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的臃肿感有何而来?是导演中心制的弊端吗?

作者: 阿甘Jackie分类: 影视杂谈 发布时间: 2023-12-02 22:44:54 浏览:28164 次

流浪地球2的臃肿感有何而来?是导演中心制的弊端吗?

阿修食梦:
没觉得臃肿,只觉得为了排片而压缩时长删了某些片段

【回复】回复 @游戏之V君 :郭帆说过有想过分成上下两集,但是剧本就是按照一部写的,分成两部会造成一部没有结尾一部没有开头
【回复】回复 @笑点高oo :乐,想必斯皮尔伯格水平也很差吧。
【回复】不如把2变成两部,国庆上下部
命运扼住我的喉咙:
郭帆导演有很强的创作欲望,他在采访中说想挑战试验一下非三幕式结构,做出创新。这才第二部科幻作品,虽说不完美,但有如此成绩,真是奇迹。须知2019年之前的共识是中国人拍不了科幻,不过才过四年。可惜同行跟不上,无论质量,还是创作态度都鹤立鸡群于国产影视业。

【回复】回复 @强扭的麻瓜不甜 :大刘非常喜欢,认为好的科幻片应该像纪录片一样。多数观众也接受。不过确实还有许多进步的余地。多拍几部才能游刃有余吧!我们对他期待高,因为他值得。
【回复】回复 @强扭的麻瓜不甜 :关键问题难道不是你觉得割裂吗?我们本来就不觉得割裂,你自己的观点都不敢拿出来,又何必在这秀自己的优越感
【回复】那感觉就是创新失败了 [笑哭] 几段剧情的割裂感太重了… 分开看都不错,连在一起就有种不和谐感
ltc8043:
对于科幻迷来说,《流浪地球2》太短了;对于路人影迷来说,《流浪地球2》不是时长的问题,是门槛太高了。 所以提问的人,根本原因是他看不懂,而不是电影太臃肿

【回复】门槛高对商业片不是好处。只吸引科幻迷票房更不能想了。
【回复】回复 @啊闪呐 :但对影迷来说是负责的,这是导演抉择后的结果,他可以拍的更简单,更接地气让商业成绩更好,但他选择更难,为了电影不是一味追求商业成绩。这是我最佩服的,也是姜文所追求的,你的拍点好的,不然人家那些观众进步了,回头一看,孙子你当时拍什么垃圾糊弄我来着
【回复】看个流浪地球把你能的,还路人看不懂,笑死,刘粉怎么都这么懂哥,好好笑哦
我是妖蛇:
郭帆会拍科幻硬核大片但感觉是他真的还是没学会怎么拍恋爱或是喜剧,球2其实硬核一点也不会不好卖,刘培强和韩朵朵的恋爱喜剧(不是所有感情戏)部分是真的既和影片整体不搭也很无聊不好笑,我真的觉得凭现在球3的体量可以硬核一点,不必特意去做非常一些非常突兀的只是单纯迎合春节档的合家欢情节

【回复】要真全安排科幻桥段,那么票房就不止不如mjh了,可能连前三都没有。
【回复】我觉得恋爱这部分很重要,可以拍的短但不能没有。有了这部分恋爱,可以更好的衬托出炸月球那段剧情里,刘培强的一心赴死。流浪地球不只是科幻,更是中国式科幻,既然是中国式科幻提现一些中国式的感情很重要。别忘了是为了老婆和孩子,刘培强才选择上空间站参与投放核弹争取地下城名额的。
【回复】这点没太大必要去纠结,又不是源代码以爱情为主题,人物铺垫而已,没有的话会更突兀。
夜航星途NVIJ:
我不赞同说刘培强的线该去压缩,甚至我认为明显有的许多删减也不该去删减。当然明显的是整部电影内容过多是真的,因为他有两个所谓的大事件,一个在2044年一个在2058年,前面的是相当于刘培强唱主角,后面的是图恒宇唱主角,期间许多角色都有参加这两个大事件。真正要做到合理的不臃肿的内容只需要聚焦于2044年,把太空电梯各方势力拍详细就行,2058再去出3,而郭帆之所以没这么做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图恒宇这个后期非常重要的角色的人物弧光,以及他想要打造的流浪地球的世界观,如果这两个事件不连在一起,观众依然架构不起来。而两个大事件的并行,就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已经相对成熟完整的刘培强线,因为我们已经见到一个完全版刘培强了,在这里减少他的戏份是损失最小的,尽力保证图恒宇才是关键

