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关税100%!美国人为什么害怕中国新能源车?

作者: 丁丁说车分类: 新能源车 发布时间: 2024-05-15 17:30:00 浏览:144417 次

【深度解读】关税100%!美国人为什么害怕中国新能源车?

60岁的看番人:
马斯克开源跟国产电车崛起有鸡毛联系!风马牛不相及,特斯拉最大的作用是靠着国外的月亮圆的观念把让国人迅速接受了电车这个新事物

【回复】确实,一切都是时间点巧合而已[OK]
【回复】透露着傲慢与偏见。引进特斯拉最大的作用是完善产业链,而不是你说的外国月亮圆。
【回复】好像大多数都是外观专利[笑哭]
CharliesGarage:
第一次听到从专利过期的角度解释新能源为什么起飞的,开辟新视角[抱拳]

【回复】实际上芯片卡脖子的不是技术,而是专利
【回复】讲这个混动,也没说全,那家公司就是流氓公司,专门搞专利但是不生产
【回复】专利只是卡混动引擎,可没几个车企去吹自己引擎如何 新能源的卖点可不是这个
名叫Mars大猫:
先发专利并不意味先发者有多技术先进,这是专利占坑。 Paice 本身造不出车来,就卡住专利,收“专利税”,这种行为其实反而阻碍了混动新能源车的发展,同样的例子还有不做手机以后的诺基亚。专利法,在很多领域,其实已经是毒瘤一般的存在;但是有些行业,专利法又是行业正常发展的基石,比如医药行业。

【回复】回复 @徐州修车刘师傅 :你是语文不及格么?paice有专利不造车,这就是占坑不拉屎!非常需要专利的保护的行业 我也提及了 医药,特别是化学药。话你都只听半句,就出来断章取义,倒是很适合去学“新闻学”!
【回复】专利法的存在就专利法诞生以来,总是利大于弊的,且远远大于弊
【回复】尊重专利是必须的,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保证,否则不就乱了嘛
ID1988:
美国害怕,感觉比较主要的原因是新能源如果拓宽市场,必将松动各个国家对石油需求的绑定,而石油又是和美元挂钩,也更是影响美元的金融霸权,让美元彻底的失去全球影响力。

【回复】回复 @寄予时光寄予希望 :我作为学化工的,要告诉你,石油虽然是化工原料,但是大多数还是做能源,全球石油需求减少一半,看看这些产油国会不会争夺市场打价格战[笑哭]就我国来说,电车全面替代油车,我国就不用进口石油了,自家产的石油都够用了
【回复】首先石油是一种现代工业中最为重要原料,汽车动力来源使用的是石油其中的一种的提炼品——汽油。 中国是用新能源车是为了干倒传统汽车行业长期对汽车行业的垄断。
【回复】环境啊,比以前好很多。油车太破坏空气
爱健身-老韩:
供应链,没错!中国最强的就是供应链!全世界无人能敌的强大供应链!

【回复】回复 @来自西北 :促进作用不是决定性作用,你这话说的没有特斯拉就没有供应链了似的
梦之轮回:
up搞错了,5分钟那张表格是引用专利,就像写论文的引用文献,实际没有任何中国车企使用特斯拉专利

【回复】回复 @我只会1加1 : 热销车型都会拆车被研究,比亚迪都被所有车企研究了。但像特粉一样天天吹开放专利被车企使用,实际是假的。
【回复】回复 @我只会1加1 : 我问了蔚来和比亚迪等车企的朋友,他们都说没用过特斯拉的破专利。小鹏智驾研发岗在美国,我没有同学,不了解
【回复】回复 @8450477 : [星星眼]特粉是有应激综合征吗
华南老枪:
作为二十年老司机,当年合资车高高在上的嘴脸还历历在目,今天国产新能源的崛起让我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回复】看到凯美瑞新发三个月就降价,以前想到不敢想。你说这合资品牌以前的利润有多高!!
【回复】其实是一样的,排量税,绿牌,购置税减免。多少都是自身产业保护,也就是这次出于党争,美帝有点过分了而已。
偶来个曲:
马斯克开源专利有2条声明:1使用本专利默认专利交叉授权,2使用本专利不得进行商用。

【回复】3 只开源简体中文版本[脱单doge]
该用户昵称已违反规定:
丁总不愧是我最爱看的车评人之一,专业性毋庸置疑,虽然现在国产新能源好像大杀四方,但是前景其实也令人堪忧,现在都是赔本赚吆喝,挣那几个决赛圈名额,就怕卷死了同伴最后被看台的传统车企收为义子了。

【回复】最烦你这种人,看着好像忧国忧民,实际就是个蠢蛋!新能源占比都快50%了,还前景堪忧🐷
【回复】不会的,顶多就是传统车企和新能源车企合作,再说了就算被收购了,他收购的只是一个车企,收购不了这个产业链,就好比你把新能源车比做一棵草,车企是土地上的茎叶,供应链是根,有根在的话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改名要6枚硬币这么多:
[doge]秦dm混动第一代是2013年,这有啥美国专利吗?

