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含愤量"太浓的环境

作者: 硬核的HeyMatt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4-01-21 11:13:57 浏览:71774 次

远离

LidiaPoet:
远离戾气太重的人,多和稳定平和的人合作来往。

【回复】回复 @小小爱吃肉233 :远离,直到自己足够强大能够不被影响。
【回复】和自己的亲人是这种人怎么办呢?[笑哭][笑哭]
【回复】回复 @小小爱吃肉233 :疏离,建立边界
清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在学生时代 班级里、宿舍里80%~90%的人都特别喜欢吐槽老师们 甚至有些同学骂得特别难听 虽然说确实有些老师师德和个人能力有问题 但不是所有老师都这样 说难听点感觉那些同学是不分黑白地去“大肆宣扬”某某老师怎样怎样 但事实上有些确实师德和个人能力等方面都还行 但在这种处处(教室、宿舍、卫生间、食堂、学校超市等地方)都充满戾气的情况下 未免会导致有些同学原本挺喜欢某个老师的最终在舆论的影响下渐渐讨厌这个老师甚至相关课程 虽然知道这其中确实有个体的自身问题(比如意志不坚定之类的) 但是过了这些年沉下心来想想觉得可能有人故意去散播这样的负面情绪 故意让其他同学引起反感 让其他同学厌学 从而减小竞争难度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 不喜勿喷

【回复】这是人性的趋势,我前两个月就洞察思考到我的问题。平时上班会和同事吐槽其他的人。为了和同事达成统一战线,小圈子集体共识。我吐槽他人,不仅可以解闷。还能快速建立圈子的相互共识。有一种天然的圈子优越感。 那时候我就发觉了这些事情,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消耗我精力的事情。这是在浪费生命。为什么我不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捕捉别人的优点。把他的优点为我所用。来提高我自己的价值。
【回复】是这样的,每天在这种氛围中会很烦躁(“这个学我真的一天也不想上了”、“什么xx学校”“x老师就是xx”),如果不接她们的话还会被直接孤立,但是大部分时候我是真觉得没那么严重啊[笑哭]
【回复】回复 @bili_85370679211 : 我們這邊也是。。。 只能說做好自己的事情吧,孤立就把時間更專注地花在自己身上,走獨木橋
美人公司CEO:
所以你想认真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少上网

【回复】还有不和任何人微信聊天[藏狐]
【回复】回复 @从过去和解 :那倒也不至于 有值得信任的情绪稳定的朋友还是很重要的
【回复】回复 @从过去和解 :跟好人还是可以的,我有个室友能量场非常正向,她三言两语总是不仅让我舒心还能让我找到方向,只是她很忙,关系也不算非常密切,跟她聊微信我求之不得,只怕不够多,不可能嫌少[呲牙]另一个我最好的朋友,不仅真心爱我支持我,聊天还废话少能量多,我觉得有她们算很幸运的了,如果身边有这种人我认为还是得聊,人不能憋,像我这种尤其心态一般的,真容易憋出事
流沙包id:
留言: 如何高效休息。每天高专注度的学习完之后,要如何的去高效的休息。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几个月

