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citizen app的一点震撼

作者: 任性的KIMKILLS分类: 搞笑 发布时间: 2023-11-09 18:18:02 浏览:167738 次

来自citizen app的一点震撼

就说你急了:
这个app有时候有些莫名的搞笑,它每次发生点啥,会有一个I’m on it!(好像是)的现场录像选项,大概意思就是我上了!有时候发生啥持刀抢劫,枪击也I’m on it,也让你上,不知道为什么有种淡淡的黑色幽默[喜极而泣]以及sex offender这个推送确实还蛮好用的,我也收到了刚巧

【回复】我见之前有人发视频吐槽过,笑鼠
AmCh:
00:27 这个APP一个月要$4.99(不含税),所以估计这个人说的是"4.99"不是"99美分"。 APP其实是私立公司运营的,他们搜集的信息大都是警方公开信息,类似针对个人而非企业的企查查。 也因为主要是警方主动公开的信息,APP警报的效率非常看当地警方发布消息的效率。 例如我这边就非常安静,推的大都是隔壁城市的消息,但两边治安其实应该没有差那么多。

【回复】全世界只有少数国家要求⭐罪犯登记自己的住址,而其中只有美国公开这个信息,这个APP就拿这个数据来卖了。别的类型的犯罪大都没有要求注册+公开。 ⭐罪犯男性比女性多。按美国2011年的数据,男性QJ占98.9%,男性其它⭐犯罪占93.3% 但同时还请注意谨慎解读和使用这种数据,各个国家/地区/性别/种族都有区别,不建议直接下地图炮式的结论。
【回复】我记得有地方可以免费查🌟犯罪者住址……以前看房的时候查过 总之就是很震撼 我以前住的地方周边几个block就有好几个sex offender……这个信息不一定要去citizen看
【回复】因为抠我一直没用过[笑哭]想问一下他们会通报附近警情交通之类的吗?
想被毛绒绒治愈:
他查周围前科犯数量时出来一大堆我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真的好多啊,他说他被包围了一点不夸张。 想起可爱的骨头电影最后的结局,那个逃跑了的凶手在晚年还想诱拐小女孩。

【回复】回复 @納尼OAO :以前年纪小的时候承受能力还强一点,现在看一次这种题材难受好久,之前看《前程似锦的女孩》给我看的心里堵得慌,哭又哭不出来,去年还是今年还有部《黑色电话》,也涉及了这个题材,结局算是好一点,但是想到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依然让人难过,在这种电影里,灵异元素的存在不是惊吓,反而是安慰了。
【回复】以前中学的时候看过书,缓了好几天,断断续续看完的,不敢看电影,知道有电影的时候真的完全不敢去搜[辣眼睛]
【回复】回復 @想被毛绒绒治愈 :真的 一想到現實裡根本沒有受害者的鬼魂在看這自己如何被找到,真的感覺好難受。
哈哈哈救命:
像他说的,如果家长真的让孩子去上门讨糖。。。还有如果是对邻居没有防备的人,特别是女性,也很容易受害[无语]

【回复】但是之前好像有听北美朋友说这些人是不被允许参加万圣节的,晚上的时候不可以装扮+开灯,这样小孩子们也不会过去。可是这个密度还是太吓人了……
【回复】回复 @苹果桃子酸奶昔 :那也要分啊,有的地区本身警察就少,即使装扮了也没人发现就惨了啊……
【回复】几乎这种有前科的家伙,会再犯[OK]
B站B名:
他露脸了,把这个视频发出来了,还火了,而且还没搬家,整个事情的可怕程度不停暴涨

【回复】多数都是qf儿童女性的,对普通男性不会下手,他们不敢,不然也不会对弱势群体下手
【回复】有可能他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可能是潜在受害者😰
【回复】他竟然没有多想!!![灵魂出窍][灵魂出窍][灵魂出窍]
哈南小街:
虽然觉得国内也出个同款会很好,但是参考一下国家反诈APP的使用,感觉不太可能落地呢[笑哭]

【回复】搞个反诈app都大把人跳脚了,搞个带定位的app那得起飞了
【回复】尤其是涉及到隐私权什么的,实操起来很复杂,不是一个美好的初衷就能解决一切的
【回复】美国和国内治安不能比吧,美国人更有需求一些,国内要是没有市场赚不了钱啊
狗派参上:
真的很恐怖…强jian犯居然离我3个街口…这个app挺有用的但是由于增加我的焦虑所以我现在都关闭通知了,反正我晚上都不出门的,不然不停地通知提醒真的很容易焦虑…[灵魂出窍]

