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地理02:脆弱的东部边境

作者: 凯旋战史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11-19 12:46:30 浏览:524507 次

法国地理02:脆弱的东部边境

雨竹:
谈谈我最熟悉的阿尔萨斯-洛林-莱茵兰吧,从法国防御或者进攻德国的视角。 阿尔萨斯比较简单,和对面巴登同属上莱茵,自古以来就是商业要道,沿莱茵河北上是最优方案。但前提是你得有这块地。。阿尔萨斯和法国东部其它地方被孚日山脉这个天然屏障隔开,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人又都以德语方言为母语,德国侧黑森林幽暗深邃地形多变,德国推法国更容易。 洛林接壤的地区,也是我最最熟悉的: 萨尔兰是桥头堡,历史上德法之间一旦有事,必定先抢萨尔兰。德国进攻法国方向,一旦拿下萨尔布吕肯,一路往西平A到巴黎就是一马平川,ICE两个小时就能到。反过来也是,会稍难一点,但是压着普法尔茨森林北边走,打到曼海姆和法兰克福依然是无险可守。这条路最好走,基本是直路,比纳黑河谷、摩泽尔河谷都好走。 北边,纳黑河谷(视频中翻译为纳赫,我一般叫纳黑河)非常非常狭窄、峻峭、多弯,更方便的肯定是摩泽尔河谷,公铁运输也更发达。况且,纳黑河谷东端是宾根,往法兰克福便利,但要渡莱茵河,往北是同样狭窄陡峭的莱茵河谷。 摩泽尔河谷,桥头堡就是罗马帝国四帝共治时期的首都特里尔。但要走这条路得把卢森堡推了,单从地形看并不容易。这条路比纳黑河谷宽一些,公铁标准更高,但弯也很多也不好走。尽头是科布伦茨。我当初千里转进就是这么走,从卢森堡推过来,夤夜抵达科布伦茨,沿莱茵河向北进军。分享一张自己拍的午夜德意志之角上方高悬的北斗七星。 卢森堡以北:列日-亚琛-科隆是个比卢森堡更好的选择。起伏石头路好过卢森堡的高山深谷和摩泽尔河的蜿蜒。 以上是法国进攻德国视角。但德国进攻法国就要容易很多,无论往阿尔萨斯,往洛林,还是往北取道比利时,都是通天大道宽又平,北边里尔那边更是完全无险可守。况且离巴黎太近了,还是那句话——从萨尔布吕肯坐ICE火车去巴黎才两小时,比去法兰克福近多了。 而如果法国打德国,折腾一天可能还没到黑森。

【回复】回复 @Tianwei_溜贰柒 :是的。一句话总结就是,无论地理还是战略目标角度看,法国都比德国脆弱很多。但同样和平时期发展也会条件更好,这个要看自己能不能用好。
【回复】阿尔萨斯洛林当地语言早一战后灭绝了 二战后法国更是搞强行同化 直接把不愿意说法语的全赶跑了 法国在萨伏依和尼斯以及科西嘉对付意大利语人群也是这样的
【回复】光从地理角度来看的话,波德平原会成为非常好的目标,毕竟德国南部过了莱茵河还有大片的丘陵才能到法兰克福,斯图加特和巴伐利亚,但是这样的话,要从比荷卢绕过去 如果绕到这里的话,主目标就是德国的西部沿海和莱茵工业区,但是这给予了德国充分的反应时间,比德国进攻法国,法国的准备时间来说更加充足 假设在这里有战术优势和装备优势,这里被推掉了,但是德国还有萨克森,波兰登堡,巴伐利亚,波美拉尼亚,还有汉堡,因为德国的发展比较均匀 至于法国,里尔,法兰西岛,诺曼底地区没了,基本上法国就瘫痪了,铁路枢纽经济中心,政治中心,粮食产地,而且还基本都在巴黎盆地,几乎全是平原,富有的只剩里昂和普罗旺斯了……
高加索的希尔凡:
这样的视频好啊,关于外国的战争很少有从地理志的层面进行分析的,大多都是一笔带过多沼泽多山地之类的,防御方如何依托地形构筑防线更是很少被提及,希望up继续做下去[打call]

【回复】回复 @凯旋战史 :希望以后还能做一期德奥地区的[打call][打call][打call]感觉法德奥这块历史上战争非常多
新雨_Paul:
@凯旋战史 从军事视角详细讲述了法国东侧的防守压力,同时回溯了从18世纪开始法国在其东部边境的布防思路,12.1日《拿破仑》要上映了,赶快要做做功课了,超赞! 另外,我看的超认真之时,还……额,大家看了就知道[害羞][害羞][害羞]

