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打仗都有那些奇葩规矩

作者: 王鲁九班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11-20 18:00:10 浏览:162463 次

日本战国打仗都有那些奇葩规矩

嗷股撕嘟污大维:
战略转进其疾如风 冲锋陷阵其徐如林 打家劫舍侵掠如火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回复】怎么感觉像是在说国军呢?[doge]
【回复】敵強我弱,转进如风 敌弱我强,侵略如火
【回复】回复 @鄂子楚 :难道不是韩军[滑稽]
炸裂的飞鱼:
我是看明白了 战国时代就是个全岛刁民化的时代 和尚擅长双重超度 武士砍人砍出了仪式感 农民面对附近的战场通通投机倒把

【回复】回复 @L1A1 :其实古代封建时代战争都是一个鸟样间歇性雄心壮志长期性偷鸡摸狗(烂杖)
【回复】[doge]以天皇为中心的秩序崩溃了
【回复】回复 @星辰沙皇 :主要是生产力太低了,一场大规模战斗就能让社会伦理给活命让道
禾大鲤:
战国时代的农民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每次打完仗后,有搜刮战场遗留物的,有抓奴隶的,有落武者狩的等等。围绕战争形成了丰富的第三产业[藏狐]

【回复】《七武士》里面的名场面就是在讨论这个深刻的问题,武士不是圣人,他们视民众为蝼蚁,并不把保卫人民视为己任。农民也不是圣人,不可能遭受来自武士的歧视、剥削、掠夺甚至是屠戮之后还要以宽容来对待武士。
【回复】七武士里就有提到,哪怕看起来孱弱的农民都会劫杀落单的武士
舌尖上的泰矿:
规矩你可以乱,但是你今天在市井抽刀,就要做好一个人在山里让乱箭射死的准备。

【回复】回复 @舌尖上的泰矿 :拿破仑时代没这个规则,他们只是不杀未成年,反而揪着军官优先击毙才是规矩。俄军著名女骑兵杜洛娃的回忆录明确提到了这一点,滑铁卢战役的轻步兵们也留下了不少关于优先击毙军官的记录,以至于历史学家克莱顿认为滑铁卢战役出现了英法轻步兵互相点军官的“狙击竞赛”,更别提半岛战争的英国直接给狙击手们(60th轻步营、95th绿夹克团等)开出了几个法军高级军官的悬赏
【回复】战争规则是封建时代秩序的一部分
【回复】回复 @舌尖上的泰矿 :普遍风气,甚至出现过大量狙杀甚至虐杀敌军军官的记录,例如狄吕特将军战败后被骑兵追击因此失去手臂并在脸上留下刀疤(依靠装死逃生),沙巴奈将军在300m位置遭95th狙击手点杀(该狙击手第二枪击杀试图救将军的副官),博顿将军遭来自德意志(不确定是汉诺威还是拿骚)的猎兵狙杀,俄军的杜洛娃也指出了各营军官所处位置及附近的战死率远高于其他位置。 顺便一提,法军的著名军医拉雷也在被俘后险些遭普鲁士人枪毙,幸而他对普军司令布吕歇尔有恩(救过后者儿子),后者亲自前往刑场解救,否则这位著名的外科医生恐怕也会死于非命
LEBF阿明的没腿猫:
阵前单挑输了被对面砍死,赢了被对面射死。(幕府将军玩家)

【回复】你说的是开头CG吗[大笑]
Pipi-Milk:
当鲁九班跑到战场中心高呼“王氏第十二代悬孙,王大学头之子,王姑苏介鲁九班”后,一连串铁炮打在他的脑门上,城头的守军高喊“这王鲁九班还敢出来自报家门,劳资叫你鸽”

【回复】就几发铁炮?这不赏一发国崩?
【回复】回复 @TheGloryDay :赏十发大筒炮决得了[doge][doge]
【回复】不该是: “铁炮上前!那人便是王姑苏介鲁九班!” 【铁炮大将拿起狭间铁炮,算了算城下区间和那个叫阵的大概距离。然后移动到做好的标记上一枪打去】 啪! “不好咯!鲁九班大人战殁啦!” 【攻城士兵噗啦啦树倒猢狲散,有近侧带着摸不着脑袋的王鲁九班迅速撤离。第一天的第一阵就这么潦草结束】
至圣先师孔老二:
哟西,你滴,这些好东西,多多滴发!

