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统一为何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文明的故事】

作者: 瑞克Zero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4-10 11:00:00 浏览:1715531 次

德国的统一为何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文明的故事】

雾缠:
三架马车总得选一个:马克沁、马尔萨斯、马克思

【回复】其实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不生,比如韩日既没有马克沁也没有马克思,但我觉得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出现马尔萨斯...... 法国其实是最早选择这条路的国家,然后就被乳了100多年
【回复】回复 @土桑 :对于个体而言,减少生育甚至拒绝繁衍可能是一定时期内的最优解,但对于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这无疑是灾难性的结果,生育意愿的下沉会导致这个团体无法产出最有竞争力的的个体与日益稀少的协作活动将在不久的将来导致团体竞争力的衰退,在不断加剧的竞争中居于不利地位
ZangeChan:
我们不能只看拿破仑三世的结局,就觉得他是一个失败的人,事实上他的捡尸技能还是不错的。比如维钦托利,就是被拿破仑三世从棺材里拖出来强行包装成法兰西民族英雄的。 拿三的技能能保证他在民族主义盛行的时代,为任何需要父亲的国家找到一个完美的父亲(土鸡口水横流中)。

【回复】拿三内政能力挺强的,但军事确实不行
【回复】但凡他有他叔叔一半能打[滑稽]
【回复】回复 @䵻鑰鶭灁 :看过战役都知道拿破仑太疯狂了,而且当时拿破仑的军队是优于其他国家的军队
土桑:
既然下一期是日俄战争,先说一个普法战争和日本有关的事情 战争结束的时候,普鲁士要求法国赔偿50亿法郎,这么多钱法国当然一下子拿不出来,于是就只能去当时世界的金融中心伦敦发行国债。50亿法郎相当于2亿多英镑,在当时是不得了的巨款,借债方又是工业强国信用不差风险低,伦敦市场的资本家们当然是一拥而上。 另外一边刚刚开国的日本政府也在借钱,有人说日本是靠借钱打赢甲午战争的,这个真不是。伦敦市场的记录,日本在甲午以前一共只有两笔借款,一笔是1870年借了100万英镑修铁路,另外一笔就是1872年这笔正在筹措的借款,是明治政府用来赎买武士阶级特权的。本来谈好是400万英镑,但法国这2个亿的巨款一出现,谁还愿意把钱借给日本呢,数额又少信用记录有差,而且居然只能拿白米作为抵押物。于是利率一涨再涨,最后日本专职负责这个的人只谈到240万英镑,而且是非常高的年利息,超过10%,作为对比大清借钱一般是5%,法国就更低。 本来要借400万,只借到240万,还那么高的年息,比第一笔的7%还高出不少,负责人当然是回去就辞职了。然后钱没借够的日本出现了武士叛乱,就是后来的西南战争。

【回复】是的,实际上普法战争后法国很快就还完了战争赔款,大大出乎德国人的意料,德国人不仅没有真正惩罚到法国,削弱法国的经济和战争潜力,还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死敌,算是后面欧洲政治的一条隐线了。
【回复】回复 @小田卷博士 :德国大意了,应该肢解法国为几个共和国就好多了。一个200多年殖民底蕴积累的国家怎么可能被一次不到一年的战争击垮,甚至连元气都伤不到,只是积累了仇恨。
【回复】回覆 @Zomens :那就要小心出現許許多多的巴黎公社了[嗑瓜子],說不定提前50年出現《法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doge]
肖肖萧楚:
美国独立靠法国,德意志统一靠法国,欧洲谁重要懂了吧[doge][doge][doge]

【回复】懂了,我举双手,表示法式赞成[脱单doge]
【回复】意大利和奥匈的建立其实也是靠法国[doge],而且都是靠拿破仑[doge]
【回复】今日荣法小能手[给心心]
商序1:
色当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直难以论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色当之说。当年先皇帝拿破仑一世领革命军分三路会合德意志西南,达武元帅全歼普军,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和王后路易丝仓皇逃走,三日之后,大军夺取了德意志的大部分领土并攻占首都柏林。1854年,我联合英国对俄国宣战,克里米亚战争开始,不足一年大获全胜!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着拿一兵败滑铁卢,仿佛这场仗对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二十年前,我在巴黎发动革命,本党本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短短二十年之后,这里竟至于一变而成为我们的葬身之地了么?不论怎么讲,固守色当,优势在我!