【回复】惊不惊喜 意不意外[脱单doge]
【回复】看来新雨马奇诺的视频,以后谁敢评论马奇诺有没有用的,自己先去做过3小时以上的视频分析在来逼逼
谁在耳边叫我的名:
有一说一 马奇诺防线区从军事角度来看,是完全成功的。

【回复】本来从各个方面来看就是成功的,完全完成了它的设计任务——即缩短防御线
【回复】回复 @_泉台旧部_ :马奇诺成功让德国人无法直接从阿尔萨斯诺林直接入侵,选择绕路比利时,这就是成功的,一道五十米的防线你还想挡住一百米的敌人?法国人真正失败的地方在于一没修完马奇诺,二没更新战争理念。
【回复】回复 @_泉台旧部_ :了解一下马奇诺防线的设计目的你不就知道了,马奇诺防线确实完美达成了所有设计目的
曼努埃尔科穆宁:
其实19世纪如果有机会拿到比利时和卢森堡也不错,能把阿登高原这种重要地区拿到手里

【回复】错误的,当时不仅是有机会而且是拿下了,但结局大家也知道,没那个能力守住
【回复】拿皇时期拿下了,但并没有因为战略位置的改善而被很好地防守,一味地追求所谓“安全”只会变得像俄罗斯一样不断地扩张“缓冲区”。只有达到一个民族,地缘,经济上的均衡稳态的边境才是合理的
【回复】回复 @克拉斯尼_奥克佳布里 :奥尔良王朝比利时独立的时候我记得算是个契机
庭下明月:
这有点类似中国古代南方割据政权一样,想要维持统治单单依靠长江是不够的,长江虽然水流较急但是可用渡口有好几处,而且首都金陵离长江太近无险可守,所以必须要掌控淮河,就有了“守江必守淮”的说法。

【回复】关键是长江流域以南被山脉湖泊阻隔无法及时转移,淮河地区却非常平坦切有好几条大河方便运输物资,淮河守不住输就是时间问题
【回复】守江必守淮是经过历史证明的,不论是淝水之战还是顺昌大捷甚至是近代日本侵华,这些决定一个王朝生死的战役或者战争最后都是靠淮河挡住了敌人。而且当年的朱棣也是在凤阳被挡,然后绕道扬州南下长江。淮河并不宽,但是淮河区域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水网密布,像我们阜阳,境内就有很多淮河的支流。这种地形不利于大军展开,当年金兀术打到顺昌虽然带了十几万人,但是因为顺昌城依河而建,实际上金军能摆出来打仗的士兵只有上千,所以打起来就是几千人几千人的对拼。而且不同于长江和黄河的泛滥,淮河的水位很少会引起洪灾,很多沿岸城市都是依河而建。这在古代就给进攻方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实际上淮河只是安徽段是这样的,江苏段就不那么错综复杂了
【回复】长江以南分为成都,武汉,南京三个核心,之间有山脉阻隔,而江对面的北方却是一个整体
尹月流雪:
事实上法国人在阿登高原也派了兵,不多,但是如果德国人敢走这,足够拖住德国人一段时间,然后德国人就会在森林外被两边法军围攻,这其实属于万无一失的计划。但是法国人没有想到德国人把坦克运用到了战争中,一战时的坦克就是一个铁皮装甲车,用来掩护士兵冲击战壕的。德国人直接开坦克进的森林,导致法军严重低估了德国人的行军速度,于是两边本来可以夹击德军的法军,反而被德军从中间撕开了

【回复】不不,法军早就推演过德军在约60个小时内突破阿登森林的防御抵达色当这一情况,而他们的结果是法军仍可在德军渡过默兹河之前重组防线。完成这一行动的前提是法军有可供使用的机动预备队,法军有吗?有,第七集团军。这是法军的总预备队,然而在开战之前的作战规划里,这个集团军的任务却是开战后第一时间跑进荷兰,这就是法军所犯的很严重的问题。等到德军真的如同推演的那样,在60小时内穿过了阿登森林,而法军指挥层却发现自己没有预备队来堵住这个缺口,最终酿成战败的结果。
【回复】法军自己也有装甲师和机械化师,不是不知道坦克的能力,纯粹是整场战役的规划和应变出了问题。
【回复】然而佯攻比利时的德军也把对面的联军给打崩了才是最离谱的[笑哭]
LunarCoral:
太支持up了 中文互联网想了解到国外的一些深度点的地理知识真的很难

