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们追求了一生,仍要从追求本身寻找”| 《庖丁解牛》课堂实录

作者: 教书琐记分类: 校园学习 发布时间: 2023-02-25 18:19:01 浏览:162499 次

“或许我们追求了一生,仍要从追求本身寻找”| 《庖丁解牛》课堂实录

东方的东52:
庖丁解牛,表面上是解牛,实际上是护刀,答案在最后一句得养生,刀指的是人,是天性纯良未经世俗的我们,我们必然会面对困难经历挫折,如同庖丁解牛,族庖月更刀,不得道的人也能解牛,却往往折刀,原因在于未能看破牛的机理,牛的有间,不得道而为之,事倍功半,相对而言,只要洞悉牛的关节厉害之处,就可以无厚入有间,一十九年仍锋利如初,愿你我历经沧桑巨变,依然初心不改。

【回复】人是用刀的人,刀不可能指人,“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刀指的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刀只有“以无厚入有间”才能把问题剖析清楚。 人通过在解决问题时投入流体智力(官)而发展晶体智力(神),生活中的许多任务同时需要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这是“官知止而神欲行”的真正意思。
【回复】回复 @darkmirror天蝎 :第一,文中最后一句王曰,得养生,这是我解读的原文出处。 第二,庖丁从目中全牛到目无全牛,再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不正是从所谓"流体智力"转变为"晶体智力"?并不需要"同时"(虽然我不太理解你这个命名,姑且这么说吧),所以官知止而神欲行的翻译是不需要感官视察就可以精神意识行动,表达的重点不在于官与神,而是神欲行。
【回复】回复 @东寒冬 :“不以目视”、“官知止”不是不用“官”,“视,是也,察是非也”,而是不用“官”作为最终评判标准,“无适焉,因是已”。 “官”生“知”就要停下来了,“神”生“欲”还要付诸行动。 庄子是很现实的,只是一般人看不出来庄子现实在哪里,很多人根本不会去思考以前的注释是不是符合真实情况。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你看庄子的时候会不会想到老子也有类似的一段话?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泮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 这是“天有四时,人有四肢。”
喜欢猕猴桃的杨三三:
每次老师讲什么,我就在我讲课基础上照着您的思路讲[doge],因为我暂时还没有这么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思想内涵,只能先照葫芦画瓢了。

【回复】我也想,但是我上得比up快,[大哭]
【回复】回复 @胡萝卜鸭鸭鸭 :东听一句西听一句,自己琢磨琢磨,然后上课[笑哭]
【回复】回复 @小花卷爱吃面 :哈哈哈哈哈哈真实了。
成江千山:
这次语文没有考好,辗转反侧了一晚,看到老师的课之后感觉舒服了很多。我的老师们明白在我们这种并不算顶尖的学校,考到重点大学是多么的难,所以更加重视应试教育。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只有应试的技巧以及字词的翻译。我明白,这是很重要的,但是每次周末,我都喜欢翻出老师上课的视频,听一听,总感觉能从里面获得一点什么[给心心]

【回复】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只存在于重点中学,学生自学能力强,预习充分,有一定的文学素养的基础上,不然的话,到普通的中学如果不讲基础的话,讲这些纯粹就是空中楼阁,而且最后学生成绩也会考得很差,你反倒会怨恨老师[脱单doge][脱单doge]
【回复】回复 @宋高分 :我是老师,我也想像这位老师一样细细分析文章的思想内涵,但是学生基础不允许,教学进度不允许,每次考试基础选择题错一大片的情况不允许。。没办法啊,要成绩的,我们老师也很为难。
【回复】我们的语文课也是就侧重于在读课文,读课文,然后分析句式,然后翻译句词,从来没有像老师一样讲过这些,也不知道原来语文书上的课文讲的是这些东西。听闻老师课堂分享,更喜欢语文了。[打call][大哭]
射手座宇宙星矢:
老师能从教材的贯通编写角度来进行分析,真的很厉害。面向高考的高中教育中还能有这样细心研究体会教材的老师真的很不错

