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tory】#13-欧洲东线战场动画化-苏德战线1943/44

作者: Mr羽飒凤凰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19-02-03 05:54:21 浏览:124438 次

【Eastory】#13-欧洲东线战场动画化-苏德战线1943/44

光山金氏:
其实德国就是败在系统体制上了,纳粹德国本质就是一个低消腐败的破烂,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都说苏联人多,可是德国41年对苏开战前控制的人口2亿500万,除了本土,手里还握着欧洲4876个兵工厂。 苏联算进离心离德的波兰东部和波罗的海三国也就1亿9000万,巴巴罗萨后苏联又把7500万人口和53%钢产量,63%的煤炭,42%电力,38%粮食产量一起送给了德国,苏联41年冬季到44年手里只有1亿2000多万人口,开战一年苏联死亡被俘伤残804万。开战一年内苏联就动员了一切可动员的兵源,42年夏季青壮年兵源已经就严重不足了。 可是德国人在干嘛呢?? 看看1943年德国陆军兵力巅峰时期的构成,1943年德国武装力量1300万人中野战陆军只有450万,空军还弄个弱鸡空军野战师也有15万人,德军还有整整213万打酱油的后备军。 非野战ss和警察也搞了60万人。 到头来,1300万人里,陆军980万,只有300万左右在东线在跟苏联对峙。 工业上也是,你8小时工作日比今天白领上班都少也就算了,妇女不去工厂也认了,可是你德国到了1943年火烧屁股了,第六集团军都交代了,然后军事工业只占德国工业的31%产能,只用50%的钢材生产军火就很迷啊 😂 本来开战前德国工业数据就完爆苏联,比如德国煤炭五亿吨,3000多万吨钢,700亿度电,机床126万台(苏联煤炭1.5亿吨煤,1790万吨钢,480亿度点,机床60万台) 巴巴罗萨闷棍让这个差距更大,差距大到不在一个级别上了,可是也经不起这么漫不经心史诗级磨洋工啊。 说到底,还是行政效率低下,地方大员和企业各自为政,所以就一起完蛋。

【回复】同意你的主观点,就拿42年的军工来说,装甲产量比41年还掉了不少就离谱(很早在写三德子的一本书里看的,印象真的太深了)。就算你对国内虚假宣传说胜利在即,我想也不至于能这么干的吧。 也不知道小胡子后来为什么不敢重组行政官僚系统,古德里安在41冬回狼穴去报告冬季用品缺乏这件事,找军需总监来对线才知道物资居然还在波兰,就连这都没能引起他的一点重视,实在是不应该啊。再说,明明之前都干了那么多脏事了,难道去重整国家机构和军工企业的时候,容克还能组织到力量来反抗SS吗? 个人觉得(不喜勿喷),现在挺多人都是在刻意强调那时同盟国在物质资源上占有的巨大优势(在某些方面还不一定呢),忽视了轴心和同盟相比起来跟shi一样的后方体系,至少三德子内部的行政效率低得令人发指,这么打不输才怪呢。三德子要是能有美苏一样的效率,就算42年再次发动巴巴罗萨级行动都是有可能实现的。(渣文笔还请见谅)
【回复】回复 @47140675365_bili :德国是在英美轰炸的高峰迎来了军工生产的高峰,轰炸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再说英美加大空袭力度之前德国人又在干嘛呢?41年一开战苏联就总动员 工厂加班加点取消休假,德国1943年才开始慢腾腾的"半总动员"
【回复】回复 @玛柯奈 :小胡子玩zz献金这一套十分6,经常花大钱贿赂自己的手下,可见他权力真的不大。
风雨潮之夜:
爷爷关注的UP终于更新了|ω・) 主流观点认为,德军在1942冬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失败是东线战场的转折点。但亦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库尔斯克战役轴心国丢失奥廖尔和哈尔科夫的得而复失,是整个东线战略主动权的临界点。 库尔斯克之后,德军再无力组织大规模的战役,只能不断收缩防线、撤出部队以迟滞苏联人的步伐——正如视频所说,只是时间问题了。

