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被爱还是做自己

作者: Crow_H2O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3-08-26 00:57:26 浏览:48762 次

你想被爱还是做自己

鉄人momo要活到120岁:
我的理解是,原本,想被爱和爱自己是不冲突的,但我们无法一生不与他人与环境不冲突,比如在儿童期,想吃糖了,那么别人给糖在孩子看来是被爱的表现,但父母不给,孩子觉得不被爱,所以生气失望,这时有的父母不理会,还是不给直到孩子停止哭闹,又或是只有做对了他人满意的事才得到奖励,那么孩子就会把被爱与满足他人联系起来,反之爱自己,按自己的想法来可能意味着与他人冲突。于是被爱与爱自己就被割裂了。曾经没钱、依附父母、不能买糖,变成经济独立,想吃糖就可以自己买了(被爱变成自爱)。可以把金钱换成精神,曾经脆弱敏感、不断妥协于他人观点、变成精神强大了,不再被人左右,不再怀疑自我,能坦荡面对错误和失败,也是一种求被爱变成自爱,而且此时被爱与做自己就统一了。

【回复】补充:没有良好沟通的教育,比如刻板化的亚洲父母教育,亏欠教育,辱骂,贬低,严苛等等都会导致这种被爱和做自己的割裂,进而变成孩子认为我本身是不值得被爱的自我矮化,自卑心理。幸运的孩子杀出一条血路,用成绩,顺从等表现弥补我本身是不值得被爱的这个心理缺陷大坑,表面上得到了爱,但大坑一直在的,在学校还算相对纯净的环境下可以勉强撑起自我。不幸的可能都熬不过学生时代。但出了社会,面对复杂的人际,敏感自卑的性格会放大痛苦,会看到越顺从越被欺压,加之认为自己没能力所以不值得得到奖励的自卑会越来越重。表面那层爱终有一天塌陷。所以真的很感谢那些一直鼓励和表扬我的人们,还有努力活着的自己。今年目标是努力填坑,用更强的自己去回击讨厌的人一个大逼斗。
【回复】回复 @鉄人momo要活到120岁 :那是弗洛伊德的观点,阿德勒则是认为未来与过去没有必然的联系,是因为害怕和自我暗示而不去改变,不能说人生就好像一本被编撰好的书籍一样,因为过去的事情必然会影响未来的走向,这种决定论的观点怎么说都不是很好的,未来的走向还是自己选择的,也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回复】回复 @鉄人momo要活到120岁 :是的,爱自己,尊重自己,认可自己,稳步前进。
大野光:
其实做自己=爱自己,一直在努力给自己更多爱[doge]

KoraYeen:
做自己也可以被爱,不要为了被爱而改变自己,而是去爱真正爱自己的人

【回复】回复 @一只葵ovo :以前我都是最大程度拿出诚意去跟对方磨合+妥协,但事实是不论是对方还是自己,其实每个人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原来的地方做自己。所以从一开始就做自己反而是最快速的捷径hhh - 也就是说不让你做自己的人从根本上来说也没办法跟你走远(指正常社交范围内的做自己,不包括太离谱的范畴)
【回复】回复 @一只葵ovo :放弃这个人
【回复】如果发现做自己并不被对方爱,是不是意味着这个人就应该抛弃了,还是,应该适当地妥协……
AppleLeaf:
除非自己是完美的,否则一定在优化自己的路上。 大多时候并不需要我们达到完美,正常的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不能给一个沉迷赌博的人无条件的爱,但可以在家人难过或生气时为他们排解忧难,因为沉迷赌博的人也许会极大的消耗你,爱他就是不爱自己,而家人会反过来陪伴你。就像结尾所说的:“人们真诚希望对方得到最好的,同时互相负责”。做自己最重要的是探索自己,不一味迁就,并在过程中优化自己,成为一个可靠的人,成为一个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自己。

【回复】回复 @小舟不是小粥叻 :感谢 共勉[tv_调侃]
【回复】总结,做自己和被爱并不冲突,重要的是每一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一点。
【回复】说的好棒 码住了 常看常新
帮忙关一下灯:
从讨好到开始自爱,回归自我,然后被爱。但感觉被爱并不是终点,被爱其实也不该成为那么强烈的追求,成为自己才是一生的课题。

纸人c:
小时候会像视频里说的那样装得很乖,经济独立后就只在意自己的想法。小时候也会哭闹想要得到某件物品,有时候不是真的想要那个物品,只是想确认他们是爱我的,可是他们可能无法理解爱是什么东西,我也没理清爱是什么。 后来我发现他们也只是和我一样脆弱的人,他们也渴望爱,他们可能也没有得到过,在他们成长中也没有爱,我慢慢理解他们,但我不想成为他们。 至于爱自己,做自己,这个有些太困难了。虽然我努力去尝试。

【回复】回复 @G-寥寥 :同样 我现在经常发疯 以至于家里人说我脾气越来越不好了
【回复】一样一样,小时候大人眼里的乖崽,长大了直接管不了
【回复】真的很想要。但是不给,会觉得不爱。但是长大了会理解很多东西,不会在意,但是也还是很想要()[酸了]
Biubiu啊嘞:
如果不能做自己,被爱也会变成一种负担

正当花繁:
说实话,大部分时候爱都是流向将自己排在优先级的人,正因自己先不轻贱自己,与人交往时才有棱角,有边界,从容不迫而游刃有余,这样的人常常是很有魅力的

sleeping_cat_-:
说到做自己和被爱同时发生,让我想到大法官金斯伯格。 爱己和爱人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啊。只有做到爱己,才能健康地去爱与被爱。缺爱就容易依赖,不自信,轻易被人改变;缺对人的爱就会变得孤立,冷漠,不快乐。很认同那句话,如果自己完整,就不会一直去找另一块拼图,你可以不依赖任何人自成体系,当遇到时也能顺其自然地去爱,不必纠结和委屈自己。但或许这话更多在强调“成为完整的自己”,这与爱自己和做自己都是紧密挂钩的。我觉得,很多人都会希望被爱,但有时候人们害怕做自己。保持坦然的心态接受自己或许会是爱自己的第一步吧。

吞噬空气的困耶:
可是,看不清自己,做不了自己。产生的欲望难以追根溯源,分清到底是自我驱动,还是出于外界目标。看不明白自己。有点难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或者困惑于分辨情绪。

【回复】可以试着写日记或者把思考记在纸上,强化思考的能力,让自我更清晰
衔枝鸢:
点进来之前看成了你想做唉还是爱自己[笑哭]

【回复】你还好,我更离谱……我看成你想被爱还是被做,把我眼睛一下子整放大了👀
瓦尔德霍夫的湖水: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也是人生的开始。

转世星:
说被爱太糖衣炮弹了吧[脱单doge]建议换成“你想为别人活还是为自己活”更清晰

玄可儿呀:
要克服 害怕真实的自己不被接受 的恐惧很困难但不是不可能

可乐哦oO:
做自己,因为这样会被自己爱,也算被爱了[doge]

啵啵妮妮啾咪咪:
我不需要别人喜欢,我只需要做我自己 哪怕被别人讨厌我也要取悦我自己。

情感 心理 英语 爱情 心理学 人文 爱 英语学习 做自己 自身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