【回复】我也是!有的时候越累大脑皮层越兴奋越睡不着,有时候休息的时候会焦虑自己没在学习,有时候觉得自己不缺觉但就是很累!希望matt能看到!
【回复】回复 @bili_448456 : 不过具体选择什么行为来休息还是因人而异,但不论什么休息,都要满足至少三个条件 1、简单(太复杂的行为难以获得休息) 2、能够专注(当你选择一种行为来获得休息时,要保证你此时此刻全身心的投入,比如全身心的阅读闲书,全身心的散步,全身心的健身,全身心的沐浴,如果你此时的心态比较焦虑的话其实我不推荐冥想,因为冥想对心境要求很高,如果你很焦虑,冥想的时候也还是会胡思乱想,所以前期读闲书和简单的运动我是比较推荐的,能恰到好处的占用你的思维,但是又不会占用太多,防止你胡思乱想,又能恢复认知能量。你可以看到刷视频跟这个原则时相违背的,因为刷视频你接受到太多无意义信息了,你的注意力会被牵着走,你甚至不能看完一个很长的视频,因为此时的你很难专注,你只渴望刷更多的乐子视频来缓解焦虑。) 3、非成瘾性(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推荐以游戏作为休息,虽然游戏能满足简单和专注两个条件,但是游戏的成瘾性实在太强,会占据大量时间,甚至压缩了你的学习时间,这就本末倒置了。但是读闲书不会成瘾,哦对了,别读网络爽文,这个也有成瘾性,你可以读读纯文学,或者纪实文学,或者历史读物,这些不需要消耗太多的思考,当然健身也可以,健身没有很强的成瘾性。)
叁忻十三:
以前很喜欢和舍友两个人在宿舍里吐槽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问题,后来看见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还是悉达多?不记得了)写:“我希望你们任何时候也不要指摘比你们愚蠹的上司;此乃克服高傲的第一良方。”就慢慢从高傲偏激的批判里走出来,从愤坑里爬出来了,情绪稳定多了学习节奏也好起来了。

【回复】这是什么新型pua?工作能力管理能力不一定好,人情和社交当时上一定厉害。你觉得不厉害只能说领导认为你不值得尊重。这种人在体制内和国企有的是,不是你说想办法取代就能取代的,或者说基本上是无法取代的。因为目前就是这么个环境。
【回复】回复 @失恋的辣椒 :往往他能做上领导,其实是具备了一些能力,但是他在人情以及社交说话方式上面可能会去欠缺一点,但是他的工作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可能都是比较一流的,所以。说他才能做上这个管理层的一项位置,他能去做上就一定有他能做上的点 可能有时候你甚至觉得你的领导会很愚蠢,包括工作还有说话方式,但是你觉得他比你蠢,你就要去以更好的一种方式去取代掉他并不是说去作为他的下属去抱怨去上诉,抱怨上述的同时,你要去具备他身上的一些能力,管理能力
【回复】之前领导批评我的时候,虽然我对她的话并不认同。但是我只是想着双方视角跟为人处世不一样,所以才会产生一些碰撞。
若曦不是魔王:
1、网络本来就会把稀薄的厌恶、仇恨集中起来 2、某些社交平台(点名知乎)会故意把能激怒你的东西推送给你,以此来增加留存

【回复】是的,不光是这些,负面的东西就是很容易被放大,而且你会集中刷到那些相似的东西,比如,虐猫的,内耗的,等等,都是很负面的,你赶紧划走,发现下一条还是,所以决定不再登录这个app了,实际生活可能会简单很多。
【回复】回复 @小鸟一齐飞落在肩头 :还会跟微博一样,让你去关心跟你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别人的撕逼骂战,意识形态,历史
piao123123:
心理学上一般工作量超过自己精力极限的时候会出现控制不了负面情绪的情况,说白了还是太卷了,就跟疼本身我们没法控制一样即使平时脾气再好的人累的时候也没法控制负面情绪。

【回复】这才是触及到了本质。人的“含愤量”太浓多是由环境导致的 无论小环境还是大环境
【回复】确实,我连续加班三天的时候,脾气暴躁得不行[微笑]
【回复】是的,最近两个月我们的工作量太大了,还有同事打小报告,明明我们已经分身乏术了,而且,工资还降了不少,怎么保持良好的心态[委屈]
千羽蓁叶:
可是现在真的很容易生气,不管是线上网络环境还是现实中,觉得大家都很冲,二极管,不像以前一样客观理性平和