【回复】不管怎么讲,会战的兵力是80万对60万,优势在我!
Faraone0:
俾斯麦其实当时考虑到了割让阿尔萨斯洛林会导致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即使不割让两个陆地强国也不可能一下子和解的 更不要说英法宿敌都快放下前嫌了

【回复】巴伐利亚王国表示,我可以加入德意志帝国,接受普鲁士的领导,但是我不想和法国接壤,一旦出现问题顶在前面做炮灰,普鲁士你自己看着办
【回复】但是也幸亏割了阿萨,让本来就缺煤的法国直接几乎没煤了,搞得当时法国工业区就法兰西岛和里尔两个。唯一的缺点就是但凡北德要的阿尔萨斯南部往西多割一点,到孚日山脉,也就十来公里。法国就一丁点缓冲都没了,当时一战德国战争目标就是将孚日山脉以东全割了
【回复】回复 @土桑 :巴伐利亚佬不予评价,好听的明哲保身,不好听的德奸
谁偷了我的aim:
军科的发展会给人们产生产生更快更短更文明的战争这个错觉,海湾战争后人们似乎也是这么想的

【回复】海湾战争仅此一场,而其之后的对称战争,必然会更加残酷
【回复】回复 @我的未来式由我做主- :对啊,成天有人拿着北边的战争说啥“不够现代化”
【回复】回复 @深海恋人淦恐鱼 :俄乌战争使用的技术水平毫无疑问是有史以来最先进的,但很多时候都是在看不见的地方进行较量
飞天铜炮:
欧洲这一两百年真的是在内卷中不断进化啊,每一项新的战术和科技的出现都使一个国家崛起,倒也使他的对手们快速学习,然后是下一项全新的战术和科技的出现,这样看来,大一统的帝国并非完全压倒春秋战国式的乱战,只能说各有优劣

【回复】回复 @stavenz :因为现在整个欧洲的竞争对手是北美和东亚,不是自己人了,当然就要搞欧盟了
【回复】回复 @未央吶 :他说的没错啊,大一统的问题在于因为缺少竞争,所以和多国竞争各有优劣啊。 现在欧盟统一也不会缺少竞争,因为有东亚和北美两个竞争对手。 现在的欧盟就如同那个时候的法兰西统一或者是联合王国统一,不算大一统。
【回复】怎么说呢,如果从一个国家来看,他肯定是不惜一切去统一的,无论是法国还是德国,作为统治者,他一定是要统一欧陆,但是从整个欧陆来看,这几百年的激烈竞争确实让整个欧洲从制度到科技到经济文化各方面超越了亚洲。二战及后续的冷战全世界的科技都是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苏联垮台后美国也开始摆烂了。说明竞争还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但也不能二极化,大一统的好处也很多或者说更多,辩证的看待问题吧,两者各有优劣。
美人鱼代购口粮日更:
下午好呀,看見這條評論的陌生人,希望你們今天過得開心,要記得好好吃飯,今晚可以做個好夢[大笑]

【回复】八嘎,赶快把太君的烟给替上。
【回复】谢谢你,陌生人[给心心]
源樱さくら:
因为列强的席位已经满了,再多坐上来一位,就意味着瓜分大餐的人又要多一个。而在餐桌上的几位本就嫌不够吃。 草原上的羊吃完了(世界瓜分完毕),狼就把目光对对准的其他的狼[微笑]。

【回复】但狼就是狼,争完了依旧要吃羊 除非有的羊打破这个固有的体系,他就会变成新的狼
【回复】回复 @miaozhuang464 :你的新体系本质上还是旧体系[藏狐]自己先去把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看了,那里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体系,不懂不可怕,被人指出来有不懂的还要打肿脸充胖子才是真可怕
【回复】回复 @薇尔莉特三笠 :@薇尔莉特三笠 新体系下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变成那样的人呢,你想想美国和苏联打破英法殖民体系以后
一直划水的鱼:
人口增长缓慢影响了法国200年的国运,在1700年,也就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法国人口超过了2150万,英国则仅有545万,德国境内1410万,地大物博的俄国也仅有1300万,法国当时占到了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到法国拿破仑时期,欧洲每六个人就有一个法国人,法国依然保持着明显的人口优势,当到了1815年之后,法国人口出现大萧条到19世纪末甚至出现负增长,1860年德国人口超越法国,1890年英国人口超越法国,意大利1910年人口超越法国,一战开始前法国人口3960万,而100年前法国人口就有3000万,100年的时间只增长1000万人口。普法战争期间德国人口4100万,法国人口3600万,差距不是很大,而到一战前德国人口就达到了6700万,法国对德国长期的战争优势荡然无存,能动员兵力只有德国的一半。

【回复】拿破仑的锅,均分继承法让普罗大众都不想多生小孩
【回复】法国地太好了,那片地区给谁都能打出天胡,相比较德意志地区丛林密布此起彼伏泥洼烂沼,法国真的算不错了
【回复】回复 @琛季 : 没有油没有矿,有平原哪算天胡,天胡是美国。敌人是土著,地里有油,有平原和矿产
老卢青橄榄:
“只要分配模式没有发生变化,生产者的收入无法买下他全部的产出,整个社会就一定会被过剩的产能压垮。届时,他们就只剩一个选项: 发动战争,然后在战争中走向毁灭!”

