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建筑为什么看起来很新?

作者: 蚂蚁景观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6-05 16:35:56 浏览:66963 次

日本古建筑为什么看起来很新?

夕烟如海:
日本刀也一样,一把战国太刀把几百年的锈和岁月留下痕迹的全磨了,甚至都重新开刃一遍,看上去像新的一样。不像中国对明清刀剑仅略做除绣和清理而已(一般不重新研磨)。两种做法其实有利弊。但修复不是重新创作,不是造忒修斯之船,所以我觉得日本的有些重修修得太过了图(1,2中国刀,3,4日本刀)123出处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回复】这两不一样,日本刀也有艺术品的价值在,很多日本刀是民间的家传之宝,代代定期擦拭维护的,那是真的没锈,而人家把这把认真维护了几百年的光亮如新的宝刀交给博物馆,你不维护整的锈了那更不像话。 对比之下我们很多刀剑要么是出土的陪葬品或古战场遗物,要么是虽然家传但是放某处n年没维护了,这种刀剑出土/出手就自带千百年锈蚀,没有除锈的必要。
【回复】木造建筑最终都是忒修斯之船
【回复】回复 @爱打卡点解点解 :顺便说一句,我们的老祖宗在明代的时候就走私日本刀了哦
Possum_HOBO_OASS:
地震就不可能让日本建筑一直旧,不同民族对古建的看法不同,都合理,但现在很多人看一件事就不知道求同存异,非要争个对错,非要铲除对方观点

【回复】和地震关系不大,木造建筑本来就是要定期更换的。每次去京都总能碰上某个寺庙神社在翻新。
【回复】日本几乎没有断代所以重修有意义。我国很多古建筑都是很多个朝代以前的重建会对古建筑造成破坏
【回复】我全力支持修旧如旧,古建筑唯一的作用就是文化遗存,就应该全力保护,当年梁思成林徽因已经预言过了,你们想玩新的自己建去,别碰古建筑
千年一瞬美:
看起来很新,但是不觉得很假,这句话是点睛之笔。

【回复】回复 @我也不知道了是吧 :那句话的意思是除了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建筑在实际使用,是一种真真的文化传承,不是纯粹的卖纪念品的旅游景点。
【回复】我老家江西吉安永丰县 有个恩江古城...4a级景区 17年之前 那是一片居民区(我住那片)之后居然开始建古建 然后宣传宋代古城....我勒个去!!
【回复】中国的原汁原味的修旧如旧已经让我感觉不到中国建筑的伟大,因为看起来就比日本古建筑埋汰,比日本的破旧。人都是以衣冠度人,更何况建筑呢?中国年轻人喜欢日漫日剧、游记中的的日本建筑,而对身边中国失去功能的破旧补丁的古建筑没有共鸣,难道不能证明日本修旧如新的正确吗?一个人,长得再帅,可是衣服还是几百年前、有补丁、落灰尘、褪色,有谁喜欢呢?都说山西建筑结构优于日本,但很不幸,视频里面山西古建筑即使再努力修复,也是灰蒙蒙色调、满是灰尘,瓦片粗糙,出了古建筑粉丝,普通人一旦拿日本古建筑光洁如新的“唐凤”建筑一对比,面可真的认为日本经济发达、文化传承良好,而把山西古建筑当做老少边穷地区的脏乱差破房子鄙视的。你以为所谓“日粉”是怎样培养起来的,还不是在这一点点的对比中养成了对自己祖国的鄙薄。所以,我极不支持“修旧如旧”的修缮历练。这就是一种文物的“包浆崇拜”或“伤痕膜拜”。
愚者0001:
所以问题不是修旧如旧 也不是修旧如新 而是中国的不少古迹修复后给人一种 “假”的感觉 比如钟楼鼓楼 除了有历史和文物价值 原本的价值完全丢失 还有一些寺庙道观什么的没有僧人道士了 完全变成了景区 文物变成了死物

