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让别人失望,是关系建立边界的开始 【武志红】

作者: 武志红讲心理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3-07-14 20:37:04 浏览:379702 次

学会让别人失望,是关系建立边界的开始 【武志红】

小清平安顺利:
个人感觉有时孩子并不是非得要染头发,非得要纹身。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强调自己的独立性。如果家长能够在很多事上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把这种独立性体现出来。孩子这种一定要做某事的行为会少些

【回复】我觉得作为孩子自己来讲都不是为了体现独立性要来做,而是他/她本来就能够行使那样的权利。只要不伤害他人,不损害健康,那家长就把心放宽一点。这一切都是孩子自己的领土,做这个选择和不做这个选择的后果都只能孩子自己承担。家长再多的干预都是副作用。
【回复】谈不上征求了,也是一种接纳、认可和尊重我的人格,亲密的人做不到,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
【回复】就好像很多孩子选择不吃最后一口饭、选择熬夜不睡觉,因为在家长的口中从来是应该把所有的饭都吃干净,从来都应该早早的睡觉,孩子也都清楚本应如此,但是家长说教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意愿,很多孩子几乎没有自己选择的空间,而长大之后,最后的每一口饭,还有每一次在家长的催促下熬过的夜,都是对于独立主权的宣告
曲知易:
我觉得很多时候父母不是没意识到需要缝隙,而是根本不想出现缝隙。很多父母总说孩子还小什么都不会离不开自己,其实我所见大部分是父母离不开孩子,孩子一旦有上大学之类离开父母的机会,立马什么都会了,但留在父母身边的话,他们什么都不会让他做,一边包揽一切,一边判定是孩子没能力,借此创造“孩子必须留在我身边才能生存”的借口,以此来和孩子持续绑定,不肯出让任何一丝缝隙,把孩子完全看作自己的一部分

【回复】我姐就是这种被绑住的,她上班的地方离家距离远还塞车,但是在上班的地方那边租房其实很便宜,但是我妈咬死不放她,还硬是说在家才是最好的,我姐她就是喜欢在家吃她做的饭。可是我姐宁可在外面住也不要每天五点半起床开车上班,晚上八九点才能到家吃完饭,那顿饭能怎样啊,抵得过这种无法休息的疲惫感吗?只是我妈疯狂想要捆住她罢了(为什么不那么捆着我呢?因为我自我,跟她合不来,呆久了就看我不顺眼要骂我,坏就坏在我姐比起在意自己更在意身边的人,所以她狠不下心去打开那条缝隙,我觉得她很可怜,她从小到大都和我妈一间房睡觉,我因为睡相差小学就被赶去另一间房自己睡觉了[喜极而泣]加上我从小就挺懒的,我妈特别看不惯我,所以就这么挣扎着分了出来,但我姐就没这个运气了,她的s倾向让她更少探究自己的内心感受,而她泛滥的fe让她狠不下心拒绝我妈对她的不合理期待,从小到大都是那个别人家的女儿,她出去读大学的时候应该是她最自由的一段时光了)
【回复】陷入“没有我他怎么在社会上生存?”的自我感动,一边把孩子拖成妈宝,一边抱怨孩子不够优秀独立。
【回复】是的,父母老觉得孩子啥都不会,大包大揽。我婆婆不和我们同住的时候我老公会主动做家务,又自律健身。婆婆一来,我老公就变成小孩了,她不仅觉得我老公啥都干不好,她也觉得我啥都干不好
龙_Hermes:
感觉如果控制欲很强,要小孩要慎重,看自己能不能忍受失控

