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华为ryyb,富士Xtrans,适马fovenX3到底都有些什么独到之处?

作者: PoorPlayers穷玩组分类: 数码 发布时间: 2020-02-02 10:00:22 浏览:29149 次

【揭秘】华为ryyb,富士Xtrans,适马fovenX3到底都有些什么独到之处?

伊丽莎BAI:
我认为如果RYYB那么好的话,那么相机厂商为什么不适用ryyb阵列?ryyb的偏色实在是太严重了,光学三原色都不是了

【回复】谁告诉你三原色能正确显示所有颜色的 传统rggb也会偏色 甚至每个人对色彩的感知都有差异 只是ryyb由于年轻算色修正能力较差而已 这点在kirin995的新isp上改善很多了 而且sony还率先出了背照式堆叠式 ov出过rgbw被moto称作clear pixel 技术呢 都是非传统的cmos 那时候咋没有小天才跳出来维护传统。
【回复】回复 @Q小熊Q :其实这些早就在消费级相机和科研相机上验证过了……甚至还有RWWW这种特种型。 不否认手机cmos的技术水平总是领先同时期的相机cmos,但要明确的是这些厂商多少都是产出特种cmos的,手机也不是第一试验田。当然相机不用纯粹是因为成本+成品率+要找头兵试验
【回复】但是夜景无敌,这个是一个技术路线取舍的问题
神无月渎:
简单来说,是手机和相机的定位问题 手机就算塞爆炸了,也塞不下相机那么大底,也不会有摄影师想要抛弃相机用手机当吃饭的家伙 那么强上大底跟着相机标准走,不如根据手机用户的需求走,手机用户又不是拿照片吃饭,更多时候就是拍完随手发朋友圈,所以ryyb这个思路就是尽量优化手机用户这个体验的结果 颜色偏了是偏了啊,消费者用钱投票,手机用户在不在乎这种问题,看销量就明白了

【回复】回复 @你的时候就觉得特别 :不过,我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确实很难站在普通用户的角度去评价ryyb,毕竟我看到的只是很可笑的碰瓷宣传和可能只占1%不到的使用场景的改善,还带来了在所有使用场景中都不可避免的问题。 在我的印象里夜景本来就不是那么拍的,那么小的底靠歪门邪道飙iso,着实不可取。 另外ryyb就算出raw,也很难处理,这也是一个很难搞的问题啊。
【回复】回复 @HenryKirito- :说实话没有对比稍微偏一点一般人也看不出来,这就是一个取舍的问题。
【回复】那么有多少消费者是买之前就知道偏色的呢?
是杞蒲啊:
手持富士xt3,当时买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这么多,看到4k 60p 10bit 420机内录制,1w不到,对焦还可,想都没想就下单了[doge]

【回复】回复 @Miku_SuKiDa :还差电脑 电视和ps4[doge]
【回复】我是完全被舍友疯狂安利而买的xt3,之前是想买索尼a7m3来着(然后我就可以索尼手机+索尼耳机+索尼相机=信仰max)
【回复】我也是没想这么多,看到这些就下手了
岚嗣:
有几个非数码圈消费者知道手里的菊花偏色的? 这评论咋还不让人说了。估计很多人知道偏色严重根本不会买吧。

【回复】回复 @超戦艦大和 :一直宣传新国货的不是小米么,为什么最近风向都在嘲讽华为?逆向推销?
【回复】回复 @超戦艦大和 :1:华为什么时候主动打过爱国牌? 2:什么时候开始,爱国变成了一个要被嘲讽的事了? 3:直接用‘你’‘我’对线?所有人默认海军?不会就事论事么?
【回复】我寻思没有人说不让说啊
爆胎蓝莓酱-:
RYYB对于华为P30pro,mate20pro这样打夜拍性能的手机合适,如果其他厂商愿意打磨算法,以接受偏色来提升通光量未尝不可,手机提升通光量增强夜景拍摄,要么大底要么RYYB,看你选哪个咯[2233娘_耶]

【回复】极致的算法也不需要ryyb啊,谷歌不是一直打磨rggb的363[doge]
【回复】回复 @苏宇曦- :363底和单个像素面积比600小多了,但是谷歌可以和菊花有来有回的,所以说极致的算法也是有用的[滑稽]
【回复】回复 @海希安的城主 :算法做不到的终究还是更多。[笑哭]
Low_Level_Red:
个人觉得RGGB依然是最王道最靠谱的方案,唯一可挖掘的只有RGBW。 Quad Bayer本来是给视频机用的,到手机厂商手里就成了高像素噱头,什么4000W、1.08亿,还不如学诺记做个真·4100W呢

