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作者: 涟漪碎了水中月分类: 影视剪辑 发布时间: 2020-10-31 16:48:44 浏览:391825 次

【姜维】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_下一个十年:
他连先帝都没见过,却说保住先帝创下的基业[大哭]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季汉,以报丞相的知遇之恩……丞相晚年还有伯约,可是伯约又有谁能理解,这条路太难太孤独了[大哭]

【回复】回复 @西尔薇是我的 :大概也是多方面原因吧。我说一下可能性,1,大汉四百年,还是很有人心基础的。曹老板搞屠杀太多,名声不大好。而且魏国建国时间短,各地还没有很强的向心力。2,地域黑。伯约出身属于望族寒门。发展起来先天就比主流世家大族弱一个级别。而且还是在魏国不受待见的关陇集团。比如杨皂,当年张得容奉命征辟关陇大族为国效力,但结果被中原世族挤兑的只留下一个杨皂在中央,这还是杨皂对抗马超有功被提拔过。他们先天对魏国就没有太多感情。同时期各地像他这样的人物大多都被调去洛阳发展,而伯约只是天水一个不入流的小角色。鲁芝也是很久以后才被曹爽带去洛阳的。这个差距很过分。3,名正言顺。伯约没有顾虑,他只是太守的属官,不是魏国委质册名的官员。既然不是魏国人,也就没有叛变这一说,毕竟献帝的大汉消亡还不到一代人,掰扯起来论不清。而太守也干脆的抛弃了他们。有点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意思。他们那个时候对忠义的标准,很有点感性的意思,很多地方也很感情化。 4,发展,感情,正统。武侯非常重视他,而魏国的态度……士为知己者死啊。他也算是在大汉的旗帜庇护下出生的最后一代人,年轻人意气风发,有点浪漫主义的追求不算意外。之前在魏国无处施展,武侯则明确的要重用他。不算成王败寇的影响。皇族继位寻求复国和逼迫皇帝禅让,两者的正统性孰高孰低本来就没有标准定位。 最后一点可能是季汉的传统吧。姜维归顺武侯的时候曾经被其他人质疑过,王平等人曾经为他仗义执言。向前追溯,王平在汉中归顺先帝的时候,也有很多人怀疑,那个时候则是张飞站出来为王平说话的。嗯,企业氛围比较好,也是能留住人的。至少奉宗去世前是这样。公琰是支持北伐的,文伟虽然不太支持北伐,但也没有以公谋私的打压他搞事情,是正大光明的跟他说我不同意大规模北伐。奉宗说是奸臣,但他对姜维也是非常支持的。还曾经顶住压力帮姜维官复原职。
【回复】这就是精神上的传承吧。27岁,武侯遇先帝,初出茅庐,先帝年以近半百。27岁,伯约逢武侯,意气风发,丞相也年近半百……
【回复】古人很看重知遇之恩的,诸葛亮看重刘备的知遇之恩,姜维看着诸葛亮的知遇之恩,都为了同一个遗志,匡复汉室,还于旧都而努力
我只有:
姜维更本就没见过盛世大汉 玄德公最起码小时候见过 丞相最起码小时候听人说过 姜维为了一个自己都没见过的理想世界,一生都为这个奋斗

【回复】哭死我,他只见过丞相,都没见过先帝,却为了先帝的基业而死
【回复】这种传承太动人,太悲壮,也太让人心碎了💔[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姜维:我一个魏国降将,无非是报答孔明先生的知遇之恩
常小存的圈内男友:
甘谷人,去年到剑阁的时候专门看了伯约之墓。荒冢枯草,掩英雄壮志,客死异乡,只为守丞相遗愿。