【回复】回复 @我是专业的舞蹈班出身 :就是觉得自己的小孩才好控制,别人都有反抗能力,小孩却是自己一手带大的,从小就在对小孩进行pua精神阉割,一次次灭杀他的反抗能力,他们就希望自己的小孩是个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才好,一直被自己操控的傀儡。可怜可悲又可怕[热]
【回复】猜猜这些家长明明控制欲很强为什么还要小孩呢[吃瓜]
【回复】回复 @乔夕宥敲稀有 :因为他们的魂被吸走了,所以生个孩子把生命力吸回来。看似是一代代生命传承,实则是一代代吸血鬼初拥
__悠云:
我的建议是生小孩能不能考证啊,为什么这年头当父母不需要考证就很奇怪,不把孩子当人的情况太普遍了。要么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当做某种附属物,要么完全置之不理,跟小孩说话真的好累没耐心。真的把孩子当一个人去看待交流,去沟通,鼓励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和孩子建立情感链接减少矛盾冲突寻找共情的家长太少太少了。

【回复】回复 @我一定上岸鸭- :是了,这么考验认知水平,经济能力,沟通技巧,体力,几乎考验你全方位能力的长期项目,配这么低的门槛,想生就生,图个新鲜劲也可以生,这不是闹么
【回复】为人父母是世上最难的职业,又是门槛最低的职业。绝大多数父母生孩子都是为了自己…
【回复】生孩子的门槛太低了,几乎为零[灵魂出窍]
赖皮熊089:
面对控制欲爆棚的家长,更多的注意力最好还是放在美好的事物上,而忽视家长的声音。但这个话说说容易,这背后需要有一种接受关系丧失的悲伤,和按自己意志执行的勇气,以及为自己的人生承担责任的智慧。他真的需要给自己耐心

【回复】回复 @BUG-BUG--本霸 :不是控制情绪,该生气生气。只是别让这情绪占据你,比如父母都走了,还一直在幻想,导致自己气一天。话说控制情绪,情绪稳定这种东西挺害人的,我是不是应该出一期视频聊聊[芮小凸小凹_呵呵]
【回复】话是这么说,道理其实也都懂,但是有这种情况在,很难真正的,冷静地控制情绪。
【回复】回复 @赖皮熊089 :聊一聊吧,我母亲控制欲非常强,我快撑不住要爆发了[藏狐]
易筱月:
和女儿拉开距离是从初二开始的,发现自己非常容易被激怒,不断自我反思,是我对女儿的控制欲太强,从而没有把她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也就没有给到应有的尊重。 高三的三年,学习的压力,孩子有几次情绪上的崩溃,幸好,我没有阻止也没有指责,而是让她发泄出来,让她知道有情绪并发泄是正常的,等过去后,会跟她平静的探讨一下这次情绪的波动,当然是在她愿意的情况下,并让她知道,妈妈爱她,无论学习的结果如何,可能有时心急会表述上词不达意,并请她原谅。 高考三天,也是全程陪同,会说自己没考好,会说自己紧张,会说不想再看书,会说都好难,一会儿又说自己很有信心,会努力,不管孩子说什么,你陪着,听着,给她需要的就行,不要指责,不要说理。 高考结束,说要染发,爸爸跟她说染发有哪些不好,我没有,而是问她去哪里染,染什么颜色,染完了给我发个照片。早前,我跟她说过,妈妈有三年没染发烫发了,现在的头发一点不开叉,又黑又亮,事实在这里。但我不会阻止,妈妈年轻时也认为染发可以提升自己的形象,女儿也可以这样去尝试。 然后,她有朋友了,也跟我谈过这个男孩及他的家长,我同样不做评论,告诉她亲密时做好该做的,她说自己早就懂了。 孩子,不可能永远是孩子,要放手让她们自己去经历,我就告诉她,保护好自己,不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事,健康快乐就行。很多事,交给社会交给世界吧。

