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有多少外来词,且为什么这么中二?

作者: 安森垚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8-10 12:46:20 浏览:2562343 次

日语有多少外来词,且为什么这么中二?

潘潘潘潘潘潘潘子:
笑死,之前和老师(日本人)聊天,她说 博一滋拉布。我停顿了好久,老师看我没反应,给我解释两个男孩子的爱情。然后我才反应过来nmd是boys love[微笑]之后呢到现在,不管日本人怎么吧啦吧啦吧啦说片假名我都释然了,还能怎么办,反应不过来就回一个礼貌的微笑吧

【回复】回复 @ALish_ta :会反应不过来,jiu xiang shi wo这样说话认识也要想一下[doge]
【回复】[喜极而泣]怎么感觉这么像小时候学英语记不住发音,在旁边标汉字的行为
【回复】确实,我学日语看到N2的时候最大的感想就是你要是英语不好可能真的学不会日语[藏狐]
香芋奶茶不加糖:
想起一个笑话: 中国人看日语,觉得用汉字方便 美国人看日语,觉得罗马音方便 日本人自己觉得假名方便[笑哭]

【回复】눈_눈中文看得懂,英文看得懂,日文里的片假名愣是要想半天什么意思才可能猜出来什么意思(有的还缩写,什么パソコン,不靠翻译机怕是认不出来)。我说直接用英文不行吗,还好理解一点。
【回复】回复 @雨弓Rainbow_ :片假名缩写也是迫不得已啊 假名标音效率太低了,日本人自己都记不住,所以超过四个假名的日常用词普遍有缩写趋向
【回复】回复 @亚运村店 :确实,另外应该是钢铁舌头的锅吧,一些词转成片假似乎要比原英文多读一点?(Ultraman->五路拖拉曼)
二二二二二毛吖:
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坐在金山上要饭[喜极而泣][喜极而泣]

【回复】真实了。 算到传武的话,可能就碗里剩下不多那些能吃的饭还在被人往马桶倒。[藏狐]
【回复】别人还在金山下面疯狂偷凿
【回复】回复 @萌萌之中自有定数 :传武和中医就和京剧一样的存在,实用性已经被现代科学所替代了,就好像明明有一整座金山,偏偏要去捡屎一样
大圣归來:
懂了,原来那种经常把汉语和英语混在一起说话的人是在讲日语。[抠鼻]

【回复】回复 @厂丫は하 :是男孩![doge]
白空悠悠:
最离谱的不是外来词替换汉字,最离谱的是用外来词去替换他们本来就有的词[辣眼睛]

【回复】回复 @Homoschlepien :这种也就流行一时罢了,就像远古的火星文,还有南瘦香菇啥的,那一阵一过就没了
【回复】“y1s1”我们的互联网也出现了这种现象[思考]
【回复】这就是美国人为了更好地掌控日韩干的好事,原本中日韩之间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共用汉字,虽然不能完全通畅交流,但很多情况下是可以直接用汉字进行信息交换的。而美国人很早就意识到儒家文化圈团结起来的力量,想让日韩更完全地脱离中华文化,于是有意识地让日韩将许多本土词汇用英语音译替代,人为地割断了这种联系。
云上桜:
今天早上醒来后,在白得(bed)上玩了一会斯玛特风(smartphone),之后起床用米璐库(milk)冲了一碗欧特米(oatmeal)当早餐,发现上班要迟到了,急急忙忙坐撒部威(subway)去上班,到了奥飞司(office)才发现忘了带昨天晚上在家整理好的道客门(document),结果被博斯(boss)训斥了一通[藏狐]

【回复】好家伙,终于懂什么叫片假名音译了,太难读了[辣眼睛]
【回复】这就是日本人英语口音难听的原因
【回复】回復 @阿毛EthanLee :日本学英文是用五十音拆分的,连测验也是这么出题,也可能是我地图炮了或许有些学校不是[藏狐]
一个快乐的B站网友:
日语里头光是“心”就至少有三种说法: 心(こころ) 日语原生词汇 心臟(しんぞう) 来自汉语“心脏” ハート 来自英语“heart” 一般来说的话第一种最常用,第三种次之,第二种一般是医生常用。

【回复】越南语也是三种 lòng 固有词 tim 越化汉越词“心” tâm 汉越词“心”,如lương tâm/良心、tâm lý/心理、tâm hồn/心魂、trung tâm/中心、an tâm/安心、cam tâm/甘心、nội tâm/内心、phân tâm/分心、quan tâm/关心、tâm thế/心势、tâm tính/心性、tâm trạng/心状等等等等
【回复】こころ和しんぞう意思可能不太一樣,心痛可以說こころが痛い,但心臓が痛い就是另一個意思了
【回复】回复 @小wen酱 :确实,感觉一种是精神上的,一种是生理上的
一川岫烟:
东亚文化圈之所以叫圈,是因为之前强盛的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周边的国家。比如越南语的发音就借鉴了中国的四声八调系统等等,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嗑瓜子]现在那些营销号拿着半截就开跑,没有50万也写出了50万的感觉[辣眼睛]

