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日记:守好生猪“中国芯” 吃上更美味猪肉【主播说三农】

作者: 央视农业分类: 三农 发布时间: 2024-03-03 11:00:00 浏览:248786 次

履职日记:守好生猪“中国芯” 吃上更美味猪肉【主播说三农】

萌物故事:
说起猪育种工作,我真的很尊敬我的老师们,他们跑遍大江南北,一个品种一个品种地收集种质信息,建立起猪育种领域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其它高校发明了自主产权的SNP芯片——中芯一号,育成华系第一父本山下长黑。老师们的工作真的是踏踏实实地一直做下来的,数十年如一日啊……

【回复】对黄院士真的是无比的敬佩,每天都在实验室工作,晚上11点整个实验室灯火通明都是常态,虽然都在一个小校区但是几乎没有碰见过,22年发了nature(这是迄今为止江西省和中国畜牧学领域首篇《Nature》发表的研究长文,同时也是国际猪基因组与遗传育种领域近20年来第三篇在《Nature》发表的研究论文,上一篇是2012年!),还是祝黄院士团队的研究越来越顺利!
【回复】回复 @凯申物流微操部部长 :山下是品牌长黑是说其体长色黑
弃疗不是我的错:
黑猪肉真的好吃[笑哭],比现在的粉猪肉好吃多了[笑哭]。现在在东北想吃口黑猪肉太难了,村子里轻易没人养。[大哭]

【回复】我老家有人养的,但是就他一家养,一般杀猪的两天前就已经卖完了,根本抢不到[笑哭]
【回复】回复 @烽火炎焱 :不是卖不上价,是养殖周期太长了,长的特慢
【回复】回复 @刀客塔今天也失智了 :我们村子原来有一家养过,猪崽子买回来的时候,身上的一切都开始预订上了[笑哭]。
凌天亓:
猪:我这么好吃,你们还用我的名字来骂人[傲娇]

【回复】那可以用猪来夸人好吃吗[doge]
HOLD酱:
地方猪的出路应该是走精品路线,高养殖成本就意味着它不能和走量的一个价,地方也应该加大营销投入,加大重视和全国推广,凭什么一瓶国外的水能卖好大几十,一斤说白了就好猪肉就不能贵上十几二十一斤?说白了就是人家营销做得好,差异化高档化产品深入人心,中国其实不缺有钱人,有的是买得起的,要的是做好对接好产品和高收入人群,让他们觉得吃得好,吃得值,就能打开销路

【回复】艺人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 同理 精品拼到最后 拼的是会讲故事[滑稽][滑稽]
【回复】回复 @依-智 :多一些选择只会让你多一个吃贵的机会而不是断绝你吃便宜的机会。没人会为了精品🐷放弃规模化的普通🐷养殖
【回复】10块一斤的鸡人家说这鸡不好吃 20块一斤的鸡人家说这鸡太贵 精品路线并不是不可取,可是精品不适合卖给贫 平民,甚至贫民平民养出来的精品自己都不舍得吃,想着换钱,可是鸡肉猪肉是贫平民能吃到的便宜肉类
万驼铃:
这样的代表提出的建议才有参考价值。感觉很多代表提的建议就是闭门造车,提的点确实是好事,但简单思考就能看出需要重大付出。

【回复】也不好说,毕竟这个博眼球的年代,有些提案看起来离谱,也许只是断章取义
【回复】回复 @林登_图Leader_2 :断章取义的多,毕竟是自媒体的流量密码
【回复】关键是现存的很多问题就是需要大量付出才能解决的,要不中央为什么一次次强调要啃硬骨头呢[笑哭]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想变为现实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大量的努力与漫长的时间[脱单doge]
任我涂:
宁乡人来了!!向全国各地的同胞安利我们中国四大名猪之一土花猪,附近县市的人叫我们“花猪别”“育猪滴”哈哈哈哈哈哈[再见]

【回复】宁乡花猪与樟树港辣椒炒出来的辣椒炒肉堪称绝配
【回复】宁乡花猪 吃起来特别香[打call]
【回复】刚刚准备评论,怎么没有我们宁乡土花猪[大哭]
不等你了哟:
金华两头乌相同的时间只能长现在白猪一半的体重,但是真的好吃,姑姑家养了几只,过年回家的时候吃了,小时候红烧肉的味道[星星眼]

【回复】两头乌那是金华火腿的来源,金华火腿贵的原因就是因为金华猪这个品种!
【回复】快没有了,养殖户不愿意养,去看看阳光玫瑰就知道,低价大量的和高价小量的比起来挣钱多了,现在的两头乌还是熊猫猪猪这样大企业运营撑着,销量不高,大部分老百姓还是看哪个划算,但是四五倍的价格比牛肉都贵只能偶尔尝尝,相同的价格还是牛肉好吃[笑哭][笑哭][笑哭]
【回复】回复 @冰泪陨落 :翻倍很正常啊,就应该翻倍,饲养难度大,就应该走高端,大众选择就好,普通肉也不是不好吃,你追求品质,当然要付出什么
出租车司机浪里绕路:
省流:打造品牌效应,提升附加价值,降低劳动成本[doge]

