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战史】德军从莫斯科撤军,天寒地冻,为何没有出现拿破仑式的失败?

作者: 信息素的信息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3-15 18:30:44 浏览:411913 次

【信息素战史】德军从莫斯科撤军,天寒地冻,为何没有出现拿破仑式的失败?

安琪奥安妮:
朱可夫回忆录里对此事的锐评: ·他坚持干的 ·我没掺和这事 ·至少他开始对指挥集团军群作战有经验了

天王星机长:
空降兵作为二战的新兴兵种,能感觉到当时指挥官对他是有很大期待的,如此频繁的出动,如此大的规模,甚至还搞夜间空降这种高难度狠活,总是希望他能神兵天降扭转局势,但看起来效果并不好。。。地面战斗,没有重武器,没有稳定的补给,属实是难打。所以,二战之后各国虽然都扩大了空降部队的规模,也尽可能配备了重武器,人员更是全员特种兵化,但总的来说,对空降兵的运用反倒远不如二战那么大胆,甚至没什么伞降行动,几次空降兵的经典战例都是飙车或者机降,简直成了精锐轻步兵[笑哭]。这个兵种也够悲催的,给人的感觉一直是很强大很神秘,但从来没展现过真正的威力。

【回复】现在只有精锐当空降兵才有效果,二战那时候都是大批大批用命填的[笑哭]
【回复】空降兵,能随时随地到达指定作战地点,可以一直备受青睐,很多指挥官都对空降兵有迷一般的自信,忽略了他们到地儿之后和普通部队没有啥区别,还缺少装甲重火力,也就能干个敌后袭扰
【回复】回复 @奥威尔kb :重武器本来也空投不下去,火炮重机枪都得依靠阵地才能打出来效果
燕卿:
你更新的消息从柏林到莫斯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回复】我现在就在柏林看[tv_doge]
【回复】回复 @力挽雕弓射天狼 :从君士坦丁堡到伊斯坦布尔[doge]
【回复】不该是从爱尔兰到鞑靼草原[脱单doge]
-冷箭-:
加紧更苏德战争,别的什么春秋战国、宋元明清可以先放一放[笑哭]加油成为二战区up主[doge]

【回复】[抠鼻]知足吧,想当年想看这大神up的视频的全网到处搜,
【回复】回复 @冰血羽灵 :他的确实,在 B站好像停更了两年,去了另一个地方[笑哭]
追赶时间Star:
看完两边的微操,感慨一下,像教员那样能够只给出战略方针,放心放手让一线统帅大胆干的最高指挥者实在是太宝贵了[笑哭](当然他老人家的微操水平其实也是放眼世界数一数二的)

【回复】舵手他是看前线指挥和他思路一致他就放手,要是前线思路和他顶着并且说服不了他,他就要亲自下场了。说到底还是因为他自己战略战术水平双高,很多组织里,领导能力的下限往往就是下属能力的上限。[doge]
【回复】其实这里也想说一下,教员的指挥,教员本身的能力非常强,他明显是一种非常信任下属的领导,毕竟经历过长征,还有抗日那么长时间,很多人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可是大林子没有教员这种条件啊,而且更重要的是,当时教员的很多下属将领,对于教员的军事思想认识度很高的,就算是徐向前也是(徐是另一个能力相当出色的指挥官,可以与教员相媲美,不过他也非常信服教员),大林子就是典型的属下与本人的军事思想不挂钩的,如果属下与他本人的军事思想联系还好的话,其实也可以(虽然效果可能比较一般)[笑哭][笑哭]
【回复】回复 @追赶时间Star : 就是政治仗,当时死守四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攻打长春(长春的第一次解放)与解放哈尔滨、齐齐哈尔,完全就是不得不打的政治仗,虽然失败了,至少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哈尔滨、齐齐哈尔(顺带接收了当地的兵工厂与一些武器装备),还有将长春、吉林的一些工业设备与物资尽可能的带走了[藏狐]
不和俗亦不谋众:
这次微操失败以后 斯大林就再也不干涉军事了 到此为止 因为斯太阳的直接微操送掉的苏军就在150万以上 也就苏联人有这个家底然他送 不过这也彻底打断了俄国的人力结构