【回复】我记得有个说法叫汉文化圈或者儒文化圈
【回复】正常啊,因为中国就是整个东亚的宗主国,整个东亚,无论哪个国家的文化,都跟我们的文化有联系
【回复】赚钱嘛,不丢人,两边的经费都可以拿
鼠鼠是个舔狗呢:
我是非常反感B站有一类非常差劲的风气,很多up主不把真实情况说出来?明明大部分日本人厌恶中国人,还有很多憎恨中国人 在日本电视台,报道中国春节的新闻时,看到中国游玩的人多,日本原评论区有希望,给这些密集的人群泼硫酸的,有希望快进到扔核弹的,有讥讽两周后等着瞧的(估计希望爆发感染),稍微正常一点的评论是就这样子在中国呆着不要来日本[笑] 日本民间非营利团体“言论NPO”和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当天公布了在两国实施的联合民意调查结果。其中对中国印象“不好”的日本人较去年上升5个百分点至89.7%,印证了对华感情的恶化,而对日本有“好”印象的中国人为45.2%,“不好”为52.9% 我同学去日本旅游在高速公路买吃的,说有个60多岁的男人点头哈腰让他们尝尝东西,他说大家转过头拿杯子,他没有转过去,结果看到男人的笑脸突然就没有了眼神很凶的看着他们的背影,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他如刀的眼神! 后来他深入了解,才发现事情不对,日本人对谁都是彬彬有礼嘛,让人以为他们对中国也挺友好。在日本,他们是不能随便评论别人的,因为他们是熟人社会,每个公司都跟我们的国企差不多,大家都小心翼翼,绝对不会说半句不合适的话。 但是私下里完全不是那么一码事,比如著名的匿名论坛2ch上,有无数对中国人的谩骂帖子,说这些中国人跑到日本抢日本工作,全该死 他们是能把利益分得很清楚的人,不少来中国生活赚钱的人并不会因为在中国生活而产生感情,对着中国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而在b站的多数人却分不清楚,因为动漫在东京就想去东京,就觉得东京多么令人神往,那里的人多懂礼貌诸如此类,还是说年龄太小了,或者涉世不深? 最让我难过的一件事,是中国已经变强了,但是总有一群二鬼子是跪舔日本,甚至有人连日本的罪行都可以给他洗地 我就是想提醒同胞们注意,不要相信日本人,现在有很多同胞因为看了日本动漫,然后这看了日本的娱乐圈,慢慢的喜欢上日本了,就是表面上说讨厌日本但内心里非常喜欢日本,所以我要把这种事情说出来,让中国人在看日本娱乐产业时保持警惕,防止被和平演变 不要因为你的喜爱,伤害了自己其他的同胞,日本人不值得信任 (转)

【回复】虽然但是,你这评论跟这个视频有什么关系吗?这个视频是讲中日关系的吗?
【回复】回复 @月紫琉璃 :对日本感情差到一定程度,日漫都很少看
【回复】我喜欢日本,也喜欢二次元,所以综合一下我最喜欢就是让日本只存在于二次元[给心心]
金币先锋_mata川:
人在日本,恨死片假名了,根本看不懂 日本年轻人是比较喜欢用大量的假名词的,但是日本中年人还是喜欢汉字的。我认识一人在居酒屋打工和客人聊天,经常被说“不要说カタカナ語”

【回复】回复 @命令方块解说我的世界 :准确是指日本人用英语造的词,会英语也得靠猜的那种
【回复】回复 @REM凛凛 :和制英语
Vallon_Lawchan:
最服的是米饭也能从gohan变成raisu,而且日常还混着说,不尴尬嘛哈哈哈

【回复】回复 @浑洛川 :我也是广东人哈哈,白话中常见的音译词范围比较有限,像士多、巴士、史巴拿、车厘子之类大都是外来概念,一般不会去音译古已有之且经常接触的词汇,所以米饭也能变成音译是我所不能理解的哈哈哈
【回复】粤语经常也会粤英混讲,而且有很多类似士多俾梨这种的英文音译词[羞羞]
【回复】其实更要命的是有些日语写的是汉字,读的却是片假名,像仏可以读作フランス,世界可以读作ワールド
無宙:
挺有感触的,以前日本老一辈都用 携帯,现在都是スマホ。 虽然不可否认2个词意思确实不一样,但是我们也是从“移动电话”-“手机”-“智能机”,变化没有那么大,比如像“台律风”一样叫“时髦风”[笑哭] 还有玩一些没有中文的日本手游,各种选项全是外来词,那为什么不直接用英语,我还更好认[辣眼睛]