【回复】无论修旧如旧 还是是修旧如新,都有成功的范例,变好看了就是对的,而不是破坏性的,灭火筒摆在大殿门口的原因(这种就是破坏性的,),就是文保单位整体素质太低,或者说没有,不懂得这影响观感,包括你说的这些问题都是因此产生的,保护是任务,咋保护不知道,国家出钱维修以后,地方对文保单位只当做旅游资源,根本不了解,也不负责,文保单位需要有素质,有文化,有美感的领导
【回复】没了僧人道士就是正经的博物馆啊,皇宫城堡要把皇室贵族请回去吗
【回复】回复 @DIBOBOp :...问得像个文盲一样,有空多看点书,多出去长长见识,别在网上显摆你那贫瘠的大脑
ZF_至繁:
认同日本的理念,让古建筑具有使用价值,才能让古建筑持续的走下去。

【回复】中国古建确实修复了不少,但都是把风格改为了明清风格,就这么个修复方法还不如不修。
【回复】不是理念问题而是💰的问题,苏州文庙的宋构也能修缮的和旁边新建的传统建筑一个状态。山西很多古建的斗拱上积了一堆鸟粪,也不见清理。
【回复】完全不认同,想要新的在旁边建一个不好吗,地皮工艺和钱要啥没有,老的就那么多,拆一个少一个,而且重建不可能100%保留原有风貌的,几次重建下来早就面目全非了
震我一下巧克力_:
日本的做法就是中国古代的做法,每个朝代都会修缮前朝的知名建筑,都是会有一定修改,翻新,因为是需要使用的,没必要完全保留古迹的特点。现在中国的修缮是为了保留古迹的特点,不是为了使用,所以,修旧如旧,只是作为古迹而保留罢了。为什么天安门,就是修旧如新,因为是需要使用的。

【回复】我刚想说天安门似乎不符合修旧如旧
【回复】回复 @震我一下巧克力_ : 第一,这是你不了解古建筑修复,实际上古建筑修复会对原来的木结构里添加很多新材料增加强度。修旧如旧远远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第二,谁提到意识形态了?是你自己意淫的吗?
【回复】日本是重建,中国古代不会一直拆了重建,基本都毁于战火
シドニー泡泡洗体:
感觉日本古建筑的用途相比古代变化不大,这些建筑的拥有者更多的是以业主的心态从实际需求出发去修缮和改建,而不仅仅是单纯从古建筑保护的角度去维护。

【回复】每次翻新都在小改,文物保护才一百年左右,和千年历史比差远了。至于需求也差远了,尤其是家具很过时,很难用。反而我们这边宋朝之后的家具都是越来越接近现代的。
【回复】然而日本确实大多数寺社的产权都是私人或者团体所有的。就保护文化而言,现在也更倾向于对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保护,围绕建筑的居民和生活才是其所承载文化的活的灵魂,而非将建筑剥离出来当做一具标本陈设。了解下贵州石阡村
【回复】真的不要再吹了,普通人哪住得起十年一小修,二十年一大修的“古建筑”,这里提到的古建筑大都是宫殿,寺庙,今天日本普通人都住在通水通电的现代式房屋里,古建筑目前唯一的价值就是承载历史文化,首要地位就是保护,不要让古建筑再去承担现代的使用需求,这才是开历史的倒车
写字堪称蚯蚓体:
其实日本的所谓“古建”本质上是造型古典的“建筑”而已,依旧发挥其作为建筑的实用价值。一些京都的老店也保留了其屋舍的建造图纸,定期翻修,就是为了能“用”。而不是束之高阁,圈个围栏,把建筑当做地标塑像。所谓“老屋住人百年不倒,一旦搬走三年就塌”,房屋之所以能够屹立百年,也正是因为有人维护,才能保证日常的小修小补,定期的翻新更替。

