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tory】一战东线战场动画化-1915(熟肉)

作者: Spartakus-bund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2-27 16:20:28 浏览:14269 次

【Eastory】一战东线战场动画化-1915(熟肉)

科雷马河:
在1915年冬天将部队和物资运入喀尔巴阡山脉被证明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哈布斯堡最高指挥部在喀尔巴阡山脉战役中的表现证明它未能克服这一问题。在夏季容易穿越的道路,在冬季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来通过。同时,在哈布斯堡军队的所有失误中,奥军指挥官对速胜教条般的盲目坚持应该是最值得注意的。尽管许多信息都表现出了不利的看法,哈布斯堡最高指挥部仍然坚信当地的战斗不会长期化,他们认为为冬季作战做准备是多余的。最终,康拉德决定军队在1915年冬天的树木茂密的山区发起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这一举动非常致命。哈布斯堡的短视和康拉德-冯-霍岑多夫在喀尔巴阡山发动大规模攻势的决心使数十万奥匈士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进行喀尔巴阡山脉冬季攻势的三个月里,哈布斯堡最高指挥部将大批步兵部署到山区,但同时却没有给他们提供冬季军装或适合当地环境的装备;士兵们的靴底是用硬纸板制成的,在潮湿和多雪的条件下很快就会报废,比较幸运的人也只能从家人的包裹中获得冬装,冰冷而陡峭的山坡使许多人失去了他们的脚或者生命--冻死、滑入深渊或绝望的暴露在俄军狙击手的枪口下。与奥匈帝国官方的军事报告相反,喀尔巴阡攻势中的大多数伤亡被证明为非战斗损失,成千上万的哈布斯堡军队成为 "白色死神"(der Weisse Tod)的受害者,他们躺在冰点以下的空地上且没有任何庇护所,而这的缘由仅仅是是哈布斯堡最高指挥部顽固地拒绝承认战争会延续到冬季的可能性。康拉德的部队被派往冬季可以低到零下四十度的喀尔巴阡战区却无法获得最基本的冬季物资,其中包括保暖衣物和冬靴,甚至用来砍树做柴火的锯子也包括在内。

【回复】可悲的是,如果哈布斯堡最高指挥部为可能的冬季作战做好计划和准备,那么喀尔巴阡冬季攻势期间奥匈军队所经历的大部分困难即使不能避免也会得到改善。可高层对进攻理论的盲目信任掩盖了对防御行动进行任何认真训练和准备的必要性。对于喀尔巴阡冬季攻势来说,这意味着高层直到攻势开始很久才终于开始采取预防措施或制订合理的撤退计划。最重要的是,对于计划中的重大进攻行动,哈布斯堡最高指挥部没有充分考虑到战区的地形限制,这些因素限制了大规模部队的行军和后勤。不幸的是,除了1914年11月和12月的山地战役外,哈布斯堡为战役做准备时找不到其他可供研究或回顾的战例和经验。最终,当奥匈士兵们不得不承受指挥官的短视所带来的灾难后,一种强烈的不满情绪在军队中滋生。 上文为当时奥军的情况,事实上俄军的状况也并不好,历史学家将在高寒山脉上作战两支军队称为“两支逐渐退化至民兵的军队”。不过由于奥军被强令解围普热梅希尔要塞,他们的情况更加糟糕,以至于4月的俄军复活节攻势差点将他们赶下山脉,德国援军及时赶到才阻止了战线的彻底崩溃。 喀尔巴阡山脉的进攻战从14年11月持续至15年5月,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目前双方总损失的估计大致在40万到180万之间,具体数字还得等待最新研究成果。
【回复】回复 @俾斯麦的另一行泪 :奥匈陆军实际上非常英勇。我至今记得一个战例,在冬季攻势期间,巴尔滕的第七集团军士兵曾在零下几十度的情况下野外行军,徒步突击几十公里攻下了沙俄固守的边境城市切尔尼夫齐。每次看到这一段,我都很感慨:奥匈士兵并不全是战斗力底下的弱旅,可他们为什么越打越弱呢?答案很可能是能打敢战的士兵被一遍遍地消耗了。康拉德当年的指挥导致了多少无果的损耗,如果奥匈选择坚守七山口而非盲目的向普热梅希尔要塞解围,或许未来的奥匈陆军素质会比现实历史上好不少。 个人看法,加利西亚战役奥匈损失的是常备军老兵,而持续数月的喀尔巴阡冬季攻势损失了那些积极参军且素质合格的战初应召士兵。就凭康拉德一喀没预备冬装和预备队、让前线士兵在高山上挨冻一个月的史实来看,奥匈军队军纪在冬季攻势中快速败坏、以至于四月出现步兵团整建制投敌的奇闻,这样的发展并不奇怪。
【回复】奥匈军队解散全体种地喂德国,没准就赢了[doge](当然要西线也要一开始就只防守不进攻)
goldenrookie:
德军战力简直高的离谱,追着两倍的俄军打,还顶着地形和要塞的限制。这么看来俄军应该重点针对北线,德军的素质太高,南边的奥匈反而威胁不大。我记得华沙-别尔哥罗哥战役里德军好像就一到两个集团军,对阵俄军数个集群单位,哪怕是德军犯了轻敌冒进得错误,竟然最后还能成建制撤出,战损比更是惊人,我看到四万比四十四万都惊呆了😱