【回复】真的,打开任何一个平台,任何一个博主的评论区,几乎都在吵[笑哭]公共领域尚存的能讨论的话题在吵,兴趣圈在撕…只能跟朋友扯两句或者完全不上网了
【回复】好人谁泡在互联网,信息茧房,傻比共振
【回复】回复 @PierreWach :都是为了流量,挑动人情绪的流量钱最好赚,让人快乐的内容很难制造,让人生气的内容可太好制作了
大润发劏鱼十年:
深有感触,以前在政府机关做过合同工,合同工都坐一个大办公室,对面公务员两人一间,隔了一条走廊,合同工这边的环境真的是负能量重的很。骂人的,乱讲八卦造谣的什么都有[笑哭]不过想想,低微的工资和地位,脏活累活都是丢给合同工做,哪里来的好心情呢。我干了两年后上岸地方农信社了,认识的其它工作能力还行的合同工基本也陆续跳槽。只有那几位“愤王”还在原地…既然觉得目前的工作不好,还是努力跳出坑吧。各位共勉

六露花神水:
谢谢 道理我都懂 但是 从小就没有这种环境 莫名其妙就会挨打挨骂……

【回复】如果你没有做错,那就长大离家工作后对自己好一点就行,别有什么心理影响
Yakuopie哒呦:
我觉得这类人可能还有一些受害者思维。

【回复】回复 @ssssooodda :从人性来讲,重视自我需求是正常现象啊,但过度自我,漠视他人,甚至造成团队不利影响那就是自私。两者还是有区分的。重视他人需求大于自我需求那是讨好人格吧…..
【回复】把自己看的太高了,别人都不能说自己不好,不能做任何对自己不利的事,本质还是认知不客观的问题。
【回复】回复 @SeHelf_ :是的,如果别人都诋毁伤害你了,就不要跟着指责自己了,不要为了别人忘了自己是谁
普信男1548:
这期真的很好,告诉了我们要在良好的环境中发展,本人深有体会,上学的时候住宿舍被同学影响,工作了也被同事的负面情绪影响,到后面发展为上网看见一件小事情,都会与别人去争论,我不禁思考是什么让我变成了这样,环境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态以及一些很重要的东西,深有体会

暗影土豆丝:
少待在倒情绪垃圾的环境,少见喜欢倒情绪垃圾的人真的很重要

NichaYuSo:
生气为了满足什么目的吗?这个目的对自己有增益吗?如果都不是那干嘛要生气?[doge]

【回复】按照之前看到过的一本书来看,生气更多是因为自己的需要没有满足(很多比较负面的情绪都是因为这个),但是自己也不知道除了生气,展示自己在情感上的威慑力之外,还能做什么解决这种满足不了的情况
【回复】回复 @BESTYURIAN :被讨厌的勇气吗,生气是一种手段,为了让对方满足自己的要求
【回复】如果骂人可以让那个让你不开心的人不爽了,一定要去做,而且要快准狠。
Adalyn__-:
在我家庭里,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冲突,就能让对方把所有的怨气撒到自己身上,搞得气氛僵硬,我自身反而变的负面,自身能量消耗,其实更多上的是精神上的疲惫,我学着鼓励自己想办法自己出走这种负面环境。[笑哭]

【回复】有能力的话,尽量远离这个环境,让自己先好起来
郭向上:
把社交app删了消解90%,不管我是看和自己立场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情绪激烈永远不利于现实生活。

Olivia欧同学:
始终感恩,坚信自己是幸运儿,而不是充满 “愤”味的受害者

3年都没剪出一个vlog:
经历了昨天的含愤量+抱怨量,我还能保持相对平稳(复盘的时候觉得自己有点心累)…挺不错…虽然也可能是我太怂了?反正不想自己再挑起啥情绪冲突了…[笑哭]

【回复】不是怂啦,是你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回复】回复 @Lastmaydaytt :你的评论好暖心[爱心]
珠珠say:
虽然自己学习了很多心理学,也在做情绪管理,但真的招架不住这样的环境

心理 环境 社会 心态 效率 认知 情绪 社交 自我成长 我分享的知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