【回复】回复 @格间之人 : 日本古迹几乎都免票,本地居民逢年过节是真去,不只是给外地游客看的
【回复】说白了还是真传承与假传承的问题,一个是当做自身生活的一部分,一个是当做老古董土疙瘩,有钱没钱的哪个不以建个小洋楼为荣。[doge]
【回复】回复 @san1984 : 你是说日本古建筑修改就变了? 那个日本古建筑变了? 不是你猜, 你举个例子呀? 是严岛神社? 是京都稻荷? 是清水舞台变了? 哪怕挨个原子弹灰飞烟灭的广岛城, 重建好歹外形做的一样仿古. 黑色天守阁, 跟幕末照片一样. 古中国修缮, 除非全毁重建, 否则都走传承, 如漳州孔庙. 宋朝制的木烂了以明朝木取代, 还是照宋制做的, 最后看起来还是宋朝建筑. 说没传承的说现代重庆瓷器口古镇, 地鐡出来就是个茶壶喷水池, 这是宋代造型, 还是明代造型? 跟你家旁的商业街一样, 还特别来看什么古镇? 说话按实例, 你不服的话, 请按实例说话.
bigfishman:
我个人是比较赞成“修旧如初”的……尽可能还原历史建筑本来的面貌,破破烂烂的后世使用痕迹很多时候并不雅观

【回复】我也很支持。像现在的酱油色反而故意仿古看了太不习惯了,以前的大朱大白就很好。
【回复】回复 @goodfack :民间建筑就是素色的,木头上了桐油后就是那种深色的,还有木头用火烧碳化后颜色更深,南宋画里很多古建都是这个颜色,红色只有官式建筑才会用
【回复】UP里面也说了,谁都不知道最初的唐代是什么样的,只是推测,还不如修到有记录的那一年,基本就是清朝了。
车前一叶:
无论修旧如旧 还是是修旧如新,都有成功的范例(例如姬路城),变好看,变得有韵味就是对的,而不是破坏性的,灭火筒摆在古建大殿门口的原因(这种就是破坏性的,),就是文保单位整体素质太低,或者说没有,不懂得这极大影响了观感,这个行为和乡民用油漆涂抹千年石雕,色彩庸俗,鼻子嘴巴全歪是一回事,保护是任务,咋保护不知道,国家出钱维修以后,地方对文保单位只当做旅游资源,根本不了解,也不负责,文保单位需要有素质,有文化,有美感的领导

