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拿着他的越王剑,把春秋道德劈得稀碎

作者: 有点意思研究所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6-28 19:12:35 浏览:325878 次

勾践拿着他的越王剑,把春秋道德劈得稀碎

乐游原居易:
春秋时期的战争大家仔细看会很有趣的,那个时候,如果有条件,都要在旷野进行对攻野战,还有致师之礼,就是武士单挑,还有不在天险处设立关卡,攻城如果攻破城门,你可以去烧敌国的社稷,但是不能去抢劫和焚烧民居,在战阵中遇见地位比自己高的贵族,要行礼,反正是有一种很古典仪式感

【回复】竞技式战争,古希腊,古埃及也有,本质上是战争武器不太行
【回复】越在灭吴以后在徐州会盟诸侯时,勾践才被周元王封为越伯,也就是说在这之前,以中原诸侯的角度来说压根就是蛮夷灭掉了吴国,这种事在之前的几百年春秋里少吗?我觉得up要是想表达对历史人物的鄙视可以直说,毕竟死人又不能从棺材里跳出来和你辩论,不用扯什么道德水平又什么滑坡,什么下降,都是虚的。
【回复】回复 @幻想小鹰 :还有财富和文化资本累积量没达到一定程度,这个阶段人力比物力更重要,以礼作战,可以减少人口的损失,打仗活下来的人,还能去新的国家纳人头税干苦力,很划算。 财富和文化资本累积之后,抢物比抢人划算,抢了人,要花钱花时间去入职培训,还要搞文化融合,贪快图利之辈是不愿意干这种又累又麻烦又不一定能搞好的事情的,不如都清算了。 up主说勾践拉低了道德底线…但怎么说呢,只要社会环境是物贵人贱,这种道德底线低的事情,发生概率就会变很大…
地势坤X:
盲猜下一期是司马懿的指洛水为誓[吃瓜]

【回复】还有当街轼杀曹髦,司马一家占俩位子。不过分吧![tv_doge][tv_doge]
【回复】下期是商鞅。诈擒公子卬
【回复】回复 @小手枪 :跟张仪比商鞅简直是个君子[doge]
adheoxl:
恪守礼法,人性光辉被嘲笑为迂腐,残忍凶暴被誉为雄才大略,这显然是强者立场的话术,对于普通的升斗小民而言,如果重复这套理论,无异于败坏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

【回复】礼不下庶人,礼法跟升斗小民没啥关系,在贵族眼中升斗小民安安分分的种地做工听话就行了
【回复】回复 @无忧乡人 :所以小民就不要站在强者的立场上重复他们那套不择手段塑造丛林社会的话语
【回复】回复 @adheoxl :小资天天幻想自己是人上人,殊不知去往哪个朝代都是社会底层当炮灰[呲牙]
诺门罕的猞鲁斯:
那按时间排的话,曹刿算不算第一个[思考] 曹刿第一次把“战术”带入战争。曹刿之前,各国战斗还是以秀肌肉为主,直接拼硬实力。长勺之战后,各国发现 卧槽原来仗还可以这么打[惊讶]

【回复】就长勺之战来说,在这之前作战都是双方约定时间 地点,到点了就开打。然后齐国军队到点了擂鼓冲上去,发现鲁国军阵没动作。对于当时的齐国将士理解“是不是 鲁国军人没准备好”,然后派使者上来问啥情况。鲁国回复使者说“这回准备好了,打吧”。结果齐国军队擂鼓冲上来发现鲁国军阵还是没动作。这么折腾好几次,把齐国士兵的士气和体力都磨没了。这个时候鲁国军队冲上来把齐国军队打个措手不及。 然后正常是一方发生溃败了 另一方就停止追击,等对方重整旗鼓了再打。结果鲁国军队不讲武德,看齐国溃败的特别混乱 就趁人之危 冲上去收人头。 这两种情况在当时都是违反交战道德的。
【回复】回复 @12345aug :你把现在的道德意淫成当时的礼,犯了严重错误 。而且曹刿是受鲁王授意的 ,鲁王也公然违礼 。曹刿不讲武德在先,后来兵败却以礼逼迫公子小白放弃让鲁国割地,小白还是讲武德,答应了。单以当时道德论,曹刿是不折不扣的真小人 ,从才华上说,他是中国甚至世界上第一批发明战术并将其运用于战争的军事家 。
【回复】回复 @氨倍鬼魂 :曹刿论战那一场能赢也是利用了齐国还遵守战阵礼仪那一套,每次击鼓全军都要走一套繁杂的流程,整整齐齐等鲁军来战,三次下来疲累不堪,士气低落。这套做法放在礼乐崩坏以后根本没任何用。
stormraven:
勾践他就是当时华夏眼里的蛮夷,而吴王是周宗室还是新的霸主,勾践这直接把吴国彻底消灭了,对中原的影响肯定大啊

