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内观?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完整的完成过一次!提起觉知,向内而观!

作者: 知行合一Invoker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1-05 23:49:56 浏览:195552 次

什么才是真正的内观?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完整的完成过一次!提起觉知,向内而观!

莓心儿:
原来跳出头脑,对思维进行旁观,才是真正的内观[黑洞]

【回复】这是一种思考模式:“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需要人能在思考的同时观察自己的思考过程。
【回复】试图跳出来,那就已经在头脑里了。做到不抗拒头脑里的任何和任何感受
【回复】仍然是思维观察思维,不过这是一个绝妙的习惯,一旦养成,可以观察到当前的注意力之所在,导致注意力得以重新分配,任君选择做改变或者不变。
玄宝shawn:
内观,应该翻译成观或者胜观。按照瑜伽师地论的禅法教授,有六事差别所缘,就是观察一个法的: 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就层次上来分有三门:一唯隨相行毘鉢舍那。二隨尋思行毘鉢舍那。三隨伺察行毘鉢舍那。 关于寻伺与止观的关系,解深密经说:於如所取尋伺法相,若有麁顯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若於彼相,雖無麁顯領受觀察,而有微細彼光明念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若即於彼一切法相,都無作意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这是因为瑜伽声闻地,没有涉及到真如空性。按照解深密经说:若有尋求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若有伺察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若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那么什么是缘总法呢?緣一切契經等法,集為一團、一【1】積、一分、一聚作意思惟:此一切法,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隨順菩提,隨順涅槃,隨順轉依,及趣向彼,若臨入彼。此一切法,宣說無量無數善法。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其实也就是把佛的一切法教消化吸收以后,观察真如。佛说的一切法教,都是依据宇宙人生的真相施设的,这个真相就是真如。真如本身不可说,但是缘一切教法,能够随顺趋向。缘真如的时候,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就离了寻伺。

【回复】回复 @玄宝shawn :这么懂!
【回复】回复 @不正经人的日记 :有观外的,比如观上界的苦粗障 静妙离。还有观一切法的,如观法无我,还有观空性。一切所缘都可以观,如解深密经的善巧所缘境。
小白哟biu:
……前阵子抑郁复发,只有一点点,可以随时调整回来的那种。但我已经很久没抑郁了,而且现在心性也很强大,对抑郁很好奇,就很主动的让抑郁侵蚀,任由抑郁成长。而我就像是一个医生或者说是观察者:第一层,外在的我在工作,熟练的工作已经不需要太多思考便能完成。 第二层,正在被抑郁侵蚀的自己,也算是肉身。 第三层,在认真观察并实时记录思考的观察者,观察对象是前2层的一切。 第四层,其实也属于在第3层里,大概就是更进一步的分析然后幻想出各种情况并找到问题所在等等 随着抑郁成长得越庞大,侵蚀也愈发强烈,持续不断的负面信息涌上心头,找不到原因的情绪失落。没多久,我突然清醒了一下(第3层观察者)瞬间就意识到,抑郁成长太快了,这层思想已经被侵蚀了,什么时候的侵蚀的我都没察觉。还没分析完,又再次被抑郁控制。嘿,把我观察者都给侵蚀了,再次回神的时候我就开始尝试解决抑郁,然后发现,它成长得太迅速了,我已经控制不了它了。还剩最后一个办法,对我有效的办法。还没开始行动,抑郁又再次侵蚀。半个小时?还是几个小时不清楚了。突然抑郁莫名的给我自杀的信息,一下子就给我回神了。我丢,这才几个小时就成长到释放自杀信息了?我并没有害怕恐惧,只是被这股成长速度惊到回过神来。这次我不再给抑郁机会,去找了老姐说出抑郁复发的情况。没几分钟老姐回信息了。然后一聊上,抑郁居然没有了?但不聊的时候,抑郁又立刻复发,这下我非常清楚需要老姐的帮助了。就这样聊了一会,我就利用这种能压着抑郁的交际状态,成功走了出来。啊,不由的感叹,原来这就是友情的力量啊。 最后,来到第5层:在这4个小时左右的经历后,我回想,思考,分析,将我还能察觉到的地方通通都分析了一遍,可谓是收获满满。抑郁的再临,让我重新认识到了抑郁的恐怖之处。[脱单doge]

【回复】回复 @锤爆你的大狗tou :呃……谢了啊,不过我不需要什么治疗了。毕竟我早早的就自行走出重度抑郁了,复发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只是,即便它再来一次我也可以轻松走出来了。
【回复】回复 @小白哟biu :因为你在不断给它喂食,它需要稀释掉。 前段时间如果从网上的说法,我应该是重度抑郁症。虽然我没有去医院检查。 我也在拿这种感觉来玩,但是中间确实想过自杀。
【回复】看到你走出来太好了![鼓掌]我理解对付抑郁应该是内心坦然接受+勇气,发现它们并能够回复一句“那又如何?”就会慢慢过去的。内心的强大,能从外界万物中感受到细小的美好,就会好的。
道一声:
现在大数据都这么厉害了吗,都知道我会内观了。动心起念,就会有所示应吧

