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美国传奇中餐!老外爱吃的中餐,到底长什么样?

作者: Meetfood觅食分类: 美食侦探 发布时间: 2021-12-01 16:30:00 浏览:1445437 次

探访美国传奇中餐!老外爱吃的中餐,到底长什么样?

不是您的菜:
我对美式中餐的感觉是,只要忘记它和你吃过的中餐同名的菜,不要觉得这是自己意识里的中餐,有些还是蛮好吃的

【回复】追求传统一点的人可能就会像意大利人看到菠萝披萨一样瞳孔地震了[藏狐]
【回复】哈哈哈哈,是这么回事,只要别去追究他正不正宗,他就挺好吃的
【回复】回复 @游逸仙 :确定,我理解为什么加拿大人为什么对奇奇怪怪的披萨反应这么大了[doge]
Derek_zhu:
在Pf Chang 上了一段时间的班 后厨炒菜的。这个美式中餐店相对比较比其他的中餐都贵好多。 贵的原因听经理说是没有冷冻的食物 全是新鲜食材。 然而味道就那样。还有那个北京烤鸭就是个坑。就几个鸭腿 提前腌好做好的在真空袋里。我们拿出来水煮一下 袋子去掉就好。

【回复】回复 @上善若喵 :不行,忽悠人就得要声名远扬的菜名,反正别人也没吃过北京烤鸭,但看到了这个名字忍不住会点一份。
【回复】这个烤鸭还是把北京去掉吧,叫烤鸭还好,北京哪有这么做和吃的烤鸭[笑哭]
【回复】我普通中餐馆干过,其实我那除了crab rangoon跟shrimp toast是做好冷冻的,剩下的也都是冷藏而已,中餐在美国就是廉价的象征,他们pfchangs贵完全就是为了走高大上路线骗老外钱罢了,用料可能比小馆子好点,但都是鸡牛猪能差到哪去
ericg4722: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正宗的中餐在西方会大受欢迎?几十年前漂洋过海的华人早就试过了好吗

【回复】正宗中餐厅只有中国人和华人吃[doge]最正宗的中餐厅就得去那种菜单都只有中文的
【回复】回复 @魂呛水水 :总不至于出趟远门来到中国面对很多粉丝和潜在粉丝先来一句你们的菜不好吃吧,于情于理。
【回复】回复 @魂呛水水 :一个是他们是明星,就算不喜欢也不可能把话说死了,其次他们吃的很多都是团队根据当事人的口味配好的,就好像你是一个外国人你专门来中国找我我也肯定根据你的口味给你找最适合的菜。然后我在英国的时候有一个老外跟我们吃火锅基本全程痛苦面具然后也没怎么吃,但是吃广式点心老外就很多了甚至有不少粉丝比如伦敦的唐茶苑基本外国人国人55开了,最后你可以找一下the grand tour里面来重庆吃火锅的那集其实蛮损但是也挺真实的,而且事后采访他们对于整个中国行的感想也不太好
糖叁菌:
有人说不好吃不正宗又贵,那意大利披萨到美国本土化不就是水果菠萝披萨吗?正宗赚不到钱啦,美国人喜欢吃那种很甜的或者是烤的煎的。肯定要符合他们的口味改良,这才是真正的厨师应该做的

【回复】其实当我们中国的那些西餐,包括麦当劳,肯德基都是按照我们的口味改的,后面不是出了一些套餐的饭这些都是专门面对中国市场的,因为每个地方美食文化不一样所以真的要在外开餐厅的话肯定是要做出改变的,这个视频里面的餐厅其实装修还可以了中国元素还是比较真实[喜极而泣]
【回复】回复 @反阿美大胯保护协会 :对,早餐经常吃肯德基鱼香肉丝饭团,笑死[笑哭]
【回复】回复 @夜叙yx :好不好吃的定义是由去这家店的食客定的,而不是跨了一个太平洋的我们。
毕偏导:
那个烤鸭,真的不算是北京烤鸭,但是属于我姥姥的烙烤鸭~属于那种烙的厚饼,但是,那种饼,真的是我姥姥烙的饼的样子[羞羞][羞羞]我想我姥姥了~[羞羞]

【回复】你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我姥作的蒸饼了[囧],都怪你让我忍不住点了一个外卖[辣眼睛][辣眼睛][辣眼睛]
【回复】回复 @木月心 :你烙不出来,因为他烙糊了
【回复】我觉得人家肯定知道地道的北京烤鸭是啥样儿,春饼又是啥,但人家尝试过了,结果发现老美就好这口葱油饼[藏狐]索性就这么改了
无语_SAMA:
低情商总结:虚假的中餐[doge] 高情商总结:正宗的美式中餐[doge]

【回复】当年无老师退出文坛我是极力反对的
Dio里Dio气的陈桑:
在保留原本中餐的一些元素上,加入适应当地口味的基础上,可以获得一些收获。其实恰恰那些用力过猛的装潢,确实吸引不少外国人。中国文化4000年,很难让他们一下明白,这种填鸭式的装潢未尝不是一种合理的文化输出。对的东西不一定能获得市场,迎合市场的美式中餐在彼岸蓬勃发展。而市场打开认可后,我们正宗的口味的中餐也在逐步发展。一切都要先立足于市场,才会有后续。

【回复】你是哪里人啊,4000年这个说法国内可不常见
【回复】回复 @零凌寒音 :不好意思,4000年的说法在国内学术界很常见,而且4000年是从夏朝开始算的
【回复】回复 @1忧伤的沙皮狗1 :文化宣传和真正的历史往往有很大差距
HimeHina流亡:
其实每个国家的食物都这样的,中国的西餐和日料大部分也是本土化的产物,具体大家看各个国家的KFC就有清楚的认知了。

【回复】昨天跟个韩国人吃正宗韩料难吃的一批,确实对国人远不如改良版的不正宗
【回复】确实 拿发源地的眼光评判就不太合适了 …
【回复】回复 @悠唐大魔王 :IG是不是有个韩国的选手叫rookie的,在上海开了一家韩餐馆,网上都是说难吃的,B站有人去探店也说不好吃,但貌似其他韩国选手觉得很好吃
沙滩亡者茄雅人:
所以美国人对于中餐的奇葩印象是不是来自于这些“改良”中餐和其他亚洲人的食物?

