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批判】发疯文学

作者: 自我意识_sc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11-19 21:37:20 浏览:4916 次

【意识形态批判】发疯文学

肥蛋Feidan:
我的浅层理解:通过幼态化(对孩童玩乐模式的模仿)试图找回“童真”,本质上还是一种无脑享乐

【回复】本就是种娱乐的意识形态,娱乐色彩太浓烈了,以至于基本上没人会去进行深度解读[doge]
曹老板养成记录:
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娱乐,类似于我看朋友笑了我就笑了,朋友看我笑了他也笑了,最后两个人都笑的肚子疼,但是最开始为什么笑可能都记不得了,属于比较高效的(低成本的)一种开心方法。

【回复】回复 @Am1x :你这个不叫发疯文学,你这个单纯是那个学长想要幽默但是又不够度
【回复】我记忆里有发疯文学的例子,是一个发语音说话很嘻嘻哈哈,满嘴好像都在讲笑话,但其实我一点也不想跟他开玩笑的比我大两届的毕业的校友,你说的这个可能不太算。[捂脸]
AI视频小助理:
一、发疯文学作为一种社交方式的出现和原因,以及它所表达的自恋和无力感,最后指出它是一种社交策略。 00:21 - 发疯文学属于戏精社交方式 01:16 - 发疯文学表达不满,但否定性较弱,调和性强 02:46 - 发疯文学是一种社交策略,展示不完善的自己 二、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下会选择装疯卖傻来保护自己,甚至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同时,也探讨了引导和自我表达的作用。 03:01 - 装疯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成为一种狂欢 04:17 - 他们通过引导年轻人,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05:29 - 他们通过低价出售商品,获得社交方式的收益 三、一个人通过发疯文学和搞笑游戏来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情,并希望引导其他人也一起发疯,形成社交狂欢。 06:01 - 社会职业的名望越高,报酬越少,名望代替报酬 06:18 - 职业报酬的决定因素是综合的,但不是完全实用的 07:31 - 发疯文学是一种心理状态,作者关注自身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学观察 --本内容由AI视频小助理生成,关注解锁AI助理,由@译童琪欣l 召唤发送

账号已注销:
我是孤独和戏精,我是发疯的终极版本,我是精神分裂[星星眼]

发疯文学 抽象 聊天 历史人文档案馆 社科人文分享官·第二期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