【回复】太赞了,真是一位开明的家长。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就是一个陪伴者而不是主导者,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尽快走向独立和成熟,而不是活在父母的羽翼下,成为一名巨婴!
【回复】看哭了,因为我从没有拥有过如此开明的家长,所以我会羡慕别人有~
塔塔小塔:
父母很多时候爱的是自己脑海里抽象的,完美的孩子。而不是具体的,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一旦具体的孩子,偏离了呢个完美的形象,不符合预期,父母就会入手干预,去“调整”。一般就是说“我觉得你不应该这样,应该xxx”。三维世界孩子形象偏离的太远了,就会是“不如没生你”“养你不如养条狗” 本质上就是因为父母爱的抽象的孩子,而不是具体的,活生生的。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爱的脑海里“完美的,听话的乖孩子”,不是呢个不完美的,有缺点的孩子。 父母很难做到接纳你的一切,某种意义上,真正能无条件爱你,包容你,接纳你的,只能是你自己。但人总是会想在别人呢得到这份爱,去找父母,去谈恋爱,去干各种事情,最后发现根本都得不到。

【回复】我父母都是跟别人说我名校毕业事业有成善良勇敢有责任心[妙啊]我无数次怀疑他们是不是有另一个孩子我不知道的。
【回复】因为他们曾经被这样对待 内心成长是少有人走的路
【回复】现在越来越感到走到最后只有你自己在陪着你自己,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一辈子在一起
根性野猫:
很多父母其实没有独立人格,所以会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并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于是就导致了亲子关系的极度不平衡

【回复】不是的,他们想用“漂亮的”孩子来填补自己的缺憾。
【回复】回复 @壹梦浮生y :就是他们自己人格不完整,缺失,其实是一个意思
【回复】额,这他妈不是负责人好吧
LZhCherry19:
武老师说到的重男轻女家庭中女孩反而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我还是深有体会的。我爸妈从小在学习上等方面都不管我的,长大后看到很多人特别是看到女孩抱怨父母在学习方面对自己管束得很严甚至是窒息的地步时,我不理解这种感觉。从小读书学习就是我自由发挥的空间,我很享受读书学习的那种感觉。有时候觉得,还得“多谢”父母的不重视,才有我爱上学习并且成绩一直尚算不错吧。

【回复】应该说,是重男轻女,但是又不是传统的那种剥削女儿,吸女儿血续给自己儿子的那种重男轻女的家庭,我感觉我的家庭也是类似于这种家庭,我有个堂姐,很优秀很优秀的那种,就是从小到大一直第一的那种优秀,小时候我爸妈也给我寄予厚望,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有很认真的教导我学习,但是那时我真是无心学习的那种烂,反倒后面父母不管我了(估计教我学习是真的费命吧),我反而突然对学习感兴趣,好好学习,成绩也可以了,也顺利读了大学(无论男女只要考上就给读)[笑哭]。不过,我还是接受不了我们这边房产给儿子,养老靠女儿,姐姐要给弟弟买房的模式,因为我也想要房子,所以在抗争中[OK]
【回复】回复 @天耀冰皇 :一定要抗争到底啊,不做伏地魔!
【回复】唉,我是压根没被关管过。几岁开始做家务,自己照顾自己。读书学习都是自己搞定,导致我对家没啥概念……家里连我的房间都没…
casste88:
大多数人是在没有活明白自己的情况下做父母的,带着各式各样的人生问题进入一个如此重要的角色,然后使孩子也重复自己的问题

【回复】对的对的,就是这样的,一代一代的重复,代际遗传,不断的恶循环下去,直到有人意识到了,打破这个循环
【回复】真的建议自己没有搞明白自己的时候别再把一个生命带入混乱了。。。
【回复】回复 @回眸萝卜丝 :确实是这样的,必须从自己这里打破这种循环,但是这需要足够的勇气,还有智慧
--飘渺孤鸿影--:
对此深有感触:微信换个头像父亲吵半天;到同学家不能呆整晚;外出游玩两小时一个电话。时常分不清生活到底是不是自己的,想个傀儡一般被父亲操控。今天终于醒悟了:挣脱束缚的唯一方式便是抗争。