【回复】RGBW一样偏[捂脸]华为当年P8也用过,因为偏色蛋疼(主要是颜色淡),后来就换成了黑白+彩色双摄,算是RGBW的升级版
【回复】2700w像素就能宣传1亿,两边都血赚
【回复】回复 @ruijin6 :cfa,色彩滤镜矩阵,就是那层彩色马赛克
响声丸子:
摩尔纹并不是因为拜耳阵列而产生的,而是因为离散取样。

Low_Level_Red:
以前还以为xtrans很屌,后来才知道这种像素排列本身就是一个等效低通滤镜,4个G像素堆一起就降低分辨率了,DxOMark解不了xtrans的raw就干脆不测了(鬼知道官方软件解的raw会不会偷偷加锐提亮呢[偷笑]) 这个xtrans还一直做不到原生ISO100,所以用索尼公版CMOS的低端A系列就故意阉割原生ISO100[笑哭]

【回复】首先目前富士残幅旗舰用的并不是低端A系列,其次锐度降低的原因在乱序本身,而不是G堆叠
【回复】反正腹肌镜头锐度高的也不多[tv_无奈]
【回复】回复 @Low_Level_Red :相比亮度来说确实相当于更低ISO的拜耳,拿6700来举例,6700的ISO开到100的噪点,富士ISO开到500才会有6700开到100的噪点表现,按你说虚标ISO应该噪点也多才对,但是却反过来了这说明了什么?
账号已注销:
xtrans那东西本质就一个物理层面的降锐神器,说白了就是变相低通而已…… 真要去摩尔纹去伪色,简单粗暴。像素使劲往高了做,高到镜头基本喂不饱,条纹就出不来了

Mardream:
①适马x3的低感画质强来源于适马机内高强度的锐化。 ②xtrans是屑:Adobe先前推出了一个细节增强功能,适用于相机分辨率<<镜头分辨率所引起的画质下降问题,适用场景有:1.135GM挂R2、R3、R4;2.适马FP(低像素无低通);3.富士xtrans机型 ③RYYB也是屑,为了刷分而生的玩意。Y通道和RB通道的颜色难以分别,实际情况下你怎么知道是亮度太强了,还是光颜色太黄了。

X无聊的神X:
柯达DCS pro 14n上的那块非拜尔阵列底 非常值得研究。 毕竟是柯达官方认证优与普通拜尔的

【回复】我有,这个机器低感iso到6拍静物很细腻
逐夜猎星:
看完之后觉得投币数和评论数咋这么少[笑哭]多好的科普啊 另外能讲讲ccd和cmos的区别么

【回复】回复 @jszht :受教了,谢谢老板[热词系列_知识增加]
【回复】回复 @bili_299877079 :CCD比CMOS有更高的SNR。因为CMOS每个像素自带放大器。片上放大虽然增大了信号,但也不可避免的增加更大的噪声。但相对的CCD需要更高的电压驱动,而且由于是按行串行读取,传感器读取速度也就更低。 CCD本质上是一大堆有感光能力的光电二极管,当不同强度的光入射后,储存的电荷数量不同,通过位移寄存器一个个读出数据。 CMOS感光也一样通过光电二极管,但由于内建放大器,并不需要位移寄存器串行读取数值,所以可以乱序访问。
【回复】确实要讲讲,现在搭载CCD的相机越来越少,让我这个从小因天文摄影而学习摄影的总感觉CCD要更好
英雄王的节操:
X3的独到之处就是录象垃圾到干脆删了这个功能[doge]

刘宇晨Zz_:
好是好,就是这偏色这个问题啊,真不好弄

山东德州仪器厂:
foveon是不同波长耗尽深度不同吧,没有实质上的滤镜

【回复】待会换源,感谢提醒[捂脸]居然一直没发现这个地方的bug
【回复】嗯,是靠三层感测深度来感知。[跪了]这地方文案出bug了
武艺高超逸一时误一世:
弹幕我看蒙了,ryyb啥时候成华为的专利了,应该说是商用集大成的案例啊[tv_目瞪口呆]

咕蓝立方:
10年后可能佳能取代别家(索尼)重新当恶龙,也许日本人一根筋导致相机上依然没实装Ai、走PCIE总线或者更高速的存储,希望国内大疆和其他后起崛起,这样我们大概能用上便宜的牙膏了

【回复】回复 @PoorPlayers穷玩组 :按你的标准来说,索尼其实已经算有AI了,毕竟早就眼部对焦。所以层主的逻辑就是有问题的[微笑]
【回复】你可能手机照相用多了,使用单反无反拍照的人大多数需要的是最本真的画面,而不是被AI修饰过的图片,这些相机带上AI完全没有必要,享受拍摄的乐趣完全没有了
【回复】回复 @超戦艦大和 :a6600就上了,ai算法确实已经在相机界有应用了,只是还没开花

数码 微单 华为 科普 摄影 科技 硬核 富士 器材 cmos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