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主埋头苦肝两周半,万字研报全面解析!一次性读懂氢能源产业的现状与未来【深度报告】

作者: 投研部杨摸鱼分类: 财经商业 发布时间: 2023-08-04 22:00:00 浏览:351158 次

up主埋头苦肝两周半,万字研报全面解析!一次性读懂氢能源产业的现状与未来【深度报告】

小妮哆哆:
我大学能源专业的老师讲过,电是高级的能源,适用性广,电从生产到运输,费劲千辛万苦来到你面前,要匹配高级的通用的能耗单元,才是资源配置的最优解。比如家电,工业设备,车辆。 而氢能源,是低级的,适用性低,没几个能耗单元用这玩意,然后你还想大规模生产出来,占用大量生产资源,去匹配高级的能耗单元,哪怕强制推广开了,社会的资源配置也不合理,存在大量浪费。

【回复】懂的都懂,哪哪都是问题,技术和现实困难巨大。也就让企业捞捞补贴,其他都不现实。都有成熟的电动车产业链了,谁还买氢能源汽车当大怨种。[吃瓜]
【回复】你知道的信息落后了!氢能源制备,国家上半年已经达成规模化生产,实行西部制备,东部消费,电能,氢能,核能,全面发展战略,避免被锂矿卡脖子,我国现在氢能是做成瓶装,有安全阀,像电池一样安装在车上,氢能制备是在西部广阔的太阳能发电站,并不需要烧煤和水电,能带动我国太阳能产业内销和发展,干净又卫生,适用范围远超日本氢能,
【回复】当前可再生能源比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产生的电能因为具有波动性,很难并网消纳,存在大量的弃光弃电,氢能不仅仅是一种能源,更重要的是一种储能手段,以后可再生能源成规模以后,你指望啥去存储这些电能,电池吗?电池存储的电能十分有限而且存在自放电现象
棒槌大师兄:
学化工和静置设备的,没有调研过,第一反应氢能源的两大问题,第一:氢从何来?目前化工产氢的路不行,量不够,污染也大。第一,储存是大问题,每个汽车拉个压力容器,就是炸弹满路跑,太危险了。

【回复】回复 @投研部杨摸鱼 :为什么不直接电池储能?电转氢再转为电是不是脱裤子放屁?
【回复】#英国大龙虾 太弱了,不敢正面回复,骂完人就拉黑。3条我一起回。高压电用的是已有的电网设施,成本跟新建一整套覆盖全国的加氢站网点相比,那个更省钱够明显了吧,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不知道你为什么看不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氢能源没起来的原因之一,初期投入太大,风险太高。至于电转氢,氢转电的能量损失,你可以自己去查,网上是有公开资料的。至于氢的的压缩和冷却所耗费的能源,这里我就先不提了。至于你说的四川缺点,这个例子就很有意思了,加入电网是公路,电是司机,四川缺司机是因为路的问题?不应该是司机不够的问题?最后你是幼稚的人身攻击,这并不能体现出你说的有多对,只能说你讲不出道理,只能撒泼了。这种科学性强的视频,建议你发文之前查查资料,不然容易露怯。
【回复】回复 @xrtime :反驳别人之前,先把视频看完并理解
蜡笔小旧1981:
冷知识,氢能源汽车也是需要电池的。氢电池相当于增程发动机,给电池充电。

【回复】回复 @SuperL- :氢脆。金属喷嘴坏的特别快。宝马做过直接发动机用氢。故障率太高了。
【回复】需要电池是因为氢燃料电池车目前都无办法解决的一个缺点——瞬时加速,加速慢导致超车就会有麻烦,所以只能准备一个小电池辅助给予爆发力[嗑瓜子]
【回复】回复 @SuperL- : 直接用作燃烧的话,效率很低,还有一堆的新问题。
侃侃风筝鱼:
主要问题还是储存,常温常压太重要了

【回复】回复 @一念花落l :然后本来原子质量1的氢需要用24的镁带着,质量密度直接下降二十多倍?[吃瓜]
【回复】回复 @一念花落l :有没有可能我加个碳运天然气效率更高[吃瓜]
【回复】储存不重要,基本解决,配套 安全和催化剂这三样才是致命伤,铂族金属整个地球都没多少,配套跟电完全比不了,安全就不用多说了,未来这个170出事也就他自己,如果是氢能源,周围车,嗯……[笑哭]
dodoplay:
氢气在化工里面是爆炸极限范围非常大的气体,而且无色无味,氢能源汽车大范围推广,氢气的储存,汽车内氢气管路的安全,都是问题。氢一定不是合适常规交通工具的能源来源