【回复】个人看法是,斯大林格勒是德军大规模进攻第一次遭遇战略和战术上的双重失败。库尔斯克则是苏德双方战略主动权易手的一仗。
【回复】回复 @maliamo :赞成。斯大林格勒之后,轴心国可以支配的战争潜力已经捉襟见肘,库尔斯克将这一点进攻的潜力也消耗殆尽了。表现出来,就是轴心国被迫转入全线防御,失败便是注定的结局。
【回复】回复 @风雨潮之夜 :斯大林格勒之前德军军力已经不足了……天王星行动和火星行动几乎同时打响,莫德尔拿走了所有战略预备队,保卢斯孤立无援只能投降。假如42年冬季,希特勒把援军给了保卢斯,那他又将在勒热夫吃一场败仗。战争开始一年后,德军已经开始顾头不顾腚了……
EAwestwood:
还是德军进攻阶段好看,不停的包饺子,太精彩了。苏军反攻阶段不停的想包饺子结果成功次数很少,全程就是苏军不停推进德军不停后退,苏军战损比也不好看

【回复】回复 @入寒山 :那难道就能不上了吗,非要这么说的话八路军新四军也别打了,打比不打会死更多人,难不成直接就投降?很多德棍都没意识到二战德国对苏联做的事和日本对中国是完全一样的,还在那里为德国洗地,丝毫不觉得换几个名字地名就成了为侵略者洗地否定抗战的可悲的家伙!
【回复】回复 @脸滚键盘出的名字 :德军擅长的就是战术和控制战损比啊,两边的军事理念都不一样,肯定打法是有差别的,不过么,总有中二认为战损比大以多胜少就是不光彩
【回复】因为这时候苏军摩托化程度还不够,无法像后期那样快速机动
王旭光:
如果用这个模式讲解放战争一定很舒服,全程有饺子吃。

【回复】不止爽,解放战争可以看到解放军在战略和战术的穿插和野战,整个解放战争被tg带成了运动战
【回复】然而解放战争因为运动型过强,因此战线十分零碎,可能并没有非常强的看海感。[笑哭]
【回复】那估计是很爽,还有起义的呐
风纪委员_白井黑子:
你德三 三号、四号、38T这三个性能相近的底盘一起生产到44年,这浪费资源的水平,美苏都比不上。(〜 ̄△ ̄)〜

【回复】回复 @神韵13 :说个你德三都能高潮?德棍真实
【回复】回复 @神韵13 :不是你德难道还是我德吗?(滑稽)[2233娘_疑问]
【回复】( ´_ゝ`)33年全国只有二十来家工厂(凡尔赛条约限制导致的)允许生产军品的德三境内可怜的连流水线坦克装配厂都只有原奥地利境内有一家。反正各厂都得上手工憋坦克也就无所谓同时生产了么( ´_ゝ`)
鬼城日哥:
匈牙利和意大利表示德国才是猪队友,你德机械化能力不足,强制征收盟友所有机动车辆,更强制征收匈牙利的坦克,留给盟友轻武器去对抗苏联钢铁洪流是吧

风纪委员_白井黑子:
德三动员能力都不如德二。有什么好吹的?╮( ̄▽ ̄)╭

【回复】你德不就仗着闪击战嘛?你这不是抬杠吗?你美不就靠火力优势?你苏不就靠海t34?照你这么说哪国赢的都没意思-_-||
【回复】德二太无聊了,德三亮点多多了,损失不到一战一个战役的伤亡就干掉一战4年没啃掉的法国。海军吨位没多少,但存在感比公海舰队高多了。战争末期还有一大堆奇葩黑科技留给德棍yy。
【回复】回复 @仲特鹿氪私主义 :问题是德二应有尽有,德三…33年10万部队的国家,39年秒波40年秒法摁着苏联爆锤了两年,33年说德三能干出这事来的人怕不是会被关进疯人院?
稀羽ましろ:
其实对待仆从军完全可以用铁核桃夹烂葡萄的方法强化其战斗力,即2个德国师夹着一个仆从师,但不懂为什么,德军早期并没有这么做,反而把防线一股脑全交给他们守。等44年醒悟了这么做已经没有什么卵用了

【回复】回复 @绿家肆寒 :想什么呢,高贵的雅利安人怎么会和低等种族共同呼吸同一片空气?(当时很多人的想法)
【回复】三儿有点点余力就满脑子就是集合精锐部队反击,仆从国军队就是消耗资源
【回复】德国开战这么做了呀,第11集团军就是和罗马尼亚混编的。
小揪揪丷:
弹幕神TM说人海战术 自己去看看伟大的卫国战争 柏林战役 苏联3个装甲师 分别钳形攻势包围柏林 而且从克里米亚开始 苏联制空权就完全占优

