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跟快感有区别吗?审美判断为何寻求普遍性?

作者: 杨宁老师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7-23 11:00:19 浏览:76424 次

美感跟快感有区别吗?审美判断为何寻求普遍性?

动情__:
美感和快感是有关联的,从广义上来看,美感是一种也是一种快感,因为它们都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但是不能把二者直接等同起来,快感是客体的形式质料引起主体的快适反应,而美感则不仅仅是一种快适,更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愉悦。总的来说,快感仅仅依赖于外界事物对人感官的刺激,具有功利性和实用性,而美感是超功利的[干杯]

【回复】老师讲的是康德的美学观点,自然会有些康德哲学的局限性。
【回复】回复 @溺水的水牛 :这是叶朗先生《美学原理》的观点啦,在第二章“美感的分析”,感觉和老师说的也有很多重合。
【回复】回復 @溺水的水牛 :是,建议康德和萨德
费南迪尔:
我给老师三连,老师可以给我的美学成绩三连吗[战双帕弥什_哭哭]

【回复】三连:挂科补考重修[脱单doge]
【回复】壮士,请留下姓名,让老师把你挂起来
【回复】回复 @cover王艾阳啊 :很荣幸[小电视_笑]
-羊不吃糖-:
这第一点有个逻辑问题。老师讲美感必然是快感,但快感不一定是美感。那可以理解为美感是快感集合的子集,但老师又讲快感的特点是功利的,美感却是无功利的。作为子集的美感没有继承快感的特点,还具备相反的特性?

【回复】回复 @是小波不是小泼 :对,我觉得层主同学的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一开始的预设条件就是不对的。不可以因为美感可以产生快感,而将美感视作快感的子集。
【回复】可能是语境的问题,我理解的意思是美感一定伴随快感,快感不一定伴随有美感。就不算逻辑问题了。
【回复】美带来愉悦,这个是结果。但根据这个结果,不能颠倒过来说,愉悦是一种美。否则将本末倒置,因为愉悦或快感只是美的副产品。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也有过相关讨论,感兴趣可以看看QWQ
孤灯今天还活着:
我看弹幕人都快难受疯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偷换概念啊?一点思辨能力都没有就在那里强司夺理,图啥啊?就为了满足你们那点可怜的自尊心吗?每次一遇到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就总是有人自以为是,真的很恶心。还有些人喜欢整些无赖的虚无主义,“不就是XXX嘛,整得这么玄乎”.....反正我已经不想说了[捂脸]

【回复】我就从来不开弹幕[藏狐],为什么要对网民抱有期待
【回复】半瓶水是晃的最响的,习惯就好,毕竟半瓶水也是最多的
junewong12:
如果很多慕名看一个被公认为为美的东西,但带着目的去的,就是为了期望看完自己会很爽。回来后他们所描述自己的感受,跟以往无功利目的的人是几乎一样的。请问老师这种情况能算美感吗?

【回复】那应该是审美过程本身和功利目的的区别,审美的过程是无利害的,但是人本是有附带了“观赏作品后发表见解寻求认同”的目的,(我表述得太糟糕了不知道能不能讲清楚疑似)
【回复】回覆 @隐陌彻黑 :说的可以的 至少表达出了其中的核心 那就是【美】的“出淤泥而不染”。我觉得 【美】这个东西以及审美过程本身确实是无功利性的 而且其也不会因为受到我们主观附带的目的影响而改变其性质 所以哪怕我们带着目的去观赏【美】,但只要它确实是【美的】,那么我们最终得到了就还是美感 而不是其他什么被异化的东西
【回复】这样理解:他们去看美的东西这一过程不是审美过程,这一目的非审美过程的目的;他们描述自己的感受实质是审美判断,无功利性,这才是审美过程。
゚゙蓝色星原旅谣:
个人感觉美感也不一定得来快感吧?比如说现在人喜欢的死亡之美 有很多人 尤其是日本人 推崇这种死亡的回归 但是死亡真的会带来快感吗?不会有的人真的是为了快感而死吧 或者说故意找死[doge]当然我无意于挑战哲学系统大师和老师的权威 在系统的哲学或者美学修炼面前 我只是开一个脑洞而已

