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德】为去世的28位院士做一个视频,看看他们具体在做什么

作者: 吟游诗人基德分类: 科学科普 发布时间: 2022-01-29 17:47:10 浏览:711491 次

【基德】为去世的28位院士做一个视频,看看他们具体在做什么

天才少年常青:
视频讲到袁隆平院士时,弹幕可能是出于只认识他,刷了全体起立。但视频里的每一位院士都是值得我们尊敬。 这是一个帮你了解这些院士的视频,是用来纪念他们的,而不是什么颁奖典礼。我认为在说到袁老时刷全体起立不太妥当。

【回复】楼主没有收钱,建议先给我打钱,无端给我扣帽子,骂完我就拉黑,可真的有意思。
【回复】回复 @天才少年常青 :说实话,我很敬佩你,我的想法也跟你一样,但我看见弹幕我也就笑一笑,毕竟人与人层次不在一个水平,你能浪费精力站出来提醒他们已经已经很好了
【回复】回复 @柳青飘 :每位院士都应当同等礼遇
遥阔湛蓝:
课代表来了[OK] 1.掌控时间的老人 王绶琯 中国射电天文学开创者 0:42 2.破岩控水之人 沈忠厚 钻头之父 1:15 3.研究大豆汤的人 程镕时 中国高分子物理尊基人 1:48 4.为国学习的数学天才 周毓麟 著名数学家 2:13 5.观星先生 周又元 天体物理学家 2:40 6. 入深海者 比肩大日 彭士禄 中国核潜艇之父 3:05 7.“威尔逊总统号”上的生物专家 沈善炯 微生物生化学家 分子遗传学家 4:16 8.瓶罐巨人 谢毓元 药物专家 4:48 9.文科比理科好的工程师 李京文 著名经济学家及工程师 5:19 10.控温大师 闵桂荣 中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 6:12 11.湿地守望者 刘兴土 地理学家 6:48 12.哥德巴赫猜想天王 王元 著名数学家 7:18 13.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著名农业科学家 8:00 14.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吴孟超院士 著名医学家 8:16 15.干法选煤之父 陈清如 中国矿物加工奠基人 9:09 16.中国岩土泰斗 黉熙龄 地基基础工程专家 9:34 17.空间观察者 姜景山 微波遥感技术主要开创者 10:09 18.海岸线护卫者 薛禹群 水文地质学家 10:29 19.用陶瓷守护中国 郭景坤 陶瓷基复合材料科带头人 10:23 20.艺术就是爆炸 郑哲敏 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 中国力学学科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1:14 21.让东风弹无虚发的平民院士 许厚泽 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 11:27 22.中国光纤之父 黄宏嘉 微波电子学家 12:52 23.长空的铸剑师 张涵信 中国计算流体力学的奠基人 13:17 24.绿色除草剂之父 李正名 农药学家 13:41 25.工地院士 叶可明 施工技术专家 14:18 26.爱唱戏的念念院士 陈念念 核材料与核燃料专家 14:52 27.反对夏娃的酷炫学者 吴新智 古人类学专家 15:37 28.根瘤菌的朋友 陈文新 土壤微生物学家 16:23 还有昨天,戴永年院士逝世了[大哭]

誓言如履薄冰:
能做一期 还在的院士的视频 不想院士走了 才有人去了解

【回复】B站就有很多院士注册的,还发了不少视频
【回复】看到“还在的”三个字我第一时间想到马伟明
【回复】真的不必,在册的院士太多了,全做做不过来。 但如果只做一部分的话,那岂不是有咒的意思了么。[藏狐][藏狐][藏狐]
求好运的响度跑分哥:
基德确实了解得不够完全,卫星的热控是防止卫星跟运载工具的相关防护装置(比如整流罩)分开之后自己因为热相关导致问题的方面,你在视频里说成了上升过程中,这个是误导。东方红一号的时代,别的国家的卫星很多不是热死就是冷死了。东方红一号一直工作到电源失效(根据能耗计算可以断定是电用完了)足以说明问题了

【回复】冷知识:卫星发射指的是运载工具成功把卫星送到预订轨道,打出想要的姿态来。[捂脸]
【回复】毕竟此次内容太多,能这么继续拓展,确实牛逼
【回复】牛人呐,先佩服一下[星星眼]
二哥z:
真的好希望基德每年都做一下这个视频,抱歉,知道这个要求很冒昧[大哭][大哭]

【回复】回复 @Vy栖然 :[笑哭]今年刚新评选了一批,人有多少你知道吗?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怀念逝者,纪念共和国之辉[奋斗]
【回复】但更希望能先更新还在的院士
【回复】回复 @看呐新的亮闪 :什么唯心主义
方常段:
我想这些事迹写到课文和科普书籍里应该比学什么“爱迪生救妈妈”“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意义的多。

【回复】回复 @晨曦黯 :从来没有看不懂,是讲故事的方法出了问题。
【回复】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已经删掉了,部编版删掉了很多之前虚假的、有争议的课文,我也赞同多放一些国之将士的内容进课文,让孩子们知道原来国家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伟人才会变得越来越辉煌!
【回复】回复 @晨曦黯 :先写着,总会懂的。懂的人不多也比没人知道要强,一步一步来吧
巧克力熔岩真好吃:
作为一个某C9在读博士,我师爷也是一位工程院院士。我每天都在为我们国家担忧,资本力捧小鲜肉,全都是赚快钱,短视频平台疯狂用算法占据你时间,毫无营养。静下心搞科研的人越来越少,真正的大佬们又抵抗不住岁月的蹉跎,希望我看到的是片面吧,还有很多很多我不知道的学者,在做着能改变世界的研究吧。