【回复】苏联41年开始逐步取消骑兵,取消边境团,取消师编制,基本作战单位逐步改为军,一军2万多人,45年哪来的苏联师?斯大林打电话都是打到集团军指挥部
【回复】而且克里米亚是什么鬼,苏联制空权的掌握不应该是从右岸乌克兰战役开始吗?
【回复】你也是二把刀,毛子从42年开始就没有装甲师,只有坦克军
雷神jacket:
有个疑问,一群南线德军将领4344年疯狂吐槽元首微操(什么不得放弃一寸领土)现在看来德军退得很正常啊基本没有什么大量被吃的样子( ´_ゝ`)

【回复】撤退果断的确有助于保存军队实力,但是退的快也让苏联人更快地收复了失地,43年苏联人力没剩下多少了,急需攻占被侵占领土的人口中心好补充兵员,希特勒等高层的死守命令有着在苏联人力不济的时候死撑不让他们从人口中心招兵从而可能达成某种停战协议的考虑,而德军的将军们想要机动防御让出地盘有效率地抵挡苏军进攻,但这也让苏联填充人力的目的更快地达到了。
【回复】三流军宅研究战争艺术;二流军宅研究后勤学;一流军宅研究组织学。这句话绝不是开玩笑的。
【回复】南线还是应该固守,不然乌克兰一解放,不知道苏军可以瞬间凑出多少个方面军
亚历山大-法尔内塞:
☆☆☆☆☆1942年盟国援助的部分物资相当于苏联自产的百分比☆☆☆☆☆ TNT,千吨——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33.78% 甲苯,千吨——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34.91% 铜,千吨——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51.82% 金属切削机床,台——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25.02% 电炉,台——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23.35% 铝及硬铝,千吨——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99.03% 镍,千吨——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34.48% 钼精矿, 千吨——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220.20% 钴, 吨——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153.37% 钨精矿, 千吨——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72.43% 锡, 千吨——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270.57% 铅,千吨——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34.29% 锌,千吨——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29.46% 橡胶,千吨——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170.95% 电缆——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41.91% 金属丝,千吨——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29.41% 汽车,辆——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114.08% ————其中载重车辆——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129% 摩托车,辆——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78.71% 作战飞机,架——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13.42% ————其中轰炸机——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23% ————其中战斗机——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20% 坦克,辆——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14.22% 轻型坦克——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20% 中型坦克——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12% 糖, 千吨——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104.22% 植物油, 千吨——盟国援助相当于苏联自产的:20.28%

【回复】回复 @保安司全斗焕_Official :苏修孝子啥都不知道狂倒是真的狂
【回复】你直接说苏联是罗斯福生的得了[给心心]典中典之没有外援不赢二战[给心心]
【回复】回复 @嘉然今天吃塔博里茨基 :既然如此就少说些其他国家都是来摘桃子之类的逆天话
Trisssssssss:
其实三儿应该死死拖住乌克兰方面,那时候43年苏军兵员已经差不多了,都好不到哪去,苏军一解放乌克兰就可以凑出好几个方面军来,但前提是打赢堡垒行动或者更本不要发动,安心稳定战线和撤退,英军美军战略轰炸还没那么猛,保加利亚匈牙利油田还在,情况没44那么糟糕。另外本人真的不知道死死搞着列宁格勒有什么意义,就图一个东边的工业区???

【回复】不如43年刺死老希早点投降换个体面的结局
【回复】回复 @绿家肆寒 :奥廖尔那样区区一个突出部,填进去8、9百辆坦克,面对索科洛夫斯基、波波夫这种史诗级菜鸟拿着个屎一样的的进攻方案,德军东线阵地防御的最豪华阵容也就守了一个月左右,还是在苏军因准备不充分,罗司机无力,索司机开口以后没有坦集,波波夫、索司机之间资源配置不当的情况下,北部压上8个装甲师防线还被捅的千疮百孔。一马平川的乌克兰拿脑袋顶,放弃北线估计也顶不住
【回复】回复 @绿家肆寒 :温克的12集去救了柏林也没用,还不如拉一把友军兄弟9集一起去西线向盟军投降来的实在...虽说9集有部分官兵在向盟军投降之后又被移交给了苏军...
未来人宇宙人超能力者:
把南线德军失败的锅都扣给莫德尔,我认为还是有失公允的,诚然莫德尔要走的大量的预备部队,但是没有这些部队靠着早就打光的九集,不可能维持住中央防线的,南线崩溃了,德军撑不过两年,但是如果中央崩溃了,可能连当年都撑不过去,说到底还是德国兵力不足的锅,预备队只能救援一处,莫德尔要走了,南线就没有,南线要走了,莫德尔完蛋,兵力不足的过也得希特勒来背才对,谁叫他动员那么晚?叫莫德尔一个前线指挥官来背有失公允,当然中央早就应该放弃那些突出部,缩短防线来集中兵力,但这些,莫德尔不是不知道,但是元首死活不准放弃他也什么没办法啊……[2233娘_喝水]