【回复】回复那位删除帖子的朋友 审美是一种文化,审美没有定式,这就是常说的文无第一, 新的可以是美,旧的也可以是美,没有谁对谁错。只有高下之分,无论新旧,要是水平低,那可能就很难看,相似的我举个例子,汉服。早年汉服无论什么场合就是一群太平军打扮那就是汉服,谁觉得好看了,你再看看如今的高品级汉服,用色,布料款式等等,谁敢说不好看,甚至可以形成潮流。up举的第一个例子就是在水平不够的情况下,强行修旧如旧,所以是个失败的历史 无论修旧如旧 还是是修旧如新,要是有高水平的修复,甚至是凭空捏造,都可以做的人人夸赞,打动人心,文化(无论建筑,诗歌,小说甚至摇滚等等)就是这个特质,没有对错,只有水平高低。具体到目前这个问题,我更赞同up的观点,需要具体来看,中国古建都是有实际用途的,比如道庙,佛窟,那么如果最现实的一点,无论麦积山,大足或是古寺大佛的石造像均不适合修旧如新,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顶级水平的,旧有旧的韵味,那么配套的建筑崭新簇光未免有不协调的感觉,所以这类适合修旧如旧,这类文化瑰宝的现存问题是往往成了旅游景区,把他们的道人,和尚等使用者赶走,这不但少专业人士了打理,变得纯商业化,也少了人文,自然少了神韵。这个是日本做的很好的地方,比如苔寺等。 而类似已经完全消失的,就更适合修旧如新,比如西安的那些景区,无论是城门,城墙,还是唐代宫城,一样广受外国和本国游客喜欢,一样好评如潮。 就目前来说,大多数人的确更接受崭新,他更通俗易懂,学会接受审美旧,更难,更需要传承和高素质与教育。他们不是对立关系,也不存在谁对谁错。反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文化自信是国家繁荣,有钱付出有追求,做好文化教育,所有国民领导应该积极提升审美,学会辨别什么是美感,优秀的建筑,不会胡乱被误导,闹出笑话。而不是日本好,就精日,韩国片就哈韩。吸取别人优点,避开他们踩的雷,学好自己文化文化,完善发扬光大中国文化才是正道。
【回复】特别赞同,去古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原来的木门,旁边挂一个🧯。我就寻思为什么就不能挂门内?因为根本没人重视“美”。
【回复】回复 @车前一叶 : 第一防火防灾作为公共安全的一部分是所有人的责任(当意外发生时要为想除灾的人提供除灾的工具,这不单单是消防方面这样,公共安全的方方面面都应该以这为前题考虑并安排。) 这不是懒政,这是一种公共安全理念。防火防灾,人人有责。这并不应该只是句口号,而是应该要落到实处溶入到生活中。 天台庵这样的放置是合理合适的,消防设备就应该放到当眼、显眼,一眼能看到的地方以防发生意外时找不到。第二点,关于景物的观感与景物的安全孰轻孰重问题,我也不是说观感不重要,我的意思是相对于安全观感是其次的,你要清楚在讨论的是流传了几百上千年的文物、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他能继续传承下去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他美观性,他给人的观感差点好点相对于他的安全来说不重要。作为一个文明的载体,他能安全的继续传承下去很重要,甚至对于文物来说他能传承下就是他最大的价值。就因为你想看得赏心悦目、能拍张美美的照片就要至流传几百上千年的文物至于危险之中。。。。值吗!你是老几。那些文物古建大多是木头,一点火花、电线短个路、一个旱雷、抢救的不及时上千年的文物就成一堆炭了,重建的文物他还是文物吗!我看缺思量的是你,孰轻孰重都没分清。你也知道古建是传统文化的一分部,能教育当代人,能展示华夏的璀璨的文明。但你知不知道,这是久远的前人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保证他能继续传承下是当代人的责任,也是以后每代人的责任。他能传承下去的价值不会因为他身上多背着几个刺你眼的灭火器而掉价,而那几个刺你眼的灭火器有可能在一次雷电中、一次电器短路中,一不文明人的烟头下把整个建筑救下来。在一堆炭火上重建起来的“文物”跟他原来传承千百年文物价值并不一样。 当然你可以说巴黎圣母院过了一遍火后修复时还发现了油污下的壁画,你那么乐观我只能祝你每日心情愉快。 你要一座古建筑传承传统文化、教育每一代人、展示华夏文明的最大前提是那座建筑在那里。 要保证百年后千年后那古建筑还是原来的古建筑还在那里就要做好各种安全措施,那几个刺你眼的灭火器就是安全措施之一。 你不理解跟你再讨论下去也没意义
学徒王师傅:
我支持修旧如旧,因为如果要新的,我们为什么不直接造个新的呢?比如我们拿到一件古老的物件,会把它上边的包浆全部打磨掉吗?不会的。我要是真缺个新花瓶,我可以直接买个新的,不用非把老瓶子翻新。我要是真缺画,没必要把古画翻新一遍,我直接买新的就行了。我们收藏文物,要的就是历史的气息。不要历史气息,直接买新的就行了。

【回复】修旧如旧,就无法还原当时的样貌,就会造成误解误读。反正各有利弊,我还是认为,在资料证据齐全的情况下,还是尽量还原原貌。虽然历史没法还原,但真实的历史才有意义。
【回复】对啊,历史物件的价值就在于经历的时光,陶瓷放微波炉转一圈就能增加碳元素的年龄,但是大家会认为这是有价值的古董吗?
【回复】回复 @老陈皮炒牛肉 : 抬杠是吧? up都说了现代的修旧如旧就是保持历代的修和改的痕迹,不塌就行。 您还在还原还原还原还原还原还原当时当时当时当时当时[辣眼睛]
一级筑墙师:
日本的古建筑给人一种始终一直在使用,只是时间比较久远的感觉;中国很多古建筑有一种破败感,一看就知道已经完全失去当初的功能,变成纯粹的展示品了