【回复】其实是你父亲潜意识不希望你长大,想以此证明你还是孩子 ,需要他的指导。因为你长大了就意味着他老了,他也有分离焦虑,你长大了就意味着要离开他。这是心理学的解释,不一定是控制。
【回复】回复 @荒野彼岸花 :说的好听是你说的这样,不好听就有点变态了,怎么不是控制了就是控制
石平米:
一个家庭抗风险能力低,当父母的就很怕孩子出格找事,因为他们没能力替孩子兜底。就会出现这种,什么都要约束,害怕孩子出意外,找麻烦。。物质决定意识

【回复】每次听到“我生你养你 给你吃的喝的用的 用本事你别花我钱”这样的话我很崩溃。现在成年了还好,但小时候尚未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听到这句话,真的会陷入深深地恐慌之中
【回复】我觉得反而相反 物质条件好 父母开始变得格外在意精神绑定 就比如我父母就想着即使我不赚钱也要跟他们离得近黏在一起 而我男朋友就被允许出去发展事业 毕竟家里没有好的物质条件只能靠他
雪夜的烛影:
这种认知偏差实际是挺恐怖的,就是很窒息。很多时候,特别是中国式的家庭对于这种距离把控完全没有,所以也会经常出现所谓的七大姑八大姨过年催婚这种事情,说白了就是没有距离感。 父母对于我们的好,也仅限于他们所认为的好而已,可是他们不清楚自己剥夺了什么,以及曾经自己在小时候被剥夺了什么。说到底,他们根本都不懂,也不想去懂,承认自己错误怕不是对他们本身精神状态稳定的震荡。他们有错吗?有,他们可能是加害者,但同时也是上个时代问题的受害者。 我曾经在别的评论区说过一个问题,不同时代人们对于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是有偏差的。父母辈所处的环境直接决定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思路。但问题在于他们的思路如果用于我们这个年代问题的处理往往会有偏差(而且是很大偏差),就像我说过他们不懂他们剥夺了我们的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被剥夺了什么? 我不是说逼迫各位去理解,因为我们也理解不了。除非我们经历过他们所经历过的,否则可能很难透彻理解,但我比较同意武老师的思路,坚决但不含敌意。但往往实话,不将矛盾弄大很难引发他们注意,因为很多时候父母不仅仅是对于你感受的掠夺,而且还顺带忽略你的情绪,就像小时候你们感觉很难受,然后给父母说,说完他们不当事一样,这样也是一种情绪的忽略。

【回复】是这样………时代的影响太大了。他们自己都没有感觉自己拥有过的东西,怎么可能允许下一代人拥有。除非承认自己丧失过,但那样的承认是很痛的。
【回复】落后的意识控制几十年后的先进意识
【回复】回复 @众妙之门八 :首先,孩子和母亲的做法肯定都有不可取之处,但人际交往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对错,立场认知不同,感受也不同。但我认为矛盾的根源还是在于母亲没有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其次,父母是孩子天然的引路人,但也仅仅只能起引导作用而已。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应该让孩子意识到他做所有的选择,后果只能由他自己一个人承担。父母是否是在为孩子好,更应该从孩子角度出发。楼主说不能让母亲放弃自己的认知实在不能赞同,当母亲的认知明显落后于时代,学习和理解更先进的认知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更没有孩子就要迎合父母认知这种说法,这是道德绑架。再然后,楼主认为想让家庭和谐就能找到家庭和谐的理由,难道不是唯心主义的自我欺骗吗?认知差异的问题客观存在,只能不断磨合。双方一味的忍让只会让大家的生活都不能幸福,“表面的和谐”有可能酿成更惨烈的后果。从这一层面看,矛盾冲突的爆发并不全是坏事。最后,当下的文化确实更偏向于个人主义,传统的家庭观念逐渐式微,但这也是年轻人们为了追求幸福的自由选择,若是家庭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幸福与温暖,谁又愿意选择一个人生活呢?现实生活中要找到一个幸福和谐家庭还是很困难的。
百合的下午茶:
同样的故事三年前主角是我和女儿。当时我也是转不过弯内心不能接受的,但当看到女儿很认真坚定,我看到一个具有独立思想及自我意思的个体,我明白我应该尊重她的选择。高考结束仿佛一个生命成长的分水岭,开始了染发,打耳洞,穿帅气的衣服,我尊重她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探索自己。三年后的她身心还较健康,并没有成长为当初父母担心的“另类”。

