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钟读懂,王阳明“心学”思想核心: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作者: 小播读书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0-09-25 15:26:19 浏览:112990 次

8分钟读懂,王阳明“心学”思想核心: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执壶仗剑:
无论理学和心学,包括西方哲学和科学体系,其实是殊途同归。仅以结果论英雄,跟咬文嚼字的文人相轻和西方种族歧视没有分别。问题的本质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关键在于东西方文明在构建世界观的时候,都发现世事难料,人心更难揣度。西方和理学认为祛除认为干扰因素的客观规律才是真理。而中国哲学的源于易经八卦,认为人本身就是道的产物,人与自然是无法分割的。道家天人合一也源于此。而且物质世界唯有人心人性与道接近,是人类无法运算计量的无极变量。并且人不是道本身,更不是神,不可能控制甚至超越道,回归人性本身,是认识和顺应天道的根本归宿。东西方文明的罪孽和失误,都是步子太大扯到蛋造成的。未来人类如何避免重大失误和战争,中西合璧,共建更完整的理论和论证体系,重塑人类世界观,才是东西方文明相互借鉴和平发展的新路径,比如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中国哲学更不应该坐而论道,而是培养跨学科跨领域人才,完善中华文明的进化,应对外部挑战。

【回复】老哥你的观点我大部分认可,但是你提到的中西合璧的观点我不太认可,这也和你那句应对外部挑战自相矛盾或者你没有说清楚。诚然如果量子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可控核聚变能等等技术能搞出来,那么人类的生产力将几乎完全由机器取代,物质生产将极大提高,几乎解决了人类的物质需求,这是解决了人类矛盾根源,但是在解决生产力这个问题之前,西方只想利用技术垄断,让其他国家的人成为劳动工具,压榨劳动力,如果西方率先搞出了上面提到的技术,然而上面的技术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类生产,这些技术不过是西方或者资本垄断技术继续压榨劳动人民的工具,即使能完全取代人的西方种族主意思想会不会导致继续垄断技术不公开?
【回复】回复 @bili_145423760 :你说对了一半,这是术的层面。从道的层面来讲,道和人最根本的使命是试错。人类不要指望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如果能,那说明离灭亡不远了。现在流行说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但是人类走进深空探索,必将产生新的文明和变异,到时候他们还是人类吗?会产生怎样的威胁和问题?于此同时人类文明要进化,就必须交流借鉴,不然就会故步自封,走向衰落和毁灭。文明演化进程,向心力和离心力是阴阳易势的平衡,是核裂变和聚变相互转化,而不是简单的直线拔河。正是因为西方文明五行缺德,才更加凸显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文明融合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可能在某些技术竞争环节有胜负,但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绝不会败,一个伟大的民族不可能仰人鼻息,受人施舍过日子,真正的大国没有资格投降。历史也已经证明,没有人比中华民族的命更硬。
【回复】回复 @bili_145423760 :人类文明竞争的不是科技工业产品,而是体系和标准。而人类真正的挑战,不是内部文明冲突和分赃不均,而是要以人类和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去挑战太空的无限性,不然人类文明要么困死在地球,要么跟恐龙一样,被降维打击。中西合璧不是要不同而和,而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相互促进,共同合作。现在人类所谓尖端技术,只是能解决人在地球上的一些问题,星辰大海很大,太空更是极大无外,极小无内。人类需要迭代发展,就必须要要人工智能的运算和储存能力,但核心是人,而不是机器。比如暗物质、反物质探测可以交给人工智能,相关实验的决策权绝不能交给机器,执行权也要拆分,就跟发射核弹一样。至于垄断,谁掌握核心技术标准,谁的话语权就大,这是事实。但是技术可以有不同路线,也会被淘汰。随着资源消耗和技术积累门槛越来越高,小国、弱国根本玩不起。在全球工业体系之内的,可能可以抱大腿喝口汤。工业体系之外的,只能求神拜佛,自求多福。个人也一样,跟不上时代步伐,要么换个赛道,要么被社会淘汰。我们追求公平正义,希望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希望劳动价值的定价权掌握在人民手里,但对手和敌人不允许,竞争是激烈残酷的。真正的大国,没资格投降。
Vitalittyy:
凡事xxx分钟搞懂王阳明新学的都是扯淡

