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批L3测试车企谁最强?放开L3意味着什么? 谁来承担自动驾驶的事故?L3级自动驾驶又能做什么?

作者: 汽车大玩家分类: 新能源车 发布时间: 2024-03-15 14:00:00 浏览:189439 次

国内首批L3测试车企谁最强?放开L3意味着什么? 谁来承担自动驾驶的事故?L3级自动驾驶又能做什么?

墨璃葡萄糖:
BV13t421h7Uv 本视频有一个重点没讲:虽然各家都是L3测试牌照,但是考题难度完全不一样。

【回复】测试牌照里面有一句话啊,在限定区域内,其中高快速路是限定区域,其实城区里面也是限定区域,我在上汽大众工厂附近的安亭公路上,经常看到自己的自动驾驶测试车,所以没必要太纠结他们拿到的到底是快速路还是城区路。
【回复】回复 @汽车大玩家 :NB,自适应降低难度是吧
【回复】回复 @汽车大玩家 : [吃瓜][doge]我就想问哪家没测试车?
云图不如归:
[妙啊]最幽默的是,直到现在还有大把人说这是个电车专属的功能。我好奇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刻板印象

【回复】终于有人问这个问题了,自动驾驶确实不是电车专属的功能,但是呢,自动驾驶无论是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甚至是核心的运算芯片,其实是大量的耗电,电车耗电无所谓,但是油车耗电换来的就是油耗增加,现在国家对于排放法规和油耗抓的这么严,所以你想增加油耗,你想提升排放那是不可能的。也就是一台燃油车,想拥有这些冰箱彩电大沙发,再加上自动驾驶这种多硬件,他还要保证油耗,不能增加排放,不能超标,这就很蛋疼他现在谁家都保证不了,再牛逼的发动机技术在当下的国6b乃至后续的国7面前都废。
【回复】回复 @汽车大玩家 :[妙啊]我业内的,国6甚至把国产厂子一巴掌打懵的也不少,有的研发其实有突破和进展的,然后就尬那了,其实尬的地方在于整个资金投入转移了,继续研发得不偿失,除非马自达附体,只能说挺可惜的。跑题了[笑哭]油耗、排放都是外部因素,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是否技术上做到”,现在的宣传或者说网上的一种风向就是把这个作为“选择电车”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有些二极管直接明示油车没有,非常的误导消费者,而且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不具体说车的品牌名,就是大范围的统一拉踩。
【回复】燃油车自动驾驶控制因为机械装置等会导致控制延迟,这也决定燃油车自动驾驶的上限了吧
咆哮的柳橙汁:
你们好像搞错了一点,智能驾驶并不是0事故,只要能做到安全性大于人驾且在无法避免的事故中最大程度保证自身安全就是优秀的智驾

【回复】即使能做到这个程度,出了事故谁来担责也是个问题。车主,车厂还是监管部门,或者是各大一大板?只能说困难重重
【回复】回复 @terry2028 : 钱可以保险赔,牢还得自己坐。
【回复】回复 @AUV真他娘地道 :比如流媒体后视镜,这个的定责就更难说,驾驶员说当时故障没显示出了车祸,这责任最后怎么划分?双方的事现在成三方把厂家扯进来了,特别是如果只是个例,厂家肯定不会担责的,这就成了扯皮。最后就成特斯拉车主了,车里再装一个摄像头专门录制全车情况。只能说困难不是一般的大
真的有好难:
我觉得无图方案更好,成本更低,另外出国就无法依赖高清地图

【回复】高精地图除了采集数据贵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无法及时更新数据。
【回复】各有各的好,高精地图更丝滑,无图目前更有普适性,最终归宿是车路协同+有图无图通用 技术上最难的是无图,成本上最高的是车路协同
【回复】回复 @知名不具2022 :无图方案做好了一样丝滑 而且能够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并且不依赖网络 在乡村道路也可以行驶 个人感觉比有图方案可方便太多了
逼逼逼逼咦:
我觉得最应该标配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的车是大卡车

【回复】回复 @光辉様 :我知道现在有些场内专用车辆是这样。我是说大马路和高速跑长途的卡车应该普及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至少要有激光雷达加自动制动,我有家关系不错的亲戚一家三口自驾游被重卡追尾夹击,全部走了。
【回复】现在国内已经很多矿区卡车都是无人卡车,你猜是不是自动驾驶
【回复】回复 @皛33 :大车司机失业了,但是安全员出现啦[OK]
笑到天荒地老:
你们都在看,我用上了[喜极而泣]我的问界m7,高速,快速路智驾相当舒服,基本0接管。城区智驾开放了,但是基本不用,我相信别人哪家都做不到百分百靠谱。这玩意我总结了一下,就是ai它是会开车的,安全性也比人高,灵敏。但是它判断不了别人的意图,所以更偏保守。就是宁愿停车等,它不会加塞,也不会阻止加塞。导致它喜欢急刹,喜欢突然取消变道,吓后车

