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欠她诺奖,科学更不存在女王

作者: 未了的时光分类: 科学科普 发布时间: 2023-08-02 18:55:00 浏览:39174 次

世界不欠她诺奖,科学更不存在女王

喜欢折千纸鹤:
东大有个两小时的宣传片,做的还是挺精心的,里面并没有吹捧吴健雄,而是讲的后人如何去继续耕耘的故事;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创立吴健雄学术基金会初衷,也是意在鼓励后人。这样理解的话,也许就不会那么极端了。

【回复】回复 @未了的时光 :不知所言
【回复】回复 @kicou :我要在做一百个,把男神拉下神坛的视频?简直莫名其妙啊,学术领域都是以发现于贡献作为评价基础,都是人,根本没有神,你把饭圈的那些什么女神,男神的拿过来一顿对立与称颂,神,和神坛都是你们制造的,刻意的(幸别)对立,也是你所强烈表达的,要将不存再得神拉下所谓得神坛,荒谬至极
【回复】回复 @未了的时光 :我支持你的做法,就算你说的有道理,选择执法也太刻意。按照比例,你要再做100个把男神拉下神坛的视频。😒
末地之子:
拿不拿奖不能代表其是否伟大,颁奖这种东西本来就带点偶然性的

【回复】呃,和伟大到没什么关系,获奖代表杰出,不获奖不代表不杰出,获奖是必然中带有必然之下的偶然,毕竟从没听过那个搞综艺的获得诺奖,也从没听说过那个从事科研的获得过百花奖
【回复】回复 @黑暗王庭 : 众所周知,诺奖发给个人和组织,不发给国家。我猜你想说的应该是某个美国总统曾拿过诺贝尔和平奖这件事吧!
窗窗发现:
即便是对科学毫无了解的人,也还是可以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打开眼界

【回复】可是,科学只是探索未知世界工具的已知总结,不会使用工具,自然就无法形成科学的思维,打开世界,谈何容易啊
【回复】回复 @Planckmed :对未知的已知部分,那还是对已知部分进行总结啊,已知呢还是未知呢,对未知只有探索归纳,预测那是算命
裤子餅干:
科学界确实没有女王,但吴健雄的成就确实是诺奖级的

【回复】何为诺奖级的成就?诺奖是个级别吗?是令人艳羡的工具吗?是标榜成就的功劳簿吗?有这种感觉和认知的,我觉得这是饭圈文化的渗透
【回复】科学一直是一套探索未知的工具,使用它面对未知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看起来没有成果的时间,所以没有人能够预测方向,或者结论,它就是正确的,它就是诺奖级别的,因为那不可能发生,成果必须经得起考验,并在众多的竞争者当中脱颖而出的获得诺奖,就如同,110米栏的刘,他的成绩是与一众选手的竞争中获得的,而不是靠场外观众封赐的,说的话就这么多,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回复】回复 @裤子餅干 : 好的,简单明了,请把你宣称的(疑盐)原文贴出来,并指明出处,以证明彪炳史册的观点,否则即为道听途说, 更重要的是别跑题了,回复一下什么样的成就是诺奖级的,诺奖级的贡献是谁做出评价,科学团队?UP主?还是烤白薯的?
谜の果皮:
总感觉UP也搞错了重点,实际上是不能由一个实验来验证理论的真伪,一个实验不能算数的,后来大家都一起验证了才能算确认为真,只是她第一个验证了,大家觉得她实验没问题,那么大家就开始用其他方法验证。剩下才是实验没有发现新的东西,如果发现了,那就是诺奖

