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么说话,古人能听懂吗?

作者: 李右溪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12-11 18:31:12 浏览:685651 次

我这么说话,古人能听懂吗?

公元3052年:
方言里,留存着大量古汉语读音。可以想象,皇帝早朝,外地来的官员肯定需要一个翻译官。

【回复】有没有可能,官员到有机会见到皇帝之前都必须学官话?![吃瓜][吃瓜]不然书同文 车同轨是怎么来的?
【回复】清朝时期有过记录,皇帝听不懂大臣说什么[滑稽]当面骂皇帝皇帝都听不懂[妙啊]
【回复】远点如魏晋时期士人都以一口流利的洛阳读书音为荣,而近点的明清时期都明确规定了官话,也就是雅言。说一口流利的雅言,跟写一手好字一样都是当官的基本素养
白衣挽楚鸣:
我是白族,母语是白语,又对古汉语感兴趣,白语就像古汉语方言,保留了很多浊音字母,很多词的音都类似于汉语文言,UP在视频里读的消失的浊音bv,白语皇帝的读音就是bv dei,还有凰也是这个音[呲牙]我认识几个研究白语的学者,但都侧重民族性的研究,不知道有没有人做白语和古汉语对照研究的。

【回复】白语是和汉语最接近的语言,现在有把白语从藏缅语族划入汉语族统称汉白语族的倾向
【回复】白语应该是上古汉语的后代,比闽语更早从汉语中分离出来。西南地区有很多这样的语言,比如蔡家话、瓦乡话、卢语等。
【回复】你们要好好传承你们的方言哟,我上次去湖南邵阳调研,那边的苗族小孩基本都不愿意学习他们的语言了
安可0002:
弹幕里说像日语的朋友,有没有可能,是日语的发音、声韵像古汉语[脱单doge]

【回复】就比如「你长得跟你儿子似的」( ゜- ゜)つロ
【回复】日语应该是独立发源的,后来来中国学会了文字,访华之前他们没有文字。 之所以很多日语发音跟我们像是因为那些都是外来语,就像我们的“沙发”“咖啡”,当时日本蛮蛮荒的,好多东西都是我们传过去的,他们本来没有,所以名称也保留下来了。
【回复】..日语,发音和语法全是原先的,只是现在有的平假名片假名都是借用汉字来表达。也就是说原来日语就有a的音,只是在写的时候用了汉字改写成了あ和ア。都是老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人了
横槎乌蛮画舟径:
守护音律学,守护方言的宝贵资源,守护右溪的最美微笑[脱单doge]

【回复】回复 @Snoopydoge :老婆斗鸡眼不可爱嘛[脱单doge]
【回复】很好看,就是感觉有轻微斗鸡眼[doge]
【回复】@李右溪 右溪你的商务合作邮箱,域名是不是少了个m?[呲牙]
小摸鱼爱摸鱼:
所以那些穿越剧,说回古代怎么怎么,其实真回到古代,那是一点也活不下去。字也看不懂,话也说不了,钱也没有,身体素质也不见得行,怎么生存。

【回复】秦汉那会很难活,发音和字体和现在区别太大。唐宋会轻松不少,官话虽然不会说,但是多少还是能听懂一些。明清就差不多了,基本语言没啥障碍了。
【回复】回复 @中二少年丶小枫 :得看传到哪代吧…秦之前,你大概率已经被祭祀了,或者你只是食品…
【回复】假装是外国人不就好了吗
广东食人族小酋长:
首先声明一下粤语不是古漢语或古代官话,和其他地区方言一样算是古汉语下的分支后裔。另外那些粤地区的粤吹客吹的并不能代表我们广东。免得别人都以为我们所有广东人是喜欢这般意yin的

【回复】粤语特殊论 实际上是上世纪香港的特殊情况导致的。。毕竟97以前香港还是大嘤的地,大嘤肯定不会主动在香港推广普通话的。其他还包括靠左驾驶,繁体字等。。这些都可以看作大嘤有意或无意埋的雷。。
【回复】有些是带着任务来的,踩一捧一为了阻止咱们普及普通话
【回复】弹幕里的分两帮人,非蠢即坏,有些是蠢有些是坏。
命定神启:
学这东西的目的是满足求知欲,而不是为了干掉竞争对手。为了丰富自己的思想,迈过人生的困惑。当然了这话一般认为文科不实用的人是无法理解的吧。

【回复】不是文科不实用,指导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学科就是社会科学甚至没有之一,是某些地区的文科没途径实用。
【回复】音韵学更偏理科吧,我身边的音韵学爱好者大多都是理科生,音韵学真的非常理论,比如@polyhedron古韻 大佬是生物学博士兼中古汉语语音教程制作人
【回复】讲道理音韵学的研究其实更偏向理学吧
一世红妆一世恩:
原来 通假是因为古人把字忘了是吧[笑哭][笑哭]

【回复】回复 @晚书虫 :假借就是汉字造字的规律。就比如说“我”这个字都是假借出来的,假借的两个字在当时的读音一般是一样的,所以才会假借。就像现在一些人在再不分,的得不分一样。而且古代的汉字使用没有标准,不能说假借就是错的,甚至有可能假借的用法比正体还多
【回复】假借就是汉字造字的规律。就比如说“我”这个字都是假借出来的
【回复】我上学的时候,看到通假字就生气,你们写错了我就要记住!就跟现在的某些网络用语一样,故意造出来,没有美感意义,大家还竞相模仿,真是闲的
國學研究:
罗定白话:之番薯也。 (这些是番薯) 尔识其乎? (你认识他吗) 兵者,国之利器也 (士兵呢,是国家的利器呀) 饭热哉,无得食乎哉? 等等。都有传承痕迹。