【回复】回复 @潜水船 :就你自己想想这话,你信吗?从现在确定的年代来算,时间差有一千多年,什么概念,那就是你说你是刘备的后代,你是李唐的后代,都没人反对。
【回复】回复 @执手戏秋风 :华夷之辨的根据不是地域,而是是否认同炎黄所制定的“宗法制度”。同一波人,你遵守伦理宗法制度,你就说开明人华夏;你不遵守伦理宗法制度,你就是蛮夷禽兽。 如果按照地域来分就很尴尬了。因为除了华夏势力范围外的蛮夷戎狄胡这些,还有“山戎林胡”与华夏杂居。西周早期分封诸侯,更接近派遣殖民者去蛮夷的土地上建立殖民点这个行为。 姜尚被封为齐侯之后,远赴山东建国,“夜衣而行,黎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姜子牙被建立齐国时最早的都城是营丘,然后莱侯就要去打他。为什么呢?因为营丘是莱国故旧都,是莱人的地盘。姜齐实际上是去强抢莱人地的。[吃瓜] “驹支不屈于晋”里,驹支也说他们是“四岳之裔胄”,而然依据是这话是“晋惠公”说的。“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吃瓜] 华夏诸侯当时其实都是抢地盘的那些“卑鄙的外乡人”[吃瓜] 西周分封体制,就是封诸侯到蛮夷的土地上,大者数百里,小者五十里,为一国,就是有围墙的殖民地居民点,然后由他们与当地的土著蛮夷对峙。天子置王师巡狩各地,每到一处就帮助华夏诸侯痛击他们附近的蛮夷,抢夺蛮夷的土地。如果蛮夷势大,某一诸侯顶扛不住了,天子王师就去支援他。 这个体制春秋早期崩溃了,以至于诸侯各自为政得不到王师增援,因此很多诸侯国都被蛮夷反攻消灭了。甚至连作为分封体系支柱的大国卫国都在公元前661年被北方的戎狄所灭。华夏一度到了灭绝的危险边缘。 在这种情况下,齐桓公姜小白在管仲的辅佐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救燕扶卫,用霸权主导的诸侯军事同盟的关系,替代了原来王师巡狩主导的的天子-诸侯的君臣军事关系,成功的扭转了华夏诸侯在军事和生存环境上的被动局面。因此孔子才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要不是管仲的功劳,我们会被蛮夷征服消灭了。
白河sama:
其实,把战争的艺术发扬光大的第一个人就是孙武,强调兵者诡道,把火、水这种方法都用在了战争里

【回复】但孙武不崇尚战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那些战争方法是在不得不开打以后才做的。
【回复】回复 @Allured_by_CMc :孙武写《孙子兵法》时所站立的高度,在当今看来也是相当高的。
【回复】这个人就是为了黑而黑的,春秋前期就有了大国并小国铲草除根了,只是齐桓公的出现暂时缓解了这种进程,与其说勾践拉低道德底线,倒不如说是春秋前三霸拉高了道德标准
-小-虎:
吕蒙白衣渡江也是这样的,从此以后一但打仗商人再也不能相互通商了!

【回复】白衣渡江主要是错在不宣而战,而且还是打的盟友,和商人无关。而且这件事和吕蒙也没关系,人家负责打赢就完了
【回复】回复 @梦付千秋-星垂于野 : 我只能说在战术上赢了,在战略上输了,吴蜀联军勉强抗衡魏国,在刘备成功夺取关中,关羽水淹七军,蜀国吸引住魏国的精力,魏国首尾难相顾之时,吴国正好可以大举出击,趁机攻克城池,削弱魏国,为自己北上做好铺垫,争取到三国之间的主动权,偏偏在大好时刻,选择撕毁盟约,背刺盟友,给了魏国喘息之机,错过了削魏国,增强自己的实力的机会
【回复】回复 @神的麾下 :别就只能想到粉圈思维看历史。吕蒙的对敌心理战战术在那个年代已经是顶尖教科书级别了,而且还说服“大魏吴王”配合一起制定作战,作战方面完全没得说。你要说道义,要不是之前有鲁肃在缓和两边关系,就之前讨要荆州刘备不还的时候就已经打起来了,而且你要知道鲁肃本来就是“二分天下”的提出者,都已经愿意让你赖着荆州退让到“天下三分”了。另外荆州那事儿,归根结底是曹操挖的坑,人就是为了让孙刘两家争夺的。
umbfox2:
终于找到有人说这个问题。大家看外国的古代电影,看到的骑士精神、荣誉感,要在中国找得到的话,只能在春秋。战国后期已经被破坏。