【回复】国内首推当年的天涯神贴“地缘看世界”,可以去微信公众号看,国外部分做过中东、欧洲、大航海、英美,叙述严谨并成体系,是入门地缘的不二选择
【回复】你去英文互联网也没人告诉你这个,人家只谈人文
【回复】挂个梯子出去看不就行了,或者用些镜像网站上谷歌学术,有什么难的,。。。。。
缘聚百汇:
这个系列好呀,一直想要了解国外的地缘战略,但是国内没人搞这块,讲也是很粗泛。国内还是讲国内地缘板块和战略比较多,没办法

【回复】哈哈哈哈有人看我就接着做
【回复】这是第三个up,讲国内国外都有,国外主要也是我国周边地区。他视频很多有点杂,既有宏观地缘战略又有局部雄关险要地缘讲解的BV1bN411C7QN
【回复】回复 @凯旋战史 :早期他不搞抗美援朝系列的时候,就是讲这个的
希格莉特-亚尔淑娜:
那么接下来up主是不是应该介绍一下法国的西北边境的地理情况了?我记得这里主要有诺曼底半岛和布列塔尼半岛,从这两个半岛向东南方向就是法国首都巴黎,其中诺曼底半岛是英法百年战争英军和二战盟军登陆的主要地点,请问up主可否分析一下为了在海上抵御英军的进攻法军是如何在港口进行布防、在陆上又有哪些地点设置了要塞堡垒进行防卫的呢?[思考]

沃尔苏莱斯:
其实现在来看,沿河防守还是在防御性地形里面比较差的那个,山地跟沙漠比河流厉害太多了(尤其是沙漠,西奈半岛才是真正的天险啊草)

【回复】渡河作战的危险就在于渡河后无法立刻组织战斗队形以及重武器装备运输不方便,河流除了渡口容易渡河其余地区也不是不能渡河,而山谷防线卡住山口,除了轻步兵外真没多少能冲破防线,沙漠主要是补给问题,沿途补给点就那么多
【回复】ck3玩家深有感受[辣眼睛][辣眼睛]每次打十字军都被西奈半岛的天堑吓晕,只能被逼到沿海稍微平缓一点的地方走,经常狭路相逢被截胡
【回复】回复 @旧梦有归 :现在轻步兵可以携带重火力了,山脉作战真的只能用轻步兵去打了。
红日与灯塔:
守赛(塞纳河)必守莱(莱茵河),结果莱茵河在德意志手里。

【回复】德国表示守莱必守塞,结果塞纳河在法国人手里[doge]
【回复】所以直接干脆重建法兰克吧[鼓掌]
【回复】回复 @倒吊人--- :法兰克 核心在意大利 要不重建罗马吧!
蒙古族朝鲜族姑娘Eva:
其实这点在二战爆发前,戴高乐总统就已经说了,法国的地理位置天然不适合防守,因为它没有像是西班牙和意大利那样的高大山脉作为阻挡,也不像英国是一个岛国,法国的东部是西欧平原,根本就无险可守

【回复】法国条件比德国好太多了[笑哭]德国西部核心区莱茵河谷面向法国无险可守,和东部核心区还有山脉阻隔,黑森地区则是在另外一个河谷,南德意志全在高原和山谷间,这么碎片化的的地区基本没法守[笑哭]
【回复】回复 @巴マミのお茶会 :所以德国地区长期无法统一,不过被俾斯麦抓住机会合纵连横完成了统一
【回复】但法国面对的问题是他的对手是德国 一个经济体量和人口都比你大的国家 德国的地形注定德国一定会选择进攻 难道你法国和德国对冲?由于人口劣势 双方动员同样的部队 法国就会影响生产德国人就不会 光法国是抵挡不了德国 就只能靠英美盟友输血耗死德国
克拉斯尼_奥克佳布里:
法国在其他方向都扩张到了民族主义者所谓的自然边界,但北方的自然边界要到莱茵河[doge]

【回复】其实北面沿海也没有,海峡群岛还是英国的
【回复】一度达到过,但是大航海把全欧洲注意力转到新大陆去了,加上尼德兰崛起。
二忧二乐:
为什么二战前法德有那么巨大的人口差距?我理解一战法国损失了一代年轻男性,但是德国应该也在一战有人力损失。而且四千万和六千七百万的差距应该不仅仅是男性的差距,而是整体人口的差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的差距?生育观念?历史文化传统?土地人口承载力?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

