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说“失道⽽后德,失德⽽后仁,失仁⽽后义,失义⽽后礼”

作者: 读行人生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1-25 21:58:38 浏览:134583 次

⽼⼦道德经说“失道⽽后德,失德⽽后仁,失仁⽽后义,失义⽽后礼”

空翻鸽:
明朝那些事儿,有一句话非常好:人生一世按照自己的方式而活。这个规定道德那个制定礼仪又出一个仁义,好像不按你们制定的规矩活着人都不是了,哈哈。难道牛天生就是为了给你们耕地的么?马一出生就是为了给你们骑的吗?

【回复】好像是社会性,不加入社会就不用遵循。社会得靠这些规则维持。进入原始区域,可以像动物一样,想干啥就干啥,当然也不会有社会性的便利。 可是地球上已经没有原始区块。[doge]
【回复】这些东西就是给社会找一个最大公约数,人是社会动物,要组成社会就得有规则,无论是法律,礼仪,道德,或者普世价值观都是这东西,可以不尊礼法不信仁义,但总得有个东西讲,如果所有规矩都不守,那就失去了社会性,不再是人类而是一个被叫做人的动物
【回复】不按这个那就按自然的强者为尊,一样你要被骑被去犁地,明朝那些事看看就行了
elem_chou:
后面一段话才是重点: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礼,就是搞形式,搞表面,就比如做样子开会研究问题,或者装着在学习,假学习,假读书。 这种礼,是一种人心与人心之间的一种愚。

【回复】回复 @空翻鸽 :知行合一?知什么,行什么? 你的问题是什么? 你是搞science科学,搞理论科学,你是要解释什么现象吗? 还是你搞技术technology,你要达到什么样的pragmatical 实用的效果? 所以你的问题是什么? 所谓天才、人才、普通人、身心不全者,这不过你自己创造的词语,那么你是指什么样的天才?什么样的人才?解决什么样问题的天才?还是精通某些已有的几个学科知识,可以用得很好的人才? topic太大了,你就没说清楚话了,人的复杂性远超你的想象,像这种妄图用几个词,什么天才、人才来对人进行概括,这是一种不是天高地厚的愚蠢,或者只是某些眼界狭窄、或者没有眼界的人的胡乱的胡编乱撰的说法。 你如果说具体解决什么问题,或者某些具体在哪方面,比较具体话的时候,你就看到什么叫天才了。 如果我说拿诺贝尔奖的人,或者拿菲尔兹奖的都是普通人,那你怎么看? 而且诺贝尔菲尔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拿,你又觉得如何?
【回复】书上说:知行合一,学用相长。书上又说:空口白话,空口无凭。每个人一出生都有每个人的特质,1天才,一出生就天赋异禀,2人才,出生平平但善于学习并为己用,3普通人,出生平平不爱学习好随大流,4身心不全者,有的是先天造成的缺陷有的是后天。凡此四种特质如何跨越?
【回复】回复 @elem_chou :不是知行,本来就是一种东西,他本来就是合一的为什么还要问怎么和?他本来就是一体的嘛,你读过传习录吗?知道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吗?了解过吗?愚昧愚昧,对自己不了解的方面在那侃侃而谈。[doge][doge][doge][doge][doge][doge]
l长春i:
这其实不够严谨,这个顺序,在周朝大一统是有文献记载,诸子百家并非个人独创,而是在周朝大一统文献的基础上加以继承,老庄继承道,孔孟摘抄了仁义而已,那么马王堆帛书有批儒,就说著作是孔子之后,这恐怕没必然联系。

【回复】回覆 @拔草Fight :也不是,易中天人为,仁爱是孔孟独创,道是老庄独创,这个前提要对,才能确定批判者晚于创作者。其实周朝800年,文化上肯定是有大一统,不然孔子不会一口一个(礼乐崩坏),战乱时为了传承文化,老庄抄一些了,孔孟也抄一些,恰巧他们抄到同一问题。所以仁爱也好,道也好。并不是孔孟或者老庄独创。
【回复】这种失德而后仁的论述,写作文还行,用于考证的论据还是有点站不住脚。
【回复】我感觉也是 说明不了啥东西 而且也说不好是后人批注上去的由于过于精彩就被当成道德经的一部分了
cl团子团子:
为什么就不能是老子学识通天,看透了未来大势?而且道德经这玩意又没有孤本,谁知道前后有没有增减,就和论语也不全是孔子说的话

