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作者: 新鬼说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3-27 19:52:10 浏览:509386 次

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生活需要你rr:
荀子给我留下最记忆犹深的话 天道有常 不为夏存 不为桀亡。

予生-净:
性恶,才说明了教化的意义,如果说是性善,那根本就不需要去教化了,而是只是让其维持这样的状态就行,但是去看看现实就知道了,不教化就会变恶

【回复】所以才有大学的,明明德,才有惩恶扬善
【回复】回复 @予生-净 :@予生-净 习呢?这些不好的事是不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在“教化”他呢?但是他没有去付诸做恶的行动。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这个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呢?所以由此得出结论,善恶其实都是我们个人因为自己对所谓好坏的认知做出的主观判断而已,但是你认为的善,别人可能不这么认为。你认为的恶,但是那些因为恶得到好处的人认为这是好事,对他们来说是善事啊。当然这里有点跑题了,你可以不做考虑。如果非要以大家都认可的好坏来断定的话,我认为人应该是有原始的恶和未被教化的善的,也会根据社会的意识形态而变化,两者并不矛盾,皆是出于本性。这就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你不认同也行,不过我很高兴和你交流心得和体会[拥抱][拥抱]
【回复】回复 @伊人霜 :教化就是教育,还被什么教化[抠鼻]再说了,小孩是因为还没有善恶的那种概念,但是他们做出来的事情,可以看出来是善还是恶,而且,教化的存在,才导致没变成人间地狱,而不服教化的那部分,出来之后,就被其他人称为恶人
好真好吃:
现在是不是既没注重法的严苛也没注重礼的教导

【回复】因为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让人无睱顾忌传统的礼仪,礼仪已经慢慢失传了,知道的人越来越少了,而法本该是治国的一种手段,如果一个国家只重法制,在严刑约束与利益诱惑面前,民众就成了只知耕战的工具,国家也只是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离毁灭只是时间问题。
【回复】老师不再教导礼,人们还是无知
【回复】读过道德经就知道,现在礼已经慢慢消失,只有信为主了,但其实信也不多了。信都没有了就会出现祸乱,所以现在社会太缺礼了
闲人阿丙:
说真的如果两千年来,都是以真正似先秦般法家治国,长期威权治理,或许现在就不会有所谓的人情世故酒桌文化等儒政陋习;甚至搞不好早就称霸全世界了,也就轮不到米利坚什么事了[doge]

【回复】战时法家最有用,和平年代还是要靠儒家的,秦国的灭亡的因素之一就是法家的专治统治后来朝代的儒家也非孔孟的儒家更加接近荀子外儒内法的儒家的思想。
【回复】知道为啥皇帝要读四书五经吗?因为德是自律,唯有德才能束缚皇帝[doge]
【回复】你觉得食利者阶层会允许吗? 最符合剥削者利益的还是封建,还是人情世故[doge]
心如红铁岂是一日之铸:
张仓知道不?大数学家 李斯、韩非等法家大成者 他们都是荀子的第子

【回复】回复 @I冰岛29 :韩非子不就是韩非[疑惑]
【回复】回复 @没用的纸盒子 :这个书名其实是后人给的
【回复】《韩非子》是书名作者叫韩飞两者都不同好吧
风之嵐:
旁人:韩非 你思想太极端了 为什么不能学学儒家 温和一点! 韩非子:儒家?[妙啊](想起自己老师:杀杀杀杀!)

欧阳扬:
法家不讲法,讲势,讲规矩,把人变成工具,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国君是人。所以法家严格来说是势家。和现代法学精神大相径庭。

【回复】回复 @卍桐子小号 :是的,我读他们书的时候时常这样觉得,但是有一个问题,它这套要求是为啦上位的每一位君主都是他们法家的君,这位君也必然是明君,他的权势压倒一切,他的地位稳固如山,他的想法臣子永远不会知晓,他只为他的帝国效忠。很好,到啦这里,这位君到底要不要出现,这位明君到底有多强大,这位圣君寿元无限,无欲无求,他眼见远大,自从掌权的那一刻地位就稳固如泰山,那么它是否该出现
【回复】法家三派,法术势。商鞅的法家就是法派,看似把人当成工具,但是是有偿的工具,在贵族政治时代,军功爵制直接给底层人开了一条直达天听的路,跟后世科举为文人开路,不说同样的价值,至少可以说差不多比拟。申不害的术派,强调君王的绝对权威,又不肯消灭贵族,把曾经贵族占有的资源让利于民,所以申不害变法失败了。而慎到的才是势派,势是法律条文执行的保障,更像法家人的一把称手的兵器。韩非子就说商鞅的法家学说是“臣子的法家”,而君王的法家应该是法术势兼备,而且要突出术派。
【回复】回复 @一叶扁舟争渡客 :法家很适合现在的ai智能
luoyachuan:
善恶,没有真正的善恶,都是为己的人性。所以制定规则要能够施行就要看为了什么,是要维护保守的人,还是要维护进击的人。有些要守,有些要攻。归根结底是为了这个大多数的家的安稳富裕强大发展,所以荀子的性恶才是现实。而性善是太理想,只有现实才能够坚实。

树祎晟瑞:
这种和年龄不关,就是发自内心的恶,是与生俱来的!我更相信~~恶人自有恶人磨,就像学校一些霸凌者,它们不怕老师 家长,但是怕比他们大一些的恶棍!

不入流的勇者:
思想的开端一般都是理想主义,后来的继承者一般都是实用主义。

Yill100:
《史记 秦始皇本纪》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今天的人都造谣说儒者不入秦,不知道是扶苏骗他爸,还是司马迁骗后人。

【回复】大哥,荀子入秦离扶苏都过了几十年,你家商鞅本身就反儒。甚至秦昭襄王都认为儒者无益于国。诸生说的是儒者,按吕思勉的说法,当时的文人阶层代表就是儒者。据史可考,荀况是第一个入秦的儒生。
【回复】如果阁下只看史记,那我无话可说。先秦的历史要结合百家经典,甚至现代学者的著作也需阅读。
【回复】而且扶苏自身就是学儒,自身就有一定偏见。
丁真嗣の香烟物语:
荀子另一位弟子张苍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在韩非、李斯的秦之后新生的大一统王朝,以经济财赋调控天下。

来一瓶养乐多呀:
外铄论,后天教育,化性起伪!!!!!!

AI识片酱:
视频信息识别成功[鼓掌]~识片识曲找我识片酱就对啦[微笑] 【音乐信息】 1. 《精卫》:00:01:42-00:02:00,00:04:02-00:04:24,00:05:03-00:05:19,00:06:25-00:06:44,00:08:44-00:09:03 ----up创作不易,一键三连必需[打call][打call][打call]以上内容由 不稳定拖拉机 召唤生成!

人文 历史 荀子 荀况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