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99,110K零电阻观测成功

作者: 孙悦老师分类: 科学科普 发布时间: 2023-08-03 01:12:19 浏览:3334818 次

LK99,110K零电阻观测成功

H2S:
这个结果最大的意义是证实了lk99确实是有东西的,值得科学家们进一步去研究。

【回复】前两天美国实验室不是用计算机模拟过了吗,按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但是实际合成难度很大
【回复】回复 @天锁-流云 :超导物理学有句话,叫做:“不要相信理论” 超导领域目前没有任何理论指导实验的先例,而且也没有一个足够好的第一性原理
【回复】回复 @23岁没去过海底捞 :你这楼里面有一个bu都能说出“Up主不是说了嘛,有些是完全不导电,只跳出一块是能超导,那是不是就是说多烧几块,肯定有一块能常温超导啊?”这种话了,你还能对他们有什么高要求[喜极而泣]他们眼里搞研究就是这么简单,完全不知道为什么博士那么难毕业
-这是个好人:
“韩国人?一眼假” “不过是跳变,样品连动静都没有” “不过是部分悬浮,超导最重要的还是零电阻” “不过是110k的零电阻,现在比这好的超导多的是,反正不是室温就是造假” “不过是……” 只要别是去炒股梭哈,大可不必这么抵触,失败就当看乐子,成功就见证历史,有啥不好的呢[怪我咯]

【回复】说真的感觉现在股市被妖魔化了,你不去杠杆,最多搞搞融资,10%的涨跌停和t+1在这,基本上不会亏很多的,主要是抱着赌徒心理把股市当作赌场的人太多了
【回复】韩国人提出的理论方向,中美俄科研界已经确定是正确的,只是工艺技术达不到纯度标准,要让微操技术达到原子级别才可以 这几天看一大堆物理的东西,稍微了解韩国人LK 他们的玩法 一般超导需要在低温或高压下才能发生 一般电子通过晶格时会发生震动,震动的粒子撞 到通过的电子就会产生电阻 低温是让粒子活泼性变低,让粒子比较不会因电 子流过而有较大震动 高压是让粒子被压力压住,让粒子因为高压下难 以震动 LK他们认为即然压力可以,那粒子间的压力应该 也可以 所以他们用铜粒子在外围包裹住铅粒子,空隙用 磷酸盐去填住,铅是重元素不太会变化 用铅的粒子压力紧紧压住最中间的氧 等于他们造一个铜皮铅心的管道,用铅的压力压 住里面的氧粒子,里面的氧粒子被压力 压住后难以震动,让电子流过就不会因粒子震动 而产生电阻 这看起来似乎可行,但因这结构,等于他们每次 烧制有点像抽卡一样,运气好就一次做出 来,运气不好怎麽烧都烧不出想要的结构,这可 能也是为什麽只有碎片化的部份可以 因为碎片化的部份就符合这结构
【回复】回复 @天上星星几何 :但股市一直是这样的啊。牛顿都亏得裤子都没了。那还是快300年前的事情
图灵的猫:
110开尔文虽然离室温很远,但基本证实了第一篇论文不是无稽之谈,这对包括IBS理论和BRBCS理论都有一定支撑,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苏联。我觉得韩国人大概率并没有造假,也打算出一期视频讲讲,这里先占个坑,等华科和up的最新结果

【回复】韩国人提出的理论方向,中美俄科研界已经确定是正确的,这几天看一大堆物理的东西,稍微了解韩国人LK 他们的玩法 一般超导需要在低温或高压下才能发生 一般电子通过晶格时会发生震动,震动的粒子撞 到通过的电子就会产生电阻 低温是让粒子活泼性变低,让粒子比较不会因电 子流过而有较大震动 高压是让粒子被压力压住,让粒子因为高压下难 以震动 LK他们认为即然压力可以,那粒子间的压力应该 也可以 所以他们用铜粒子在外围包裹住铅粒子,空隙用 磷酸盐去填住,铅是重元素不太会变化 用铅的粒子压力紧紧压住最中间的氧 等于他们造一个铜皮铅心的管道,用铅的压力压 住里面的氧粒子,里面的氧粒子被压力 压住后难以震动,让电子流过就不会因粒子震动 而产生电阻 这看起来似乎可行,但因这结构,等于他们每次 烧制有点像抽卡一样,运气好就一次做出 来,运气不好怎麽烧都烧不出想要的结构,这可 能也是为什麽只有碎片化的部份可以 因为碎片化的部份就符合这结构
【回复】好好好,现在抗磁0阻算是都出现了,虽然抗磁不像完全抗磁,0阻也不是常温常压,但它的可信度应该更大了
【回复】原论文是说过几个样品的超导温度是不同的,估计还是工艺问题,韩国人扯谎概率已经降到最低了。
学弟弟萌萌哒:
[笑哭]是110K下的超导现象,不是常温常压,顶我上去。。。