【回复】法国经济结构问题最大,遍地小农业,小工业,发展潜力很大却完全发挥不出来,英美德俄就比较好完成企业整合。
【回复】法国近代以来人口增长缓慢这个问题地理学家、历史学家、人口学家、农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共同讨论了一个半世纪,都没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 世界未解之难题啊[tv_笑哭]
【回复】扩张也加核心人口啊,德奥合并,吞并捷克增加了一千多万德意志人口,梅梅尔加了一点点,打败波兰又获得好几百万[滑稽]
一条岁数大了的单身狗:
几乎每个国家都会有这种阿喀琉斯之踵,中国的地盘算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了,西北都是高山大漠,保护着南部的大平原,和湿热丘陵地带,孕育出璀璨的农业文明,但漫长的海岸线受起来也是问题,果然近代就是被列强从海上打开了国门[笑哭]

【回复】参考日本和美国对中国的作战方式就可以看出,近现代以来,以直接登陆的方式攻击中国已经不再可行,个人认为原因是我们在东南沿海的防守战斗中拥有内线优势,可以利用道路和运河补充兵力和物资,从而实现把敌人按在沿海地区的作战目的。 因此,日本和美国先后选择了同样的路线,即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试图攻击我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三个适合大兵团、机械化作战的地域,朝鲜半岛正是我国抵御海上敌人的前沿防线。
【回复】回复 @尘藿 :台湾锁锁住的是复兴,是成为世界强国之路。不是命门。中国两次被灭国的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山海关才是命门,存亡之地。近代虽然靠努力拿下了东北,但蒙古还是没有拿下。中苏交恶的时候,苏联百万装甲军团就能从蒙古,在平坦的高原上一路直下。重走蒙古帝国征服老路。蒙古和东北才是中国的命门。抗美援朝就是为了保护东北这一个命门。
【回复】回复 @尘藿 : 纯地理是这样的,现实其实还是要看实际对手的本事,考究地缘乃至全球政治。比如近代日俄的体量,虽然凶恶远胜胡虏,其实凑不出兵数路齐进,全面铺开,鲸吞河山,只能四面笼络、步步蚕食。 到二战后苏联美国确实展现了席卷欧亚大陆的政治与物质力量,但又相互牵扯处于两极均衡。华夏亦重新恢复独立,美苏皆不敢以全力侵陵而失满盘局面,因此国防长期危而不殆。
神之所幸:
我就住在洛林这边,现在这边叫大东区。马奇诺防线在德法边境靠近wissembourg那边有个博物馆,可以到地下结构里参观还有很多历史遗迹资料,工作人员也会讲解很多细节。wissembourg也是个挺漂亮的小镇,可以顺带花半天时间去逛逛,那边的甜品糖果什么的很不错的。有兴趣的去那边旅游可以考虑下。

king天之恒:
还是科技的进步导致原本是天险的地域越来越容易突破了,战争打的还是综合国力,如果法国人口和德国持平甚至反超的话就不存在战线太长的问题了

【回复】法国人口上来的话确实欧洲难有敌手了, 本身的自然禀赋以及国土面积都是欧洲第一流的。
【回复】回复 @JohnsonW : 法国发展比德国早,遇到工业病导致生育率下滑。一战德国生育率就比法国高,二战法国又没有恢复起来。但是促成欧盟也是冥冥之中的定数吧。
东逝盛绿:
看到有人问为啥不把整个边境都修成马奇诺 其实这除了没钱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政治因素 毕竟你在比利时边境修了马奇诺的意思不就是“德佬来打你的话我一个兵都不会派过去的”

【回复】马奇诺防线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德国人绕过马奇诺防线,只有让德国走比利时才能拉英国人下水,只有拉英国人下水法国人才能打赢人口工业两倍于自己的德国,而且马奇诺防线相比维持常备兵来说便宜太多了
【回复】“问问比利时人中立是怎么保护他们的”[呲牙]
【回复】回复 @下次还选非常简单 :本质上与其修马奇诺,还不如往德国莱茵鲁尔派兵驻扎,攻势防御,法国当年出兵鲁尔区的时候,德国急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小胡子派兵进莱茵非军事区的时候也非常紧张,法国一旦有反应,哪怕派出一个连过来对峙,小胡子都准备下台了。

人文 一战 法国 二战 欧洲 地理 历史 拿破仑战争 地缘 万物研究所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