【回复】回复 @队长别开枪是我233 :甘谷的姜维墓是衣冠冢,就在六峰姜家庄。不知道你说的值得是哪方面的值得,旅游的心态去看的话,就是农村的一个大一点的坟包包,连景点都算不上。不过他的事迹,却是儒家文化典型证明,逆势而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同样也是中国文化的气脉精魂。 不过啊,天水作为旅游城市,是值得一去的,伏羲庙,南郭寺(杜甫待过一段时间),麦积石窟,甘谷的大像山,哈哈如数家珍,大家来了就能感受到文化底蕴了。[呲牙]
【回复】将军坟冢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回复】最后还是他的姐姐给他葬了
空梦-帕朵菲利斯:
臣车骑大将军姜维顿首拜曰: 臣本魏将,效命于反贼,承蒙丞相降而不杀之恩,传授兵法韬略,知遇之恩维万死不能报,臣虽不才愿继诸葛武侯武侯遗志,克复中原,中兴大汉。  臣奉命屯田数月以来,国殷民富,心念丞相遗命,先主之志,日夜不得安寝,惟以报主上大恩方可。近闻司马匹夫已死,魏国无人,而又魏主懦弱,此正伐魏之大好时机焉。   昔日受丞相遗命,未尝建功,日夜惶恐,尽心尽力,以待主上。而臣又闻有阉官毁臣曰离蜀必归魏,臣不胜悲伤,臣受主上厚恩,遇丞相之知己,此生之大幸,安肯做不忠不义之人,为世人所不齿焉?臣心所属,天地共鉴,如有违逆,尸骨无存。陛下亦不可信宦官之言。昔丞相有言“亲贤臣,远小人”,勿负丞相之言耳。昔受丞相遗命之蒋宛、费祎都已辞世,内廷之中、外朝之事委以丞相之子便可。恪受先帝厚恩,誓必报国,不可疑也。朝廷之事,听恪之言,必不失也。奖惩之度,付与有司便可,陛下不必劳神。   蜀、吴乃唇齿也,不可毁之。昔曹贼所惧惟吴、蜀联合也。今吴主孙亮,亦明主也。只因诸葛父子掌权,不得展也。亦先与诸葛修书,其念与武侯叔侄之义,必不肯背也。臣心丹青,惟忠报国,即将远离,不胜悲伤,不知所云。 姜维不才没能保住先帝创下的大汉基业,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回复】看成车臣大将军了[热词系列_知识增加]。言归正传,纵使困顿难行,亦当砥砺奋进。[热词系列_泪目]
【回复】丞相之子并不是诸葛恪 而且诸葛瞻啊…
萧疏简淡:
理想的传承,从刘备到诸葛再到姜维,只为了匡扶汉室一个目标,姜维和诸葛即使师徒也形同父子,就像那首歌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诸葛死后姜维就成了诸葛亮,一心讨贼,可惜后主无德,刘禅投降时成都军马充足,姜维全师都在剑阁,和钟会谋反复国可以说是全书蜀汉最后的希望,但是计策没能成功,小说里姜维死后被人挖了肚子,电视剧里则是死不瞑目,直到有人和他说一切都是后主无德他才闭上了眼睛,三国演义最让我悲伤的就是传承了三代人的理想最终破灭了,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无论是桃园结义还是火烧新野,再到把东吴耍的团团转,一群人意气风发朝气蓬勃,所有迹象都表明刘备会重兴汉室,直到落凤坡庞统落马那一刻,事情就开始变化,刘关张纷纷去世,后主年幼,但有诸葛亮在,是啊,他那么强大汉室复兴指日可待,可又遇上对手司马懿,直到上方谷大火熄灭,直到姜维喊出那句:吾不成乃天命也,每次都是给人希望再打碎,每次都是差一点就成功了,但是终究都错过了。

【回复】蜀汉,一群理想主义者的集合,如果三国没有刘备集团,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段乱世,因为他们坚守了中国人一直渴望的美好品格,忠勇义。百折不挠,为理想奋不顾身
【回复】回复 @无疯也无晴 :刘备忍了一辈子,最后却不愿意手握千军万马与杀他兄弟者忍,轰轰烈烈,只为全兄弟之义
【回复】回复 @bili_77634924766 :对的,魏国军马是蜀国好几倍,结果就是野战,魏国步骑混军打不过蜀国步兵,司马懿打之前把诸葛亮贬的一钱不值,结果野外打一架,说过的话全咽了下去,说诸葛是奇才,你是没看到诸葛打的司马懿当成缩头乌龟,前几次是没粮食退兵的,蜀国退兵魏国想去追击一下基本谁追谁死,最后一次诸葛在司马眼皮底下屯田了,跟司马耗上了。在你家门口屯田收割你的军粮,诸葛意思有本事你就这么死撑撑多久。结果病逝了。这大概就是天意吧。
静默之刃: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回复】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回复】回复 @zyb哟 :安乐公计杀司马昭
芝士川丶:
季汉光复似乎只差一厘,每每读到关羽水淹七军败走麦城。只感叹孙十万无能,无胆再图合肥而背刺盟友。叹糜芳傅士仁小人背信弃义。叹刘封孟达不识大局一心内斗。叹昭烈黄帝创业之艰难,光复汉室艰难。叹诸葛丞相鞠躬尽瘁,悠悠苍天和薄于丞相。叹安乐君乐不思蜀。叹孔明伯约知不可违而为之...

