址就有出土谷物发芽酿酒证据,更别提殷商实打实的记载,大米为原料在没有制曲之前只能利用谷芽产生的糖化酶,而曲酒用在水果上会分解果胶导致毒性的同时破坏水果风味,用谷物发芽制的酒,现在制酒的分类上不算啤酒?还葡萄酒,葡萄酒加谷芽你是要笑死谁?
【回复】回复 @煮咖啡的茶 :BV15r4y1P7Fw 是的,“麦芽葡萄酒”这玩意估计你全球首创,还挺能杠
宇宙瓦克:
印度?没经过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吗?[doge]那时候不沙头吗?

【回复】这里的印度是地理上的印度,是现代人的叫法,说他到印度,那时可没“”印度“这一词
九尾狐L:
以前的酒和现在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度数普遍比现在低,现在高度数酒的出现主要还是为了运输和交易。

小锅盖大火煮:
在两国交界处生活的人,肯定有会讲两方语言的,只要敢走出去,办法总比困难多

junfengfj:
这些证据很难说明一种可能安息国是西方文明的来源,现在的欧洲人是野蛮人在偷历史,并且在安息国为代表的阿拉伯人地盘毁文物和历史,边战争边捣乱伪造文物,并且杀人灭口,就好像韩国老想偷中国东西一样

丝绸之路 西域 汉朝 波斯 复旦 张骞 中国史 葡萄 葛剑雄 万物研究所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