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李白的诗词名满天下,但大唐的“天下”究竟有多大?【复旦葛剑雄】

作者: 葛剑雄教授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7-14 17:00:00 浏览:98386 次

都说李白的诗词名满天下,但大唐的“天下”究竟有多大?【复旦葛剑雄】

熠欣:
听完了,对唐朝更崇拜了,国家殷实,民不外迁,开而不放,文化昌明,万国来朝,不传而播,真是大国风范。

【回复】唐朝大部分人普通人求的还是白天混顿饱,晚上有间屋子睡。
【回复】说的好,奖励你去唐朝当一个平头百姓。[滑稽]
【回复】你想象的唐朝就是长安吧
宋之问和刘希夷:
一个朝代是否兴盛,主要还是看这个朝代是否有文化!很明显,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盛世!

【回复】然而要说文化还是要说宋朝,市民阶级形成,坊市取消。活字印刷术出现,平民学习成本降低,识字率上升,文化水平提高以及科举制进一步完善,让门阀为主导的政治体系崩溃,民间文学艺术也在唐晚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回复】说的好,奖励你去唐朝当一个农民,放心不是地主[滑稽]
jkldlnx:
所谓盛世,有纵向的比法,也有横向的比法。有人说那是帝王将相的盛世,但比起同时代的其他地方,那同样是百姓的盛世。只要政治开明,轻徭薄税,放其前后三百年都是盛世。

【回复】回复 @小糯米oO :无论站在哪个角度唐朝对老百姓的徭役是历代最轻的,法律也是最轻的,不跟其他朝代比跟现在比吗?
【回复】你但凡了解过以前的赋税徭役制服就知道没有一个王朝对百姓友好的 哪有什么政治开明 哪有什么轻徭薄税? 自欺欺人的比烂而已 真要说满清还是徭役赋税制度最轻的呢 远比唐对百姓友好 你穿越到唐的普通人家去恐怕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大部分时间都要给权贵打白工
【回复】可你这个看法还是不是站在百姓的角度上你这个还是只是站在某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上和其他朝代对比,盛世指的是封建盛世,对于有些百姓来说,吃都没得吃,衣不蔽体的,这就是所谓的盛世?
北向高速路:
不要将自己的感情带入任何一段历史,像“浪漫”之类的词本身就不该用来形容历史。 历史之所以是历史,是因为它是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快乐、幸福和安康加上辛酸、痛苦和血泪凝结成的有机实体。而相比之下,我们的感情实在是太过肤浅,有且只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才是对历史以及故人的尊重。

【回复】回复 @北向高速路 :你一直在模仿我们的用语,我看得出来。 因为我是过来人,跟你们争斗都是有经验的,能看出其中的模式。 我就问你2个问题: 你是中国人吗? 你赞成两岸统一吗? 接下来第3个问题就是: 我会等来回答,还是等来沉默呢。
【回复】我的天哪,不要把感情带入历史。 原因是,他是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欢乐幸福和安康,加上心酸,痛苦。。。 我能把这段话理解为打着感情反感情不。
【回复】回复 @久四七 :就算最后达不到真实,也依然不能原地踏步,不能因为达不到就不行动。人最后也总是要死的,为什么不出生就去死?这种悲剧的悲剧性也并不来源于这种达不到,而是来源于斗争后依然达不到但却依然坚持,就好比夸父和西西弗斯。 当然,你说的这些我确实懂,因为我也确实没有达到我说的这种终极阶段,我对历史并没有这种真正的热诚。我甚至还没有开始这种否定之否定的道路,大抵是还在对历史本身毫不关心的“局外人”阶段,或许这个时候历史上的人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数字,我必须批判我的这种小布尔乔亚性,但这不影响我对感情与历史以及以上悲剧的论述的合理性。
木铎起:
支持葛老师 过去,为了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那时重点宣传唐朝盛大、开放、繁华、富丽的一面,我是理解的; 但到今天,依然沿用这个调子,甚至还鼓吹“盛世”,我就不理解了 逆境时,保持乐观、希望、坚定自信、奋发向上 顺境时,时刻清醒、理智、居安思危、以史为鉴, 这不才符合辩证法么? 关于唐朝,我觉得能把安史之乱、唐朝为什么由盛转衰说清楚的,才是真爱;否则只是喜欢他繁华富丽以及由此带来的虚荣而已