【回复】可能无法理解,但这些人追求死亡也是有快感的,是他们能接受和理解的快感。死亡对现在的人类来说有太多神秘感,这里就有产生美的空间
【回复】这个问题老师在回答暴力美学的时候已经解答了。死亡之美对于那些认为死亡是美的人是有快感的,否则就不会认为死亡是美的;而对于那些认为死亡没有快感的人,也不会产生死亡很美的感觉。
【回复】回復 @BBarpaq :对的 有神秘感也是一方面 不过这些人貌似只看别人死有美感...但不是放自己身上...噗
还是叫饭饱饱吧:
第一,管他讲什么呢,先点赞投两个币[doge][doge][doge]

chijo123: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里专门有一章谈美感与快感,可以看看[藏狐]

【回复】回复 @一碗炸酱面诶 :哈哈哈,一样,可能喜欢的原因也有逃离课堂的快感
【回复】高中语文书里有 我最喜欢看后面的文章了[抠鼻]
【回复】回覆 @Monarchliszt :准[doge]
SharkYIN:
很简单,康德的意思就是 比如一个看起来很漂亮但很女性化的男生,你第一眼看过去你会觉得他很好看,但当他开口说自己是一个男生的时候,你通过这种认识的过程,你认识到他是个男生,接下来你之前觉得的美就有了功利性,你会因为他是男性,所以觉得这种漂亮这种类型的美对于一个男性来说,不能称之为美,而是娘,但这个男生就不美了吗?这个男生在审美上还是美的,只是有了你这个认识的过程,被概念化了过后,有了功利性,就不是最初的审美判断了。

【回复】这个例子里面的功利性 就是满足那个人对于男性的原本印象 所以这种就不是单纯的美了 就不能称之为美了 这是我个人理解的康德想表达的意思
鄒逝時ZShishi:
有一回我对我妈说我们的审美不一样,我妈当即暴跳如雷。我当时认为我是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说出这话的,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么生气。现在我明白了,我在打击我妈的爽度(快感)、对对普遍度的寻求[tv_鬼脸]

amnesiacDOG:
个人认为美感的内核也是功利的,它刻于基因始于先祖。人会欣赏异性美是为了繁衍,人对开阔的视野感到美是因为代表安全,人能品尝美味是为了摄入相应营养。人对色彩的原始需求是为了甄别果实

迷你称呼:
内容有矛盾,情人眼里出西施并不是按照别人的审美为标准,而且这个美并不是纯指外貌的美,如果这句不是一种审美,那么别人认为美的也就不能作为美的普遍性。所以这句话是一种审美。还有普遍性的逻辑也不对,是不是有功利目的不能按照个人好厌恶,百姓美和精英大师的美肯定不同,不能因此相互否定。

Ni幕希:
美感具有普遍性,一般性,而且是无目的性的。🤔快感是具有功利性。但是为什么审美有差别呢,不同年龄层的审美会不一样,同年龄也会有不同看法,对于美而言,而且就比如暴力美学,为什么就有的人接受不了,审美不是具有普遍性吗[思考][思考][思考]

【回复】对于暴力美学,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你看到血花四溅,刀光剑影其实你只是对其形式本身感觉到某种或规律或不协调的美感,当你缓过神,意识到其行为背后的现实意义后,那就成为了一个认知过程。那接下来产生悲天悯人的难受想法其实已经与审美无关了。
【回复】这里应该是指主观寻求普遍性,不是真的客观普遍。
【回复】普通人看名著很艰难的阅读下去,学生看名著对其中的片段可以很容易的感受到崇高。和文言白话之争一个道理。商业化电影追求普遍性,文艺化电影追求文学性,美学也一样,对一个人来说有容易理解的,也有难以理解的。

学习 知识 考研 设计 哲学 文艺 艺术 美学 审美 线上课堂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