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君主投降之后,魏称王,吴称侯,蜀称公,这是为什么?

作者: 垫底辣妹喔分类: 日常 发布时间: 2023-07-04 13:47:28 浏览:17952 次

三国君主投降之后,魏称王,吴称侯,蜀称公,这是为什么?

赶紧逃蛙:
曹魏禅让,蜀国投降,吴国被灭,礼法上对待不同

【回复】回复 @飞鱼zyy :成都就没抵抗,蜀国战斗力没多大损失,硬坚决守着,其实也能耗个一年半载。 再者,蜀先灭,待遇会好点做给吴国看。 蜀灭后晋多少又不敢轻举伐吴,折腾了一阵,抵抗有力度,被迫投降。多少有点气在里面
【回复】回复 @赶紧逃蛙 :其实,还是蜀国人才问题。 刘禅算是一个合格的领导人了,知道自己水平一般;诸葛亮也算合格的职业经理人,死后,刘禅把诸葛亮推荐的,能用到的人才都尽量用上了。 奈何,蜀汉人口基数太少了(史书记录的人口100来万,当然当时战乱很多人隐居了起来,实际人口肯定是不至100万,但记录的一般是指当时每个统治政权所能控制的实际范围),所能使用的资源也少,人才陪养也少的。
【回复】吴国也是投降,只是没蜀汉刘禅那么离谱而已[吃瓜]
富乐帮主:
举个例子,我和你打仗,你有五万人,我死了两万人,你死了四万人然后投降了,那么对于我来说是不是损失两万增加一万,实际上亏了一万人?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投降,那我不仅没有损失,还赚了五万人,这两个情况下,我给投降者的封赏是肯定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解放战争的时候,国民党有个将军叫陈明仁,他在49年起义投诚我军,避免解放湖南的时候打仗损失破坏,尽管在此之后陈明仁没有任何打仗立功,但是授衔的时候凭借这次投诚直接被封上将。要知道一千多个将军授衔,只有十个元帅,十个大将,三十六上将,陈明仁就在其中!我党很多猛将名将元勋,打仗几十年立下赫赫战功,比如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沈振新原型王必成,他们也只不过是中将,而陈明仁这个老国民党将军,没有为我党带兵打仗立功,还在四平之战抵抗林彪给解放军造成大量损失的将军,就因为投诚直接封上将!类似的还有曾泽生,吴化文,都是投诚获得的地位。相比之下,国民党那边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陈长捷这些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将,比陈明仁曾泽生吴化文强得多的人,就因为没有投诚而是抵抗我军,最后成了战俘被关功德林十几年,这就是投诚得早,损失小换来的地位。 再比如傅作义和陈长捷,平津战役傅作义守北平,陈长捷守天津,本来陈长捷想投降,傅作义不肯,想利用天津和解放军对峙谈判赢条件资本,结果天津轻轻松松被攻破,陈长捷被俘虏,傅作义只能乖乖投降,然而因为傅作义是投诚的,保留了北平,因此成了新中国的水利部长,写入历史教材名垂青史,歌功颂德,而陈长捷本来想投降,被傅作义命令坚决抵抗,最后被俘虏,成了阶下囚。这就是现实。

【回复】回复 @春申君常四爷 :个人未来和大义有的时候是统一的,有的时候是背离的。个人能力和道德也同样是两个纬度。
【回复】这样说来,汪精卫确实冤枉啊[doge][doge][doge]
【回复】回复 @春申君常四爷 :没什么冤不冤的,就是站队罢了。
富乐帮主:
首先要明白一点,那就是为什么要给投降者封爵 封爵基本上从两个角度考虑,一个是给胜利者带来的利益和减少的损耗,另一个就是给没有投降的人树立榜样 ,吸引他们投降。 很简单的道理,我和你打仗 ,双方都要死人,就算我最后赢了,双方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你早点投降,双方损失就少,胜利方的收益就更大。 魏蜀吴三个政权立马,魏国的抵抗是最少的,几乎是和平禅让,给晋朝的损失最小,收益最高,因此魏的爵位是最高的。 蜀汉抵抗多一些,给晋造成的损失多一些(以高平陵开始算晋),蜀汉自身损失也多,给晋朝的收益也更小,因此封爵较低。参考谯周为什么被重赏,就是因为谯周有全国之功,给蜀汉保留了一点利用价值,给晋增加了点收益。 而东吴的抵抗是最强烈,时间最久,给晋朝造成的损耗也是最大最多的 ,东吴也是几乎拼光了才投降的,损耗很大,给晋朝带来的收益最小,因此东吴爵位更低。 再加上蜀汉投降的时候,东吴还在,封赏刘禅有吸引东吴投降的作用。儿东吴投降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别的地方需要吸引了,因此没必要再大封特封了。