【回复】回复 @yy1117 :请问,“我们”无神论中的我们是指谁[疑惑]
【回复】回复 @yy1117 :雖說無神論,還不是一堆人在拜拜求佛
【回复】回复 @yy1117 :主要還是歷史某一時間,文化宗教的傳承斷代了
yy1117:
根源上还是信仰问题,很多古建筑是宗教作用,在日本神道教佛教信仰浓厚,修旧如新的做法就有市场,我们现在多为无神论者,古建筑留存多为美学和考古学意义,所以要修旧如旧,一旦修旧如新了,考古意义就失去了

【回复】日本神道教也没啥信仰啊,也就一般人跟着走个过场,国内佛教也一样,普通人过去走个过场,祈个自己都不太相信能成真的福,感觉愿意不是这个,保留原来的设计的话新建筑或者旧建筑的3d扫描可以做研究,拆下来的材料也可以做研究🤔
【回复】回复 @Fish竹中桑哟 :什么时候天皇退位神道教不再是国教,日本政客不再拜这个神社那个寺庙再说日本和中国差不多吧
【回复】回复 @律音_ :日本天皇作为宗教领袖还是国家元首这还不够重要?
诺雷克:
确实,很多时候看到现在的中国古建筑时都会有一股沧桑衰落的感觉...原因说到底就是UP视频里最后所说的那些话,还有一方面我也很想吐槽,就是现在一些古建筑寺庙的外墙都不会刷漆直接把砖头给暴露在外,无论从古画还是老照片都显示建筑的墙壁是会刷漆的(无论是红漆还是白漆)为啥不重新刷上[疑惑],直接吧砖头暴露在外真的很影响建筑的外观

【回复】回复 @RCdandelion : 在上面这个回答里,我华了一个例子:建筑研究专家萧默先生在回忆录中提到,自己因著作再版的需要 向敦煌研究院索取文物图片,理由正当,方式合法,但敦煌的樊院长各种推脱,扣着敦煌文物的图片资源就是不放。萧先生文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 敦煌文物是全中国人民的财富,不属于任何一个单位,更不属于任何一个, 它们的真正主人是全国人民。负有保护之责的敦煌研究院既然规定不允许在窟内拍照(为了洞窟保护,这是完全合理的) 就有义务按照合理的价格和著作权法的规定向任何一位中国公民提供图片,完全不需要也无权向要求人提出别的要求。声称“我懂”而且拥有法律顾问的A女士(樊锦诗Q) 是否也懂得, 仅凭这一点,我就可以以“滥用职权罪”为名向她起诉的! 萧先生写下这段话的背景,其事件发生在二十年前,
【回复】不要用你的兴趣去质疑别人的专业哦
【回复】北方的明清营造本来就一大堆直接裸露墙面的。
萝卜味薄荷:
因为故宫没皇帝了,私家园林没主人了或者说我们所有人都是主人,那就还是修旧如旧吧,不需要功能性

【回复】中国的木建筑本身就是要不停的修缮,不停的更换原件,这与西方砖石建筑不同。木建筑是否要遵循西方的修旧如旧,在中国建筑界本身就有分歧。可惜大部分修复又必须修旧如旧,保留邋遢的外形,很不好。除了古建筑爱好者和历史爱好者,很多人对中国古建筑破烂外表是无感的,人家很容易就被日本古建筑修复后靓丽外表吸引。那么多年轻人为何变成了日吹?跑到日本旅游地拍照片,把人家古迹(你会说没有任何文物价值)的美好一面拍出来,这不就是帮着日本搞文化输出吗?日本用传统手法修复,为何不可?木头房子又不是西方的砖石,20年朽烂外形堪忧。在我看来,中国古建筑修旧如旧,永远保留下一副破破烂烂的样子,很多中国人自己都不买账,请问如何把祖先文化传递的后代,在文化输出的战争中超过日本?
【回复】回复 @伊角楽 : 因为国内很多古建筑修复的公司,都是从日本那边学的 我们小区门口有一家古建筑修复公司,进门就是枯山水 很多古建筑修复公司都觉得唐风=日本古建筑,凡是唐朝的建筑统一往日本那边靠
【回复】反过来,国内寺庙很多都是新造的,这才是用来对标日本新造古建的建筑种类,而不是把纯粹的文化遗产去和日本的简单对标
自由落体724:
首先不能说“修旧如旧”就是中国做法,同样也不能说“修旧如新”就是日本的做法,两种修复理念在中日两国都有,我个人认可修旧如旧。修旧如旧可以保留历史痕迹,历史痕迹是这些历史建筑最宝贵的价值。我参观山西芮城永乐宫时就颇为感慨,永乐宫是60年代整体迁移的,很多墙砖上还留存着当年搬迁时留下的墨水编号,这就是历史痕迹,而且保留了下来,不仅如此很多新修维护的部分也明确标注出来,参观这样的古建让人颇为感慨当代修复者的心血,令人敬佩。如果按“修旧如新”的做法重建一遍真的很难接受。