【回复】这就是掌控话语权的好处,传统美德你不知道却只知道骑士精神。
【回复】而且所谓的包括决斗在内的这一系列“骑士精神”,是贵族用来保护自己阶级利益的工具。秦统一六国后,中国逐渐脱离了分封制,贵族阶级大量减少,这样的风尚自然也逐渐消亡,但不代表消失,还是在很多地方存在的,只不过不再被所有人接受。
【回复】骑士精神是一种荣誉观和一种道德准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向来存在仁义礼智信的崇高精神,是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怎么西欧早已不存在骑士道就值得歌颂,中国传承至今的儒家思想就不存在呢
popopoiu:
越国灭吴依赖楚国,可以看越国灭吴之后的版图,大部分地盘给了楚国。后来越国北伐勾践在琅琊建立新都,只有几千兵。 而且越国灭吴之后大肆破坏,把吴国故地变成废墟,等于说越国灭吴,实力实际增长不大。

【回复】吴人在姑苏拼死抵抗了楚越联军三年,直到吴王夫差自杀,吴军才彻底崩溃。勾践的精锐也因此损失惨重。
【回复】计然、范蠡、文种都是楚人;但是教吴国使用战车那位也是楚国屈氏贵族…
【回复】越甲是脱产军户,又不是编户齐民裹挟的军队,几千个披甲的越人武士,比5个农奴供养的军户要强百倍! 军人要自己携带粮食和军械,而不是让自己手无寸铁的同胞当农奴去供养
因不会说话而起名:
我认同,破坏规则是最可怕的,贵族遵守规则,在有限的范围内竞争就不容易波及到平民,贵族哪怕压迫平民都要找一堆的理由,而平民也能像阿凡提那样利用规则能一定程度上反抗贵族的压迫。现在很多人喊“天子兵强马壮为之”口嗨了,岂不知如果穿越到那个时候军阀看你不顺眼就把你淦了,平头百姓根本没有安全感,对百姓危害反而是最大的。

【回复】回复 @甜菜活了 :但是战争不讲规则确实会导致破坏扩大化甚至不可控,这是所有人都不愿见到的。[doge]
【回复】规则只有在稳定的状态下才有用,战争这种东西只要开启,就永远不会有“规则”可言。
【回复】回复 @甜菜活了 :所以孙子兵法里面的核心精神是不打仗就解决问题啊,杰出的政治家也都很慎重的使用武力。[doge]
行事谨慎莫招敌:
现在不少人都在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但在卧薪尝胆之前我小时候看过的一本插画书反而倒是讲到过越王勾践杀功臣的事,不过那个书……我也记不太清了……封面上好像写的是千字文……

【回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他一个大臣说的,忘了叫啥了,说勾践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但拉低道德水准这个真的有点搞笑了,兵者,诡道也
【回复】回复 @墨雨暖寒 :但那是在战场上用的啊,他是在战场上杀的功臣?
【回复】是的啊,文仲,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都是范蠡写给他劝他跑路的
我是清白的吧:
依我来看,勾践只是一个导火索,当时生产力提高,国君已经不满足于老贵族礼仪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会有这种事,就是没有勾践也是会有其他人发动,这是生产力爆发导致的必然结果

【回复】中国历史不能和西方历史生搬硬套。 中国的封建制时间太短,或者说是太早了,中国式如此长期的帝国郡县制在西方是找不到对照的。 中国历史在秦始皇之前还符合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的话,那么秦始皇之后变成了上层建筑刻意控制生产力,以使得上层建筑能够长期稳定持续下去。某种意义上说,是成功的以上层建筑决定了生产力。 商君的所谓弱民疲民等驭民术,到诸葛亮的蜀人轻脱故坚用之几万人干十几万人的活,到明清的固定户籍,封锁海禁,八股取士,把科学技术斥为奇技淫巧,都是主动对生产力进行阉割。
【回复】回复 @bili_3758035 :但拦不住的,其实每个国家都有刻意对生产力进行压制,西方的神权统治和权威迷信就是典型的例子,但当导火索出现(黑死病),世界的格局就从东强西弱变成西强东弱了,这也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封锁是无力的,一旦出现较大变动也拦不住生产力的革命,而战国的开幕也是因为一根导火索引发的生产力革命,而这个导火索刚好叫勾践
【回复】回复 @yamahana_offical :但不是他决定环境,而是环境决定他
甜菜活了: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doge]