【回复】回复 @黑月来人 :你拉倒吧 莫斯科战役失败 那些所谓的德国名将一个个抱头鼠窜 只有希特勒站出来坚定的表示必须坚守 不然就会重蹈拿破仑的覆辙 当年拿破仑不是被击溃的 是在撤退的路上因为后勤溃散的 逆境之中方显英雄本色 怎么着也是一战时期的功勋士兵 打正儿八经世界大战的时候斯大林还在摸鱼呢
【回复】回复 @不和俗亦不谋众 :确实,后来为了纪念斯大林在察里津的失败,列宁把斯大林拉进了最高权力层,还把察里津改名为斯大林格勒,就是希望斯大林能记住他的这场失败
【回复】大林子起码真的有军事常识,后来也是认识到自己的见识真的不适应现代版本就放手了[喜极而泣]
kimram:
一场危局被莫德尔给盘活了,勒热夫是整个德军东线的基石。苏军将领跟像莫德尔曼施坦因这种德国将领相比就是小学生。而对于德军将领来说顺风仗都会打,而那些能在危难中力挽狂澜的才是真正的中流砥柱。霍达廖诺克在俄罗斯电视台《60分钟》节目中评价莫德尔:不管如何看待这个敌人,终归是要尊重他。

【回复】我看慈父正面进攻,两翼迂回包抄也么错,进展也是顺利,德军完全是靠指挥官和士兵的高素质逆天改天,没有被小胡子微操带进沟里。慈父和小胡子都不相信底下军队,习惯微操插手,踏马的给我进攻进攻,不予撤退。
【回复】回复 @费费1804 :别在这胡说了,你可以去看一下解放这部电影,那是苏联时期的主旋律电影,里面的莫德尔塑造是相当正面的。而且42年以后还在指挥岗位的的哪个没干过,曼施坦因管辖区发生的甚至更残酷:焦土,屠杀战俘,妇女儿童的千人坑,古德里安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命令士兵向占领区的平民收缴粮食和衣服,隆美尔所在的北非有一支党卫军是专门执行犹太人政策的,你不知道的事多了去了。岗村宁次是一级战犯,莫德尔和其他高级将领一样都是二级战犯。
【回复】回复 @夜光杯酒 : 希特勒微操送命基本都是43年中以后的事情了。在此之前希特勒的微操从法国到苏联都相当有水平。敦刻尔克常被拉出来黑,实际去看一下当时的情况和数据,b站也有up像新雨这种在做,停止进攻合情合理。进攻基辅在战略上也没问题。除了在41年底不应该继续进攻莫斯科以外,小胡子微操都可以的。
最阴的影:
被围困长达2个月的信息素格勒终于解放了

备孕宝妈:
我看纪录片里说莫德尔抽空了南线的预备队来给勒热夫填线,等到斯大林格勒方向苏军反攻时德军侧翼危如累卵但却无兵可用。

【回复】按照国防军和东线焦土综合的说法,库尔斯克这事的确是小胡子锅得背,典型的拖延症又犯了,前几个月打库尔斯克谁赢还不好说,这也是以曼施坦因为代表的一众将领的想法,要打就早点打,结果是小胡子期望黑豹等一系列新式装备能操作一下对抗苏联,更倒霉的是苏联在欧洲的顶级间谍维特把堡垒行动摸得是一清二楚,苏联舒舒服服针对做防御那么长时间,德国好不容易憋出来的接近巴巴罗萨初期的庞大军力结果踢到铁板一块,莫德尔战争初期也是个先锋大将,说他只会防御那纯扯淡,他的第九集打的是寸步难行
【回复】你看完这个分析还看不出勒热夫对当时的德三有多重要吗?如果勒热夫崩了,加列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200万人会把东线撕碎,甚至真的会像斯大林预计的打到德国边境,后面还打个毛线!直接投吧! 就是因为勒热夫扛住了!德三还掌握着东线的主动权,也让希特勒和曼施坦因产生了妄想,去打库尔斯克!
【回复】回复 @史东薇尔在逃小葛 :开始的确是曼施坦因想打库尔斯克,毕竟来之不易的缺口不能放掉,但是拖久了他就不想打了,反倒小胡子越拖越来劲,而且库尔斯克也不至于说一开始就必输,德军的实力还是很恐怖的,就算在苏联人前线做好纵深防御的准备下,以豪赛尔党卫军第二装甲军为代表的精锐还是把苏联冲的四处冒烟,普罗霍罗夫卡也是苏联人的生死时刻,但凡先到的是德装甲师库尔斯克谁赢就真不好说了
路人管我叫啥:
莫德尔不停的呼叫援军,也算是间接害死了保卢斯