【回复】帝俄一半士兵是文盲。。。1915年还重武器弹药严重不足,能打成这样都属于超常发挥了
【回复】回复 @在家睡觉吃饭 :你个俄友怎么不能正视历史呢,你看看交换比,15年2月东普鲁士13万二德子击溃15万毛子,抓了8万俘虏,一直到3月27.5万二德子对抗41.5万毛子,二德子损失9万换了毛子44万,1∶5的交换比呢。
科雷马河:
有部分资料显示俄军原计划在1915年夏季组织新一轮的喀尔巴阡攻势,而且正在与罗马尼亚谈判以借道向塞尔维亚增援(同时也在争取罗马尼亚参战),如果马肯森攻势没有及时发动,奥匈帝国或许会在15年夏季面对噩梦般的四线作战(东线、意大利战线、塞尔维亚战线和罗马尼亚战线),这很可能导致一系列灾难性连锁反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康拉德给喀尔巴阡冬季攻势定下的三个目标(解围普热梅希尔、威慑意大利中立、威慑罗马尼亚中立),在结果里基本上反着来了,如果不是马肯森攻势将几个集团军从山脉上解放出来,我很想看看他拿什么去填意大利战线的空子。 所以说战场上后勤为本且兵贵神速呀。

JFY114514:
这动画做的真心𣎴错,真的很好。给你三连☺️

【回复】这是搬运国外一个叫eastory的,不过翻译确实用心了
五月wwe:
西方这种战争打法 让我想起了 刘伯承元帅说的牛角斗牛角 最蠢的打法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西方打仗重视技 想靠装备打赢对方 东方靠智慧 [笑哭]

【回复】你以为西方打仗不靠智慧?高密度军队堆叠还有补给线的限制使得钻控制突破变得根本不可能,这种情况除了硬啃还真就没什么好办法。你不看情况因地制宜不就是耍流氓吗
【回复】回复 @五月wwe :一战那边全是阵地,你的发言不考虑补给线也不考虑时代背景,不考虑武器装备更不考虑战术思想,就是典型的纸上谈兵,东方版李德,只会照办原有的战术思想。塞里斯康米能随地穿插敌人在敌人后方冒出来是因为地形复杂,战线过长,加上国军配合不密切,以及民众的支持。放在面积小,战线短,火力密度大,四处都是平原的欧洲,你要想突破只能硬啃对面阵地,因为到处都是阵地,你以为人家只会啃阵地吗?看看西线的奔向大海行动,互相想绕对面结果两边全都失败了最后还是得蹲坑。不要觉得就你最聪明,你能想到的人家一定想到过
【回复】什么叫牛角对牛角的蠢打法?比如哪里?如果仅仅是指正面有人填线的话,那“中国智慧”也要讲“以正合”

历史 一战 德国 地图 俄罗斯 战争 新的知识增加了 同盟国 东线 协约国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