【回复】回复 @谜の果皮 :于本事件中,起到的作用只是验证,验证他人的理论正确与否,守恒的理论,不守恒的理论,一切都与实验者无关,而是做出判断,提出理论的发现者有关,故此发现了什么都与吴无关,这世界上,谁会因为一个不是自己提出的构想而获奖呢,这不是说实验不重要,而是说在重要的实验,也要考虑先决条件,这是整个视频唯一想说明的问题
【回复】回复 @谜の果皮 :嗯,对也不对,一个完备的实验能够验证理论的真伪,后续即是数量的累加,交叉复验谈论的其实可重复性,当然这也时必须的,不能说只有你能做,他人做不出,一样出真伪,是不是第一个并没有在讨论,
【回复】回复 @飞行曼塔 : 说实验物理学家发现不是强项,是黑,说理论夯实是红,这样的话讲出来,不觉得心酸吗?
bodh1:
杨振宁原话就是所有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吴没得诺奖,这在科学界看来应该是更理所当然的

【回复】回复 @人间留我 :情绪输出 毫无价值 😆你都不知道 吴健雄是谁吧 不要以为生理性别一样就盲目站台 你和她除了性别一样 没有任何资格站在一起
【回复】回复 @账号已注销 :薄纱了
natengub:
人们从来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所以能够打破这层相信就很困难也更难得

【回复】吴健雄该不该拿诺奖本来就是个主观的事,又不是什么有客观答案的东西,信不信看个人,怎么还得必须打破了?谁规定这个视频的观点就是真理,观众就必须打破自己原本的见解去附和了?
【回复】是的,亦如昌德拉塞卡,再摆脱了制度和精神共同形成的泥沼之后,才有了学术车成果
未了的时光:
用实验和理论构建的体系,不知什么时候成了饭圈赚钱的工具,诞生了无数什么之父,什么之母的

刻刻帝六之弹:
诺奖是什么很一锤定音决定成就的东西吗?不是吧[喜极而泣]

【回复】诺奖到不是什么一锤定音的决定成就的东西,因为它是通过不断地推倒,不断地建立而产生的
聂舒意:
可笑的是科学家本人们或许根本不在乎什么。不论是在各个领域挑拣女性首领,为了论证“女性不逊于男性”的女权者们;还是为了反击女权,不断搜罗各类反面例材,只为论证“女性依旧普遍逊于男性”的男权者们,都只是借彼东风,驱吾快船而已。罗里吧嗦一大堆,实际上就是在论证“自我观点”,一个自我的主观的,已经有既定结果的观点。毫无讨论的价值。

【回复】回复 @聂舒意 :可笑的是,科学家本人们或许根本不在乎什么,只是基于阁下,罗里吧嗦一大堆,实际上就是在论证“自我观点”,但这根本属于,阁下的自我的主观的,臆断下毫无依据的认知,并且或许的不确定,与根本的独一性,是如何被阁下统一的?论是在各个领域挑拣女性首领,为了论证“女性不逊于男性”的女权者们,这个或许你是感兴趣的,还是为了反击女权,不断搜罗各类反面例材,只为论证“女性依旧普遍逊于男性”的男权者们,这个或许是他感兴趣的,阁下所谓的都只是借彼东风,驱吾快船而已,不过是罗生门的需求相互的满足,这样罗里吧嗦一大堆,没有对于科学没有丝毫的关系,对事件没有丝毫的梳理,既没有真知灼见,也不存在灵光乍现,毫无讨论价值的评价,用做对阁下自己评论的评论,倒是中肯的,最后,谎言用原不会变成真理,这话对吗,这话是错的,视频能够拨掉谎言的外衣,还原真实的面目,已经是最大的价值了,我对谁强,谁弱,随意,谁谁对立,随意,协同工作,随意,唯独有一件事,不能随意,猪八戒说过,真相只有一个,科学无需既定结果,谎言已经使得,匹诺曹的鼻子已经覆盖了整个地球
【回复】你说再多,吴健雄在物理界的地位也是显而易见的。不是单靠是否获得过诺奖,这种片面的、断章取义的某些结果,就能否定其一生的成就与价值。与其披着科学的外衣,不如看看一下你做视频的初衷与本质目的,究竟是为科学洗雪,还是别有用心,只为了反驳女权而反驳?
【回复】回复 @聂舒意 :而阁下所说的武林大会,是真正的以个人名头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代表野蛮与自私,并且毫无贡献的争斗,因此,在进行逻辑推演的时候,请记得A=A B=B,并始终如一的贯彻下去,苹果是水果,香蕉是水果,苹果是香蕉,哈哈哈,偷换,混淆概念的行为,只能使你的表达更加的混乱,
我叫无论:
杨振宁:“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没得,物理学界也觉得应该有他,得等诺贝尔委员会公开档案。” UP主:他就不该得