【回复】回复 @王叔撩电影 :不是。。。你读书肯定是先读厚,再读薄!你对一个人也是这样,最开始肯定觉得很复杂,但是你认识她久了,几句话就能把她说的一五一十的。这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由陌生到熟悉,由复杂到简单的升华。上面的妹子说的没错,一定要体悟,而不是理论上的高高挂起,言语文字上的纸上谈兵,长篇大论。而要实践到融入血脉中,需要一辈子的时间,而且还是极为聪明有天赋的人才行
【回复】这只是解读,修行是要花长时间甚至一辈子来完成的
【回复】回复 @王叔撩电影 :这是也不是不可能,因为心学本质上很简单,说到底就是四句话。
向梦进发:
出生年份是不是错了?王阳明是明朝人,而明朝在1644年就灭亡了。

【回复】不好意思。口误了,不是1742年,是1472年。感谢指正:)
【回复】回复 @呼啦呼啦敏敏 :确实是祖母
罗音1:
读书如果不是为了让人成为圣贤,那圣人留下经典是吃饱了撑的么?经典的本质就是让普通人变成圣贤,让人人成为圣贤,只是后来人们把圣贤都当成神了,让人们觉得自己和圣人太远了,觉得自己不能成为圣人,就不把经典当成成为圣贤的教材了,而是当成了仕途的敲门砖,而又因为后人不懂而随意解读经典随意断取经典,就造成了不同的学派,不能说对也不能说错,但是因为他们没有到达圣人的境界就永远无法真正理解经典的意思所以解读的就只是他们自己的概念,本来就和圣人差了很多,人们在学他们就离圣人更远了,万幸中国还有朱子阳明先生这样的圣贤还不至于和孔夫子离得太远

【回复】人人是我,我是人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如我,我如人人。
【回复】让每个人都有大我思想。
_苏枫:
中南大学的校训就是,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MaLuSVX111:
知行合一不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意思。心学受禅宗影响很深,禅宗有定慧一体的思想,定慧一体是说两者就像灯和光一样。

bili_52005256468:
我会把王阳明的神像挂在我北欧风的闺房

世约:
孤阳不生,孤阴不长。阳明先生觉得人生来心如明镜,成长的过程中渐渐蒙尘,所以要擦掉蒙尘才能明心见性。在那个常与亲友相隔千里,只能以书信交流的年代,唯心一点儿的思想才能支撑人在困苦孤独中生长。所以说人还是有个念想的好

小姚YOLO: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阿朱日记2:
我觉得知行合一属于行动,但不属于知识与行动结合,而是行动与心,良知的结合

【回复】对的,这就讲到孟子所说的心了,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吾行自足,佛家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都是说的一个意思。[呲牙]
我也是随便取的网名:
心学很需要一个领导者,阳明生前,被看作圣贤一般,可惜他死后,弟子们全变成了一盘散沙

【回复】回复 @FETI :是啊,他的影响力是真的大,但我只欣赏他的文笔🙈,感觉心学不适合深入研究,因为最后他自己都发现没啥可悟的[歪嘴]
【回复】回复 @FETI :你这是推卸责任,拿结果评判事物本质好坏,文人相轻和种族歧视也是这么来的。不论中国哲学还是西方科学,要迭代发展,关键不在于真理再谁手里,而是允许试错!
【回复】太巅峰了,弟子们没一个能企及的
林雨欲来风满楼:
要实践的,不实践也只不过是心外之理。

终于上岸的刘某:
标题有点离谱,建议把读懂改成了解。

【回复】观点一致。几千年就这么一个王阳明,你这8分钟读懂,离谱
【回复】悟道一瞬间,也说不好就有人在这八分钟悟道了。
Pegassitpesta:
UP这个标题固然是胡扯,8分钟不可能读懂王阳明,但是评论区里一股子键盘侠的臭味,我是很害怕的,你们一个个都表现得自己很懂的样子,从而一概地去忽略UP讲的东西,杠精思维,高度自我表现,一律否定他人,我真的很害怕,当人类都变得自满,不谦虚的时候,就是自我毁灭之时[辣眼睛][辣眼睛]

【回复】应该是读明白,懂是不可能的
赶羊的牧人:
心无善恶,意无善恶 知无善恶,为无善恶

离於岛:
做为一个启蒙级别的对“知行合一”的解读,已经算可以了,讲得太复杂的话,也就不要科学普及了。剩下的有争议的,复杂的地方,可以再慢慢研究嘛

孔子 朱熹 王阳明 孟子 儒家思想 心学 知行合一 理学 致良知 九月打卡挑战W4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