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雅的说话夹外语?

作者: 安森垚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1-16 08:25:00 浏览:1658791 次

如何优雅的说话夹外语?

飘浮的小Q:
欺负rap唱手没文化,没学会高级词[笑哭]

【回复】反过来想,这是英文歌,借的汉语高级词是不是就合理了[脱单doge]
【回复】回复 @碳基猴子丶 :还是你小子高,实在是太高了。
【回复】回复 @碳基猴子丶 :后一句就说不清楚了,缺乏主流歌手的vocal[吃瓜]又成了汉语歌借英语了,来回转换是吧
XHZzht:
你帮我ban个英雄是正常的,但是 you help me禁止 a hero就是纯纯有病了

【回复】还别说ban用汉字办来代替没有违和感,办字可作为动词,有惩处的意思,禁用也在惩处的范围之内,再加上办发音同办,用办来翻译ban太合适了
【回复】回复 @隋老三 :“搬”也很好,“你给我把这个英雄搬掉”,其实我一直认为这是汉字“搬”或者“扳”。
【回复】你选+一个英雄名+啊 没问题 你pick+一个英雄名+啊 挠餐[doge]
鸡汁小肉丸:
分析的非常有道理,建议抄送所有装逼犯强制学习。

【回复】觉得像这个衣服有一些jacket,比如说那个oversize的那个denim的jacket。 我觉得是可以off duty的model,就是在runway上面或者是off duty都可以去shift它不同的场合去穿。 这个起码能听懂
【回复】回复 @海鱼也会翻身 :确实是借用高级词汇,但是我觉得这个还是在装b
【回复】回复 @蕉翅蛋稻 :也不太高级啊……纯粹就是装13
形形的人啊:
说的好,有的时候觉得有的人夹带英语很奇怪有时候觉得不奇怪,我还以为自己是双标呢。现在有点理解了。

【回复】其实我觉得如果只是名词用英语来说还好,毕竟名词翻译过来不能表达原有的含义
【回复】回复 @HF_Core :应该说名词是一方面,主要是外来词。游戏中gank就不是名词,名词的话,咖啡。曾经也说舶来品。
【回复】回复 @深海の秋刀鱼 :一般用到 paper 的话都会想到论文
Denis馒头:
香港人说话也是一样喜欢中夹英,但人家是把很多名词或者特定动词用英文代替,如“我有个project要做”、“帮我check一下”,违和感就大大降低了,毕竟他们回归前课堂教育很多是中英双语教学甚至全英语授课。

【回复】学计算机和金融的人就是,我们老师就非要英语PPT,平常对话很正常,一交流起课程就会不自觉的加上英语,我觉得是有些专业术语的中文翻译太拗口了的原因
【回复】回复 @Cappets : 专业词汇直接用英语更便于交流,就好像属性,有feature,property,attribution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function和method都可以叫函数,但是也不太一样
【回复】陈豪:帮朕check一下[doge][doge][doge]
逸權的小豆:
你说得对,但是我的西班牙老板觉得不professional——yuglish

【回复】你也想在人挤人的早餐店里失声痛哭?
【回复】求求了去客户端打两把吧[大哭][大哭]
不配拥有名字的某博士:
以前看围城里面好像有一句话评价说话夹英语:还比不得镶金牙,至少金牙还有点用处,只好比作往牙缝里塞菜叶,除了表明自己吃的好之外毫无作用。(原话记不得了,大概是这个意思)

【回复】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回复】回复 @IQiq一起 :不愧是大师啊……
【回复】看完围城,印象最深的就是赤裸裸的真理
金坷垃阿妹你看上帝压狗:
韩国人表示,我全盘西化,就不会觉得满大街托尼 莫妮卡 骚利骚利很奇怪了

【回复】感觉韩语歌不加个英语就不会写词了[辣眼睛]
【回复】回复 @一只大n鹅ee :真的,随便看个韩语歌词都TM英文一大片[藏狐]日语歌也夹但是没它夹的这么多。。。。起码平均下来所有歌词有6成以上是英语
【回复】汉语夹英语还有一点困难,就是汉语调值高,英语调值低,如果两门语言都按自己的标准读,放在一个句子里就很违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南洋华人汉夹英时,会把英语的调子拉高,和汉语齐平,形成特有的南洋腔。
CYCLE_6:
有道理,虽然我回国一般很少中英文混用。主要也是为了锻炼一下自己语言能力。 不过作为程序员,跟同行交流,很多术语就最好用英语,表达更明确,避免歧义。而且很多用语也确实只有英文[怪我咯]

【回复】国内学计算机的也都一样,比如说Windows编程的句柄,我觉得这翻译就是依托答辩,看见了也不清楚什么意思。内核啊,系统啊这些就好,音和意都能表达。
【回复】你总不能让我说excel不用英语吧
【回复】科研人员和码农夹外语再正常不过了,人家造的东西,用人家的专业名词来表达一点毛病没有
A40x5Y39:
看日本的元素周期表就满满的日本从文化自信(底子是东亚的汉文化)到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一战前日本的外来语还是主要以从我国典籍中相近意思的词汇再进行再赋予新含义,比如雕塑,共和,民主等等,后来就慢慢开始变得成了直接封音译,读起来各种变扭

【回复】我倒是觉得也有些偷懒的想法,片假名日本年轻人比较流行,这种感觉就像现在的yyds一样
【回复】回复 @胆怯的大反派 :或者说后来的翻译者汉学的功底太差,不像最开始那些一个个都是三字经开蒙的
【回复】全是片假名鬼看得懂啊.jpg
此生不看A:
主要是因为你有文化,但是说唱歌手基本都是不读书或者读不明白书的。他们来说就是,I do的幻灯片,this赶不上日子了。。。

【回复】也不知道哪天来的风气,突然炸出一炮嘻哈说唱群体,就离谱,也不知道资本带的什么风向,国内长大的90 00后哪有什么嘻哈的环境,龙井那时候那么好又有几个人听,南征北战也不错也没见有这么大风向,现在是个什么就rap就嘻哈就飞死汰呕,太激波尬了,压根就没有那个环境,还楞搬西海岸那套,人家是讽刺,到了国内它们是骂街,简直答辩[笑哭]
【回复】回复 @橘子带导演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现在的追嘻哈,就跟二十年前追非主流一个尿性,为了装杯,“潮流穿搭”,但凡去听听流行金曲,也知道现在的所谓嘻哈都是些什么糟粕
卡瓦kAwa:
manhole,这个词初见怎么听怎么觉得不正经。

【回复】你是不是在找:glory hole
【回复】回复 @冷血剑风 :我一开始看到assassin,给我整的还以为是什么哲学词汇,你看ass♂ass♂in,多哲学[doge]
见象:
借的目的是表达本语言中没有的概念,或者更精简地表达复杂概念。借得反而比不借更啰嗦就是反例

账号已注销:
只有四大中心经文语言的直系后代语言可以相当程度上减少借词: 中文(儒-道-大乘佛教)、梵文巴利文(婆罗门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阿拉伯文(伊斯兰教)、希腊文拉丁文(基督教-希腊哲学)

【回复】还有藏文,也是借词特别少,反而通过经典对外输出,虽然说辐射面也就喜马拉雅、滇西北和蒙古地区。
【回复】回复 @吃波土压压惊吧 :语言和文字是两码事,藏文是婆罗米字母,但是这和藏语的词汇情况没什么关系。
【回复】回复 @糯糯-坐待暑假版 :藏语属于梵文巴利文体系吧,本身就是学的印度

地理 历史 日语 方言 英语 外语 文字 语文 汉字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