【回复】低温高压,基本卡死不适用人类生活区使用!!
【回复】回复 @LEON_XXX :也是,你们等100年再来吹氢能源吧。
【回复】回复 @LEON_XXX :是啊,百年,的有足够的技术支持,至少近十年是难有足够兼具经济性和实用性
bili_84050885554:
作为业内人士,看了下评论。还算不错,比抖X理性多了。氢能很好,但是注定无法成为能源支柱。电能是超脱所有化学能源的高级能源。研究能源转化和能源储存的意义更大。

【回复】实际上氢能源也是储能技术,最终利用的是电能,锂电池的上限摆在那,如果电池技术突破大那就没氢能什么事了
【回复】现在不也是利用氢气发电吗?最终依然是电能啊
【回复】氢能源要普及得整体能源都自由才行,核聚变出来了或许氢能才有机会大行其道
七年岁月-:
看了up主内容,氢能源普及有点难,安全问题可比锂电大多了;锂矿用尽只是骗局,就像石油一样,应该说便宜的锂矿耗尽;现在钠离子电池啥样了?未来能源电池是什么,还真不一定

【回复】一、所谓的矿也是看工业价值的,或者简单说是否有开采利润的,如果未来的锂价格因需求而暴涨,目前品味很低的锂矿或者不能称为锂矿的矿就能开采利用了。 举个简单例子,在南宁周边的石英砂矿里就有黄金,只是品味太低了,都不到1克/吨,没有工业开采价值,谁也没把它当金矿,里面的金等于没有一样,不能利用上嘛。 假设,假设啊,金价突然暴涨十倍,哪些石英砂矿就是金矿了,有开采利润了,里面的金就算金了。 大自然中的锂也是同理。 二、同理,假设锂价暴涨,废电池里面的锂就有回收价值了,这块的锂能循环利用了。
【回复】回复 @简体猫 : 储能也不如抽水到高处蓄水更好,直接用风电什么的抽水,利用现有的水坝发电,成本和安全,能量利用率方面优势都是明显的
【回复】所以氢更适合作为储能存在,没必要强行铺到终端去和锂电竞争,未来氢燃料电池技术完全成熟倒是有可能,但最近十年估计都很难。电作为中间态能源存储还是有点麻烦,大规模电池储能安全性还是差点,用氢刚好可以弥补中间环节,储存的氢无论用于发电还是工业生产都是可以的
VolleyNoMark:
10:00-10:04小改进:液态储氢的低温环境是-252℃(20K)左右

【回复】没考虑压力吧,常压低温储氢成本太高
【回复】回复 @费里巴斯托 : 嗯。。。感觉咱俩说的不是一回事
【回复】哈哈哈,口误,没有说零下
哔薜荔:
有没有一种可能?电流也是可以压缩的。将压缩后的电流存储在一个类似煤气罐的罐子中。在专业的更换站进行更换?[星星眼]

【回复】没超导这玩意就不现实[笑哭]
【回复】回复 @投研部杨摸鱼 :氢只是可再生能源的转化之后的存储模式之一。感觉大家没有一个重要的认识:氢只是一种储能方式,可再生能源可以转化为电能(化学能),或者进一步用来电解水产氢,或者再进一步用氢气去生产碳氢燃料,或者再将氢气耦合到高排放需氢的行业。不是为了用氢而用氢,煤炭和石油来的氢也会带来很多碳排放。在我的视角里,氢能用到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用到交通运输实在感觉有点遥远?短途交通运输,来自可再生电的锂电足够,长途高负重难以decarbonize的可以用低碳汽柴油(即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的氢+二氧化碳,或者逆水煤气拿一氧化碳走费托,或者生物质废弃塑料直接转化或者先气化走费托….)另外氢,还可以耦合到氨气和甲醇合成,炼钢这种高碳排放的过程。而且氨气也可以作为氢气的运输方式。用氢能的目的是为整个世界decarbonization,想看到up主提供一个更广的视角。
【回复】你说的是思密达的常温超导
半人马三体:
不久前看到财经报道,山西吕梁地区,把加氢终端价格打到了20多元/kg,用的是当地的焦煤尾气来制氢,制氢成本是11元/kg左右,焦煤尾气制出来的氢用来给运煤的氢燃料重卡使用。形成了一个小区域闭环循环。现在还缺的是氢燃料电池发电组模块的成本没有规模效应,未能及时摊销下来。