曲径小馆:
很高兴可以看到有越来越多优质的老师奔赴到一线的工作岗位上。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批判这个社会的浮躁不安,在文本上的反应就是大家对于文学文本少了一份思考。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了古文的阅读上,也许是因为百年间我们与传统文化的巨大断层还没有被很好的衔接上,大多数时候,我们读古文都没有办法深入其中,认真的思考背后所隐含的信息,总是匆匆而过,不以为然,殊不知古文中有太多太多先贤留下的真知灼见。 所以啊,不要老觉得古人不慧,古人迂腐不化,其实后学不敏,焉敢比肩先贤。总之,好好读书,在这样一个大家都倍感迷茫的时代,回归经典,或许我们可以在文学中受到某些指引和庇佑,与诸位共勉。

By翾:
每次都会看到一些言论“我高中的时候碰到这样的语文老师就好了”“我高中的语文课要是这样一定好好学”,emm槽多无口。听了这个老师的很多课了,也同样试着代入到自己的课堂上,事实证明不过就是感动自己。这样有思想启发性的课,对学生也不是没有要求的啊。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高中不是这样的,很多学生基础差、自觉性差、认为语文不学也能考好。更重要的,高考考的内容决定了老师的讲课内容。在课程紧张、内容庞大的情况下,再要这样的课堂,未免也太难为老师了。如果我的学生能自己主动疏通文意、记下关键注释、完成留下的课后思考问题,我也愿意多花时间跟学生交流。但是,那些基础性的字词、翻译、句式,学生能在课前自己主动完成吗?很多老师在探索更多的模式想让语文课更吸引人一点,但是学生还停留在被动接受、不愿动脑的阶段。真有这样优秀的老师,就能够学好了吗?大学里不是有很多优秀讲座、教授吗[doge]一面惋惜自己高中没有享受过这样的课堂,一面为自己没有认真对待语文而找借口而已[doge]

【回复】因为现在看这些视频的人很多都不是学校的学生,即使是学生也对课堂有抵触
【回复】是的,我刚来的时候领导说字词这种简单的学生知道的东西不要讲,其中就包括字词,前两天集体备课又说要回到基础字词上来,因为现在的学生压根不会自己去把课文彻彻底底了解清楚,包括文章的翻译、注释、主旨,我上课如果不重点讲,那么他们还是一个不知道的状态,面对应试教育,有些东西必须要取舍。当然,简单一点的课文,我也会花时间和学生交流。我也想让学生通过课文去看世界,但是我发现行不通。
【回复】回复 @喝了百草枯的兔子 :因为学生不同啊。课堂是需要师生相互成就的。我以前带的学生在我不教他们后,经常联系我,说他们现在的老师照本宣科,很多学生都不听课了;也有另一个班学生感慨还是我教得好。我自己也亲眼见过我师傅的学生不听课,尽管我师傅教得很好。诚然有你这样即使没有听课,但也依然觉得学到了东西的学生,但更多的学生要么是以后几十年都会埋怨老师,要么是失去了才发现之前老师教得挺好。但老师不可能指望每一次失去带给学生觉悟,更多时候是由所带过的学生的反应和普遍现象而得出结论。当然我还是会继续按照自己的风格来教,毕竟学生不听害的是自己[doge]
青青渔:
从去年秋季开始,我也成为了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拿到课本的第一天,把目录过了一遍。后面每学一篇课文时,都感叹编者的良苦用心。以《沁园春•长沙》开始,以《登泰山记》结束,实在是太妙了。

【回复】中国现代文学始于现代诗,中国现代文学孕育五四,五四孕育了恰同学少年,所以高一要先学诗,学诗要先学《沁园春长沙》
巨灵神九龙山:
老师您好,可能是因为我只听了这一段,所以我还有点不能理解“以无厚入有间”这一句,尤其是“无厚”这个概念。在认识规律之后,怎么才能用“无厚”去处理各种关系(or矛盾)之间的空隙呢?老师讲到一点:用精神世界的自由去脱离繁杂进入有空隙的地方,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我思来想去,总觉得还是要讲避开肯綮我能理解一点(但不知道理解得对不对)[跪了] 解牛就是在处理对立,处理问题,在认清问题的核心、规律之后,就可以避开对立表层繁杂的东西,直击要害。不用胡乱挥刀,胡乱发力,让自己累得很,消耗了精神,却“牛”都解不好(好一点就是费力解决了)。说了一通,感觉自己的理解就是认清核心,用最简单的方法直击要害[笑哭]做到不乱于心,不乱于行,游刃有余[笑哭]

