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佛教中的绝美诗词和偈语|极具禅意的句子

作者: 一观者也分类: 校园学习 发布时间: 2020-05-18 11:57:04 浏览:401368 次

那些佛教中的绝美诗词和偈语|极具禅意的句子

晓汪茗玄:
课代表不请自来~ 1.风动心摇树,云生性起尘。若明今日事,昧却本来人。《五灯会元》卷二 2.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悟道寺》宋·柴陵郁禅师 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4.心如莲花不着水,又如日月不住空。《华严经》 5.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界,无垢无破无穿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6.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西游记》明·吴承恩 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可不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8.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坛经》唐·慧能 9.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无相偈》唐·神秀 10.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所。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水浒传》明·施耐庵 11.不事余天,唯当一心。《药师经》 12.因缘所生义,是义灭非生。灭诸生灭义,是义生非灭。《金刚三昧经》 13.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予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予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曰善哉,予知道矣。《佛说四十二章经》 14.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南京鸡鸣寺楹联》 15.顿觉了,妙心源,无明壳裂总一般。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圣凡。《解脱歌》大愚法师 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偈》唐·慧能 17.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华严经》 18.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实。《觉林菩萨偈》 19.没有了,你看了个寂寞[doge]

【回复】我倒是觉得当初翻译佛经的人牛批,翻译的这么牛批!
【回复】回复 @霞云雨天 :佛经真正被翻译是唐朝“慧能”开始,将佛经中国化,终于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佛法,慧能之前都一直在努力,从佛教传入我国,汉代到唐代,经历了几个朝代的努力,到了慧能大师《坛经》才宣告佛教思想成功汉化,纳入华夏文化,儒道佛三家并行。
【回复】第19寫的特別好,特別美
亲海之家:
👍🏿👍🏿👍🏿👍🏿👍🏿👍🏿👍🏿👍🏿👍🏿👍🏿👍🏿 👍🏿👍🏾👍🏾👍🏾👍🏾👍🏾👍🏾👍🏾👍🏾👍🏾👍🏿 👍🏿👍🏾👍🏽👍🏽👍🏽👍🏽👍🏽👍🏽👍🏽👍🏾👍🏿 👍🏿👍🏾👍🏽👍🏼👍🏼👍🏼👍🏼👍🏼👍🏽👍🏾👍🏿 👍🏿👍🏾👍🏽👍🏼👍🏻👍🏻👍🏻👍🏼👍🏽👍🏾👍🏿 👍🏿👍🏾👍🏽👍🏼👍🏻[doge]👍🏻👍🏼👍🏽👍🏾👍🏿 👍🏿👍🏾👍🏽👍🏼👍🏻👍🏻👍🏻👍🏼👍🏽👍🏾👍🏿 👍🏿👍🏾👍🏽👍🏼👍🏼👍🏼👍🏼👍🏼👍🏽👍🏾👍🏿 👍🏿👍🏾👍🏽👍🏽👍🏽👍🏽👍🏽👍🏽👍🏽👍🏾👍🏿 👍🏿👍🏾👍🏾👍🏾👍🏾👍🏾👍🏾👍🏾👍🏾👍🏾👍🏿 👍🏿👍🏿👍🏿👍🏿👍🏿👍🏿👍🏿👍🏿👍🏿👍🏿👍🏿

【回复】回复 @陌上的燕双 :看了你的评论,我退了出去,然后点了夜间模式专门回来看这条,没错,真的亮了[OK]
【回复】夜间皮肤狗头真的亮了[OK]
【回复】快看!这个头会发光[星星眼][星星眼]
神奈川被被子:
推荐大家去听听大悲咒,B站就有,不用谢!写作业十分宁静![热词系列_爱了爱了]

【回复】大悲咒不是丧事,可能有一些人不是很清楚,修大悲咒是很殊胜的,在佛教中诵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1、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2、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   3、不堕三恶道。4、能生诸佛国。5、得无量三昧辩才。   6、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诚。   7、若诸女人厌贱女身欲成男子身,诵持大悲陀罗尼章句,若不转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觉,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   8、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1)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   (2)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只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   (3)唯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9、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种恶死也。其恶死者:   (1)不令其饥饿困苦死。 (2)不为枷禁杖楚死。   (3)不为怨家仇对死。 (4)不为军阵相杀死。   (5)不为豺狼恶兽残害死。 (6)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   (7)不为水火焚漂死。 (8)不为毒药所中死。   (9)不为蛊毒害死。 (10)不为狂乱失念死。   (11)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 (12)不为恶人厌魅死。   (13)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 (14)不为恶病缠身死。   (15)不为非分自害死。   10、诵持大悲神咒者,得十五种善生者:   (1)所生之处常逢善王。 (2)常生善国。   (3)常值好时。 (4)常逢善友。   (5)身根常得具足。 (6)道心纯熟。   (7)不犯禁戒。 (8)所有眷属恩义和顺。   (9)资具财食常得丰足。 (10)恒得他人恭敬扶接。   (11)所有财宝无他劫夺。 (12)意欲所求皆悉称遂。   (13)龙天善神恒常拥卫。 (14)所生之处见佛闻法。   (15)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若有诵持大悲心陀罗尼者,得如是等十五种善生也,一切天人应常诵持勿生懈怠。 可能有人不清楚,所以不用担心什么招鬼阿,不用担心的。[星星眼][星星眼][呲牙][OK]
【回复】回复 @鲤游寄池傲 :大悲咒怎么是丧事,你说往生经是丧事还差不多,大悲咒是以菩提心度人之经。
【回复】谁说谁说大悲咒是丧事的?
无二亦无别:
《水浒传》中鲁智深所说的“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是有背景故事的。鲁智深刚出家的时候他的师傅对他说“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鲁智深一直没有明白,直到《水浒传》最后几回他在杭州钱塘江畔的寺院挂单,半夜听到浪潮之声,问沙弥是什么声音,沙弥说这是钱塘江潮水之声,因为十分准时,故叫潮信。鲁智深听完后回想起师傅说的那句话就道我今日合当圆寂,就问沙弥什么叫圆寂,沙弥说就是涅槃去世,他听到后不以为惧,反而豁达的一面派人通知宋江等人,一面沐浴更衣,等到宋江到了之后他已经沐浴完毕盘腿逝去了