【回复】回复 @狂龙7 :……现在用的基本都是副产氢,不懂可以别胡说
【回复】那一定是假的,工业制氢杂质非常多,不能直接用于燃料电池。而氢提存成本比电解制氢还要高,所以工业副产品氢一直都不能用于氢燃料汽车。
【回复】回复 @狂龙7 :氯碱副产和PDH的氢供车用我都见很多了,我就是干这一行的,你没必要嘴巴这么脏
AI视频小助理:
一、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和锂电池的应用,分析了氢能源的未来前景和优势,指出氢能源可能是人类的终极能源。 00:01 - 氢能源战略: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政策发展 01:03 - 氢能源应用:化学反应和能源生成水 02:45 - 氢能源:可能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2021年列为未来产业之一 二、氢能源的发展前景和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现状,重点分析了新能源车的成本问题和燃料电池的昂贵成本。同时,作者通过具体场景来帮助读者理解行业现状和痛点。 03:03 - 氢能源是未来能源,需抢占能源高地 03:27 - 研报列举产业链各个环节现状和发展趋势 04:55 - 新能源车成本高居不下,燃料电池太贵 三、氢能源车的关键材料和设备成本,以及储氢瓶的发展方向、容量问题和成本问题,同时也提到了新能源产业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 06:02 - 氢能源车的40%成本在燃料电池系统,含铂催化剂占大头。 06:54 - 国内加氢站的加速能力低于70兆帕,导致储氢瓶容量不足,续航减少。 08:39 - 偌大的一个城市只有两个加氢站,车子的续航只有300km,新能源车面临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 四、新能源车发展受阻,储运难题制约了建设。液态储氢技术难度高,铺设管道成本高。安全问题需要重视,运输距离越远成本越高。 09:04 - 氢能源储运方式存在难题,阻碍设施建设 09:34 - 运输距离过长会导致成本上升,阻碍新能源在全国推广 10:41 - 储氢瓶内压力过低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影响新能源汽车使用 五、新能源产业链的现状,包括加氢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燃料成本高、技术问题、成本问题等。同时,也探讨了新能源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12:04 - 加氢过程需要注意压力和温度监控,全程监控氢气泄露情况 12:49 - 氢能源应用在客车和重卡领域,因为运输距离固定,更易于规划运营 14:31 - 产业链需要寻找降本路径,通过硬件设计和软件规则来防范风险 --本内容基于视频内容由模型生成,仅供参考,由@小韭采 召唤发送

【回复】终极能源是核聚变!氢归根结底仍然是化学能,清洁不假,但效费比太差。
【回复】回复 @wangkai7208 :是可控核聚变
【回复】破坏力你们是一点不提啊
mimomabu:
在藏区待了几年了,越来越感觉氢能未来的解决方案的关键一环在藏区,地广人稀,日光资源超丰富,发电还有补贴,藏区制氢,运出后全国各地都能用,关键是随着西部开发进程和乡村振兴,藏区的规模化物流成本只会越来越低[星星眼]

【回复】回复 @鱼松打鼓 :电能储备吗?氢相当于把必须浪费的电转化成储备能源
【回复】大聪明来了,制氢运出,特高压用来干嘛呢?
【回复】把氢运出去那点成本都候重新在输入地制两三次氢了[笑哭]
HachimiRadetzky:
氢是储能技术,而非能源技术。制氢还得来源于太阳能,风能才好。因为它能把不稳定的电,变成稳定的能源,然后在输送到汽车上去使用。如果这条路径走通,比柴油不好说,但肯定比锂电池效率要高。 但在我看来,我国选择氢能,不见得是梭哈氢能的未来。更有可能是饱和式研发。任何可能代表未来的方向都不放过。