【回复】回复 @BBBB阳先森 :我意思是,跟美国专利有啥关系[doge]13年那时候没加入wto?美国不知道起诉?所以视频就是在放屁
【回复】那时候的dm混动,没电的时候性能比较差;现在的DM混动,有电没电性能都很好
【回复】这个东西其实不好说,大家都回避的东西也不要说的太清楚,byd早年是靠廉价的人力造电池起家的,造车也是靠廉价的人力模仿丰田的车起家的。你说没用过专利吧,确实没用过,他绕过了专利。你说用过吧,也不好说,毕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亚迪全靠自己吧也不现实,毕竟他依靠了中国的全产业链,廉价劳动力,新进研发人员,国家政策补贴,掌舵人的前瞻眼光,买了外国的外观设计师,[吃瓜]
星星锁链521:
最重要的一点你没说是国家的政策[支持]

【回复】回复 @跳刀跳刀天火天火 :咋滴?都人到中年了还要你爸妈养?
【回复】回复 @跳刀跳刀天火天火 :他的意思是国家的政策扶持帮忙度过了一开始最困难的那段时间,现在新能源已经发展的很成熟 即使不靠补贴也可以站的稳
【回复】说了啊,政策就是要减排,欧洲传统车企串通起来。中国没有,充分竞争。
lixiaoga:
一个电动汽车,绕开了无数欧美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的专利壁垒。而在电池方面欧美相比我们并没有任何优势。

【回复】国产车发展起来,国人也可以开上性价比超高的车,不知道某些人为什么会不爽
【回复】回复 @仿生羊梦见了电子人 :不仅仅是高性价比的车,国内的基建很发达,汽车发展起来后,便利的交通可以促进产业向内部转移。还有就是汽车可以出口赚大量外汇,随着发展慢慢的把房地产给挤下去 最后的结果就是高性价比的车+可以被年轻人承受的房
【回复】回复 @仿生羊梦见了电子人 : 不爽的是搞特例吧,电车没有购置税和养路费,油价又一直涨,这都不说是针对了
Dongdongssss:
说的很好,现在网络舆论环境是真的差,正需要up这种人来科普一下,免得更多人被带节奏!

YY_STUDIOS:
丁丁不愧为杂志时代来的车评人,功底深厚

马大帅第一任小舅子:
中国新能源,有良心的人都会点赞不点踩,风凉话的别买哈。

【回复】我同学上个月买了辆卡罗拉锐放都感谢国产车 因为十万出头就提车了
阿通不会飞:
应该注意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言下之意是暗指存在严重剥削劳动者,即入不敷出的劳动。而实际上国内劳动力价格上不去,除了从业者内卷外,更有政策优势带来的社会普遍性生存成本低。为什么这么说呢:从业者内卷可接受的薪资浮动大致就是岗位薪资的10%左右,比如说月薪4千的,可能有的人为了竞业,能接受月薪降至3600,但绝不意味着竞业劳动者能接受月薪降到3千。 供应链成本也在于此,a物流和b物流报价可能因为竞业,产生一两成的价格优势,但让他打对折,那是不现实的。 这也就是我提到的,大基建、全国通令等政策和制度优势带来的普遍性生存成本下降,比如5网、菜篮子工程、全国通用的税收制度、全国统一的法规制度等,在无形中大幅度降低了各种隐性成本。 如果不理解隐性成本,我举个例子:餐饮方面因菜篮子工程,可以让我们在全国各地吃到近乎各种农产品,且最终价格不包含过路费;遍布乡镇的硬质路面大幅延长了货车的养护周期;基站全覆盖让我们不必为了通信而支付额外的费用(二十年前,跨省电话都有额外费用);政令贯通,让大多数企业在面临跨地区业务时,不必额外考虑当地政策和面临未知的违规罚款等。如果说上述这些每一项单独核算,能节省5%的成本,那么简单叠加起来就20%了。20%的意思是,如果你现在月平均支出有2千,那么离开这些隐性利好,月均支出可能达到2500。而这多出的四百至六百,一定会反映到你对薪资的需求上面。

【回复】回复 @Mr-isleep :如果你指的是降到一万一,那肯定不会辞职,但如果你说的是一千一,生存没保障,即便不辞职,也会额外打工,但这只是降低了某家公司的员工支出,和社会劳动力价格不一样。毕竟他去赚外快的时候,也会改变那个行业的劳动力价格。另外,不能忽视一点,很多国家是没有多如牛毛的诸如骑手、代驾等岗缺的,也就是说想打零工都没机会。
【回复】说得废话,毫无逻辑。 劳动者从头到尾没有选择的权利。 房贷要不要还?月薪从1.5降到1.1你就不干了?
从来天地一稊米:
丁老师讲的确实好,娓娓道来,有理有据,让人看起来根本不会倍速[打call][打call]

EvenW1ng:
不拉踩,不蹭热度,理性客观中立[支持]

东风破晓:
发工资的厂商怎么卷的过不发工资的厂商[doge]

【回复】只要不雇佣员工,就不会欠薪,全部开除就好了[吃瓜]去byd的大部分只是嘴上喊着后悔,去tsl的已经在找工作了
汉大政法教授:
非常有深度,娓娓道来,视频节奏很舒服[支持]

特斯拉 汽车 美国 新能源车 新能源汽车 解读 关税 深度解读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