【回复】借楼,up主在01:49:24改了标题,加上了110K这个条件,大家不要虚空出警这条评论,也为up主点赞[打call]
Old-Farmer:
目前最好的常压超导材料是HgBa2Ca2Cu3O8,目前记录应该是133K或135K(不同文献记录不一样)

【回复】原论文中是说过不同的样品超导温度是不一样的,他们其中最好的一个样品才是100多摄氏度,估计还是因为纯度问题,韩国人造假的概率更低了只能说。
【回复】韩国人提出的理论方向,中美俄科研界已经确定是正确的,这几天看一大堆物理的东西,稍微了解韩国人LK 他们的玩法 一般超导需要在低温或高压下才能发生 一般电子通过晶格时会发生震动,震动的粒子撞 到通过的电子就会产生电阻 低温是让粒子活泼性变低,让粒子比较不会因电 子流过而有较大震动 高压是让粒子被压力压住,让粒子因为高压下难 以震动 LK他们认为即然压力可以,那粒子间的压力应该 也可以 所以他们用铜粒子在外围包裹住铅粒子,空隙用 磷酸盐去填住,铅是重元素不太会变化 用铅的粒子压力紧紧压住最中间的氧 等于他们造一个铜皮铅心的管道,用铅的压力压 住里面的氧粒子,里面的氧粒子被压力 压住后难以震动,让电子流过就不会因粒子震动 而产生电阻 这看起来似乎可行,但因这结构,等于他们每次 烧制有点像抽卡一样,运气好就一次做出 来,运气不好怎麽烧都烧不出想要的结构,这可 能也是为什麽只有碎片化的部份可以 因为碎片化的部份就符合这结构
【回复】回复 @跑掉的煎鸡蛋 :我觉得还有一种可能,是他们做出来常温超导,但是不是他们以为的这个物质,而是熔炼过程中的别的副产物[笑哭]
莫里夏:
现在这个时间段还好,到了白天预计就有一堆牛鬼蛇神冒出来了…最终结论还没有出来,up也解读了文章,目前没有发现室温超导,大家要保持冷静,有自己的判断啊

【回复】我就是看别人说已经证实了是超导体来这个视频的,正如你所说,确实有人拿这视频说复现成功了[吃瓜]
【回复】回复 @朝方千岁 :加仓[doge][吃瓜]
人杰好帅啊:
目前的状态是,有人提出西红柿➕鸡蛋可以做出味美的西红柿炒鸡蛋,用电脑模拟也证明了可以,也告诉你先放抄鸡蛋在放西红柿,但是没说鸡蛋要炒蛋什么程度再放西红柿,放多少盐多少糖

【回复】适量西红柿,适量鸡蛋,材料先用合适的办法准备好,用差不多的火候炒,盐糖看感觉加,在适当的时候颠几下锅[2233娘_大笑]
【回复】回复 @别拿小棍扒拉土 :快进到中美俄三家在韩国抢秘方大打出手[doge]
学弟弟萌萌哒:
简单对比一下: 78K,18.9GPa是202307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开始超导的条件(搜索关键字:7月12日晚上11点,《自然》杂志(Nature)刊登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主导的(后续略)),在此压力下电阻下到比较低底温度是25K[笑哭] 110K,常压(1Pa ?)是这次观察到超导的条件 总之,应该算进步了一大截,各位可以小手一抖再顶我一次吗[脱单doge]

【回复】不是特别大的进步哦,因为目前已经有楼上说的常压下135K和可能的140K材料,温度方面不是最大的进步。 只能说又发现了一个有潜力的材料,也是进步只能说。
【回复】回复 @AltoAndy : 这边连抗磁转变都没出,抗磁性也悬浮不了,杂质不知道多到哪去了,图像也是奇奇怪怪,我觉得很值得期待
【回复】逆天,大气压多大不查一下吗
I明夕何夕I:
目前得等其他大学和实验室的数据,如果能测量到大于110k的0电阻现象,说明纯度和工艺还可以提高,如果大部分的测量都在110k以下,那lk99就可以pass了。但是至少,化合物的超导是可行的[微笑]