【回复】思想的东西只是开拓、启发,并不一定提供具体的方法论。所以你的问题“怎么用无厚去处理”,这个答案应该是个人经验化、具体化的,没有定格。
【回复】回复 @巨灵神九龙山 :同感呀[微笑][拥抱]
【回复】回复 @我最爱吃小肉丸儿 :是的,思来想去,感觉我现在的人生经历只能到达这样的理解,希望以后还能有不同的感悟吧(越来越发现没有哪一篇课文是简单的[跪了][跪了][跪了])
小雨水呀:
我觉得老师真的是个好老师!!真的爱语文。不管从职业责任出发还是本心出发 都感觉很热爱文学。 我自己语文成绩还可以 也算比较喜欢语文。反正不讨厌。可是为啥我读书没有遇到这么好的语文老师 真正带入文学的世界。

吾不识青天高_黄地厚:
今天刚好学了呢,但是老师只会念翻译

【回复】有时候老师也有无法言喻的压力[笑哭]想讲的不能讲。尤其是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更是这样
【回复】如果是一般的学校,只教应试技巧是最好的,精力就那么多,如果按照up这么讲,考试就完蛋,这个up绝对是在成绩相当好,学生基础好,自主学习能力也强的学校,不然普通学校这么讲,肯定要加课讲语法讲做题技巧,我们工作的学校就那样[笑哭]不讲,考试直接完蛋,庖丁解牛的养生观一点都不涉及,就翻译加语法,其他的没用
【回复】如果我的学生能做到,不需要我用上课时间纠正读音,给他们时间预习,并且也不需要我一句一句一字一字翻译讲文言语法,还不用我隔三差五拿半节课听写的话。我真的很乐意而且很开心和他们去探讨文学探讨人生,和他们分享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我只能去挤时间给他们讲点对他们有帮助的东西
小小鼠的大大爱:
大一没有语文课,看了你半年视频[脱单doge],感觉又回到了那个课堂。

玉兰哈哈:
这两天备课都在想“养生之道”的丰富含义,“牛”与“刀”,“技经肯綮”与“有间”,“天理”“固然”都觉得可以有太多种理解了。今天看到自己的想法能和老师的有许多一致之处特别开心,老师讲的“人与自我”层面给我启发很大,感谢分享[爱心][爱心]

Vo1cano7:
感觉目有全牛,目无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分别对应了禅宗的三句义啊。牛,即非牛,然后是牛。中国文化果然万物并包,博大精深。

米粒和锅:
作为一个地理老师,来B站看语文老师上课[打call] 喜欢老师上课的节奏

【回复】我也是高中地理老师,跑来听地理课[呲牙]
【回复】小学数学老师来报到[脱单doge]
【回复】我也是地理老师,也喜欢语文[脱单doge]
战鹰战鹰你铎大辣:
突然想到《棋魂》里。佐为一千多年来一直在追逐的神之一手。到最后他才发现所谓的神之一手并不只是十九路天地里一着定乾坤的惊天妙手。而进藤光塔矢亮和许许多多怀揣着围棋梦想的孩子对这条道路的追逐和探索,不断创造出经典名局和时代性的理论。回归到围棋本来面目。想明白了这点,佐为最后才安心成佛了。

时而遗梦真君:
在大家为一句话争辩不羞时 只需要对每个词都质疑一遍,足以让这个辩题再持续一百年

【回复】多余[藏狐]哲理性的探讨几乎是无穷无尽的,有的是问题给你思考,又哪里需要去质疑措辞呢?如果注意力只能放在只言片语上,那只能说明对问题的核心和本质一无所知
【回复】如果停留在这里,只能说你的认识很浅薄。现代人想悟道条件太难了。。
【回复】回复 @羽之19 :如果需要跟着别人的想法走,那真是太悲哀了
嗯嗯呵哈哈哈:
学校进度走在up前面,上完课再来看视频感觉跟学生少聊了好多有意义的事情。

学习 部编版高中语文 庄子 课堂 语文课 课堂实录 高中 庖丁解牛 是老师,也是UP主!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