【回复】同学:俺のスマホはどこだっけ 我:私の携帯はどこ行っちゃたかよ
【回复】回复 @剑拔青云 :同样是说找不到手机这件事,我的同学就会说更“现代”的日语,而我作为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用汉字,这就导致在同学眼中我是个比较“旧”的人
【回复】回复 @剑拔青云 :同学说的是“我手机在哪来着?”他说的是“我手机跑哪去了?”意思都是“我找不到我手机了”,但层主的说法可能就显得比较“古旧”。
轻语泛:
如果大家突然有一天都用汉语拼音写字,想想就得疯掉,不仅难以辨认,整句话还得全看完了才能知道啥意思,还更容易产生歧义,真不知道那些用类似拼音当语言的国家怎么想的

【回复】近代有过废除汉字运动,把汉字用拼音来代替,比如椅子就写成iz,吧啦吧啦一堆忘了,后来就有人写了两首诗,全是用一个音读出来,不看文字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到头来还是表意文字通俗易懂,看字就能猜出或者联想出意思。
【回复】回复 @佳玉Lau :好像是有两次,第一次是新文化运动鲁迅用来“掀房顶”的猛药,推行白话文有进展后就没再提,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次就很ex了,90年代汉语输入法诞生之前没法把汉字输入电脑,就有人又把废除汉字提出来了,突出一个打不过就加入的无能想法。
【回复】回复 @IQiq一起 :韩语比日语还残废,去中文化直接把自己语言搞残了
玖月橙:
明治男儿:我们来翻译创造新漢語吧 令和XX:用片假名表示拉丁学名

【回复】新汉语词语是中日翻译家文化交流的成果吧,中国翻译的词传给日本,日本翻译的词传给中国。
【回复】回复 @精神病院被研究员文西 :古代也用“法律”,而且用的比“律法”要早,先秦时期的《庄子·徐无鬼》就有“法律之士广治”,《晋书·贾充传》还说“今法律既成,始班天下,刑宽禁简,足以克当先旨”,倒是《新唐书·百官志一》才开始用“律法”(“刑部郎中、员外郎,掌律法”)
KPringthebell:
你们以为在学日语,其实都是在间接学英语[doge],你细品

【回复】说实话,英语再好碰到片假名和日式英语,直接傻眼,还不如直接用英语。[疑惑]
【回复】回复 @咖啡茶TAC :英文越好越傻眼,这发音,完全想不出是什么。
【回复】[doge]学完日语没记住,英语也忘了怎么读了
缀辉句:
其实我国也有一些音译词,如沙发、麦克风等等。不过很多还是音译意译结合的,例如维他命。当然占比没有日语中文词和音译英文词那么大,而且很多原本音译的词也逐渐被意译取代,例如德律风转而称为电话,前面说的维他命也通常称为维生素。

【回复】实体名词,尤其是新发明的东西无所谓音译,因为只是代号。看到自然就认识,没看到也不可能认识,反而追求意译可能导致顾名思义的错误
【回复】其实这些年以来这种音译词不多了,更多的是商家为了包装而进行的,例如车厘子。
【回复】回复 @侦探快斗 :增材制造、区块链不就是新词吗,造字难,造词还是不难的。
大头乔头很大:
[热词系列_热乎]刚刚才在hellまる talk上训完一个北京姐姐,她说普通话里面太多日本词了想学粤语粤语更接近传统文化……原来这种谣言已经这么厉害了吗[藏狐]我反手推几个安老师的视频过去说服他。完了以后一进b站安老师就更新了又(🉑)有(以)新(终)知(结)识(谣 )了(言)好开心[歪嘴][歪嘴][歪嘴]

【回复】我胡建人泉闽港粤都会,说实话高中老师就经常说古代人都说粤语[捂脸]其实官话每个时代都不一样,而且综合来看各地方言都有古代语言的残留。粤语和闽南话也有,不过是有着官话和本土语音结合的产物而已。毕竟闽南话对每个汉字都多了一个“白读”,粤语读文言文也并不一定就很通顺
【回复】有些人总是喜欢说爸爸长得像儿子,他们内心一点文化自信都没有,导致很多人看到樱花和服木屐都说是日本的,但实则只是日本照搬过去加了点修改。 现在国内文化宣传和对外文化输出还是不够
【回复】回复 @上个世纪的四宫辉夜 :真的是过分抬高粤语,捧杀粤语……[撇嘴]
青幽qingyou:
中国西化都是把所有内容用已经存在的汉语代替,结果就是大量词汇意思已经变了,圣经是儒家经书的意思,结果成了西方的一本书[笑哭]。

【回复】其实圣经应该叫新约,上帝应该叫主
【回复】回复 @蜘蛛侠在线撩TonyStark :上帝在基督教就是昊天上帝的意思,新约对于基督教来说也是圣人的经典,这个翻译选这两个词还是挺合适的,要怪就怪基督教传播太广了,而我们本身又反对封建迷信不会用原本含义
【回复】上帝,圣人这些不都是么。。。
翕xi_:
喜欢末尾说的那段话,祖先最想看到的正是我们能做到的更厉害的事。[打call]顺便表白up,好喜欢你和你的视频呀[给心心]

学习 人物 读书 文学 历史 日语入门 日语 文化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