【回复】回复 @诚医悟心 :不能哦。内观不是内视,不是看到体内的情况,是在精神层面上观测自身,进而达到静心修行的目的,佛偈语:菩提本无树,宁静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静就像镜子一样,需要修行的人时刻去拂尘,反思自省,以达到清净心的效果。
【回复】回复 @诚医悟心 :你以为的内观是玄幻里的内视。他们说的内观是剖析自己的情绪内心自我。
【回复】回复 @阳花山人 :是的[笑哭]我就说引用这个有点别扭,谢谢。佛心当然不用如镜子一般常常去拂拭,人有七情六欲,有贪嗔痴烦恼,所以需要内观,抚平情绪波动,得清净心
玉米喜欢夏天呀:
一直在链接🔗老师的能量,听了两个多月,感觉心里轻松多了。结果一和父母相处,那些压抑又涌上来了,太窒息了。对我来说所有修行的前提是远离父母。

【回复】当你觉得自己没力量的时候,可以暂时离开,但是最终你还是要和父母和解的,因为是你的心没有和解,父母只是外相
【回复】不是喔,修行恰恰是要修习性,反而要多和家人在一起,啥时候你和家人相处的时候不会有负面情绪了,那就是小有所成了。一切唯心所现,一切都是你的习性影响着你。加油
【回复】你只是逻辑上通了,临事还是被习气控制,这事就靠慢慢磨,才能改善
AI视频小助理:
一、内观的概念,强调了要回到当下,正视自己的情绪燃点,找到固执的观念,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接纳当下的生命体验。 00:01 - 真正的内观不是用大脑去分析,而是用内观。 00:35 - 不要四处寻找答案,否则会更加迷茫。 01:31 - 拒绝当下体验会让你失去知足心和感恩心,导致空虚和无力。 二、情绪和想法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内观找到藏在情绪背后的执念,并指出情绪管理并不需要,需要下功夫的是自己的起心动念。 03:21 - 转变思维方式,从"我觉得"转变为"我看见了" 04:22 - 情绪的根源在于对发生的评判和想法,需要修炼的是起心动念之处 06:13 - 执念通过情绪支配肉体,内观可以帮助展开痛苦的过程 三、如何通过观察情绪背后的执念来解决情绪问题,强调了寻找执念和源头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06:41 - 内关工作需要真诚面对执念和业力反应机制 07:04 - 无法找到问题根源将导致无法治本解决问题 08:33 - 通过最坦诚的回忆和记录情绪背后的念头来观察和解决问题 四、如何通过观察自己的思考过程,超越头脑的虚妄,实现觉醒。不要被头脑的惯性所限制,只需观察自己的情绪和执念,就能逐渐清醒。 09:58 - 从思考者变成观察者,意识回归 10:35 - 跳出二元对立,走向觉醒,觉知思考过程 12:15 - 觉知执念,观察者升起意识,破习气致良知 五、如何通过观察呼吸来保持注意力和身体在一起,从而达到活在当下的状态,并从中获得平静和启发。 13:16 - 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上,保持一段时间 14:02 - 观呼吸是最简单的方法,注意腹式呼吸和意识的跟随 15:59 - 完成内观后,珍惜平静,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提升状态 --本内容由AI视频小助理生成,关注解锁AI助理,由@victory-qh 召唤发送

这是什么尖:
如果有的人找到了自己情绪背后的执念却没有走出负面情绪,就来看看我这段话吧,因为,有些人并不能放下那些执念。 我想,真正的内观不是要刻意去找情绪的根源,比如一块抹布脏了,你并不需要知道他是怎么脏的,你只需要把他洗干净就好了。负面情绪出现,你只需要觉知到他,随他来,随他去,不需要控制他,不需要驱赶他,试着看看他的强度,看看他的颜色,看看他的形状,只是看,不要人为控制改变他,只要清醒的看着他,不怕他,他就是一个影像,一阵风,慢慢的,自然会走的。之后你会看的他的本质,只是虚无缥缈的幻影,无所谓来不来,无所谓走不走。

【回复】大概感觉就是你是一只鹿,情绪猎人出现了,正在寻找捕捉你,但你只需要藏在草丛里,安静不动,看着猎人,他一会就会自己走开,他来了不要跑,因为跑不掉,也不要对抗,因为对抗无效。
【回复】当你觉察到自己为啥生气,并且对自己寻找生气的念头不做阻拦,深入寻找,无关乎产生情绪念头好坏。当自己察觉到的时候就自然冷静了。
小卡拉迷_:
你们会不会外观?就是你们躺在床就好像是可以弄一个分身在外面,就跟你自己在外面闲逛是一样的别人看不到你,但你可以看到所有人没办法造成实体性的动作,但你的本体还是在床上躺着,凡是你去过的地方一念之间就可以分身到那个地方随便游玩,就跟你亲自到现场是一样的感觉。