【回复】回复 @後藤沙緒里 :任何一本公开出版的历史书,无论通史还是断代史,只要说的是唐朝,涉及安史之乱,作者都会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地分析阐述安史之乱曝发的原因; 任何一位读者,只要想去了解,都可以从中知道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 这不是什么很高的标准吧
【回复】盛世是事实,唐之后的每个朝代都会以汉唐为目标,这是史书里记载的,是一直都有的,什么叫为了提高民族自信心才宣传的[辣眼睛][辣眼睛]
【回复】每个民族都需要一个英雄,一个精神寄托。唯独中国人特别喜欢给自己的精神寄托讲辩证,讲批判,好像自己的生活已经美好到不需要英雄传说了一样。[吃瓜]
喵淼缪妙:
只算封建王朝,唐朝毫无疑问是盛世。有人说小老百姓,拜托都封建时代了哪个朝代小老百姓过的好了,盛唐总比战乱百姓过的好吧。不过盛世也不一样,要我说贞观之治就比开元盛世要强

【回复】我懂楼主的意思,我也更喜欢贞观!太宗治下那种虽然还百废待兴但是对蒸蒸日上的美好日子的期盼所带来的进取之心,真的很好~
【回复】回复 @pp木瓜 :兄弟,我前面都说了小老百姓哪个时代都那样。后面说的是我的主观想法,代表我自己比较喜欢贞观之治,不代表那个时代比后面的开元盛世对老百姓来说更好啊,这没那么难理解吧?
【回复】回复 @clintona :我当然知道哪个时代是盛唐巅峰啊,我后面那句话的意思是我自己主观上很喜欢贞观之治,而不喜欢开元盛世,可能也有我对李隆基没什么好感有关,这是我主观上的说法
前辈风流许再攀:
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三张图片,书不在手边,从网上找的图,供大家参考。

【回复】不知道是不是B站压缩了图片,想看原图或者其他图片的可以在这个网站上看,我看其中大部分图片还是比较清楚且准确的。http://www.guoxue123.com/other/map/zgmap/index.htm
【回复】這套地圖集有個電子軟件版,國學大師上的圖都是用的這個電子軟件版的(全網惟一用這個電子軟件版的圖)。
风大书:
唐朝为什么在安史之乱后还能存续150年?首先是两税制改革,按财产多寡收税,世家大族、富商、勋贵一样交税,还得多交,再加上商业发达,商税也不少,所以经济上不穷。为啥世家大族老实交税?因为晚唐武夫地位高啊,你敢不交税?那朝廷、节度使还怎么给我们发赏?杀!所以养的起庞大的职业军队,军事实力比起宋、明那真是一个天一个地。而且藩镇割据还造成一个奇观,那就是各个藩镇为了保持独立地位,抗拒中央,互相攻伐,穷兵黩武,先军政治,各自的军事实力都很强,而且都是募兵制,职业军队,打了十几年的职业武夫,单个藩镇都能压着异族打,西北,天德军不过2万人,几次单独或联合其他藩镇,把寇边、反叛的党项人、回鹘人、吐蕃人杀的人头滚滚。幽州镇割据之前就经常去契丹的地盘打草谷,夺其牛羊和丁口,放火烧草场,逼得契丹人派使节求饶。李克用割据河东、占领幽州之后,5万步骑杀的契丹20万骑几近覆灭,契丹主骑骆驼逃跑,冻死淹死无数,最后不到2,3万人逃回去,杀的契丹人2万骑兵面对5000晋军时听到主将是李嗣本之后交战都不敢“自行溃散”,为什么说唐以强亡,晚唐末年全国还有99万军队,那可都是募兵制下,厮杀十几年几十年的职业军队,什么概念?

【回复】而且唐朝军队被阵斩一半都不带退后的,古代同时代哪里的军队敢打啊[脱单doge]
【回复】回复 @粉毛屑狐狸的老公 :可以说晚唐藩镇割据时期,虽然中央朝廷威望尽失,但又是历史上少有的王朝末年,地方还存在基本秩序,且常备武力反而更强的时期,要不是中原藩镇互相打的太惨,辽之契丹、西夏之党项,根本不可能成气候的
【回复】两税制改革是比较晚的时候了,它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唐朝中央政府与神策军的用度问题,但对各地方的财税作用不大,尤其是对独立性比较强的藩镇,人家基本是不管这一套的。 唐朝在衰弱后还能维持这么久的原因,其实跟周朝是一样的,东周从春秋到战国维持了500多年。 根本原因是基层放权,形成了很多军事藩镇,但各大藩镇还无法形成垄断地位,无法一步登天,所以都还在明面上奉唐皇为“正统”,自己甘为一方节度使做土王,直到晚唐兼并战争加剧,最终形成了一家实力超群的情况,朱温便借机篡唐。
中华战争史:
安西都护府(Anxi Protectorate)是唐太宗于贞观十四年(640年)在西域设立的(原名西州都护府),同年九月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到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止,共存在约170年。 安史之乱前,安西都护府和大都护府三易其名,其中640-658年、667-685年、689-691年为都护府,共约38年;658-667年、686-689年、693-752年为大都护府,共约71年。安史之乱后,765-778年为都护府,781年后又名为大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和安西大都护府乃是唐朝管理碛西的一个军政机构的不同时期的名称,统辖安西四镇,最大管辖范围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达波斯。在武周时期北庭都护府分立之后,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

qiushangren:
这里的视频制作者 ,为何连个地图画面都不愿配呢?