【回复】我大学毕业了他们都不肯放过还要死死控制。我想明白了,他们决定生我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算计怎么“使用”我了。
【回复】多看几遍老师的视频,和父母比你的优势就是通过学习明白了里面的人性本质,请勇敢做自己。
Mars0325:
昨晚爆发了我与女儿关于她学习方面的争吵,今天看武老师的“缝隙”说法,感触很深,还是要不断学习,尊重孩子的感知

【回复】我已经结婚成家,我妈说她想带谁来我家就带谁。我一直都是拒绝。带别人来,你也别来。她连楼下陌生人都能带到家里玩。无语。
【回复】好难过,我妈妈永远不会看这样的视频。
【回复】好妈妈啊[支持][支持][支持]
左手雨人:
我今年32岁,和父母因为一些原因共同居住了几个月,我有一条去年买的裙子,因为变胖了今年再穿有些紧,我母亲看到后:给你拿裁缝店里改肥一点。我:不用改,没有感...

勇敢田园喵:
看了老师的视频,我真的更加坚定我要考研学心理学,我要自救,顺便去救那些和我一样的人

【回复】无恶意小小提示,去知网看圈关于心理学论文,仔细了解下心理学就业方向,作出的决定会比较理性。如果为了自救,文学的力量也很强大,比如我前几天刚看了史铁生,那个直击心灵的感觉,不是心理学的理论能给我的。
【回复】把自己放在拯救者的位置上是做心理咨询师的大忌。学习心理学可以成长自己。如果立志拯救他人,那就是给自己戴上了枷锁。
【回复】当兴趣就好,不必当做职业,真的,而且从现实层面看,心理学就业情况非常不好
坐在台下看:
咱的文化就是没有缝隙。绝大多数父母觉得孩子是他们的私有财产,有权做一切他们想做的。所以很早就决定不生,因为个体抗衡不了大环境的影响,又没能力让孩子成为他/她自己。

【回复】妻子是丈夫的财产,小孩是父母财产。根本不是人
勇敢田园喵:
我之前就咨询过过,我母亲为什么控制欲这么强,那个咨询师说,我是她全部价值的体现

【回复】回复 @大橘猫吃橘子 :也不是,她只是单纯被惯坏了,她要一直当小公主
【回复】她已经认定她自己没有任何价值了
天纵奇柴:
我女儿高考完就去染了蓝发,我觉得很酷很好看。我也想染,可惜年纪大了,确实不适合。

【回复】您染了一样也会很酷[呲牙]
【回复】我妈妈是一个很潮流的人,但是我小时候不太懂,她是我们区里第一批染头发的,可惜那时候比较闭塞,我无法理解她的美丽,只告诉他觉得黑色更好看,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染过,我还为此沾沾自喜。现在很后悔,要是她能多体验一些这样的快乐就好了。现在她已经走了快十年,我特别希望身边年龄稍大一些的女性可以更加自由一些,染染头发真的没关系,如果她还在我一定鼓励她干各种各样想干的事情。就像楼上说的,你染蓝色头发也一定很酷![高田熊和高田狗_冲呀]
【回复】染了也好看的,我之前坐公交,路过看到一个奶奶级别的,她穿一件红色长风衣,皮面的,头发也是染的酒红色,随意的挽起来,但是两边掉下来两溜是灰色偏白的,我和朋友齐齐哇噢,好酷!车上的人都不断转头看,眼神和我两一样。主要那个奶奶眼神有股清冷感,站公交站,望着远方,有种电影既视感,我感觉我这辈子都达不到[喜极而泣]但就是很向往她的人生[鼓掌]

说说心理话 心理 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 亲密关系 关系 原生家庭 边界感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