【回复】城区能开,但是实事求是开的不好,太守规矩和太追求规矩。前车距太长,容易被加塞。过二三分道路口容易犹豫和走错。
【回复】回复 @登子亡命天涯 :钱没了可以赚,脑子没了这辈子也就痴痴呆呆了。你坐一辈子公交挺好
【回复】城市里面捏,我记得大嘴去年就说全国都能开了,我为什么城市里还不能开呜呜
三番氏:
为啥说国内激光雷达都是300-400线。我看量产里192线都算比较高的了啊。而且2021年那会16线其实也还可以,当时看纪录片,128线都已经是某厂最新科技了。不过日本后面确实没在搞了,现在要是还是拿出16线那就离谱了。

【回复】确实最高192线,别的都是要么没有装车,要么是别的计算方法
【回复】这up纯乱扯,哪来的300-400线
【回复】回复 @yx410300 :蔚来说300线就是300线是吧,写的明明是等效300线。。。
添附人权:
我毕业论文写的就是自动驾驶的责任划分,目前依然是驾驶员承担全部责任,而且短期内不会有变化。交通事故责任是侵权责任,车企本身是不参与交通的,没办法承担这个责任,如果要定义成产品责任那么就要认定各种情况下是产品的问题,目前的数据还不完善,加上第三方检测也没有,没办法做认定;而如果要用保险作为风险的分摊,也依然有如何认定事故原因的问题,除了车企之外是否有第三方机构对驾驶员和保险公司的异议作出认定[吃瓜]

【回复】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果出现事故了只能当做驾驶员操作不当导致的,辅助驾驶也是车功能的一种,驾驶员有权选择是否使用,而车企不参与车辆行驶中使用,可以说辅助驾驶是一种商品,而不是一种服务,商品质量问题可以找车企,但不当使用商品造成的事故商家不管?
【回复】回复 @炫耀の狮子座 :也可以,但是矛盾在于辅助驾驶功能是此类车固有的功能,而且是花钱买了的,这个功能出了问题厂家不担责消费者肯定觉得不舒服
【回复】很有前瞻性,我这边还在想10年后高速要不要划分智能车道和非智能车道呢
蒸蒸日上_up:
自动驾驶就是个噱头,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都做不到全自动驾驶,大家可以试想一下,现在的智驾车辆都是L2级,但是L2有强有弱,人们只规划了智能到什么程度可以成为L2,但是从来都没有去考虑过这个L2应该有多智能?简单来说,一百万的车和十万的车去比较,它们的智能驾驶同为L2,可是能力强弱能一样吗?那么智驾级别再往高了呢?这种情况依然会存在!就目前做智驾的有:特斯拉、英伟达、华为、百度、小鹏等等公司,他们的标准都做不到统一,更别提技术水平了,万一后边又夹杂了带有个人风格的算法,那么智驾将处于一个完全不可用的状态!因为每一位驾驶员,他们的驾驶习惯是根本无法去推测的! 提高标准就是提高成本,提高成本自然就会提高价格,那么到头来,豪车的智驾依旧比平民车更出色,只要同级别的智能驾驶水平存在强弱差异,那么永远都是个无用功。

【回复】你不能只看眼下,前几年还电动电动车是噱头呢[doge],科技是一步一步爬树,不是火箭,不是早上提未来目标,晚上拿出成品[喜极而泣],一口不可能吃成胖子。
【回复】懂了,是不是等10年后突然就有了,没有过程?
【回复】一来就不可能[吃瓜],你是业界大拿啊?还是专业大佬?[吃瓜]程序写过几行啊?模型开发过几个?
逆风局见忠诚:
[吃瓜]L3 车企担责又怎么样,就国内这些车企的舆论控制能力和公关能力,你开自动驾驶出了车祸也算你自己开的.

【回复】碰撞前1s自动驾驶系统退出了[doge][doge][doge],目前的智能驾驶应该能做到[doge]
【回复】对的,我就怕呀,到时候车企能修改后台数据记录,明明碰撞之前是自动驾驶,然后改为了人工驾驶。
【回复】又国内国内了,这次杭州问题车展的投诉数排前面的都是宝马和丰田合资,好像说的跟国外车企公关能力差似的[吃瓜]
BUGWHITE:
TSL这种纯视觉+端到端的技术路线先不说。国内的智驾有一点我实在搞不懂,我几周前试驾M7的时候还跟销售聊,现在国内的智驾是不是都无法检测到路面的异物或坑洞啥的,销售说是。包括试驾的过程中恰好路面有小动物尸体也没有被检测到。并且,我之前看网上的M7事故视频,有一个就是路面的小凸起路牙被识别成了普通的划线路面,导致没有及时触发AEB。其它的像转弯的时候行人自行车离太近了多次紧急刹停这种先不说,就路面这个,我不知道技术难度有多大,但这种最基础的,连路面异物都无法识别,是否有坑都不知道,谈什么智驾谈什么L2L3?我觉得不说那些高大上的东西,就一条,至少避障避坑做好吧?