【回复】回复 @yuou哦哦 :看现在这社会情况,你说跑了谁
【回复】回复 @低调式闭幕 :后患杀不完
轩哥说球: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算春秋五霸的时候不把勾践算进去,确实够贱。儒家有一个词形容勾践再合适不过,叫寡廉鲜耻

【回复】回复 @潜水船 :所以在儒家史观里阖闾也不是霸主啊!齐桓,宋襄,秦穆,晋文,楚庄,这才是最早的春秋五霸。阖闾和勾践是后来加上去的
【回复】回复 @轩哥说球 :我没有说霸主不霸主。我说的是“道德品质败坏”鲜廉寡耻的是吴国几代国君。 春秋礼仪:礼不伐丧、伐丧不义。 且不说春秋了,就算现在,别人家发丧,你去掀棺材板,主家也得往死了弄你吧?[藏狐] 吴国趁越国新丧去进攻越国,实乃“无礼”、“无义”,鲜廉寡耻的典型了。对于这种都不能称之为人的国家,越国怎么报复它们都不算为过。
【回复】回复 @潜水船 :但是夫差饶了勾践一条命,勾践却反过来把夫差逼死了。只能说两边都不是好鸟,没有道义可言
gygygy1369:
旧贵族的神圣性在斗争中被戳穿,被压迫者却因为不觉醒反成了第一个受害者。

【回复】wc一下子给我点了个思路
夷则十一不是山谷:
up主最后一段说得太好了,就在看你的视频之前,我看了《细伟案》,就是那个在泰国被判杀人食人的案件。底下一群人是说未经他人苦的,又说不能以和平年代的道德观去要求那时朝不保夕的人。 可是,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和公序良俗不应该分古今,人类有了文明以后,自己再苦也不是自己随便杀人的理由。

【回复】回复 @宵星之孔明-丁吉司徒 :饿我一星期我要是随便找个路人杀了吃肉那我也该死,不值得同情。
【回复】回复 @宵星之孔明-丁吉司徒 : 哥们俄过一星期 饿过一星期看到肉是没胃口的 反倒想吃干粮
【回复】饿你一个星期,给你上一盘人肉你都吃的嘎嘎香
熊吉KUN:
我个人理解春秋时,一来有周天子这个大家长,诸侯贵族虽互相征伐,但无一统天下之心,也就是打破规则秩序的决心,不至于下死手。二来大家都是近亲戚,互相之间情谊尚存,事不能做的太绝,以至于被群起攻之。三来生产力和zz制度还达不到统御过大的地盘,管不过来,周围有些卫星国拱卫作为缓冲更符合利益。到了战国,天子式微丧失权威,经过数十代人后,感情淡了,利益矛盾不断加深,逐渐演变成你死我活存亡之道

【回复】一开始:唉,不管怎么说他是我表哥不要太难看。 后期:啥,你说你和我是兄弟,我奶奶是你表姑妈。那你下去陪她吧。
【回复】到后面秦打楚国,那秦国的长公子扶苏的母亲应该就是楚国王氏血统的。有可能是昌平君的妹妹还是什么的?有楚国王氏血统。
林零灵麟:
说起来 勾践在当时可不是中原正朔 所以他不守礼法 是因为他是蛮夷

【回复】回复 @xiaoxjtl :华夷之辩 从来不是以血缘认同 而是文化认同 越王勾践断发纹身入夷为夷 鲜卑人宇文泰汉化 汉人高欢鲜卑化 都是如此
【回复】回复 @xiaoxjtl :应该理解成,层主想说他们不是一个体系里的人,没必要守你的规矩,正不正统这玩意,谁赢了谁正统
【回复】回复 @xiaoxjtl :分子人类学说大禹是什么了?反正勾践确实不是商周正朔
我在六鼎山下:
所谓的春秋这个“贵族精神”就是有点扯淡,春秋初封了多少诸侯国,到春秋末期还剩了多少?都被这些“贵族精神”给兼并了吧

【回复】相当现在于大国之间不允许使生化武器,人道主义救援之类的
【回复】你让我想到了关于中国古代是分餐制还是合餐制之争,主张分餐制的举例全是贵族上层的,和平民百姓没半毛钱关系。
【回复】[吃瓜]你都说了春秋末期,礼乐已经崩坏了,现在up说的是春秋,不是战国

礼乐 历史 春秋 道德 伍子胥 夫差 勾践 历史人文档案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