【回复】那个时候谁又能想到糜芳会反?徐州,长坂坡,都经历过来了,这都没弃刘备而去。黄忠斩夏侯,关羽淹七军,都要开大龙了,打完龙一波推水晶了,结果糜芳这个时候跳反,可悲!!!
【回复】猪队友就是这样,能把人气死,在三国必须要会识人,要会听名士谋士的劝,不然一意孤行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特别要警惕小人和猪队友,真的能气死你
【回复】回复 @尼古拉耶维奇斯克 :唉,现在谁都知道,自从周瑜死后。代表江东进取天下的一方彻底的落败。剩下以孙十万为首的固守方了
虚幻黑梦:
这个来自魏帝国的年轻人最终成为了魏帝国一生的噩梦,为了蜀汉奉献出了生命。

【回复】回复 @组我下 :呵,这句话有问题?没看出哪中二了[藏狐],这么说,日漫里来一个像姜维一样的理想主义者看看?别狗叫。
【回复】太中二了,日漫看太多。
拉赫骂你懦夫丶:
"身后无主,纵夺得祁山九寨,又将何为?"

【回复】“老将军,可识天水姜伯约!” “若诸葛亮来,必被我擒”,有多意气风发这句话就有多悲凉
【回复】最心酸的一句话[大哭][大哭][大哭]
蜡烛君-瑞泽:
一个魏国降将,却比任何人都忠于大汉,为了大汉,比任何人都上心,唉,哀哉,后世应该铭记天水姜伯约,一个顶天立地无愧于国家的汉子

【回复】回复 @南极太冷北极8太热 :真的,我刚从天水回来,问了轻轨上的工作人员,就叫伯约号
【回复】好像天水的轻轨被命名成伯约号
【回复】回复 @うえすぎ雲図 :这也太好哭了吧
依旧寻找一人:
三国里面有两个意难平,一个姜伯约,一个北地王刘谌

【回复】回复 @天机阁大包卫龙 :傅彤傅俭傅家满门忠烈
【回复】成都市马道街还有娘娘庙,供奉北地王妃,崔娘娘!
虚幻黑梦:
可惜了,姜维和诸葛亮如果互补,蜀汉真的还有机会可以强大起来。可惜的是诸葛亮起步的时候姜维年幼,而姜维真正起来的时候诸葛亮早已不在,有一种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的感觉。

【回复】回复 @注销了啦啦 :诸葛亮和刘备是差了一辈的,按照年龄来说诸葛亮可以做刘备的儿子了,而姜维也是,完全算是诸葛亮儿子辈的人。蜀汉没有那个天命,刘备是个真英雄,可惜的是得势的时候年纪已老,而诸葛亮开始正式走到前线的时候却没有太久的寿命了,实在是无力回天。如果刘备做皇帝,诸葛亮做统帅,姜维做大将这是特别理想的组合。甚至于说诸葛亮还在,姜维做统帅都是很不错的组合。
【回复】刘备起事时,诸葛亮也还小,等诸葛亮去帮刘备时,天下基本已经划分的差不多了,在天下势力都快尘埃落定的时候,诸葛亮生生分出天下三分,真是强呀,,,可惜,得其主不得其时,,诸葛亮出山太晚了,时局大事已经都差不多了,不得时呀。
【回复】回复 @虚幻黑梦 :所以,卧龙凤雏不能安天下,是因为不得时也,如果得时,那真的平推了。
人帅就要多吃饭:
刘备四十七岁的时候遇见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诸葛亮四十七岁时遇见了二十七岁的姜维 三代人,一个目标...

【回复】回复 @人帅就要多吃饭 :我也感觉三国挺巧的,比如三家归晋后,姓刘的在姓曹的带领下在姓孙的地盘上起义灭了晋[妙啊]只不过你这个我才知道[热词系列_知识增加]
【回复】回复 @下次依定 :就是这么巧,而且更巧的是诸葛亮跟汉献帝是同一年出生又是同一年去世。
【回复】回复 @星轨love :诸葛亮活了53,姜维活了62。
灰色Ji忆: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从古至今最高级的浪漫。

三国演义 影视剪辑 姜维 三国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