【回复】论语是后来人整理的,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顺便注意易教授的言辞,“孔子在老子这本书的作者之前”
【回复】老子的确批判过孔子。因为孔子过于强调仁。
【回复】回复 @墨繁樱 :因为他们本就在同一个年代 只是老子比孔子年龄大 老子批孔子过于追求仁爱 因为孔子拜访老子时阐述了自己的理念 所以老子批判孔子是有迹可循的
中华雄立宇宙间:
道是不可言说的,因此人类社会只能利用道在人类社会部分的流溢,即“德”来作为研究对象,但是想要研究、实践“德”,需要体察“仁”这个人类本质上的朴素情感,想要实现“仁”的归正,必须以实现以价值观取舍作为核心的、通过判断能实际产生社会价值的“义”来作为一个途径,而这个途径的步骤和边界可视化之后,就是礼。礼是标准,是步骤,不是最终目的。礼可以有很多种,但目的只有那么一种。脱离目的性去谈礼的设置是舍本逐末的。

【回复】道是宏观,德是具体表现和个体的完美状态,如果做不到德的话就逐步降低标准,实在不行就用礼法具体约束告诉人不要去做什么。
【回复】你好校友,说得真好哈哈
复盘_静休:
如果都是理性追求的人,那么礼是多余的。

【回复】什么是礼,礼是让所有人都开心。所以卑躬屈膝根本就不算是礼,也就称不上礼节了。礼从来没有多余过。
【回复】回复 @问个问题被骂三天 :最早的礼是为了区分阶级的,王和公的礼不一样,公和侯的礼也不一样,后面礼乐崩坏之后才逐渐将礼数普及到底层
【回复】回复 @问个问题被骂三天 :小时候过年长辈给的压岁钱刚拿到手就被我妈收走了,转手给了长辈的孩子,……我就纳闷了,就为了让我过过手瘾? 有时候觉得礼就是如此
仙卿-_-:
道德仁义礼法,上古三皇五帝,三代,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

天池大鹏:
管子开篇就在讲了,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吃瓜]

【回复】这四维守成可以,难进取!
【回复】回复 @空翻鸽 :守成就不错了还进取,现实中有几个组织能做到这样的?[喜极而泣]
【回复】回复 @空翻鸽 :对内都连基础的都无法保证,你怎么进取?
-_-影羽:
我和我老师是同一个时期的。我写的论文他可以批判我,我却很难批判他,按照易中天的逻辑,被批判者在前,所以我在我老师之前。。。二者只要可重叠的时间段,就是前者可以批判后者的呀。。

【回复】冷知识,孔子曾问道于老子,易中天这里所说的帛书道德经里对礼的看法孔子应该是知道的,但是我是这样理解的:道德经里对于人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是要让人自觉自发的去拔高和提升自己。但是到了孔子自己去实践和完善学说的时候可能发现,这个要求属实有点高了,在物质匮乏的时期人们很难真的做到,所以才提出了礼。当然,儒家也有“君子慎独,不欺暗室”这样的极高标准,而道家现流传的也有“不履邪径,不欺暗室”这样的说法。所以我认为,儒家提出的礼相对务实一些,但也确实是委曲求全的做法。各家学问其实未必真有高低,有高低的是人,比如我,我信道,自然认为道家学说高出天际,但也不妨碍我对儒家一些观点的称赞。“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无情,唯一无二。”其实各家学说也只是大道三千之一罢了。
【回复】回复 @杂技演员成虫 :“礼”这个字从何而来?大概是“周礼”吧,这些概念在孔子之前早就有了,只不过后来被儒家吸收了而已
【回复】回复 @杂技演员成虫 :也没毛病啊,礼法不分家,所以才要用法来辅助礼,而且如果单论法家,其实商鞅才是创始人,但荀子之法并非商君之法,所以可以叫礼
一名无名:
这话是批儒家,这不就是社会发展的么一般规律么?礼法礼法啊

【回复】古代批评的意思,不是批评,而是现在类似读后感的意思,批阅评价
【回复】批评本来是中性词,只不过现在多用作贬义,孔子确实没对道家作过任何评价,虽然他可能见过老子,但也不能当直接证据就是了
长沙生活好:
确实如此。礼之后是忠,再之后是信。 现在信也没有了。 所以,各种问题出来