【回复】回复 @未了的时光 :行呗,杨李都觉得她可以拿,还给她提名,你觉得不行呗,看了一下你发的视频,也失去了和你讨论的欲望,你觉得好就行,什么杨李,奥本海默,费曼都是牛马,你最棒👍🏻,叫他们给你提名8次诺贝尔吧
【回复】回复 @未了的时光 :关于吴没得诺奖的原因,学界的说法一他没提交增补名单(因为他论文发表在57年2月15,诺奖截止日期是1月31)二他参加过曼哈顿计划(参加过核武研究之后的科学家除了费曼,基本就没有拿诺奖的)至于名单上没有他,诺奖官网仅58年~66年,她就被提名过8次,包括杨李作为诺奖得主提名的她。至于你视频里说的她倒是有一次是因为类似原因没得,就是量子纠缠,她是第一个观察到量子纠缠的科学家,但是没有深入研究,所以在后面关于发现量子纠缠的诺奖没有她。虽然说她没得诺奖不是网上炒的什么性别歧视(至少明面上不是),但也绝不是你说的没有资格。吴作为实验物理的泰斗在实验物理的地位可不比杨李低,曼哈顿计划就是卡住了没有人能将实验继续下才破格让一个外籍(当时她还没入美籍)女性加入,你要是学高能物理,吴就是一座大山
【回复】回复 @未了的时光 :希望谈诺奖就去了解一下诺奖,别为了打拳就是把吴和什么海蒂拉玛之流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另外吴本来就是一个在大众传媒隐身的科学家,你说的电影可是连个面都没给她露,你知道向量流不灭原理,矢量流守恒理论?你要攻击吴还不如攻击她和袁世凯孙子结婚,在学术上攻击吴,只能凸显自己的无知。你既不了解诺奖,也不了解吴
大爆炸鸡和鸭:
若吴不是中国人,我敢保证,中国14亿人中,只有一部分高能物理学博士以上的人知道这么个人。 这也恰恰说明中国人在科学世界里的地位了。

【回复】最后的这句话,我想了好久,也想了好多,一言难尽啊,心里不舒服,不去想了,就这么去吧
【回复】唉~,五味杂陈 1,吴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 2,理论物理和应用物理的本来就是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侧重 所以,自做出选择的那一刻起, 前者注定名扬天下或者寂寥无声,但都会孤独的走完人生的旅途, 后者相较于前者,虽然看起来寂寥无声,却能够凭借夯实的基础拥有操控一切的能力 所以,知道的途径也分成两种, 天天学习他们的理论,那么一定会知道那些名字, 没有理论的可以凭借出色的综合能力让你知道他们的名字, 但理论延续的能力有目共睹的,所以才有人愿意,选择用一生的寂寥,研究一个事物,但未见得会留下名字
【回复】回复 @人间留我 :呃,有理有据和臆想天开之间是由距离的,我倒是真像听听你所说的成分为何物,晶体结构?碳基异化?哈哈哈哈
黎明中的波多尔多:
观点不错,但[doge]捧诺没必要,毕竟那玩意儿给爱因斯坦将就了个光电效应,而给一个假的永生细胞搬了化学...其实诺奖委员会...也随缘,不乏妖魔鬼怪