【回复】个人觉得最好的做法是,古建筑修旧如旧,然后不断修建新的仿古建筑,这样就新旧都有,就不必纠结新旧问题了
【回复】“历史痕迹"只是在进入现代之前的样子而已,这些古建筑之前就在不停地进行着”变旧->翻新->变旧“的循环,把这个循环维持下去,才是维护古建筑,展现其真面貌的最好方法
【回复】日本是在修旧如新, 但人家重传承. 平安时代的木材换了平成时代的木材. 但还是平安时代的造型. 但你能说广州的大佛古寺, 那洪崖洞的前楼, 是北汉的造型? 古什么呢? 就叫广州大佛寺不就好了?
Hiloyee:
但是日本古迹的旅游体验好很多,不会有一会现代一会破败的突兀感

【回复】回复 @麦芽火舞 :保留的本来就是精神象征文化传承 并没有实际价值 别本末倒置了
【回复】回复 @比叡改二丙 :人家哪里本末倒置了,按你说的来,别的先不谈,只谈精神象征,修旧如旧和修旧如新哪个更能保留精神象征?你偏向于后者的论据是什么?更别谈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了
【回复】回复 @Chansono : 问题在于实用性上,中国的东西很多时候已经没人用了,只是展览的用途。那么就要保持古,不需要添加任何现代化的东西。 而日本的大多数里面还在用,还要住人。所以加入现代化设施或者新的东西,没问题。 我就问你一点,天安门是修旧如旧还是如新?里面加不加电梯以及各种现代化设备呢?
烟雨淡青山:
我还是觉得国内这种模式好点,让旧物保持旧的模样,让他尽可能多存在一些时间,然后想建什么自己新建去就行了呗,没必要指着这些老古董看,特别是日本这种还改内部结构的简直无敌了,特别是唐招提寺,怎么说呢,有钱是一定特别有钱的😂

【回复】日本人是真的要去寺庙进行祭拜的,有些寺庙人流量特大,要是他们按我们修旧如旧的方法,建筑是不够结实的
【回复】回复 @hello啊雨先生 :我觉得不是这个原因,我们的多数古建在变成文保单位之前也是让进去烧香的,甚至有些还当过仓库或者食堂来使用,也没见塌了
【回复】回复 @Fish竹中桑哟 :放日本那种地震频率肯定塌了。再说了,仓库多少人,食堂除了饭点多少人。
阿修Ashyu:
07年去平等院那会儿,凤凰堂还没修缮呢。当时我还想保留这古朴的颜色还挺好看的。没想到后来也涂新了[笑哭][笑哭]图是从凤凰堂背后拍的左翅膀部分。

【回复】回复 @Fu斯基 :嗯嗯,漆要么掉了,要么褪色了。好有韵味。我当时就很感慨,不愧是世遗,从正面看,佛堂就像凤凰展翅,光结构造型就很好看了!我感觉是日本难得一见的有气势的古建。
【回复】修缮前的凤凰堂真的好有味道

日本 日本文化 人文 历史 建筑 文化 古建筑 中日文化 古迹修复 涨知识?学知识?分享知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