A星空夜A:
这个我是不太信的,老子和孔子我觉得还是同一时代的人,对待历史不能这么想当然的逻辑论证吧

若墨烟柳:
周礼叫他吃了,孔子说克己复礼,也叫他吃了

【回复】回复 @人海逆潮 :自己看完整了再说话,道听途说知道点皮毛在这里扛
【回复】周礼是礼乐制,道德经的礼是个人的人品层次
【回复】那时候德还有,礼当然有
更璃籽:
这一段话,拿当今动保来举例可太合适了。我个人理解后的个人举例啊。 道,大势所向,人顺应而为。有一只流浪猫要冻死了,看着它死,有一只鸟被猫抓了,看着鸟死。 德,个体对于道的部分适应性。把流浪猫重新养回家,制止他人的喂养行为。绝育流浪猫,但同时不对鸟进行干涉,稍微偏向猫。 仁,个体对于德的偏向适应性,即喂流浪猫,不绝育,但是个体行为。 义,个体将自己的三观逼迫他人接受,谓之大义。喂猫是可以的,猫是可以散养的,猫吃鸟玩鸟是自然的。完全不顾自己已经参与和干涉到自然之中。 礼,为自己的行为,树立好的褒义的词语作为标签。是私的范畴,完全无公。

【回复】动保也分的,比如养狗的人最讨厌的是养了不训不牵绳的其他养狗人。道其实是大框架,是最大的规矩,而德是自发的完善自己,道教行法也有无德法不灵的说法。而仁可以简单理解为遇到哪个救哪个,都遇到的话偏袒弱势方,即喂猫赶鸟。义就直接降级了,礼更是降级。到礼这一步就属于:你养猫但是没管好,现在连麻雀都是保护动物,你养的猫伤了保护动物追究主人责任。亦或者养狗不牵咬了人或者被车撞了,那被咬的人和车主找你赔偿就是合情合理的。
五星大道出2:
这一段话,拿当今动保来举例可太合适了。我个人理解后的个人举例啊。 道,大势所向,人顺应而为。有一只流浪猫要冻死了,看着它死,有一只鸟被猫抓了,看着鸟死。 德,个体对于道的部分适应性。把流浪猫重新养回家,制止他人的喂养行为。绝育流浪猫,但同时不对鸟进行干涉,稍微偏向猫。 仁,个体对于德的偏向适应性,即喂流浪猫,不绝育,但是个体行为。 义,个体将自己的三观逼迫他人接受,谓之大义。喂猫是可以的,猫是可以散养的,猫吃鸟玩鸟是自然的。完全不顾自己已经参与和干涉到自然之中。 礼,为自己的行为,树立好的褒义的词语作为标签。是私的范畴,完全无公。失礼而后利,失利而后生,失生而后存。郭店老子确实和道德经不一样,内容要少的多,道德经成书是在老子之后又增加了内容。失礼而后法,失法而后情,失情后讲仁义,失仁义后讲道德,现如今人人监督别人的道德。确实如此。礼之后是忠,再之后是信。 现在信也没有了。 所以,各种问题出来礼之后是法 法之后才是利 有点偏见可不好偶

从零开始的社会生活:
我认为其实所有制度都是从易经中来的,道家思想在易经中占比较大,其他思想制度各占一部分,所以当道的那一部分已经约束不了了,就只能用其他制度去约束了[思考]

【回复】这一段话,拿当今动保来举例可太合适了。我个人理解后的个人举例啊。 道,大势所向,人顺应而为。有一只流浪猫要冻死了,看着它死,有一只鸟被猫抓了,看着鸟死。 德,个体对于道的部分适应性。把流浪猫重新养回家,制止他人的喂养行为。绝育流浪猫,但同时不对鸟进行干涉,稍微偏向猫。 仁,个体对于德的偏向适应性,即喂流浪猫,不绝育,但是个体行为。 义,个体将自己的三观逼迫他人接受,谓之大义。喂猫是可以的,猫是可以散养的,猫吃鸟玩鸟是自然的。完全不顾自己已经参与和干涉到自然之中。 礼,为自己的行为,树立好的褒义的词语作为标签。是私的范畴,完全无公。失礼而后利,失利而后生,失生而后存。郭店老子确实和道德经不一样,内容要少的多,道德经成书是在老子之后又增加了内容。失礼而后法,失法而后情,失情后讲仁义,失仁义后讲道德,现如今人人监督别人的道德。确实如此。礼之后是忠,再之后是信。 现在信也没有了。 所以,各种问题出来礼之后是法 法之后才是利 有点偏见可不好偶
珑璃:
什么都失了就讲究“孝”不是“孝”本身不对,而是只有“孝”的情况是肯定错的。[doge]

人文 易中天 百家讲坛 先秦诸子 道德经 老子 必剪创作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