【回复】你得明白这件事,中国语言系统分成两部分,日常交流和书写系统,也就是文言文,如果你那边这么说的话,证明你那边语言推广高度依赖于书写系统,你不会以为古人日常交流使用文言文吧?推荐几件东西:新疆出图唐朝时期的幼儿识物笔记,明朝朱元璋的圣旨,清朝12帝的圣旨
【回复】回复 @不见长安0517 :依据呢?新疆出土过少儿识字残片,上面写着:这是羊,这是什么什么,有图有小孩笔记,残片是唐朝,另外有大孩子给老师的陈情,白话夹杂少部分文言词汇,所以我才说书写和口语两套系统,但元明清更明显,朱元璋写圣旨都是大白话,但第三代皇帝书写就是之乎者也了,你依据啥?口嗨吗?
【回复】回复 @泡芙奶茶123456789 :并不完全的,因为古白话和现代白话是两回事。文言文看起来固然跟白话文不一样,但即使是古白话,相对于现在来说依然更像文言。所以看起来像文言是正常的,只不过古白话仍然跟严格的文言有别罢了,所以你可以理解为有三种语言系统,严格文言、古白话、现代白话。
小渔翁的万能小背篓:
弹幕很多人说古汉语发音很像客家话、闽南语、粤语,这其实很正常。古汉语有两大分支,一支是以河洛地区河南官话为基础扩散开的北方支系;一支是以客家话等为代表的南方系。相对来说,南方系因为整个历史进程中经历战争比较少,文化传承比较稳定,所以揉合的“杂质”比较少,语言相对更“纯”一些,发音保留的更贴近古汉语。

【回复】回复 @Chenzhengxi :最早可能是南方经济比较好,只是单纯一些人想找优越感。后来就变成一些外部势力介入,想影响名族团结而已。其实我从来不相信这些东西,都是当笑话看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蒙古族和满族都统治过中国,他们对汉族的语言发音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反而是他们的后代在以汉族为主体的地方忘记了自己民族的语言。所以说什么发音变化都是扯淡。
【回复】印度人也认为他们的英语口音最正宗[嗑瓜子][嗑瓜子]
【回复】闽南,粤语,客家是入声保留的好,宋人三十六字母害的看吴语和湘语。
J特码:
李白这句诗用温州话念的哈哈哈哈哈哈[笑哭]

【回复】听到了几个我们客家话的读法在里面。
【回复】以为没听过温州话似的,这里礼拜的时至少还听得懂吧我以前停温州人说话就跟听外星人说话一样英语都比他好懂
若白Gavin:
之前看过一个漫画叫《我家女友来自千年以前》女主是大唐穿越到现代的跟现代男主恋爱 养成女友 按理说大唐中古汉语跟现代应该不通[doge]

【回复】是不是女主就姜禾那个[脱单doge]你直接叫她姜禾她会听成“章乎”,你叫她“康花”她可能能听出来是在叫她
【回复】哈哈,以前看完了,非常好的小说
临水1234:
一直想知道古代普通人平常交流是怎么进行的,也是之乎者也的交流吗

【回复】你要知道之乎者也在上古也只是普通的语气词,文言文在上古汉语通行的时代也是大白话,只是随着时代变迁,语言习惯、文字使用习惯都在演变,说中古汉语、近古汉语、现代汉语的后来者只是不再像上古汉语那样行文对话了,文言文才变得文绉绉起来。
【回复】平常交流当然还是白话文啦,用文言文最开始只是因为当时可记录文字的东西较少,纸张也很难生产,同时使用文言文可以加快及时记录的速度。像现在这样不缺纸了当然还是使用更容易理解的白话文记录了。
【回复】不是,平时讲话就是白话文,之乎者也是书面语,落到纸面的东西才这么写!
千年千万里:
音韵学对于汉语这种表意文字有着更特别的意义,毕竟字形变化完全可以从文物里找,而语音可就太难了。而且表意文字里语音的变化总是有可能被人相对忽略,因为语流音变太快了,也太频繁了。变化太多传承性成问题研究起来出成果少价值也相对低

关耳木同:
小姐姐的右眼眼位不是很正啊,建议去眼科医院检查一下

【回复】这个还好了,中度内斜视都算不上吧
院长大人CYH:
严格地说没有办法百分之百确定古代任何时期任何字的准确读音,毕竟古代没有留声机,但是证据推理逻辑多了就足够可信了,比如帮滂並明几乎百分之百就是p,ph,b,m这四个辅音

【回复】不一定哦,轻重唇分化问题多着呢
【回复】帮组属于钝音声母,古三等非三等差别相对明显,还有这涉及到一个(官话祖语的)浊平声塞音塞擦音是否有过浊送气阶段的问题
【回复】回复 @晓窗分与读书灯 :所以把轻唇音取消了,只研究切韵音系,就没问题了。拟音需要一个标准音系进行研究。就像普通话一样,有些南方人n、l不分,肯定不能用这些人嘴里的普通话作为研究对象
粼漣:
现在应该有这么条评论,粤语是古汉语客家话是古汉语[doge]

【回复】有钱就想当大哥,[妙啊]脸都不要了。
【回复】回复 @青梅z :太假了,没有字幕你最多听懂一半都不到,前提还是你会多种方言的情况下。我自己会粤语、客家、潮汕、闽南,听得懂一点吴语,哪些字像不像我比你清楚
【回复】回复 @青梅z :【白居易 賣炭翁 中古漢語切韻音系+宋代漢語擬定音-哔哩哔哩】 https://b23.tv/773WTqg 来,去严实博士的账号看看,你不看字幕没学过中古音能听懂多少

文化 人文 中国 历史 yin yun xue 说话 汉字 古人 古代汉语 万物研究所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