【回复】其实我觉得已经可以说明了: 1. 110K以下零电阻(复现) 2. 常温下抗磁性(复现) 3. 323K相变(复现) 4. 原作者:20年合成,常温零电阻、迈斯纳、热熔跳变。 就差常温零电阻一块拼图就完整了
【回复】回复 @不知道不知道unknown :你这三个复现都不是同一块样品测出来的,这110k零电阻的连抗磁都没测出来,曲阜师大抗磁性材料温度再低都没超导,验证个锤子🔨
【回复】回复 @谁叫本喵 :如果电阻不均匀,中间的局部室温已经超导,四个接触点附近在110k超导,最终测量值就不对。目前不能确认什么是杂质,什么不是杂质
Ignorant_person:
孙悦教授在视频中提到多个LK99样品中,仅有一个样品在110开氏度也就是-163摄氏度情况下出现0电阻现象[2023]

【回复】回复 @深蓝奥斯卡 :死人是不会说话,但是继承者会说话,如果没有韩国团队20年的研究,这个思路就被埋没了,人家思路来源大大方方的承认,而且也研究出了成果,怎么就不能摘果子?
【回复】回复 @太上忘情30 :但人家韩国人亲口承认的是苏联人的理论。。就事论事不好吗
【回复】回复 @深蓝奥斯卡 :我觉得他们说的对,毕竟目前也没一个苏联人站出来反驳他们[doge],不反驳不就是默认了。[doge][doge]
暗黑森林中的虫子:
先入为主下个结论,不是超导。 能加9T的场,应该是QD或者飞斯科的PPMS/MPMS高配型号吧,这样锁相放大器应该是标配。用锁相放大器,1mA电流电阻精度至少可以达到10E-6到-7,加上250K的电阻有问题,电阻数据可信度有问题。 第二,feature of resistant dropping不像超导,首先是dropping不陡峭,做为超导相变实在是太宽了。接着按照所谓“一维链超导”,相变时候凝聚能应该是比较大的,这个没有在dropping附近看到。反而这个dropping像是反铁磁相变。 第三,你的磁场抑制上临界场拟合出来,0K左右的上临界场会有逆天的大小。换句话说,就算是较低温度,破坏copper对的电流强度比中子星表面还大,impossible!韩国那个测到的临界电流只有几百毫安,如果只降温,不太可能改变材料的费米面状态,因此你俩至少有一个错的,但更大可能两个都不是超导,磁场抑制上临界场这个测试方向就错了。

【回复】回复 @大袋鼠王 :你投稿论文 审议专家对你的结果发出质疑让你解答,你回专家的是“做实验去”🤣
【回复】回复 @phylossia :他这个测试的时候,电流、量程选择,仪器设置可能有问题,导致低电阻部分不可信。最重要的是我说的第二三点,按超导体理解,实验表现是相互悖论的。
【回复】是的,9T太吓人了!一般测出这种结果第一反应应该是检查一下是不是自己哪里搞错了而不是第一时间发出来
星河尽揽:
看了一眼评论区,不是说常温超导指日可待的就是说110K没啥用散了散了的,真的很不理解。。真当各个实验团队制备的就是lk99单质,性质和里面的超导成分完全一样? 现在测出一个110K超导,可以说明这个材料的超导温度至少也有110K,不代表这个材料在提纯之后就不能更高温的实现超导,也当然不代表这个材料百分之百就能在127摄氏度超导成功 现在就能下结论的是什么神仙,能根据一块大部分是杂质的样品来判断一个材料的性质呢[辣眼睛]

【回复】主要这已经完全说明了这种材料的理论完全可行,凝聚态理论物理学家这次真没瞎编,几天啊大家对lk-99还停留在烧不出来-弱抗磁性-强抗磁性-高温0电阻,这么大进展了还不够吗
【回复】回复 @持续低熵丶 :因为杂质有可能会影响我们测量,重要是他影响到形成超导
【回复】回复 @持续低熵丶 :汗,结构都不知道提哪个结构的纯?lk99现在是个新东西我们一无所知。
易初911:
chatgpt回答:新发现的合成的110K常压超导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110K超导材料的发现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进展,因为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可以促进超导应用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为社会带来更多实际的应用价值。 目前最好的常压超导材料是HgBa2Ca2Cu3O8(Hg-1223),其超导转变温度为135K。Hg-1223材料是一种基于铜氧化物的高温超导材料,具有较高的超导转变温度和良好的电学性能,已经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超导领域。然而,由于Hg-1223材料的制备过程复杂,制备成本高,因此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新的高温超导材料。 110K常压超导材料的发现,不仅是对高温超导材料领域的重大突破,同时也为我们探索新的高温超导材料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基于新发现的110K常压超导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从而为超导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复】ChatGPT的优化目标是通过优化对话语言模型来提高聊天的体验和效果。给你翻译一下?chatgpt的目标是让你感觉对面跟你聊天的是个真人,他的目标不是给你提供准确的信息,,别天天gptgpt了行不行
【回复】GPT就算了,一堆车轱辘话
【回复】回复 @南南南南南iii : 使用体验就是,多问ChatGPT几句你确定吗?它后面给出来的答案都只会让人越来越怀疑答案的准确性。
yangming19:
例如,超导体必须具有迈斯纳效应,但我认为这阻碍了超导体的研究。 在载流导线中使用超导体,需要有很高的临界电流和临界温度。没有必要增加临界磁场。