【回复】回复 @叔有偏头痛 :散户没工资的
【回复】回复 @叔有偏头痛 :散户应该是卖出去一只猪赚一只的钱吧[doge]自己家的小养殖场
【回复】回复 @叔有偏头痛 :小户干,一边种地一边搞,这种猪要是:不挑食,不用专门买猪食,还挺省事的
取个好名是真滴难:
以前在荣昌少年宫里拍的照片,好多好多年了[打call][打call]

【回复】回复 @柒舞夜 :补习班(来自工业小镇的见识)
【回复】少年宫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脸红]
油腻秀气的90后:
我来说是在我们这土猪(对本地猪的称呼)怎么消失的,大概十七八年前,我们买小猪的时候,小猪批发商推荐了三元杂,当时我们镇还没有人养过不敢买,最终我们还是买了土猪崽,批发商几乎不要钱的送了头三元杂。回来养后发现,这猪太能长了,出栏的时候土猪150斤左右,三元杂有220斤,更要命的是由于三元杂瘦肉多,肉贩给出的价格是三元杂比土猪贵8毛一斤,三元杂又能长,价格又高,下一批就果断放弃了土猪,由于经济效益更高,就这样大家都跟风养起了三元杂,到后来纯杂等等这些。前几年开始土猪生猪价格比其他贵了点,但是综合下来相比较经济效益还是比不上三元杂这些,几乎没人养。对于农户来说,要养活一家子,赚钱最重要。

【回复】可以搭着养,即赚钱又可以保护本土品种。我师傅养蜜蜂就是中蜂和意蜂一起养的,没事儿还做了一次蜜蜂杂交实验[呲牙]。
【回复】我们珠三角这边应该更早一点,大概二十多年前就没人养了,我只有两三岁的时候家里面大概是有两头猪的(没喂过没见过和住的地方不在一起),我还是吃猪肉的,到了七八岁,我就不吃猪肉了,到现在都不吃,我跟我妈说味道不一样,她一直不信[喜极而泣],偶尔如果买到黑猪或者野猪肉,我会吃一点。水的味道大概是2008到2009年左右变的,之前我还是喝烧开水的,后来我就一直只买矿泉水喝[喜极而泣],我妈也不信味道变了,一直说我矫情,直到她前两年去别人家喝了一次用了过滤器之后的烧开水,回来就跟我说要买个净水器[笑哭]
【回复】说到这个,还想提一下海地本土猪,常年被国外的廉价猪肉倾销,现在已经绝种了!
深海肥宅G:
我们这边的人也老说黑猪好吃,但是吧,也说这玩意长得慢,产量低

【回复】回复 @墨乡伊 :我们这边有专卖店专门卖黑猪肉的,能看到猪皮毛孔是黑的,但是感觉味道好重,猪皮也特别老不太好吃,可能是我没吃习惯[笑哭]
【回复】关键是现在买不到[大哭]
【回复】回复 @墨乡伊 :你可能买到假货了,我们这边也有本地黑猪,专卖店才卖,一斤猪肉都是五十往上,还特供香港,味道绝了,一点怪味都没有,无敌的好吃,只要吃过一次就不会忘记那个味道
嘉彦啊:
不光猪,我国种牛,土狗,驴的保育真的也迫在眉睫

【回复】再加一个本土猫咪,长的好看,身体好还少病,而且抓老鼠很厉害。
【回复】土狗恐怕来不及了,除了南方个别省市,北方的一些品种已经不见了,而且本土体型大的土狗消失的特别厉害
【回复】重点是建设严格的品质管控和分级分类,走和牛路线就不能让农户赚块钱坏了口碑。 韩国走和牛路线严格管控养殖户,严抓品质就成功了,中国总是啥也不管,让那些见钱眼开的养殖户能钻了空子,坏了整体口碑,苏联刚解体的俄罗斯,世纪之初的东南亚,中国都有足够的窗口期去抢占市场,结果呢,往俄罗斯卖假货,出口东南亚的摩托车只打价格战,最后败坏了口碑,把市场拱手让给了别的国家。 做特色产品就要做好品质分级,而且严格执行,新疆三文鱼这种混淆视听的宣传就一定要打击。
富坑道人:
很多人怀念传统地方猪种,但是传统黑猪品种吃的多,长肉慢,肥肉率还高,对养殖来说成本高,对消费者来说肉价高,真要都养黑猪那就回到以前肉价高,一年到头吃不起肉的状态,也就过年过节能吃两口,而且都是肥肉,不适合现代人的需求,现在养殖户不愿养也是自然,社会总是要进步的,现在攻克更适合现代需求的,吃的少长得快的瘦肉型白猪育种才是紧要问题,另外再说一点,我国其实不是近年来才引进的白猪,而是早在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引进了,改开以后瘦肉型的白猪就迅速代替了传统地方黑猪种,证据就是五十年代拍的西游记猪八戒是黑猪,但是八九十年代拍的西游记都变成白猪了,评论很多说小时候吃的黑猪多好吃多香云云,其实大概率也是白猪,只不过可能是因为以前喂的米糠剩饭瓜果蔬菜比较多,而且都是散养的活动的多,风味上也比现在养殖工厂猪饲料养的白猪好吃,还有就是现在天天吃肉怕是吃腻了,要是饿几天,或者一两个月没肉吃,那再吃起来什么肉都好吃[吃瓜]