【回复】回复 @24岁_事阿其那 :晋室臭棋多了去了,比起司马炎干的其他臭棋来说这还不算太致命[吃瓜]
【回复】回复 @蛊逢或是虫达 :司马炎只是没想到发生在孙皓身上的事情也有一天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罢了。 不笼络江左豪族本身就是晋室的一步臭棋,如果把司马炎换成文景二帝,还真不会做这样的选择。
【回复】东吴的问题可能更复杂些,被消灭的仅仅是孙家,当地大族的影响并未受到多少打压,以至于晋元帝南渡后觉得“寄人国土”。以孙家在江东的地位,按说应该给孙皓优待以收服江东人心的,其实这个问题晋朝的处理从利益角度并不太合理。
妹妹骑着洋娃娃:
前两个都是刘姓,是前朝正统皇室。最后一个就是一地方军阀割据政权,而且孙皓是臭名昭著的无道之君

【回复】回复 @杨皓元1 :首先不管是不是自称,刘备被刘协写入汉室宗族谱了,那就是了,就算他叫王备,那他也是汉室宗亲了。第二,是曹魏集团先传出汉献帝死了,汉朝亡了,你让刘备怎么办,提着脑袋去看看吗?
【回复】回复 @杨皓元1 :我怎么听说是别人谣传献帝死了,曹植都写事,就算不是,刘备不想汉朝灭亡这么做也没问题
【回复】回复 @杨皓元1 :你这令人震撼的三观
御迦草子:
统战价值问题,就是树典型。 灭亡顺序蜀先吴后,安乐公+归命侯 灭亡顺序吴先蜀后,归命公+安乐侯

青红1993:
很简单 蜀汉是先亡的 当然要待遇从优树立榜样 给吴国看 吴国灭亡都全国统一了 根本懒得理你 而且从法理上来说 吴国不姓刘 孙权还向曹丕称臣过 所以根本不认可你吴是皇帝 只能算个王

Knowho-:
统战价值罢了,要是东吴先被灭估计就反过来了

jhsking:
北朝对于二王三恪就不好说了,起码北魏以前的十六国时期晋还在,就是强如苻坚,在被姚苌逼到绝路的时候,还说玉玺已经交给了晋国到了北魏晋也在。 北魏到了孝文帝之后才开始汉化,这时候也开始遵从二王三恪,此时与东晋一样,他们也是认的汉和魏,而不承认晋,这样才能从法理上立得住。

发聩の雪音:
刘禅后宫被魏帝赐婚给魏国未婚将领。很难说刘禅得到了礼遇。

VanquisherXV:
晋朝没有汉朝的异姓不可称王的规矩,曹奂依旧是陈留王。 不过到了南朝,四朝皇帝上位直接僭越都不要法统了,也就不给前朝皇帝礼遇。北朝?就六个字“朕朕朕,狗脚朕!”

a-XP-w_PAX:
看到过一种说法,曲阜衍圣公和江西张天师在历朝历代都享受二王三恪的待遇,因此当政权交替迭代时,他们无需对前朝尽忠。不知这一说法是否准确?

【回复】孔子家族在汉朝先封君后封侯,当时的二王三恪是周王后裔和商王后裔,孔子家族不在此列。衍圣公是宋朝才有。张天师家是宗教原因,和二王三恪不同。
月光水手服:
那我觉得咱们给对岸的礼遇已经太过了。

asenjo_atm:
孙匡的孙子孙秀,投魏后封会稽公,看来孙秀比刘禅地位高的多了

原神UP主激励计划 历史 三国 情感 英雄 投降 君主 记录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