【回复】这么玩你可得小心[笑哭]
【回复】回复 @一铢金 :有时候突然就会这样,自己在那里坐着或者躺着,突然就有一个第三人称视角在空中看着自己,挺怪的
不辣的皮皮:
不如参与一次十日的内观,亲身体会一下就好 核心是: 1 十日闭关,跟大家一起,但是不许说话,没有手机。你能交流的只有自己。 2 修行只做呼吸法,以及关注打坐时自身的感受。你能感受的主要是自己。 一开始可能很难受,但最后真的豁然开朗。

【回复】各位朋友,内观不需要过于讲究形式的区别,重要的是觉察你当下的思考,觉察是念、然后觉察之后是定(专注、平静)、最后就会生出智慧,而这个生出来的智慧就是内观。内观更像是大脑练习,所有你在何时何地何事都可以练,前期可以先坐在家中,选个舒服的位置去觉察去观想。
【回复】回复 @是马小浩不是马小跳 :yes 去一个地方隔离内观只不过给你营造了一个更方便的氛围和环境
【回复】可能上海是这样的,像我们农村特别安静。而且不一定要打坐,躺着也行,什么姿势舒服就什么姿势,别睡着就行。最好跟着正规道教学院里的人的指导,其他的很有可能是骗子
采集光芒的小静一:
内观:每一次的起心动念 都去观察觉知 用旁观者、观察者的角度来看自己为什么会起这个念头? 即将失控的时候!! 无法观察到藏在情绪背后的念头怎么办? 1...

梦与醒的螺旋:
送给能看到我这条评论的所有有缘人。 有更简单的方法,就是“活在当下”, 不过这4个字有些人是不明白其具体含义的,有些人明白了也不会有意去做。 原因是这4个字描述的只是状态,没有告诉你该怎么去做,现在我告诉你:请专注于此时此刻,用最大的耐心和毅力感受时间的一丝丝流逝。一样能达到UP所说说的效果。[脱单doge]

哈哈哈哈哈匹:
呼吸你的呼吸,感受任何感受。允许念头的出现,感受里不评判。不抗拒大脑的评判,坚定内心的无来感受一切。

【回复】回复 @天三-生木 :把自己抽离出来,太难了。如果从头脑里寻找方法又会进入二元对立里
【回复】没有分别心,没有二元对立
shikog:
有时在别人做了什么事让我生气的时候,我想过为什么我会生气,是什么让我产生这种情绪

【回复】是偏见,是执着,只要有想要什么,和不想要什么的想法,痛苦就来了
【回复】我正在试着这么做,当然还不够好
假装不懂没看见:
那叫【内照】[喜极而泣]。想要内照至少要性光稳定,然后元神觉醒

【回复】元神是指什么,一直很好奇
Nanalone:
内观不是内视,内视可以看《内证观察笔记》,看向高维是观,高维看向低维是照

乌杵嘶摩咕:
什么神仙视频,能说出这些话的又是哪位觉者,说得太棒了

【回复】抖音有个叫痞悟的 说的和这个大差不差
Satimant:
这文案说了比较空洞,是很难进入受众的心。 真要说禅修,首推泰国隆波帕莫尊者,他是我见过的能把佛法的理论和实践说得清晰透明的尊者之一,就像把倒扣的碗翻过来一样。 经典中最常见的禅修路径是先修能所合一(即心与所缘在一起)的止禅到四禅(至少到第2禅),然后从禅定中退出来,这时候的心适合内观的开展——这个状态的心是安住的,是醒过来的(见后续解释),没有迷失走神,也没有打压控制。 但是这个时代能修止禅的人太少了,于是就有了纯观流派,修法是找一个喜欢的所缘,然后去觉知所缘,很快心就会迷失到其他所缘而忘了自己的身心,例如迷失到想象里面而忘了自己的身心,或者紧盯专注(包括专注业处),当禅修者意识到(觉知到)的时候,这时候禅修者需要认出它们——紧盯或迷失走神。 训练一段时间后,每当心紧盯或迷失走神,当意识到(或觉知到)的那一刹那,心就会从紧盯或迷失回到自己的身心——这时心是清醒的(即醒过来)、安住的,没有迷失在所缘,也没有紧盯所缘,这种临时的心安住也是可以用于开展内观的。禅宗的棒喝,估计就是是让人回到这些状态,西方灵修喜欢说的"当下"估计也是这种状态。

【回复】隆波帕默尊者的音频 在千聊上有个四念处之窗
【回复】比如先进入极度专注下的心流,再一刹反应过来大脑刚刚空白那一刻?看要怎么开展下一步进入内观呢?
-竹息:
麻烦啊,我自己认为步骤好多,不想让别人听见,它的声音好慢,我好心急。

修行 内观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