【回复】以前一直觉得三战不可能爆发,现在觉得三战随时会爆发[微笑]
【回复】回复 @果子狸没有坏心思 : 当代美欧已经金融飞升了,不需要进行生产就可以进行资本增值了。二战后的大国博弈是以币缘政治为基础的博弈,局部地区的战争就会让国家实力此消彼长,所以世界大战这个东西看似近在眼前其实又忽远忽近。
星域使徒-溪泽:
俾斯麦普法,孙逸仙护法,一对跨越时空的cp。[脱单doge]

【回复】拿破仑:快点来帮我对付反法同盟吧
深渊中的前行者: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知不知道黄石公园的鹿的故事? 说是美国总统喜欢公园中的鹿,就下令让人们猎杀公园中的狼,美洲狮为了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结果鹿失去了它们的捕食者,数量大幅度的增加,把植物给吃光了,大批死亡。 我在想,大一统后的古代中原,是不是和这个有些像?尽量避免了春秋战国般的互相攻伐带来的死亡,又用长城尽量的将夷狄带来的死亡挡在了门外,结果人口从五千万到四亿,最后大暴动,大批死亡,一切又开始了。

【回复】历史没有完美答案往往你解决了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又出现,只能在一个个问题中不断的解决,不断的前进,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有绝对的纠错前进,欧洲虽然靠着分裂带来的激烈竞争一度领导世界,但现在也受困于狭小的地域,带来的资源不足将世界的霸权拱手让给了美国,在历史的长度上,统一和分裂还真说不清楚
【回复】[辣眼睛]我觉得这种看法有问题,因为这是站在现在的角度看问题,倘若没有秦扫六合建立的统一趋势,天天内部斗争指不定百姓生活过得有多惨呢。
【回复】完全不一样。没有这么大的领土和人口不可能和平崛起。。。底子好船不会翻,冲浪板没浪就是块木头
阿磊阿雷:
划重点:主要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突然不动了,经济陷入了长期的衰退。凯恩斯的这条破船还能撑着我们顺利到达下一次技术革命吗?中间又会经历那些曲折呢?真是一个大时代啊!

【回复】回复 @E神选泰图斯 :错了,只要生活水平下降一定会出事,不取决于绝对的生活水平
【回复】回复 @E神选泰图斯 :除非你不玩这个投资游戏了,不然你只要参与经济博弈,衣食住行一定会受影响
【回复】回复 @E神选泰图斯 :没有软肋就牛马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3Strikes:
普法战争法国割让了阿尔萨斯洛林,这两个国家的矛盾就没法调和了,下一次战争是必然的

【回复】并不完全是无法调和的,德国在1890年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后,法国政府在之后的10年内其实是有畏惧情绪的,这个时候如果欧洲整体大环境能保持不变,德法之间是有机会能和平相处的。但是在摩洛哥危机中英国插手了,法国立马发现,只要英国上了船,再加上俄国,就能逼迫德国让步,那么只要继续深化这种关系,我就能反杀,然后法国政府立马强硬派反攻倒算,然后,就真的没有任何回转余地了
【回复】但如果不割让,德国也无法快速统一。 南德意志三邦表示,普鲁士你想办法,老子不想和法国接壤。
【回复】回复 @土桑 :但是阿尔萨斯17世纪以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领土,以说德语居民为主,后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领地,三十年战争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时代才被法国吞并)。长时期当地居民不断抵制法国统治者强加于他们的语言与习俗。俾斯麦也算是收复故土了
保卫柏林1986:
希望阿婆煮未来的十月革命那一期做长一点,把1848和巴黎公社串起来一起讲一下。

【回复】十月革命列宁就跟穿越者似的[吃瓜]
小强roach:
有相关资料吗,我是真的喜欢一战前社会分析的书哎

通辽国环境部部长:
太期待日俄战争了!日俄战争被日本誉为立国之战,标志着日本正式步入列强

【回复】立国战争是甲午,逐渐摆脱了曾经西方列强的不平等条约,从清手里抢来台湾摆脱半殖民地地位,成为列强之一,日俄也就是列强之间利益争夺
【回复】回复 @是宫本熊啊 :甲午是日本国内的立国之战,向本国人民证明日本不仅不是羸弱的大清的附属国,还能踩在它头上耀武扬威;日俄是日本在国际上的立国之战,向当时的世界中心欧洲证明了白种人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标志着日本正式跨入列强行列(当时的列强证明在欧洲手上,光打赢大清欧洲人可不会给你发列强证明)
【回复】日本的立国之战应该是甲午战争

历史 德国 文明6 军事 人文 战争 法国 俾斯麦 世界大战 历史人文档案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