【回复】其实把恋爱喜剧部分删掉就好了,郭帆会拍科幻硬核大片但感觉是他真的还是没学会怎么拍恋爱或是喜剧
【回复】回复 @我是妖蛇 :咱就说有没有一种可能,那是吴京追谢楠的一种常态?从一个调皮还带点厌倦世界的男孩转变成一个负责人的男人,有什么不对吗
【回复】回复 @夜航星途NVIJ :感觉很傻叉
ffghf_:
球2能明显看出来导演在猛堆料,有点最近上的拿破仑的感觉,先决定拍哪些劲爆的大场面,再想办法把他们串到一起。 所以球2对于喜欢科幻的肯定就是皮薄馅大、一本满足,但是球2作为故事片确实有点堆砌感和臃肿感,同是故事片,诺兰那边几乎可以用严丝合缝来形容了

【回复】拿诺兰比是不是有点不合适了[思考]人家是世界顶尖导演,拍出名垂影史的作品的时候郭帆还没拍出电影呢。
【回复】逆天和拿破仑相比,英国佬拍拿破仑也是可以拿到台面上的?
【回复】能和拿破仑比?拿破仑电影什么玩意,流浪地球只是过于紧凑,但是回味无穷啊
CaseyD:
我个人觉得吧,首先,刘培强前期的喜剧部分,就是让电影能更有乐趣,让观众更容易接受片子。可以看出,几乎所有刘培强的喜剧元素都放在了太空桥大战之前,大战开始后到电影结束,就算还有刘,也很少再有喜剧元素。当然,不得不说,这里面的喜剧形式基本还是停留在相对不那么高级的程度,但说这段没必要的话,可能会有更多的观众觉得这部片子闷了。当然,这就好像吴京后面的打戏一样,我个人觉得并不是什么不合理的问题,只是这是吴京,不管是不是PTSD,但确实吴京这个标签在当今中国影坛实在太有标志性了。 其次,这片子我也不觉得所谓的长是问题。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个来提高中国观众水平的阶段性电影,让中国观众能够从以前的大片喜剧这种类型过渡到可以接受相对严肃的科幻题材。如果这个科幻片还停留在独立日或者终结者这种水平的话,其实就没什么意义了。我不是下定论,但如果将来中国电影行业和观众都能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那么小破球2绝对是大家迈上台阶的第一步。而且我相信,如果将来流浪3也能有和2一样甚至更好的水准,那么片子再长一些,题材再严肃一些,中国观众还是能接受,票房还是会很高。