【回复】别催了 up休息下 喝杯水就可以让他做下一期了
常笙丶: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友军溃败冲出战场,战败不吃柿子我咳嗽[傲娇]

【回复】我军正在高强度用膳[doge]
【回复】其实岛津还好吧?与其说是岛津家支持石田,不如说义弘支持石田(无论处于个人考量,还是家族两头下注)。 不过有说法,义弘本人曾经向家里摇人,请求更多的援兵,但是被拒绝了。
【回复】石田三成:我怀疑你在针对我但是我没有证据
华秦族:
其实我想说这些玩意儿,咱们古人都搞过,比如战祷,春秋时晋国军队最喜欢了,战祷即战前祷告,战祷的目的是希望鬼神保佑军队取得胜利。 还有春秋战争早期通常会进行致师,所谓致师在《逸周书·克殷》中:“ 周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今河南省新乡市北) ,帝辛从。 武王使尚父与伯夫致师。” 孔晁注:“挑战也。”《周礼·夏官·环人》:“环人,掌致师。” 郑玄注:“致师者,致其必战之志。古者将战,先使勇力之士犯敌焉。” 《新唐书·尉迟敬德传》:“令敬德执矟,略其垒,大呼致师。” 说白了类似于三国演义里,阵前敌我大将互相格斗,胜的一方士气大胜,输的一方有可能以为不受眷顾导致士气低落,反正这个习惯流传挺久的,也可以说现在的单挑算是致师的延续。 至于战后核实战功的凭证,古以有之(别管是耳朵、手指还是发簪、头颅),总体来说日本习俗好多都没完全,都是学咱们的(=_=)

【回复】贵族战争嘛高度相似很正常
【回复】致师的话,欧洲中世纪也有骑士单挑,这是否与等级制度和分裂的状态有关
【回复】回复 @华秦族 :军事规矩永远都是脱胎于实际情况,而不是所谓学的谁,强调谁学谁没啥意思,看一个日本视频喜欢疯狂强调这否是学的中国那是有点大病
Wailaider:
九班家门口落了几只鸽子,咕咕的叫声提醒我们,他拖更是得到了神明庇佑[doge]

髑髅负霜:
“那人便是王鲁九班!” 随着一声大喝,现场响起了悠扬的音乐,原来是一首美国七十年代的流行歌曲《YMCA》,随着音乐出来的,是四个穿着很少布的大只佬……

【回复】呵呵呵,我要看王鲁九班吃热狗啊❤
龙神阿卡托什:
我记得看过个恶搞的,说是个卖切腹专用刀的圆武士梦,里面提到了传统切腹自尽要个介错人,列举了些介错人的突发状况,太胆小逃跑了,要么就是很不靠谱砍头看个半天也不给个痛快,要不就是拿了各种刀查了切腹者一身(裁纸刀、水果刀、指甲刀),甚至介错人还坐地起价,切腹者切腹都刺完了,介错人还有心情跟他讨价还价

【回复】三岛由纪夫就是的,切腹之后手下给他介错三次都失败,痛得他咬舌,第四次换了个手下来才介错成功
马克七世:
治部少三成大人不是自己不愿意切嘛……他想切早切了……

EMSsf:
其实国内致师也有一对一的,而且极度守规矩两方历史在战车上比武,一帮大头兵旁边看戏[笑哭]

【回复】然后随着技术的进步愈发不讲武德
【回复】回复 @ShieldGuard :《步兵崛起》可以看看,里面有讲过致师。就是双方各派战车对冲进行车战,获胜一方可选择继续前进到对方步兵方阵收割人头甚至是抢夺阵旗。致师这种方式是为了提振我军士气,展示我方武力威慑对手增加战场优势。后世随着车战逐步被取代和战争形式的演变也就逐渐没落。
【回复】尤其国内三国演义里面,两军对垒基本致师
蓝衣克莱维尔:
切腹的体验推荐大家看三岛由纪夫的短篇小说:《忧国》。全文就一个痛字。最搞的是后来作者自己真的切腹了。

【回复】介错前两个人还没成功换第三个人才成功结果了他。
嘿嘿呵呵嘿:
这种战前报号单挑的行为还是有比较大的作用的,古罗马就有名言“士卒不愿追随身份卑贱者”,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是一个头两胳膊,我家里有老婆有孩子有地种你凭什么拉我来打仗?这个时候将军的高贵出身以及勇武行为就能很大的振奋士气,团结兵卒,跟带头冲锋无异

时空之序:
看来日本岛还是太封闭了,还没到达武德崩坏的程度,没经历过五胡乱华果然一股子魏晋之风

【回复】春秋风,当然,礼崩乐坏是历史的必然……
【回复】春秋末期,吴国伐楚就已经不讲武德了
故障收银机:
想想就超级痛……谁理体不体面啊,我要被抓非要死的话我宁愿求着被斩首拉倒了

知识分享官 搞笑 原创 历史 日本战国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