【回复】一些土猪肉价堪比鲜牛肉,那我为什么不直接吃牛肉呢[怪我咯]
【回复】八九十年代村里是花猪,大白猪也有但是不多
【回复】回复 @让他睡觉 :如果养传统黑猪有商机有市场,至少是有有钱人愿意买,那么应该早就会被商人捕捉到,早就去投资去养了,也不至于现在这样没人愿意养走向灭绝的情况,如果连有钱人都不买,那只能说明传统黑猪弊端太多,走这条路也走不通
哈哈癖:
我给卖特种猪肉的提个意见,摊儿上都摆一张咱们特种猪的照片,别人一看确实不一样,买的兴趣就大了,比如我看卖家养鸡的总是会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

【回复】回复 @90超级利物浦球迷 :加大打击力度,货不对版直接阶梯式罚款,第一次十倍罚款,第二次百倍罚款,上不封顶。
【回复】然后贩子看到商机 一次充好 劣币驱逐良币
【回复】回复 @有被甜到mua :网都差成这样了还在这黑,让你主子用用5G吧
比牧一:
很喜欢这个话题的讨论。我觉得保护本土猪作用是保护我们的种质基因库。但这个难度还是挺大的。不管是散养还是规模养殖来保护,如果能让参与者赚到钱,那事情就很简单,如果不能,可能就需要国家投入,为这个事情进行兜底。本土猪在这个竞争的环境下,必须拿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有一战之力。从某一方面来讲,作为消费者,选着消费本土猪也算是对这个宏大的历史任务做了一份努力和贡献。从育种方面讲,我国起步晚,我们本土猪的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

中等不偏上:
我觉得想要突破卡脖子还是要培育出国产的高性价比料肉比猪。毕竟走精品化路线面向高消费群体的量不可能上去,上限在那里摆着,而且那么多小品种共同争夺一个小市场只会内卷。如果能够培育出国产种质的高性价比规模化养殖猪种,那么除了保住国内养猪企业的饭碗以外还能扩大海外需求把海外市场做起来。一方面省去了大量从国外引种的成本,另一方面出售种质的利润还能从国外分一杯羹,挤压国外利润空间形成产业优势良性循环。

【回复】得先把种留住,然后再择优,现在是种都快保不住了,所以得先把种保住了再说。 我个人当然也希望又打又肥的猪的味道可以更好,这就只能寄希望于农业科研人员了。
【回复】其实说到底都是做品牌+科技进步搭配着来的路子,目前短期来看最容易实现进步收获成效的就是做好品牌,但是长远来看,地方品种的猪要想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终究还是得提高产量+稳定质量。让农户能稳定地赚到钱,才能保住这个品种。
【回复】回复 @郑松祥字福龙 :一是猪肉想做到车厘子和小樱桃的口感差距不太现实,二是我第一条回复已经提到过,猪肉相比水果很难通过作为礼品打开高端销路,也很难在散养条件下实现品牌效应和资本化推广以及流量扶持等等。把农户散养打造成高端商品这件事你结合一下身边乡村就能想象一下有多艰难了。即便口味有显著差异,在当今环境没有流量扶持是一个问题,购买者能不能接受小户散养这件事也是难点,因为不是大厂很多消费者会有品控顾虑...设身处地想一想,集约化做不到,屠宰、保鲜、防疫和物流等等成本都摊不下来,翻不过这几座大山最后农户反而可能血本无归,换你你会投资这样的项目吗[撇嘴]
彩虹人Zz:
主打差异化,精品化,我觉得有能力的肯定会去消费的,因为这些地方猪有的是真好吃,不一样

【回复】还要做好品牌战略和地理性保护工作。要借鉴国外优秀经验
【回复】是的。我一个身家千万的朋友,就只吃两头乌,贵很多,但是真好吃。
-欸:
好!中华田园犬,中华田园猫,本地猫狗,土猫土狗也需要加入品种保护和繁育![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

【回复】回复 @一手水 :最早四千年前就有了猫的遗骨,汉代开始驯养家猫,这还不算吗
【回复】虽然你的出发点很好,但是猫不是我国本土生物,所以不存在中华田园猫的说法。不过中华田园犬确实很需要重视
【回复】回复 @旺双睦福游哈米 :四千年饲养历史也不能改变它是非洲野猫过来的。四千年的时间跟生物进化演变的历史比起来真的是沧海一粟。
特朗普的爷爷:
还有黄牛,本草纲目:(黄)牛肉补起,与黄芪同功,

【回复】目前华西牛育种已经成功了。
【回复】回复 @龍辰沐 :嗯,健气。
mousey:
我觉得小农户可以发展一下代养猪,或叫什么云养猪

【回复】人才啊[笑哭][脱单doge][脱单doge]

肉 主播说三农 养殖 猪肉 乡村 高凡 生猪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