【回复】回复 @奥德蔓 : 是,但你也必须承认,这不是他自信与否的问题,而是以前从来没有人实践过。我倒是高兴郭帆这么做,因为证明他足够尊重市场。有能力的人,就怕自己钻牛角尖,然后弄出一个孤芳自赏的东西。在我看来,郭帆和吴京在做的,不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而是类似当年卢卡斯那样,把整个中国电影行业的水准往上提。在这个前提下,你很难让一个导演不看重票房。因为如果扑了,就没下文了。以后可能很多年,整个行业都只敢拍满江红或者你好李焕英这种片子了。当然,经历过2后,我觉得3可能就不会或者很少有这种相对比较俗气的东西了。但也必须说,一部商业片,一定的搞笑属性也是可以有的。哪怕是老雷的科幻片,也不是一个笑话都没有。 至于说诺兰的科幻片,如果说星际穿越的话,我其实在别处说过很多次了,他的科幻其实并不严肃,更不严谨。尤其是星际穿越,你可以把故事复盘一下,就会发现,男主从一开始就是被那个未来人或者什么人牵着鼻子走的。他的所有所谓的磨难,和观众观影时的纠结,其实都是这个未来人提前布局好的。所以,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人定胜天,也可以看到造化弄人。但星际穿越这种从头被人指挥着走,不是为了反抗,就是被牵着鼻子走下去的,我是真没见过。整个故事内核我觉得就是有问题的。我觉得诺兰单说他的科幻片,其实就是视觉的想象力很好,但其他地方真的很难说。
【回复】说白了郭帆还是对自己热爱的纯科幻电影这个东西的市场反响不自信,所以搞了这些讨好下沉市场观众的喜剧戏,但是符合下沉市场口味的东西又会让原本的科幻电影受众感到不适,流浪地球2还是没能像诺兰的作品那么从容不迫。 企图讨好所有不同类目观众的作品,是不可能有作品本身的气质的,只会留下精神分裂式的不统一格调和故作矜持的假正经感。
可乐火锅必备:
竟然会有人觉得太长了,我的天呐,我还觉得太短了,不够看呢,赶紧把未删减片,赶紧放出来

福至运来213:
流浪地球2的信息量讨好了科幻迷,但对普通观众没那么友好

【回复】回复 @右边后卫姆巴佩 :2001有人能踩?你@出来我看看呢。至于星际,前半段科,后半段幻,最后主打一个伐木累,立意上就差远了[嗑瓜子]
【回复】回复 @奥德蔓 :看不懂的话,可以直说看不懂[吃瓜]
【回复】回复 @右边后卫姆巴佩 :别把星际穿越和2001放一起
卓尔方:
我觉得球二比球一更舒服,整体上流畅不少,我真的受不了球一里赵今麦那段演讲

【回复】1上映的时候我看了,2上映之后我先看了一遍2,又看了一遍2+1的连映,这看到1的时候,我真的觉得1特别浮,真受不了赵今麦在结尾那段的演讲,尬的快抠出一套房了
【回复】我先看的二再看的一,我也认为二比一更好。节奏主线和人物塑造都清晰不少。
【回复】我倒是真的有被韩朵朵广播后各个救援队掉转车头回来那里感动到,反而球2里中国航天飞行中队五十岁以上的出列...给我尴尬完了[灵魂出窍]当然是很钦佩也觉得合理,但是还是很尴尬
jy壹鑫通讯-123优品:
球2,一口气你看完,3个小时我还觉得不过瘾,你说有臃肿感,我是没觉得

【回复】球2是对于不太常看科幻的叔姨辈来说门槛高很多的电影,我两部都春节请亲戚去看,球1大家都能看懂因为主线就挺明显的,球2信息量太多了,只看一遍的叔姨对某些设定理解就跟不上了,看完直白的说看不懂觉得没有1好看,这样情况。 这就没办法,因为我们都是喜欢才去看去深究二刷三刷,但科幻毕竟不是大众年龄都接受的土壤。
sole呆毛王:
球2用了太多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套路了,一个节奏用三遍,很容易造成观感疲劳。我球1球2都在电影院看了,球2的制作比球1好,比球1更成熟,演员的表演比球1更好,但是球2的完整度是不如球1的,球1的结局收的很好。