【回复】我国啥时候梭哈过,可控核聚变都有多种方法,四代堆都是几种方案并行的[笑哭]梭哈那是小国玩的
【回复】是的,不稳定的风光电能以及夜间多余的电能用于制氢
瓜瓜大爷123:
如果世界上现在只有燃油车,氢能源车这个科技可能值得点。因为那些成本虽然高,但也没有什么是技术和规模上去了之后降不下来的。 但现在问题在于,已经有了单位距离比汽油车便宜一个数量级的电动车了。而且这个便宜一个数量级是现在的状态,未来新能源完全铺开,电能成本再降低一个数量级,完全可能。油价是不可能再便宜很多的。 要知道1955年,四个25瓦的电灯泡的电费,等于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生活费。换算一下价格,今天的电费和70年前比,降了也许100倍不止。

永远的小菊胖:
把风光发电直接电网送给用户用,损耗只有5%,能源转化率90%。 我把风光发电电解制氢在燃料电池发电用,能量转化率目前只有20%,以后技术进步,受氢氧反应放热影响,转化率也不会超过50%。 而且来源都是风光,同样清洁。 氢能拿什么来比?马斯克看的还是清楚的。

【回复】主要是风能光能发电具有不稳定这一特点,有时候会多余有时候会不足,所以要用电池,轻能源,蓄水电站等方式将过剩的产能存储起来提供给发电量不足用电量高的时候使用,这些电不用也会浪费,损失点存储起来也不亏。
【回复】回复 @bili_96746297694 :不管是储氢还是制氢还是氢气没一个可以说成熟的
【回复】氢就算作为储能,现在也是非常低效的
椰奶布丁:
氢能源汽车不可能成为主流,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电能肯定比氢能便宜

【回复】是的,从化学能角度上说,水变成氢气和氧气吸收的能量 跟 氢气和氧气变成水释放的热量应该是一样的。但是水是液体,体积远远比氢气和氧气小,所以水变成氧气和氢气,是体积扩张过程,于是就需要对外做功,需要额外吸收能量。而反之,氢气是高压气瓶,变成水无法获得逆过程的好处。再加上压缩氢气要做功,冷却要做功,氢气作为储能的效率是很低的。
禁忌帝君1:
我觉得甲烷或者天然气车更有前景,安全不少,也可以co2合成甲烷

【回复】感觉甲烷更靠谱。氢气这个储存条件太变态,安全性太差,开个车还要危化证操作资质,普通人根本消受不起。
【回复】回复 @登高凭远 : 想想每辆车都是运油车
【回复】回复 @旎旎艾尔 :是有了,但续航和加气不行,也没有补贴起不来
icebenny:
看这个up陆陆续续做了好几期关于氢能的视频了,总结就是:求你了,别做了。外行得不能外行,思路和思维方式完全不适合去思考这个行业,更不要去研究趋势和投资了。看你几期视频都是找不到门口的感觉,累得要命。

【回复】对滴,这视频三句离不开国家政策扶持。如果是科技突破,国家扶持又何妨;结果又说到投资向,那就是等着嘎国家补贴的玩意。围绕这氢能源汽车,几乎就没有优势,还要尬吹。要是说氢能源储能发电什么还可以[脱单doge]
【回复】回复 @小瘾虫 :不不不,连这个层面还没到,连氢能是种什么能源都没理解清楚,就开始算账,这不是扯么,所以我说他连入门都没有,就妄想谈投资。
【回复】日本人都扔的技术,up捡回来反复嚼有意思吗?现在做氢的哪个不是奔着有补贴、有政府资源才上的——政策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纪不二先生:
其实最未来肯定是清能源的天下,但不应该是加氢气或者液态氢,那样运输和制作都是很麻烦的事,还有就是存储氢气的条件太困难,未来应该是直接加水,通关化学催化反应直接产生氢气,用过燃烧氢气直接工作。这才是未来,而不是点解水,在用氢烧电,这只能算电能的存储方式,而不是氢能源

【回复】阁下为何不用水解产生氢的那部分能量来驱动车辆[doge][doge][doge]
【回复】宝马做过,制造和维护成本高上天,动力垃圾,就是废路径。 你这还要加一套制氢设备[笑哭]可太牛了,同样十几万油和电车,氢的车得几十上百万,[大笑]氢的特质决定的只能作为补充能源,用到公交车,厂矿工具车。 特别大的工具车还得的用电启动,扭矩没有延迟

科普 财经 能源 知识 深度报告 氢能 新能源汽车 氢能源 研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