【回复】回复 @染墨兰亭 :没那么复杂,就是做视频的懒
【回复】涉及少数民族,弄不好是会炸号的
徐帅Thomas:
老师,视频说地图疆域需要地图示意图,不然光听文字无法明确具体位置。

【回复】回复 @染墨兰亭 :别什么都敏感,古代地图在b站多的是。
【回复】回复 @染墨兰亭 :b站up讲历史的基本上都弄地图的,什么敏感的,你就是借口而已。
【回复】回复 @染墨兰亭 :视频里提到的谭其骧画的图是全中国最官方的了,审核不会过不了
Lucky_小六:
一般我们说的唐朝是唐太宗——唐玄宗前中期[吃瓜]

【回复】白居易:原来我不是唐朝人[doge]
【回复】回复 @北京猿人1984 :大众印象中的唐就是那几十年的唐,所以造成某些人对唐评价极高,高到了虚假的地步,对唐低位的时候不了解不想去了解
【回复】那叫盛唐,盛唐和晚唐当然完全两个世界。
卡拉迪亚竞技大会组宣:
唐是公园多少年,宋是多少年这种人口数字能拿来对比?

【回复】实际上北宋比元人口多,账面上也比明朝多
【回复】回复 @文心雕猫 :屁的人口比元多,北宋所谓人口简单的拿所谓的户口数乘以正常户籍五口人,实际上北宋户籍垃圾得要死,根本不能简单拿来这么换算,真正记载人口北宋是最多是宋徽宗时4600万。那个2000多万户口是宋朝垃圾制度搞出来的结果。
【回复】回复 @霸气惊动 :你说说唐宋元明清,哪个朝代的户籍管理比宋朝好真实[吃瓜]
小糯米oO:
唐朝的盛世只是统治者的盛世,站在国家的角度来说是盛世,但是站在民间、百姓的角度来说并不是盛世

【回复】國家強盛老百姓的日子肯定過得比設想衰敗時強,在盛唐老百姓最起碼不會被人當軍糧。
【回复】盛世,指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即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 你当然可以重新定义盛世啦,不过在你这个语境下,一般会用来批判整个的封建制度,而不是针对某一个朝代。 客观来说,你想让古人做到,古人也做不到,生产力跟不上,能怎么办呢? 饥饿、瘟疫、战争,是人类过去乃至未来一直都难以解决的三大问题。如果说解决某一个问题才能称之为盛世,那你还不如直接把这个词删了。
【回复】按照这个逻辑,中华文明五千年以来就没有过盛世!我觉得真正的盛世首先得要有文化!唐代的文化是中国历史以来的巅峰
复合多糖:
我发现很多人上网只会接受和自己以往认知一致的信息,或者说只是搜寻和自己的己见一致的信息。不一致的信息不加辨别的就是质疑和否定。这已经违背了互联网的信息交流的初衷了。你这样故步自封只会让自己成为一个偏执的互联网小丑🤡

【回复】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有限的
【回复】是这样的。而且懂哥典型就是这么形成的,观点太多,论证太少。
peace0622:
其实比起唐朝,我只是更爱李世民而已[吃瓜]

【回复】回复 @Bad25718 :这二位都是响当当的酷吏啊,请君入瓮[辣眼睛]真就类人群星了
【回复】西安人周兴、来俊臣[吃瓜]
【回复】回复 @拉紧你的手 : 阁下要这么说的话就直接承认了李世民是个强者,然后您的理论说美国人来了,我也不觉得这个楼主会跪,在我眼里,就算来了美国人,目前的影响力暂时比不了已经过世的李小龙(因为上个月外国人,准确来说是世界各地的外国人,自发去李小龙墓前排成长队祭拜他[笑哭][笑哭][笑哭])
熙然D:
史书是胜利者写的 参考价值有限 看一个时代好不好看它留下的文化艺术就行了 民众生活富裕没有压力才会有闲情和品位创作出高雅的诗词歌赋以及流芳百世的时代特色建筑服装等等 如果一个时代民众整天为生活奔波脑子里只有怎么挣钱多就不会诞生出任何正面的能够传承下去的艺术文化

【回复】那现在历史研究者还研究第一手史书干嘛呢,按照你的论述历史研究者研究历史全靠天马行空想不就行了嘛[偷笑]
【回复】这屁话,承认自己辉煌历史。百姓富足安乐很难吗,照你这么说你干脆别学文学历史文科了,去看玛丽苏更适合你

李白 长安三万里 复旦 中国史 河西走廊 古代史 唐朝 葛剑雄 高适 是老师,也是UP主!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