【回复】这人虚影跟他妈肉色青蛙一样
谁也别想让我刷牙:
美国法律强制公开性侵犯姓名罪行和住址,无论受害者是不是未成年。这个app的信息来源不违法。花钱的服务是完整的确切住址和更多细节,不买也可以正常使用。周围有枪击案啥的,也会实时播报,路人可以在app中点击“一键直播”给大家同步现场情况[辣眼睛] 女性性侵犯也是有的(例如我周围图里第三个),但在性侵犯中占比非常少。 我住的地方的房租在当地虽说不是特别贵,但也不算是很便宜的那种,而且租之前也查了一下安全级别,已经是案件较少的地区了。麻了。

【回复】这个作业帮绝逼要抄,我国太需要了
【回复】其实确切住址和更多细节也都是免费的 什么出生日期全名身高体重 身上哪里有疤有纹身之类的 都是公开信息
【回复】回复 @yyyunyun_ :对 执法部门网站都有 公开信息 我是指这个app里
Lagrangetwo: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大叔看见一个那种推荐居民围观拍照分享的app上面写“这附近有暴力犯罪现场哦,are you ready ? !”

【回复】我想你指的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h411T78Z/?vd_source=b7a478a8cbd1f71c87847432dcad736d
【回复】回复 @任性的KIMKILLS : 是的,谢谢您[tv_大哭]
十八层吉士汉堡:
我见过最无厘头的citizen推送,红太狼?

Mr_F1SH:
关于搬到国内的一点小想法: 个人支持儿童性犯罪者和重罪的部分公开,因为可以给人一定程度上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不过从法律角度来说,这些信息是否属于每个公民应享受的隐私权这点貌似还是很有争议的,比如对于姓名和照片的保护。而且,和美国大到都能上市的监狱产业不同,我国服刑主要目的是改造,官方批准公开这些信息就意味着社会从上到下都不信任改造结果,也会减少服刑人员悔改的积极性。如果凭悔改表现决定是否公布的话,这就一定会降低悔改的纯粹性,因此可能就需要更多的评判标准,然后悔改“合格”的标准越来越严格。最后一点就是,如果大家认同不是所有有前科的人都要被公开的话,怎样界定具体什么样的犯罪才足够严重呢?所以总体来说就是:太复杂了,不是很现实。

【回复】实际上官方对犯罪者有一定的监控措施。理论上,刑满释放人员五年内应当定期到住所地公安机关报道。现实中,因为犯罪记录是全国公安联网,所以如果平时旅游出差去异地,常常会面临公安盘问检查,尤其是敏感时间去敏感地区,比如北京奥运会时去北京,可能会有阻碍。cr知乎
【回复】犯罪分子就不该有隐私。都他妈做出这种事了要什么隐私。这年头普通人都没隐私呢,犯罪分子要个毛线隐私。
【回复】回复 @而遇_serein :我也理解你的想法,这个话题确实有争议,因为换个角度来说的话,保护犯罪分子的隐私其实不光是在保护他们的基本人权,也是在保护那些和犯罪分子同名同姓的人、长得像的人的正常生活不受无端指责,这也可能是我们为什么在官方通报里往往见不到犯罪分子的姓名和样貌,只有社会危害性极大的通缉犯才会公布各种信息。虽然有些深恶痛绝的犯罪我也会因为人脸打码愤愤不平,但说真的理性权衡之后还是能理解这个做法的。
yyyunyun_:
这些信息不需要付费就能看到 都是公开信息。想要了解自己周围有没有的可以搜索registered sex offenders+自己所在区域。之所以看起来这么密集可能是因为sex offender的定义范围相当广泛(当然主要原因还是这些喃的太剑),这里面的人可不都是强贱犯。比如我随手搜了个zip code,这个列表里就包含了好几个这样的罪犯(看图)。上面那位是 Indecent assault 可以是公共场所露音,可以是摸别人的屁股和胸。下面那位就是持有儿童片。没有丝毫为他们辩护的意思,只是想说一下这个sex offender不是仅仅指强贱犯。

高能 震撼 罪犯 记录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