【回复】43年莫德尔打得比曼施坦因好
【回复】动员个P,英国没搞定就入侵苏联正中丘吉尔下怀。如果考虑到苏联巨大的国土面积和能被英美武装的有生力量,那德国就不应该在完全消灭大英前进攻苏联。同时,洗头老的政治野心中完全没有把不列颠从世界上完全消灭的计划,这就说明其实都不该进攻波兰。事实上,21点式的政治赌博到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已经是顶点了,其实只要苏台德更好。波兰作为面对gc主义阵营的第一道防线,英法逐渐日落西山,且欧陆和平导致丘吉尔这种个性太强的政治强人没有用武之地,美国继续走他们那种民主式的天真模式,德国就可以早80年以一种更强且更有地位的手段控制一个比今天更强大的欧洲,中东欧也不必经历一段苏联式的必崩统治。今天谈大屠杀和人权都是为了洗脑百姓巩固雅尔塔体系,除了英法希腊低地和波兰的北约欧盟所有加盟国(包括没参战的瑞典土耳其西班牙)那时集体选择了洗头老就说明德三在洗头老的大胆改革下已经具备了欧陆最大的政治优势,打二战纯属个人欲望,打输了就更没有脸说是为了德意志了
月夜丶天使丿桜:
胡贝口袋,苏联第N次成为了军事教材里的背景板,

tokyone:
南方集群是库战之后从德国最精锐云集的重装集群打成了退到第聂伯河才40多万人,老实说曼施坦因和okh糟糕且过于乐观的判断得背锅

【回复】回复 @sigilius :1.你搞清楚一点 莫德尔就没想着要保住奥廖尔 他想着是让二装集和九集顺利跑出去 2.光一个奥廖尔突出部就让苏联人付出了40余万人的代价 再配合后面的斯摩棱斯克 中路的苏军因伤亡过重止步于白俄罗斯门口 不比南边的曼施坦因在搞了个虎头蛇尾的装甲反击最后从哈尔科夫一路溃败强?
【回复】回复 @sigilius :米斯乌河是曼施坦因的重大失误没有太大的问题,米斯乌河直接导致四哈打得糟也没有问题,只不过德国整体都过分低估苏联实力的情况下你要曼施坦因一个人准确判断出苏军实力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回复】回复 @玛卡丽塔 :顿内次、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梅利托波尔、克里米亚、新罗西斯克 你全部都不要? 以及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与土耳其会怎样想,那是外交部要全权负责的吗?而不关国防军任何事情是吧。
ihkiyguvy:
巴巴罗萨没有推到AA线就已经注定了德国人的败局,42年推到伏尔加河的时候,侧翼防线就是纸糊的,哈尔德早已预见这在军事上的不可行性,但是德三的体制就是不进攻就是死,那就毁灭吧。

【回复】如果推到阿尔汉格尔斯克那条线还可笑呢[喜极而泣]
【回复】没推到阿尔汉格尔斯克那条线还好,正常,关键是41年没拿下来莫斯科那条线,拿下来了对苏联的交通运输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回复】是呀,法西斯政治建立在不断的胜利上,一场失败巨大就败掉全局
黑鹰bao:
一名翻译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客观公正地阐述双方立场观点,而不是大量掺杂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

污chi:
1943年后德国战略重心已经放到西线了 空军主力全都在和英美血拼 即便这样还完全丧失制空权 国内天天要防备英美的战略轰炸 东线中央集团军群就剩下几台破铜烂铁了

【回复】德军80%的空军力量在同盟军作战,大量的军费和兵力用在建设防空部队上,然而即使如此盟军的战略轰炸还是让德三丧失了50%的军事工业能力
【回复】回复 @污chi :加强中央集团军群就是南方被抽烂,一样的
【回复】破铜烂铁。。。我可以理解成是在黑德三陆军吗

军事 德国 武器 星海 意大利 二战 苏联 匈牙利 斯大林格勒战役 苏德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