【回复】回复 @无处可去无处可归 :中国人常讲五福临门,最后一福是善终,也就是临终身无病苦。现代人医疗水平提高能够延长寿命,但是善终的情况还是不多的,老年不受苦需要很大的福气。有些老年人在过世的前几天会有一些征兆或者回光返照,能够无痛而去是很难得的
【回复】佛教净土宗就是以往生净土、不退成佛为修行目标,临命终时能够预知时至自在往生。他们不仅林中不受并哭,而且还能够提前知道自己寿命的长短何时往生,这在《高僧传》中有较多记载,民间一些老医生或者老人,有的也能够达到这种程度
【回复】回复 @无二亦无别 :好像是的,我们这边就有两个老人本来病重,但是突然就好了,胃口变好又能下床走路,但是过几天就在梦中走了,原来这就是善终啊
闰土叉猹我吃瓜:
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 “世事总是纷乱迷离,本末倒置的,很多时候只需要一个转身就能够不再被困扰,实在是可惜了啊。”

【回复】回复 @闰土叉猹我吃瓜 :宗教本来就是唯心的,唯心的宗教和唯物的马哲根本就是指向相反方向的,你没法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并不是佛法保守,而是你偏偏用维物的视角去解读价值观完全相反的佛法。佛法本来的目的就是抹平差别无视矛盾。从对俗世肉身毫不顾忌的这一点来看,佛法也是很激进,很疯狂的。
【回复】回复 @闰土叉猹我吃瓜 :怎么说呢,解放前的先烈不是大慈悲大勇猛吗?解放后那些建设国家的仁人志士不是大慈悲大勇猛吗?
【回复】回复 @如是如今如今如是 :外人看佛法是避世消极的,真正懂得人说佛法就是世间法,离世修菩提,恰如寻兔角。佛法教人去除贪嗔痴,用一颗本心去看世间的万事万物缘起缘灭,不会痛苦。
1Yutong:
抖个机灵,西游记这部作品,我前两个月才看完,孙悟空非常有悟性,说了一句,生子生孙往灵山走,佛祖看你心诚,身后即是灵山。

【回复】人身有 三藏,有心猿有意马,有头猪 有个沙和尚。这就是本讲修行的书。
【回复】西游记 到你能窥破门径的时候再去看看 真不愧四大名著 三藏 二心 心猿行者 意马 悟能八戒 沙僧悟净
【回复】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鱿鱼铲: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 无门慧开禅师《无关门》 万松岭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 云自三更去行雨,归来方羡老僧闲。 宋 释显万《庵中自题》

【回复】回复 @水色缥碧 :不是的,这是一首典型的禅宗偈语,虽然内容所呈现的还不够究竟,但基础的入门的窍门已经都说开了。而王国维先生不好这个。 对了再推荐个永嘉禅师的《证道歌》,挺长的一首禅宗宗门偈语
【回复】我一直以为第一首是王国维的???
张太闻:
这不比什么李诞的佛系语录好吗?为啥有人把他捧得跟禅意宗师一样

【回复】有人喜欢是因为更容易直接自己获取到,看了就像是自己的一样,但是很多人都只是看了,知道事情可以那样做,没有自己的体会,并且千百种人开了也只知道那一种东西。而佛经却是真真实实万万个人看了有万万个人的见解,仏坛论道正是如此吧。所以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只是看你自己得到了多少
【回复】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区别,个人有个人的缘法
织席贩履的:
佛只是修行的一种境界,实体化之后拿香拜,那便是迷信了。明明是开智的教学,然而现实却是让更多人愚昧。可悲!

【回复】😓佛是觉悟了的人……能不能不要张嘴就乱科普啊……
【回复】因缘业力,事理不二,有必要
武涛文冠砚寒清: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居山七八年。 草履只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 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长流上涧泉。 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

【回复】初读的时候没啥感觉。 如今而立,每日练箫完后。 总是记得这句,一轮明月到床前。
【回复】回复 @fffff且且 :宋朝释灵澄写的,霹雳上面侠菩提的诗号
连笑哥哥:
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佛剑分说

【回复】突然就想到李修缘,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黑桃now:
无所谓好与不好,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唯有天道恒在,不曾更改

天道剑飞:
看事物角度不同,便不同感想,于世界而言我微不足道,于我而言我灭则世界逝。[滑稽]

离二怖畏:
普门品后面的偈子美到哭,金刚经也是。每次读完都对鸠摩罗什大大佩服的五体投地,我男神!

佛学 学习 诗词 语文 佛教 全能打卡挑战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