【回复】肯德基在中国卖的比麦当劳好,绝对要归功于针对中国人口味的“改良”,所以中餐出海也得针对各地的口味改良呀
【回复】别人不习惯的东西挂上奇葩多正常 你们那么喜欢刷印度菜干净又卫生 觉得奇葩 当地人觉得正常 总体来说是饮食文化差异造成的 改良符合当地习惯 反而不会被挂上奇葩
【回复】不改良没人吃,人总是倾向于接受自己喜欢的熟知的东西
从不撕卡好KP:
我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个关于这个的宣传片,里面老太太自己展示的北京烤鸭,就是一整只鸭子被切块带骨头的那种,怎么说呢,毕竟不是正儿八经下过厨房的厨师出身,对于厨艺也基本上是一知半解,一开始福禄寿就只有北京菜和川菜,也没正宗到哪里去,不过比当时的纯美式中餐好了不少,只能说,毕竟是白富美开的,加上宣传比较好,所以才引发了热潮,然后人传人,只能说,放在现在来看,就是一个网红餐厅被资本推手弄火了的故事,仅此而已,正宗中餐?大家听一下图个乐得了[滑稽]

【回复】哦,另外,老太太自己展示的锅贴,emm,就是把饺子煎了煎,你说这玩意叫锅贴吧,和我认知里面不太一样,你说这玩意是煎饺吧,它又是用锅贴的方法做的,反正蛮人类迷惑的,只能说,外行人开的中餐厅被资本带火了
【回复】回复 @从不撕卡好KP :广东的烧鸭、上海的锅贴就是你说的这样。你干脆直说这俩地方不算中国人吧……
【回复】回复 @stgandhi :广式烧鸭和北京烤鸭算两道菜了吧……味道都不同了
不愧是阿sir:
哪有什么正宗不正宗。 关键是好吃不好吃。

【回复】回复 @棉花种植园管理员 :其实还可以。我今天下课还去学校边上美国人开的美式中餐厅吃饭,不地道但是味道还行
【回复】其实口味差别不大,这种配菜或者鸡丁切块大点也问题不大,毕竟你让美国人吃鸡丁,他们还应为是碎肉不尊重他
【回复】看上去也不太好吃的亚子[藏狐]
猫科动物呀:
感觉在餐厅里放兵马俑。。。陪葬品啊[笑哭]

【回复】说了忽悠外国人,说不定还有唐三彩呢[滑稽]
【回复】没事,他们本来也不讲究这个,你告诉他们是陪葬品他们也无所谓。
【回复】B站人还是讲究,西安多的是饭店门口摆个兵马俑,还有兵马俑主题套房,咋了?
种花家的王小兔:
那个啥,现在国外普遍是从商朝开始计算我们国家的历史,夏不在其列的原因,是没有具体文字文物的出土,但商朝青铜器上文字记载,确定是有夏朝的,所以我觉得是得要算上,可就算算上夏朝,也只有四千年出头,最后一千年在哪里,我某一天好奇查了一下,中华上下五千年最早说法的来源,是出自于一个古代一个旅华的歪果仁(意大利人),没想到时间一长就变成了真理,他那多出来的一千年是把神话中三皇五帝算上了,这些先辈肯定是有,可没有文字记载,具体有多长的历史,谁也说不清,在我看来,刻板印象是要不得的,就像是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华夏,这句话是小日本提出来的,他们的意思,是清朝没有中原的合法性了,所以他们可以来争一争,反而变成了某些人的真理。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末期肯定是腐朽屈辱的,可有些东西不能否认,不是我们汉族一家独大,清帝的退位诏书上写得清楚,是把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华的政权和领土,一起交出来的

【回复】有4000千已经很不错了5000就算了吧
【回复】商朝哪件青铜器记载夏朝了?怎么不记得有这个东西
【回复】《竹书纪年》一本很可惜的书,应该算是真实历史离我们最近的史书。可惜大部分内容在宋朝的时候没有了。始皇陵里应该有上古时代的记录。
京海市强盛集团高启強:
舅舅啥时候安排牢饭[doge][doge][doge]我们想看这个[doge][doge][doge]

【回复】我的建议一直是亲自实践捏
INAstep:
我终于能体会到意大利披萨在中国的“发展”了[doge]

【回复】必胜客的北京烤鸭披萨就蛮好吃的[doge]
再跑一圈啊_:
生活大爆炸hhh,谢尔顿学中文,煤毒驴子,这不是柳丁脚踏车[喜极而泣],[喜极而泣]

尘民岳:
帅小伙可不可以拍一些美国枪店的价格和型号的视频?

【回复】会没法儿播… 审核过不了
【回复】刑啊,“牢牢″的抓住了生财之道,成为罪知名的了[doge]
【回复】回复 @你这是犯法的吧 :直接放到油管去[滑稽]
使用水溅跃:
[嗑瓜子]当然是符合当地人口味的中餐能赚钱啦。

旅游 中餐 美食 吃货 美国 美食侦探 4K 2021美食年度大赏 探店 美食探店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