【回复】你的说法让我想起大雄的魔界大冒险,里面的满月博士被塑造成一个很厉害的人。如果他参与研究,十几年就能研究出时光机任意门,但是因为他从来发明就没用过那么长时间,所以没有耐心去做。 但是时光机任意门还是出现了,可能晚了一些,但是就是那些不是所谓的天才、大佬的人耐得住寂寞研发的。世界不会少了谁就不转了。 不然为什么说坚持、毅力、耐得住寂寞也是一项很优秀的品质?
【回复】窝工还是西交[拥抱][拥抱]
【回复】回复 @荧惑不惑Mars :哈哈哈哈众所周知C9只有两所学校哈哈哈哈哈哈
Beving:
袁隆平去世的时候,我没有太难过,只是重新再心中对袁老的伟大事迹进行了道谢。从小我就被家里人教育不要浪费粮食,我也依从着执行了几十年,我觉得,这就是对袁老最好纪念。好好的生活,做好每一件事,就是对已故者最大的安慰。

【回复】从小我家庭教育是每一粒米饭都吃干净,后来读书的时候,我在食堂偶然听到所谓同学议论我说我很穷吃不起饭,饭盒吃完和没吃一样一点不剩,那时候开始我就没什么朋友,因为我们不一样,我家住别墅,开300万豪车,我懂感恩,我受到的家庭教育比他们好,甚至他们都不能理解不浪费粮食不是基本的作为人的行为吗?今天吃不完的饭,明天煮成粥或者炒饭不可以吗?实在吃不了,热水洗过喂鸡喂狗不好吗?人和人,真的很难相互理解
【回复】非常同意!袁老逝去的那天,好多同学在朋友圈跟风转发今天要光盘,我觉得非常可笑,因为我每天都在光盘,把这当成一个习惯而非逢场作戏!
【回复】第二次为了一位不曾见面的老人哭泣,当时看见信息的时候手脚无措,想干什么又不知道要干些什么,频频拿起手机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袁老……现在回想起袁老还是难受
Leo吴清岳:
虽然可能明天就什么都不记得了,但是还是要看完。

【回复】我可能记不住他们每个人的名字和事迹,但我能记住他们为祖国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贡献!致敬!
【回复】但是对伟人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科学的向往会留在心中,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随便传播和推广,看过的人会记住,社会也会记住。
【回复】精神流传下来就好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rystelia:
十年前我就提出一个想法,希望可以在新闻传播专业设置一个硕士研究生方向,叫做:科普记者。 需要学习数学系大一大二、物理系大一大二、化学系大一的课程,选修生物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天文学、材料、建筑工程、地质学等等至少一个方向的本科专业课,以及新闻学专业的本科课程,授予文学硕士与理学硕士(或文学与工学硕士双学位)。 毕业后的工作内容就是采访各行业专家,利用自己的理工科专业透彻理解,写出报告性作品科普给大众或者改编成精彩的故事写成电影剧本等文学作品展现给大众。 这样的工作一定非常有价值。可惜人微言轻,自己又早已毕业无法学习新闻学知识,至今未能实现。

【回复】这个不属于科普记者,已经有相关研究方向叫科学传播,和您说的很类似,感兴趣的话可以持续关注之。
【回复】博物学者啊,20世纪以前挺流行的,现在由于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知识量越来越恐怖,博物学者越来越难当了。[藏狐]
【回复】国内有类似的专业。中科大科技史或者科学传播
九零后的新生:
中国为什么这么少的若贝尔,是因为这些本应是若贝尔的获得者们,在国家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将个人的荣誉奉献给了国家。他们宁愿隐姓埋名,也要让国家的尊严不受他人的侵犯。我们应该更多的歌颂他们,而不是整天去看国外的著名科学家。

【回复】回复 @哦好v撒 :有可能他怕屏蔽吧
【回复】个人感觉国家科技进步奖更是实实在在造福国民
陋居檐下獾:
虽然如基德所说,这期流量不会很好,但正因为如此,我才喜欢基德这样的up

【回复】我也觉得这种才适合基德的高冷调调。[滑稽]
【回复】发现有科学家解决了1+1=2的问题,我伸一只手可以解决5以内的加减法,也不差~[吃瓜]
黑暗不息斗争不止:
原来美国佬对我们的科技封锁这么严重,以前还觉得只有高科技产品才进行封锁,没想到...感谢院士们的付出,人名英雄永垂不朽!

【回复】毕竟当你没有掌握时,什么都是可以封锁的高科技
花成壤:
很正经的留个言,希望基德不要生气,我投了两个币,但不是给你的,而是给这28个伟人的

【回复】希望他们被更多人看到,铭记
玉虚龙宇君的小号:
基德啊,二条啊,我还想听你讲媒体市场化的危害呢,比如最近新京报的事儿,可惜我做了一期该主题的被夹了,而愿意做这个的大UP又不多!

【回复】【读作新京,触目心惊,这么多年新京报都干了什么?-哔哩哔哩】 https://b23.tv/TzUUEHs
【回复】回复 @LFance :@赛雷话金 做了一期视频
【回复】@树根龙门阵 可以看看这个up的关于新京报的那期
相关系数:
一生的拼搏不希望大家用仅天才这样的字眼概括

【回复】奈何网友没文化,除了天才也说不出其他词了
【回复】对,他们是一生拼搏的天才!
冒号木南:
我妈妈也留在了2021年,享年49岁,永远爱她[委屈]

院士 科学家 纪念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