【回复】并没有什么观点,只是讲述了,对歪曲和神话这些不符合事实的部分,表达观点,科学本身就是一个探索未知的工具,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验证,不断地推翻旧有理论,树立新地思维,但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剥离虚假的过程,诺奖不过史为其中的佼佼者,进行表彰罢了,另外,如果说看这我的视频,如果能够看出踩和捧,那说明我的视频做的是失败的,
【回复】回复 @黎明卿2020 :你猜当时光电效应获奖的时候,爱因斯坦别的理论有没有实验直接证实的[嗑瓜子]
【回复】有没有一种可能爱因斯坦的理论只有光电效应当时被实验证明了?
延中国生人之气:
没有获奖的原因很简单,她没有什么原创性的工作,实验方案是杨振宁李政道论文里给出来的,吴健雄女士做了这个实验,结果出来,很多物理学家也立马做了类似实验,实验结果甚至发表在同一期杂志上,收稿时间也是同一天,比如莱德曼,后来宇称不守恒的新闻发布会也是李政道吴健雄和莱德曼一起出席的,如果吴健雄女士拿诺奖,那可以拿诺奖的人可就多了

【回复】你也知道钻木可以取火,但你有资格跟第一个做出钻木取火的人比吗
【回复】回复 @人间留我 :没人会知道第一个钻木取火的人,也不会有有人记住第一个钻木取火的人,那只是自然现象与经验的杂糅,而第一个揭示了钻木取火内在原理的人,就如同阿尔弗雷德大帝一样,只要人类不会消逝,他们的名字将永世长存
BlueNightingale:
欠不欠也分跟谁比,要是跟她们自己内部比,起码她比拉玛实在多了[doge]

【回复】哈哈哈,说的是啊,有夯实应用物理基础的科学家是不能和一个封冠神话放在一个盘子里面呈现的,风马牛不相及的,所以海蒂拉玛的故事,也是一定要讲一下的,本来早就该发了,但最近事多,耽搁了
jinxin1991:
按你的观点你倒是解释下电子自旋为什么没拿诺奖?

【回复】回复 @jinxin1991 : 1,是阁下一直在毫无理据的表达我的科学思路有错误,而有无法进行任何解释 2,阁下只是表达自己对科学史有了解,但科学史只是故事的事实不容忽视 3,我从未与你辩论,毕竟从未出现过任何有效的理论 4,想不想继续讨论,悉随尊便 5,的确史浪费时间
【回复】视频并非要讨论问题,只是在纠正谬误,因此,将不同的事物放在一个地方进行表达,无法的到有效的理解和正确的信息,如果有机会谈到这个的时候,才去表达这个问题的观点,其他说的话,在前序的讨论里,这里不做赘述,感谢你留言
【回复】回复 @jinxin1991 : UP一直再说他不愿意用三言两语,囫囵吞枣似的评论方式回复一个,有前因后果,需要整体说明的问题,避免造成对他人的误导,你却当成是UP说你三言两语?这惊人的误解能力啊,并且UP说的很明确,就是要纠正一个错误的观点,何来五十步笑百步?
刘户口:
真正厉害的居里夫人两个诺奖,和爱因斯坦一起合影,怎么没见诺奖委员会把居里夫人踢了?居里夫人国家都没了。

嬴政_秽土转生:
张三提出的理论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验证的,人们都普遍认为张三的工作更重要,因此许多奖项和名誉也归于张三。吴健雄如此,换做别人亦是如此,不存在“特别针对吴健雄”的说法。 布瓦博德朗、尼尔森、克莱夫、文克勒四人通过发现新元素并测定其理化性质,验证了门捷列夫用元素周期律对新元素的预测,但并没有和门捷列夫一起被提名。 物理学家爱丁顿领导的探险队观测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预言的光路弯曲效应,验证了相对论,但人们在提及相对论时却往往没有提及这位科学家的验证。 怀尔斯证明了费马大定理,然而这条定理依然被称为“费马大定理”。如果数学界普遍认为提出猜想和验证猜想一样重要的话,这条定理应该被称为“怀尔斯-费马定理”。 还是那句话,吴健雄如此,换一个人来也是如此。

【回复】这时候就要提一提王淦昌了[妙啊]

物理学 量子力学 科学 李政道 诺贝尔奖 杨振宁 吴健雄 宇称不守恒 必剪创作 万物研究所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