【回复】不过这材料目前临界电流特别低来着[doge]
【回复】回复 @ベ星の童话ミ :你不是机器人却整得跟个机器人似的,你就不能仔细看看楼主的这篇文章吗?这理论方向明明是苏联人提出的
【回复】回复 @bear-bye0S : 最早是20世纪50年代,BCS理论刚出来的时候,东欧和前苏联就有类似的理论了。 但lk99的理论基础——ISB理论是LK的导师提出来的,虽然应该是有受到前人的启发。
孙悦老师:
必须再次强调,我们测量到0电阻(仪器分辨率极限的极小电阻),但是没有抗磁性,所以我们并没有说是观察到超导。希望大家不要误解。

【回复】这边没抗磁性但是110k可以0电阻,隔壁曲阜师范能抗磁但电阻很大几乎不导电,Lk-99到底是什么材料[笑哭]
【回复】好神奇,有的测出抗磁但无超导,有的测出0电阻无抗磁
【回复】回复 @带带白竹鼠 :一种测不准材料,抗磁就不超导,超导就不抗磁[doge]
孙悦老师:
为了不让大家误解,我说一下是110K以下,常压观测到0电阻。

【回复】最好说一下摄氏度,110k不少人也是不懂
【回复】不懂就问,就算只是110k,如果这么便宜生产,能不能值一个诺奖[哦呼]
来自星星的何教授:
既然那么多人艾特我,我也饿得不行了,提一点想法: 超导体为什么一定要有抗磁性?历史上有人提出过所谓的“顺磁迈斯纳效应”,也就是说超导态可以是没有抗磁性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需要用别的手段代替迈斯纳效应的测量,比如约瑟夫森结效应。另外,提一点建议: 能不能把纵坐标不是对数坐标的电阻图展示一下,这个应该更有视觉冲击力,因为有人批评电阻不是严格为零。。。

【回复】up主你的结果恰巧认证了LK-99不是室温超导体 1.无明显跳变 2.低温状态下仍然有较大电阻,没有达到10^-25欧的超导范畴 3.无完全抗磁和麦斯纳现象 4.XRD与论文一致,证明up合成了目标产物,且杂质含量比论文更低
【回复】回复 @带带大高达 :实验上不可能测到绝对的零的,纵坐标换成线性坐标就看出来了
【回复】先不说110k 他现在视频展示的内容甚至不能说是零电阻 视频发的不太严谨
Bigmaple:
非常的严谨,目前来说这块材料潜力还是巨大的

【回复】回复 @douhua523 :一个团队和全世界的团队,研究速度区别太大了
【回复】韩国那个导师带学生做了20年,还是这种样品的结果,所以不要觉得很容易就改良了,说不定又是一个20年的悲催结果。当然有那个资金和时间可以去尝试,但我觉得还是很冒险。毕竟这个混合材料又不是新发现,韩国那边都改良了20年[笑哭]
【回复】回复 @仿生AhE会水解虚拟ACh吗 : 谁知道呢,看进一步的研究吧,即使是零下几十度,那也很厉害了
大江户战士:
推上日本人换成线性坐标之后看就很清晰了,200多k的图变大概率是接触不良,而且从趋势看就是电阻掉到测量精度以下,而不是超导0电阻(没有跳变)

【回复】回复 @别学了_再学就考上了 :这是在说up可能测错了
【回复】回复 @49侦探社 :你看看转换成线性后的110k区间,这还陡峭吗?
【回复】回复 @别学了_再学就考上了 :?

测试 室温超导 LK-99 电阻 万物研究所 万物研究所·奖学金计划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