【回复】雷达监测不到坑或者凹陷地面包括悬崖。 这是技术难题,全世界都一样。。。。 你说的所谓的我觉得不说那些高大上的东西,就一条,至少避障避坑做好吧?这条,就是最大的难题,如果解决,智驾系统会更完善
【回复】回复 @米粉的10pro :世界是静止不变的思维,什么小学生[点赞]
【回复】之所以识别路面有问题,恰恰就是因为国产厂商都在识别路面,而这是个为概念。 识别路面确实很难,不管是视觉还是激光雷达都有问题,但是为什么要识别路面呢?人类是精确识别路面才能避险的嘛?不是的,人类识别的是“有风险的模式”,所以特斯拉的端到端,反而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_早睡_sleep:
人脸识别瞬间的大规模普及并不是说准确率100%了,而是图像识别技术高于大多数人肉眼识别的平均值了。自动驾驶也会是这样的,当自动驾驶百公里事故率低于全国平均值就会一瞬间铺开的[吃瓜]

你说YES我说YO:
我个人觉得无图智驾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像国内这种道路环境变化很快的,地图不可能每天更新啊。

【回复】你说对了,这两天我在跑某家的有图方案的时候就发现一个问题,半年前那个地方有施工需要往左转,然后对向车道往右转,但是呢,现在那条直道已经是平的了,我测试的车辆呢,拥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就是配置很齐全,摄像头也很清晰,但它还是依靠地图走。明明是直道他非得拐弯。
【回复】确实,人只靠两只眼睛就能开好车,为什么电脑就得依赖一堆外围硬件,所有人工智能产品不单是智驾的最终形态肯定就是达到人的能力
【回复】回复 @我太弱小了没有力量 :试试华为系,城区可以变道的
天下无恒123:
去年的所谓L3牌照针对的是汽车制造商,而针对自动驾驶方案解决商(算法公司)的L3 L4牌照早就下发好几年了,几家自动驾驶公司比如百度 小马 文远早就可以L4无人驾驶了 对应的产品无人驾驶出租车也运营好几年了。现在的车企如果要抄近路可以直接与这几年企业合作进行量产车的测试,但是这几年的公司的方案价格比较高,而且这几家公司都背靠大资本 不一定愿意和车企合作,可能会自己成立汽车品牌。

【回复】回复 @广州大雄哥 : 那也发了再吹吧。。。你现在不就是给华为招黑嘛,说一堆莫名其妙的。。。
【回复】回复 @广州大雄哥 : [偷笑]给我回的也是回得莫名其妙
【回复】回复 @Young丶刃 :你不会以为发布的智驾就是目前最顶级的吧?有没有可能你觉得不可能的东西只是被国家压着了,饭要一口一口吃,吃太快容易适得其反,如果国家不限制你猜华为手里的智驾能做到什么程度。不管什么科技,一旦发布了,那它肯定还有领先两到三个更先进的版本,而不是研究出什么就发布什么
V4Vendetta:
摄像头+传感器,扫地机器人“下放”的技术,看看你家扫地机器人多制杖就知道了,做过游戏自动寻路打怪的都知道,没有内存里精确的障碍物标志,怎么可能做到100%精准,哪怕0.00001%的概率失败,你的命只有一次[doge]无人驾驶只能指望以后有专用车道,大家遵守同一套规范,但那其实和轨道交通又没区别了

【回复】还真这么想的啊[辣眼睛][辣眼睛],先不说传感器车上好多少了,就算算法这东西都是大变样了。跟它功能有点像就说“下放”,都不知道怎么说了。火箭还是窜天猴技术“下放”。
【回复】回复 @V4Vendetta : 全世界搞自动驾驶的没你这懂王懂[嗑瓜子]
独享油焖大虾:
以国内道路复杂程度来说,L3还为时过早,软硬件还要更强一点才行[嗑瓜子]

【回复】按分级来看,只有L0-L2 L3-L5。 本质上也是责任划分,L3开始,自动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与违法不由车主承担责任。 所谓的少接管,本质是L3才该开始做的事。
【回复】可以在l2阶段积累大量数据,可以让企业模拟出更适合的方案,l3就可以在更多传感器的情况下,更快速的给出更安全和合理的方案。先高速,然后快速,再城市道理,乡村
【回复】国内都叫复杂,让其他发展中国家怎么办
旁观者9991:
奥迪搞的挺早,因为法规没有放开,似乎暂停了。

【回复】奥迪本来在19年之前就跟华为搞了落地实验了,后面华为被制裁了就不了了之,不然奥迪甚至能比极狐hi版早
【回复】[呲牙]别这样,别说没有放开就暂停了,问界不也是硬件l3软件l2吗,先把l2搞出来再说l3[呲牙]
【回复】回复 @路飞MISS :说的是欧盟当时的法规,
eyceky:
才试运行啊,花粉已经把华为问界吹成L4了

【回复】大胆,你竟然敢在b站说花不好,给你扣帽子了昂[doge]
【回复】回复 @eyceky :哪个视频,给我看看,我还真没见过这么说的实测视频[doge]
【回复】你自己有没有日常开华为智驾呢[吃瓜]
蒙大奶啊:
我这几天在路上看到一个mpv的伪装车,车身上起码6个激光雷达,和不要钱一样

汽车 华为 宝马 奔驰 智己 问界 深圳汽车改装展 自动驾驶 长安 事故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