【回复】回复 @趴在云上的草 :撤退这事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一旦这么做士气什么的先不提,大量的坦克重炮物资和数以万计的伤员全得留给苏联人,而且在人家包围态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一旦突围过程中遭遇了大量伤亡就算你真出去了大概率也得去军事法庭领颗花生米。淮海战场杜聿明被围后为什么拒绝坐飞机回南京,这个道理是相通的,曼施坦因让他主动突围顶多算个建议,他自己又不管六集,当然没什么负担,就算听从了将来追责的时候保卢斯依然是第一责任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世界焦点的情况下德军必须找个背锅的,不是小胡子就只能是他保卢斯
【回复】回复 @wzb875979 :双方兵力差距太大了,不呼叫支援,德军中央集团军就崩溃了,莫德尔的第九集团军兵力还不到三十万,没有消耗那么多预备队
【回复】保卢斯要是早点撤退也不至于全军覆没,奈何太听话
历史的牢笼:
莫德尔摇人导致第六集缺人并不是致命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南方ab两个集团军群分兵,如果南方没有分兵,斯大林格勒根本守不住,勒热夫摇人也不怕;非得分兵ab两个集团军那也可以,让西线摸鱼部队调一半到东线,德三抓紧动员新兵到西线,这样也不缺人。 最可怕的就是ab分兵之后,勒热夫摇人,斯大林格勒打不动,西线在摸鱼,国内在8小时工作,那我只能说好似[星星眼]

【回复】其实往斯大林格勒方向推进只是个副产品 真正的目标是高加索 占领高加索 摧毁油田 截断苏联石油供应 和 伊朗方向的租借法案物资运输线 甚至鼓动中东反英势力 由于南部歼灭苏军有限 斯大林格勒以北完全在苏军压力之下 保卢斯值得硬挺着攻击斯大林格勒 希望减轻高加索方向推进阻力 结果硬拖了两个多月 让毛子准备好了 这也是德军为啥不向北突击 机动攻击沃罗涅日地区 跨越上千公里 从哈尔科夫打到高加索 这一战略估计又是小胡子脑洞大开的产物 不知有没人反对过
【回复】是这样的,德三根本不缺人,前线哪都缺人是因为混乱的人力系统和管理系统,这点在45年被发挥到最大
【回复】回复 @万事纷纷一笑中 :44到45年无差别征兵600多万不是动员?德三有能力动员的,只是德三的高层没有人意识到问题,苏联人跟你拼命,你还不准备一起上?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的道理都看不懂。
羲凉青233:
我在勒热夫附近被杀 在那无名的沼泽地中 第5连队的左翼 遭遇残酷的空袭 我没有听到爆炸的巨响 也未曾目睹燃烧的火光 我从悬崖坠落 无穷无尽的深渊 在世界的任何角落 直至它覆灭的一刻 你都无法寻到 我那军装上的领章与肩章 极其惨烈[灵魂出窍]

【回复】《伟大的卫国战争》收录了这诗句
亲军都尉:
说起来,大林子的每一次事关战局的决策,都是给德军的神助攻,明斯克、基辅、维亚济马—布良斯克、克赤、哈尔科夫,

【回复】回复 @逍遥堡主 :在整个大战期间,德军的兵员素质是第一,苏军直到战争结束都远远赶不上。
【回复】每一次?战争时期关于战略战役级别的决策不都是最后由大本营敲定的么?[疑惑]
【回复】回复 @逍遥堡主 :德军兵源质量要是都不行的话那苏联算什么
弘毅大师-1997:
二十九,三十九集团军一度完全被围,好在北线苏军取得了突破。然而铁路线并没有夺回来,而以目前的天气,补给有多困难也可想而知了。 这一期全场最佳应该就是莫德尔(1891-1945)了,毕竟他抓住转瞬即逝的战绩,将大批苏军反包围,也确实展现出了名将的风采,他最后在希特勒(1889-1945)自杀九天之前开枪自杀的。 斯特劳斯(1879-1973)这次被解职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吧,能避免卷入之后许多事情了。他还挺能活的,一直活到了九十四岁,寿命比赫斯(1894-1987)还长呢。他还和希特勒同名(阿道夫),不知道两人是什么关系。 克鲁格(1882-1944):只撤走一支部队解决不了问题,要撤大家一起撤! 话说这个克鲁格最后因为卷入了刺杀希特勒的阴谋,服毒自杀了。

扶苏与隰华:
勒热夫的地形确实也很抽象,山多水多还冷非常适合防守

二战 斯大林 希特勒 冬季大反攻 第一次勒热夫战役 朱可夫 莫德尔 东线战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