【回复】我反而觉得球一踩点救世用滥的毛病更严重,而且球一在感情渲染方面太嫩,看的人尬。球二的问题是时间太长信息太满,而且全程紧绷。加上球一铺垫观众已经很熟悉郭帆的风格和剧情走向,疲惫感一上来自然加大了观众的负面观感。不过我看球二的时候就是冲着视觉奇观去的,全程不思考剧情,所以疲惫感没那么强。我看电影从来只看视觉奇观,电影剧情方面的问题根本懒得思考也懒得吐槽
不想翻身咸鱼大佬:
流浪地球一是典型流水线好莱坞叙事片,试水的,能赚点是点的心态很强,爆红是意外。郭帆也想让1“臃肿”,起来,把特效剧情都拉满,没钱啊,要不是吴京帮衬,我估计一都出不来。导演中心制有利有弊,不能一概而论,但就流浪地球系列,这是最合适的制度,因为可以说没有人比郭帆更懂影版流浪地球,刘慈欣也不行。

n三金n:
弹幕说灾难片是科幻片的分支我真是。。 灾难片是一种独立的类型电影,而科幻灾难片,是科幻和灾难两种类型元素的混搭。而不是谁是谁的分支的关系。 灾难如果是科幻分支,那1942,唐山大地震。都是科幻片咯。。

silver_21:
郭帆导演很会拍科幻概念和场面,但是他不会拍感情戏,球2里的吴京的爱情和刘德华的亲情非常尬,包括球1中的煽情也很尬。

【回复】会不会可能你年纪小,get不到中年危机
UR_Free_3fe:
怎么说呢,刚上映的时候还是被制作水平惊喜了一下,但后续上流媒体后又刷了几次我改变了想法。电影的叙事真的不流畅,节奏很差,说白了就是导演既要又要导致的。2个电影的内容强行往一个片子里面塞,这哪是什么导演的诚意。另外数字生命的引入其实让移山计划在影片里显得很尴尬,尤其是在放开之后的第一个春节上映,很应景。至于不太幽默的段子,台词对不上口型,过多的煽情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甄别真别:
没太理解UP说的臃肿是什么感,时长也不算很长的电影,节奏上是很紧密的,视频里说的减少爱情线的时长具体是怎么减少呢?毕竟这条线贯穿了三个具体大事件,也还承接了球1父子矛盾的情感基点,UP表达的能删除的部分可能是开飞机回上海的戏份?或者是月球训练的部分?但是算来算去凑不出来30mins缩减的内容吧[喜极而泣] 另外球1属于灾难片这个观点我也不是特别认可吧,风格上它是更接近后天、龙卷风、2012,还是星际穿越、地心引力呢?我觉得很明显还是后者的,很多科幻作品都会用一个灭顶之灾来引出并推动故事,个人认为不能认定为向灾难片进行了妥协。

【回复】因为up本质上还是一个受到好莱坞叙事模式影响的编剧,更偏向便古典主义,而流浪地球2更像一个编年史类型的未来纪录片,流浪地球2在商业类型片中的确很突兀,再加上剧情又多,让一些人看起来觉得臃肿
【回复】现在国内的电影电视剧基本不看了,有限的看了几部感觉现在编剧还不如吃老本得了。故事编的稀碎,最近广受好评的“狂飙”“漫长的季节”之类的就是依托于时代风貌才得行成功。[蛆音娘_吃瓜群众]本质和“古惑仔”“黑社会”这个影片是一个模子的。有一种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已经支撑不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的创作的感觉
【回复】[蛆音娘_吃瓜群众]就个人喜好我反而觉得具体情节过多了,把具体情节压缩,希望能展示时间线上更多的事件相关信息。(当然也明白这并不符合常规观众的口味) 说白了这题材只要设定好,做成几个人搁哪讲ppt我也看得下去。
魔王贤知的朋友:
我觉得不应该是再删减 应该是分成两部电影 但是这样又会变成两部比较单薄的电影 只能说大家都是带着镣铐跳舞的舞者 在各种不利因素下想尽可能完成工作 不过对于我个人来说 我只希望可以拍的更长 看不够呀

制片人 电影 播客 脱口秀 影评杂谈 硬核说 导演 影视 影视杂谈 专业视角聊电影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